BMW 成立電動子品牌 BMW i,用意就是要在替代能源市場上搶得先機,因此挹注了龐大資源在 BMW i 的計畫上,當品牌發表時,也公布了 i3 以及 i8 兩款替代能源的概念車款,並在相隔數年後,量產版本問世。而在 i3 與 i8 量產版本問世前,BMW 在 2012 年時,曾經發表了 i8 上空版本的 i8 Spyder 概念車,近日,BMW 執行長 Harald Krueger 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i8 Spyder 量產版本,很可能短時間內就會推出。

BMW 執行長 Harald Krueger 近日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透露,i8 Spyder 確定會導入量產,不過 Harald Krueger 並未特別表示問世時機,僅說量產問世時機不遠了。

為求電池效能的展現,BMW i 的設計方針務求輕量化,因此 i3 與 i8 都大量的運用碳纖維複合材質來打造車體結構,BMW 更投資了上游的碳纖維製造廠,而碳纖維複合材質技術不僅運用在 BMW i 上,也開始運用在一般市售的 BMW,以及追求性能表現的 M GmbH 車款上。而這也是 i8 Spyder 最值得專注的重點,一如傳統敞篷車款設計,少了車頂的結構,車身剛性的強化,就成為設計重點。

理所當然的,BMW i8 Spyder 也將採用碳纖維複合材質來打造車體,不過,因應敞篷設計的因素,車身剛性的強化會是產品設計重點。圖中的 i8 Spyder 概念車,採用的是可拆卸式硬頂敞篷機構,量產版本是否會改以軟頂敞篷配置,目前尚未有詳細訊息。

在 i8 Spyder 概念車上,敞篷的機構設計,是採用可拆卸式硬頂之配置,量產版本是否會改搭載軟頂設計,目前尚未有確切的消息,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如 i8 採用的上掀式車門設計,將會延續在 i8 Spyder 上,畢竟這是 i8 車系的重要產品特色。

廣  告

至於動力單元部分,i8 Sptder 應當也是維持既有,也就是與 i8 相同的 Hybrid 系統,1.5 升 3 缸渦輪增壓引擎配置於車尾處,前軸則是 1 具 131 匹馬力的電動馬達,鋰離子電池組,以及插電式油電系統,在輕量化的車體結構設計下,i8 Spyder 應當也會有著出色的效能與性能展現。

除卻車體結構上的不同之外,動力單元應當還是延續現行 i8 車款的相同配置,以 1 具 1.5 升 3 缸汽油引擎,搭配 1 具前軸上的電動馬達,供輸 362 匹的綜效最大馬力,下圖為 i8 的動力架構圖示。

雖然 BMW 執行長 Harald Krueger 表示,i8 Spyder 的量產版本將推出,但並沒有明確表示發表時機,很可能 BMW 會在短時間內就進行發表;前面有提到,BMW 挹注龐大資源於電動子品牌 BMW i 上,為的就是在替代能源市場上取得先機。然而,形勢的轉變並非朝夕可及,而是需要相當冗長的時間發酵,更具體一點來說,就是消費者的習慣尚未改變,而相關硬體建設更是遙不可及。

反映在銷售端上,BMW i3 與 i8 的全球銷售量,當然無法與一般汽油車款相提並論,不過,原廠仍舊需要積極推出新作,BMW i8 Spyder 就是其中一環,畢竟 i8 車系代表著 BMW 在節能之餘,仍能將品牌最迷人的性能,完整的展現而出。此外,BMW i 的下一款作品也呼之欲出,車名很可能就會是 i5,並採用 Plug-In Hybrid 設定,不過截至目前,原廠並未有任何相關消息透漏。BMW 品牌在 2016 年將來到 100 周年,BMW 理所當然的會大肆慶祝,相信不論是 i8 Spyder 或是 i5,100 周年的舞台,會是相當適合的現身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