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第 5 代 CR-V 車系已於 2017 年 6 月 29 日,由台灣本田正式發表上市,也象徵這款臺灣暢銷 SUV 運動休旅車系,正式邁入第 5 個產品世代。當然,[U 指數 ] 絕不能錯過汽車市場重要的新車上市時機,藉由 CR-V 新車上市報導內嵌問卷,並在 6 月 29 日發表上市之後,以跨越首個周末假日到 7 月 3 日之間,成功收集到 1,060 份問卷資料,第一時間來掌握消費者對新世代 CR-V,在車系編成、價格設定與配備特點的回饋看法。

新世代 CR-V 的發表上市,絕對是臺灣車壇的年度大事,也同時激盪當前熱門的主流 SUV 級距生態。
  1. 問卷限時期間:2017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3 日截止
  2. 成功收集問卷數:1,060 名網友參加
  3. 問卷收集方法:單篇新聞內嵌問卷表單

新世代 CR-V 初上市,成功影響 75%的消費者購車名單

U-CAR 先前於 2017 年 1 月份進國內一般品牌的中大型 SUV 問卷調查,當時,即便第 5 代 CR-V 僅有海外產品消息,在 1,295 位參與問卷的讀者仍有高達 33.4%的占比,選定第 5 代 CR-V 是為同級距購車首選,展現 CR-V 車系在國內消費者所累積的高人氣。

現在,新世代 CR-V 上市的初期,在完整公布售價與配備編成後,U-CAR 又有機會來重新檢視,新款 CR-V 的產品熱度如何?因此,我們第一題就直接問,新款 CR-V 上市之後,是否會影響購車決策並將 CR-V 納入購車名單?此次,有高達 75%占比的受訪讀者,會考慮將 CR-V 納入購車名單內,顯示新世代 CR-V 已成為多數消費者,在購車名單內的重要車款。

不過,有趣的是,即使 CR-V 擁有高人氣,但還不是 [U 指數 ] 在新車發表上市時,納入購車名單的高人氣紀錄保持者,2015 年 12 月 Toyota RAV4 推出小改款時,不僅 3 天成功收集高達 2422 份問卷,小改款 RAV4 在擠進購車名單內,更一舉擄獲 81%的網友青睞。如此一來,進口與國產高人氣運動休旅的對決,後續的戲碼也更加令人期待。

雖然產品週期已較為後期,但是 Toyota RAV4 車系不僅仍是當前國內新車市場,最暢銷的運動休旅車系,2015 年底上市時所進行的 [U 指數 ] 問卷調達,更創下 81%納入購車名單的高人氣指數。
廣  告

進一步問第 1 志願車款,大改款 CR-V 擁有 47%的支持度

為進一步觀察購車名單內,讀者心目中的首選車款為何?

[U 指數 ] 於第 2 題進一步詢問於購車考量時,心目中第 1 志願的 SUV 車系是哪一款?Honda 新款 CR-V 同樣在此展現高人氣,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近期要購買 SUV 時,是將 CR-V 擺在名單的第 1 順位,若對照上一題有 75%的人將 CR-V 納入購車名單內,最終到認定 CR-V 為第 1 志願的人則有 62%左右,這也可以推估在將 CR-V 排入名單內的人,約有 4 成的首選車系是改投其他車系。

U-CAR 先前召集臺灣主流 SUV 進行集體評比,如此大陣仗,也反映出該級距是當今相當熱門的產品級距。

而由占比來看,Mazda CX-5 是人氣次高的車系,也擁有 14%的購車第 1 指名支持度,接著,則是市場目前最主流的車系,包括 Ford Kuga 與 Toyota RAV4 各有 7%與 6%的支持度,值得注意的,是將於 7 月 19 日發表的Škoda Kodiaq 也來勢洶洶,同樣拿到 6%的高支持度。

Nissan X-Trail 車系擁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但可能受到產品世代已到屆臨中期改款的影響,反而在此次的問卷中第 1 指名度偏低。

最後,這題問卷最特殊的結果,是論銷售量是居於主流 SUV 車系前幾名的 Nissan X-Trail 與 Luxgen U6 (2016 年全年銷售僅次於 RAV4 與 CR-V,依序排第 3 與第 4 名),在單一選擇的問卷下竟然只有 1%的支持度!由於問卷只問第 1 志願,並未細問前幾名的購車排序,因此,無法得知 X-Trail 與 U6 在第 1 名指名之後的支持度。

Luxgen U6 Turbo Eco Hyper 是目前 Luxgen 品牌最倚重的暢銷車系,雖然此次第 1 名指名率不高,只拿到 1%的支持度,不過,小改款即將於第 3 季發表上市,可以觀察能否再讓 U6 重返焦點。

但至少可以看出,在這份以 CR-V 為主舞臺的問卷中,隨著產品世代的演進與新舊程度不同,各款車系人氣強度的高低,以及購車族群偏好的差異。若回頭去看 2015 年底 RAV4 小改款時的問卷調查,其實 X-Trail 與 U6 當時各拿下 6%與 3%的首選指名度,表現並不差,推估可能變數是產品週期推演至今,剛好屆臨中期改款之前,因此,新鮮感較弱而無法取得顯著的首選關注度。

