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份,是在進入傳統民俗月前的最後一個完整銷售月份,也是年中銷售競賽的重點,也是實際驗證各家車廠在年中銷售旺季,品牌產品戰力編成的布局,以及行銷規劃的具體成果,說得更直接點,這一役不僅關乎各品牌的年度銷售競爭消長,也影響新車總市場的走勢。
而在 7 月份銷售數據出爐後,先看總市場的表現,7 月份總市場為 41,392 輛,較 6 月份成長 3.2%,但是比起 2016 年同期則有 8.2%的衰退幅度,2017 年前 7 月份的累積銷售量為 258,554 輛,相較去年同期累積的落後幅度,由 6 月份的 2.3%再進一步擴大到 3.3%,顯示年度的新車銷售量逐步落後於去年同期累積。
1. 總市場(國產+進口)
- Toyota 與 Lexus 的和泰豐田,在 7 月份累計銷售量來到 12,325 輛,毫無意外的仍舊是總市場排名第 1,但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相比 2017 年 6 月份銷售成績,成長了 3.9%,但相比 2016 年同期卻有著超過 20%的跌幅,這當然與農曆 7 月份的時機點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年度市場買氣稍稍降溫。從市佔率來看,和泰豐田市佔率來到 29.8%,也是從 3 月份開始持續成長的波段高點,值得留意的,是和泰已經祭出雙人機票等高額優惠,能否在 8 月份上旬再創新高,也是市場重要指標之一。
- 中華三菱與裕隆日產兩陣營,毫無意外地,也在亞軍、季軍之間持續競逐,以商用車為主力的中華三菱,在 7 月份以 4,787 輛、不到 400 輛的領先幅度,持續居於第 2,其與 6 月份相比小幅下滑了 1.6%,但相比 2016 年同期,則是成長了 2.4%,市佔成績也稍稍下滑至 11.6%。裕隆日產雖然維持與 6 月份相同的第 3 名,但內容卻與對手大不相同,全月累計 4,787 輛,不僅縮小了差距,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10%,市占率也從 6 月份的 9.1%來到 10.6%。
- 隨著第 5 代 CR-V 在 6 月底於國內上市,也意味著台灣本田主戰力的重返市場,在 7 月份首個完整銷售月份上,立即展現出國產 SUV 之王的氣勢,也幫助台灣本田全月累計達到 3,559 輛之譜,與 6 月份的 2,467 輛相比,成長數字達千輛之多,單月成長幅度來到 44.3%,不僅重新擠下 Mercedes-Benz 奪回第 4 名,市占率也成長超過 2 個百分點來到 8.6%。
- 豪華品牌的 Mercedes-Benz 雖然 7 月領牌數較 6 月份下滑,跌幅達 8.1%而來到 2,375 輛,但仍穩居總市場前 5 名的成績,許多國產品牌更難以望其項背;第 6 名至第 10 名的排序,分別為 Mazda 的 1,961 輛、Ford 福特六和的 1,687 輛、BMW 的 1,537 輛、VW 的 1,158 輛,以及 Hyundai 繳出的 1,119 輛,其中,除 Hyundai 受惠於 Santa Fe 小改款的帶動,較 6 月份成長了 2.9%之外,其餘皆較 6 月成績下滑,衰退幅度最高者為 VW 的 16.4%。
|
2017 年 7 月-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2,325 |
103.9% |
78.8% |
29.8%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4,787 |
98.4% |
102.4% |
11.6%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390 |
119.7% |
88.8% |
10.6%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3,559 |
144.3% |
140.4% |
8.6%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2,375 |
91.9% |
111.6% |
5.7% |
6 |
台灣馬自達 |
Mazda |
1,961 |
92.8% |
83.4% |
4.7% |
總市場
|
41,392 |
103.2% |
91.8% |
100.0% |
2. 國產轎車
- 和泰汽車自 7 月份起,針對麾下國產車系推出雙人機票的加碼促銷,讓原本即屬強勢的各車系,多數皆再行成長,包含稱霸國產中型轎車市場的 Toyota Corolla Altis、以及 Toyota Yaris 在內,其中,Corolla Altis 全月領牌數達 4,060 輛,單月成長幅度為 3.9%,仍舊穩居國產轎車龍頭寶座;Yaris 則是繳出 1,316 輛的領牌數,單月成長 5.6 個百分點,順利保住第 2 名的排序。
- 至於現今淡出市場主流的中大型轎車級距的 Toyota Camry,同樣也有超過 10%的單月成長幅度,繳出 625 輛的成績,維持與 6 月份相同的第 7 名;Toyota Vios 雖然總市場排名仍穩居於國產轎車前 5,但和泰的加碼促銷並未直接反應在銷售數字上,僅 807 輛的單月領牌數,較 6 月份下滑了 6.7%,這是否代表著小型級距轎車面臨市場困境,仍有待持續觀察。
