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年發展火熱的國內超跑市場,並補強電影《鋼鐵人》主角東尼史塔克御用坐駕的戰力,台灣奧迪於 2016 年 5 月 18 日正式發表全新第 2 代 Audi R8 V10 與 R8 V10 plus,建議售價分別為 999 萬與 1,108 萬元。

其中,兩者雖搭載同一具 5.2 升 V10 FSI 自然進氣引擎,但在 R8 V10 上有 540 匹馬力,而於 R8 V10 plus 上則有高達 610 匹馬力的輸出,極速更上看 330 公里,成為 Audi 史上性能與速度最強悍的市售車款;至於 2016 年 3 月才於紐約車展追加推出的 R8 Spyder,目前今年台灣奧迪則暫無引進的計畫。

台灣奧迪​於今日發表 R8 V10 Coupe 與 R8 V10 Plus Coupe 雙車型,售價分別為 999 萬與 1,108 萬元​​,​由台灣奧迪​行銷總監 Angelika Hilger 賀安琪 (左二)、通路發展處長翁蔚珊 (左一)、售後服務處處長 Damien O'Sullivan (右一) 及 Audi 品牌大使李勇德 (右二) ​共同揭​幕。

U-CAR 試車組已於 2015 年 11 月、前往葡萄牙 Faro (法羅)之 Autódromo Internacional do Algarve 賽道進行海外試駕的第 2 代 R8,是 Audi 旗下最頂尖的超跑。

國外是於 2015 年 3 月的瑞士日內瓦車展進行全球首發,但是因為新車融入更多賽車科技、手工生產製程的時間大幅增加,再加上發表後供不應求,所以不僅同年 9 月才開始於歐陸市場交車,國內也遲至 2016 臺北車展才首演、並於 2016 年 5 月正式發表。

延續 R8 家族輪廓,導入更銳利線條設計

在外觀上,第 2 代 R8 車身線條與上一代大致相同,但 4,426×1,940×1,240mm 的車身尺碼,較上一代車長略微縮短 14mm、車身高度則是降低 12mm,車寬大幅增加 36mm;車頭部分的水箱護罩式樣也改為與新世代 TT 相同的 6 角形設計,並使用大面積的蜂巢網狀柵欄,兩側還有更為立體、附有垂直擾流鰭板的進氣壩,以及 Gloss carbon 亮面碳纖維車側飾板妝點,而 R8 V10 plus 更全車標配 Audi exclusive 碳纖維外觀套件。

新一代 R8 在車寬大幅增加 36mm、車高降低 12mm,還有與新世代 TT 相同的稜角設計,讓整體造型更為立體。而圖中的 V10 Plus 車型更是標準配備 Audi exclusive 碳纖維外觀套件與固定式尾翼。

頭燈造型全新 R8 導入了 LED 識別光條,國內引進的車型也都配備全 LED 頭燈組與頭燈遠燈輔助,其頭燈組藉由 37 顆 LED 建構出光源,尾燈則是由 118 個 LED 所構成,並具備動態指示方向燈功能。但海外試駕時更為高端的 LED 頭燈附雷射遠光燈及遠燈輔助系統則列為選配,具備 600m 以上的照明距離。

全新 R8 在頭燈造型導入 LED 識別光條,國內車型也都標配由 37 顆 LED 燈組成的頭燈組(上);碳纖飾板上方嵌有「R8」字樣的鋁合金油箱蓋(中);全 LED 的尾燈則包含動態方向指式燈的功能(下)。

在車尾部份,R8 後保險桿下方加入源自 Audi 賽車的大型後分流器。尾翼部份兩款車型則有不一樣的處理,R8 V10 車尾搭載的是主動式電動升降後擾流板,而 R8 V10 plus 則配上專屬亮面碳纖維固定式大型賽車尾翼,加強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所需的下壓力;其他車身外觀特徵,包含嵌有「R8」字樣的鋁合金油箱蓋、車身左右側進氣口等,均強調 Audi 原廠賦予的競技風格。

R8 V10 車型方面則不同於 V10 Plus,在圈胎組合方面為 19 吋輪圈,也少了陶瓷碳纖維煞車碟盤,但尾翼部份改為主動式的電動升降擾流板。

車身結構的部份,第 2 代 R8 由 Audi quattro GmbH 部門打造,有超過 50%的零組件直接移植自 R8 LMS 工廠賽車,也導入 ASF 輕量化車體結構技術,搭配 CFRP 碳纖維材質,舉凡引擎蓋鈑件、中央鞍座、B 柱等重要部件均以碳纖維材質打造,車體重量僅有 202 公斤,車體剛性與抗扭曲性較上一代提升 40%,全車重量減少達 15%。

第 2 代 R8 車身結構由 Audi quattro GmbH 部門打造,導入 ASF 輕量化車體結構技術,搭配 CFRP 碳纖維材質,整體車身重量僅 202 公斤。