新車蜜月期旗艦效應強,配備最齊全的 1.5 S 擁有 74%偏好度

一如 U-CAR 持續針對 CR-V 的追蹤報導,在新車上市發表的時間點,都掌握到接單比例是以旗艦車型 1.5 S 最高,其次是 1.5 VTi-S,至於入門版本的 1.5 VTi 接單量極少,在 5 月份至 6 月底新車發表時截止,預售期間的接單比例 1.5 S 車型佔比 52%,而 1.5 VTi-S 則佔比 44%。1.5 VTi 僅有 4%。

現在,來看此次的問卷調查結果,同樣反應出旗艦車型是大家最偏好的車型,總共有高達 74%的占比偏好旗艦的 1.5 S 車型,至於中階的 1.5 VTi-S 則有 22%的支持度,很巧合的,入門的 1.5 VTi 僅拿到 4%的支持度,剛好跟預接單階段的占比相同。

由 U-CAR 所整理的 CR-V 車系編成圖可以清楚看到,這次採用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系統,均採用 CVT 無段變速箱與前輪驅動系統,因此,既然在動力系統沒有差異點,配備的堆疊就成為編成的唯一差異。1.5 VTi 雖然擁有最入門的價格,但被動安全的配備並不齊全,尤其是標配 2 具氣囊的設定,在同級距中已屬最陽春搭載,因此,沒有受到消費者關愛也屬合理。1.5 VTi-S 則在氣囊數拉到 6 具氣囊的水準,並加上 7 吋中控螢幕、導航、雙區恆溫與 DAM 駕駛注意力監視系統等,讓配備達到一定的豐富度,也因此,在 1.5 VTi-S 版本才開始擁有較顯著的買氣。

不過,值得關注的當然是 1.5 S 旗艦版本,最核心的戰力在於成為 Honda 國產車系,首度搭載 Honda Sensing 智慧主動安全防護科技,一舉整合 ACC 主動式車距調節定速巡航、LDW 車道偏移警示、LKAS 車道維持輔助、LSF 低速自動跟車功能、CMBS 碰撞緩解煞車系統與 FCW 前方碰撞警示系統,以豐富的先進輔助安全科技,搭配電動天窗與電動尾門等主要豪華配備,成功贏得初上市階段的消費者青睞。

就 U-CAR 以往的經驗來看,新車預接單與初上市蜜月期,確實較容易吸引對該車系高度熱愛的買家,也因此更願意購買產品魅力值最高的旗艦車型,但隨著上市期的演進,通常會逐步回歸常態階段,旗艦車型或高階車型的占比也會降低。因此,CR-V 1.5 S 於初上市階段的熱銷,固然對台灣本田是項喜訊,也讓 CR-V 銷售主力一舉拉高到 113 萬的水準,但旗艦車型新車蜜月期會有多長?一旦旗艦型買氣稍降,VTi-S 與 VTi 能否適時補位共同維持車系銷售戰力?這些都有待後續觀察。

主被動安全與動力性能,網友認為是最具吸引力之處

呈上題,讀者對於 1.5 S 旗艦車型的熱愛,也反應在該車型最主要的魅力配備 Honda Sensing,因此,主被動安全科技成為網友認為新世代 CR-V 最具吸引力之處,總共有 37%的受訪者將其列為首位。

這具 1.5 升低排氣量渦輪增壓引擎,不僅有稅費優勢,也具備亮眼的性能數據,因此也獲得讀者的高度肯定,票選為最具吸引力的特點。

其次,也有 24%占比的人肯定性能動力,是新世代 CR-V 最具魅力的進步。顯示,在國產 CR-V 取消原有第 4 代搭載的 2.0 與 2.4 升自然進氣引擎,改以 1.5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後,除擁有低排量稅費的優勢,燃料稅與牌照稅各僅 4,800 元與 7,120 元,比起以往 2.0 與 2.4 升引擎的燃料稅 6,180 元與牌照稅 11,230 元降低不少,加上這具 1.5 升渦輪引擎仍可輸出 193 匹最大馬力與 24.8 公斤米最大扭力,比起以往動力也絲毫不遜色,因此,格外引起消費者關注。

正式價格滿意度不高,47%網友認為是最不具吸引力之處

也許正如俗諺所說的,買貨才是嫌貨人。

儘管 CR-V 預接單開出的車系價格,依序為 1.5 VTi 94 萬元、1.5 VTi-S 102 萬元與 1.5 S 120 萬元的,在上市發表會公布的正式售價,全車系 3 車型均有調降價格,1.5 VTi 售價調降 2.1 萬為 91.9 萬,1.5 VTi-S 同樣調降 2.1 萬來到 99.9 萬元,至於旗艦 1.5 S 車型,價格調降最多達到 7 萬元,成為 113 萬元。

但是,問卷數據仍反應消費者對價格滿意度並不高,總共有多達 47%的網友選擇正式價格是新 CR-V 最不具吸引力之處,當然,消費者不滿意的是售價太貴,而不會是嫌太便宜。

另外,車系配備編成與主被動安全防護這兩項,也各自有 13%與 12%不低的占比,被網友選為新款 CR-V 車系,最不吸引力的地方,這部份同樣值得台灣本田加以關注。最後一題,則是詢問受訪的讀者,是否為 Honda 品牌車主?結果超過 3 成,總共 36%的受訪者是 Honda 車主,代表 CR-V 的上市發表,確實吸引一定程度的 Honda 車主關注,也展示對 Honda 品牌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