配胎與煞車方面,R8 V10 也標配了前 6 / 後 4 活塞卡鉗予前 245/35 R19、後 295/35R 19 寬幅跑胎,而高階 R8 V10 plus 則是進一步升級為陶瓷碳纖維煞車碟盤與前 245/30R20、後 305/30R20 高性能跑胎,原廠也另外提供多種專屬客製化選配套件,包含多款 19、20 吋鋁圈。

全數位虛擬座艙移植,打造高科技賽車氛圍

擁有全新佈局的新世代 R8 座艙裡,V10 與 V10 Plus 車型最大的差異,是 V10 Plus 多了擁有 4 只衛星控鍵的專屬高階平底式真皮賽車多功能方向盤(R8 V10 的方向盤則只有 2 只衛星控鍵,少了排氣系統控制按鍵與性能模式按鈕),其不但能操作音響系統、導航、藍牙通訊,切換 MMI (Multi-Media Interface) 多媒體操控介面的顯示,並具備聲控辨識功能,後方並附有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換檔撥片,右側撥片負責升檔、左側控制降檔。

R8 V10 Plus 車型 (上) 與 V10 車型 (下) 內裝基本布局相同,所有控鍵均圍繞駕駛人設計,僅在方向盤部份有不同的設定。

其他座艙內部, R8 全車系則標準配備 Audi virtual cockpit 全數位虛擬座艙,整合解析度達 1,440 x 540pixel 的 12.3 吋顯示幕,並附有專屬的 Performance View 畫面,可顯示超轉指示燈號、單圈計時、賽道圈數、橫向 G 值、油溫、胎溫胎壓偵測、馬力扭力輸出等車輛資訊,讓駕駛者能夠透過相關控鍵進行各項操駕設定,而原廠中文導航系統與 DVD 播放也整合在螢幕中,可由 MMI touch 觸控手寫板來進行輸入。

新一代 R8 車系統一搭載 Audi virtual cockpit 全數位虛擬座艙,具有 12.3 吋螢幕,原廠中文導航系統與 DVD 播放也整合在螢幕中,可由 MMI touch 觸控手寫板來進行輸入。

V10 plus 標配賽車規格的專屬 Audi exclusive 桶型座椅。而 R8 全車系內裝均標配霧面碳纖維飾板或選擇陽極塗裝亮黑飾板 (全車系選配不需另外加價),總計原廠提供了多達 28 種飾板、皮革選擇,以及縫線顏色的內裝鋪陳組合,讓車主進行個人專屬的個性化妝點。另外,台灣奧迪也表示有提供高達 550 瓦、13 具揚聲器及 16 頻等化器的 Bang & Olufsen 音響系統,作為車主升級影音享受的選項。

V10 與 V10 Plus 車型方向盤最大的差異,在於 V10 Plus 方向盤(下)具有 4 只衛星控鍵,較 V10 車型(上)多出性能模式旋鈕與排氣系統控制按鍵。
廣  告

雙動力設定、最大輸出可達 610 匹

傳動搭配上,第 2 代 R8 目前提供 2 種動力版本,皆為具備 Audi 主動式汽缸間歇系統 (Cylinder on demand、COD)的 5.2 升 V10 FSI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採用雙重燃油噴射系統,提供 MPI 多點噴射和 FSI 缸內直噴並用設計。

標準版 R8 V10 可於引擎轉速 8,250 轉時、提供 540 匹最大馬力,引擎轉速 6,500 轉時輸出 55.1 公斤米最大扭力,只需 3.5 秒即可從靜止加速到 100 公里 (與前代性能版 R8 V10 plus 相同),極速可達每小時 323 公里 (前代性能版 R8 V10 plus 極速為 317 公里)。

第 2 代 R8 目前提供 2 種動力版本,皆為具備 Audi 主動式汽缸間歇系統 (Cylinder on demand、COD)的 5.2 升 V10 FSI 自然進氣引擎。

性能版的 R8 V10 plus,則是能在相同的引擎轉速 8,250 轉時、提供高達 610 匹之最大馬力,最大扭力 57.1 公斤米也一樣能在引擎轉速達到 6,500 轉時爆發,不僅引擎每公升排氣量可產生 117.2 匹之馬力,拜車重僅 1,454 公斤所賜,每匹馬力亦只需負擔 2.38 公斤的車重而已,因此 R8 V10 plus 不但從靜止加速到 100 公里只需 3.2 秒、靜止加速至時速 200 公里只需 9.9 秒,極速還可達 330 公里。

底盤部份,新一代 R8 可透過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針對 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油門與變速箱反應、轉向系統、Audi Magnetic Ride 主動式電磁感應系統、引擎聲浪等行車設定進行調整。

且 R8 V10 plus 在既有的 Comfort、Auto、Dynamic、Individual 設定外,還額外獨立設置可提供 Dry/Wet 與 Snow 三種路況模式的 Performance mode (R8 V10 則列為選配),可讓駕駛者依據不同路況自行選擇或調整四輪的動力分配,成為名符其實可日常使用的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