- Nissan 在 7 月份在原廠促銷活動,並未投注大量籌碼來衝取數字,但針對 Nissan March 以及 Nissan Sentra 推出特式車款策略,均獲得不錯的回響,尤其中型轎車戰力的 Sentra,在特式車加持之下,全月繳出 634 輛的領牌成績,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35%,排名也從 6 月份的第 8 名,上升 2 位來到第 6 名。Nissan March 雖然未能擠身前 10 之列,但 317 輛的表現,也有著 37.2%的單月成長幅度。
- Mitsubishi 在 7 月份針對國產全車系推出加碼促銷,而甫進行改款的 Mitsubishi Colt Plus 車系雖然促銷籌碼稍減,但小改款的產品新鮮度,仍舊在 7 月份有著不錯的單月成長幅度,全月領牌數達到 497 輛,成長幅度 37.7%,與 2016 年同期也成長了 6 個百分點,也使得其在國產轎車排名,從第 10 名上升 1 位來到第 9 名。
- 緊追在後的 Hyundai Elantra,雖然 7 月份成功擠上了第 10 名的排序,但受限於原廠 1.6 升引擎料件供應吃緊,無法適時充足供應三陽生產線,多少限制 Elantra 車系的交車量,從 7 月份的 332 輛的領牌數來看,出現較 6 月份降溫的現象。
|
2017 年 07 月-國產轎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Corolla Altis 1.8 |
4,060 |
|
2
|
 |
Toyota Yaris 1.5 |
1,316 |
|
3
|
 |
Nissan Tiida 1.6/1.6T |
1,252 |
1.6 四門 |
283 |
23% |
1.6 五門 |
959 |
76% |
1.6T 五門 |
10 |
1% |
|
4
|
 |
Nissan Livina 1.6 |
1,150 |
|
5
|
 |
Toyota Vios 1.5 |
807 |
|
6
|
 |
Nissan Sentra 1.8 |
634 |
|
7
|
 |
Toyota Camry 2.0/2.5H
|
625 |
|
8
|
 |
Ford Focus 1.0/1.5/1.6/2.0D |
540 |
1.0 四門 |
10 |
1.7% |
1.0 五門 |
2 |
0.3% |
1.5 五門 |
402 |
74% |
1.6 四門 |
44 |
9% |
1.6 五門 |
53 |
10% |
2.0 四門 |
8 |
1.4% |
2.0 五門 |
21 |
3.6% |
|
9
|
 |
Mitsubishi Colt Plus 1.5 |
497 |
|
10
|
 |
Hyundai Elantra
1.6/2.0/1.6D |
332 |
1.6 |
186 |
56% |
2.0 |
81 |
24% |
1.6D |
65 |
20%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Ford Fiesta 1.0/1.5 |
162 |
1.0 五門 |
150 |
93% |
1.5 五門 |
12 |
7% |
|
|
 |
Honda Fit 1.5 |
310 |
|
|
 |
Honda City 1.5 |
235 |
|
|
 |
Hyundai Verna 1.6 |
4 |
|
|
 |
Kia Morning 1.2 |
84 |
|
|
 |
Luxgen S3 |
163 |
|
|
 |
Luxgen S5 Turbo 1.8/2.0 |
43 |
|
|
 |
Mitsubishi Grand Lancer 1.8 |
253 |
|
|
 |
Nissan March 1.5 |
317 |
|
|
 |
Nissan Teana 2.0/2.5/3.5 |
56 |
|
銷售報告轎車數據,涵蓋轎車、掀背車、旅行車、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
3. 國產休旅/商用車
- 在 2017 年 6 月底,台灣本田於國內發表第 5 代 CR-V,也讓國內 SUV 市場競爭再次白熱化,而 CR-V 也在 7 月份,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月領牌數達 1,868 輛,毫無意外地奪下國產休旅與商用車市場排名王座;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在 4 代 CR-V 產品週期之末、成功接替戰力空缺的 HR-V,7 月份領牌數未能突破千輛大關,據了解,HR-V 在 7 月份接單數仍超過 1,100 張,但是領牌數則為 916 輛,後續是否能與 CR-V 持續攜手,還是會有更為明顯的排擠效應,值得持續關注。
- 雖然和泰汽車針對 Toyota Sienta 的銷售,持續推陳出新的包裝,得以打開月銷售千輛的僵局,於 2017 年第二季也有著不錯的成長,而在 7 月份和泰祭出加碼優惠的攻勢下,Sienta 卻未能較前月有所成長,甚至還有著超過 6%的下滑幅度,全月領牌數僅達 1,388 輛,不僅與 2,000 輛的初始目標有大幅差距,也拱手讓出第 1 名寶座,是否單純全新世代競爭對手登場,吸引了消費者目光,還是產品確實面臨市場困境,相信在第三季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 總市場前 10 排名中,另一款值得留意的,乃是 Luxgen 主力戰將的 U6 Eco Turbo 車系,隨著產品問世時間較久、小改款也即將在 2017 年第四季登場,從 2017 年第二季開始,U6 Eco Turbo 車系在市場上的表現就降溫不少,再加上市場上不少競爭對手的推陳出新,U6 Eco Turbo 車系 7 月份領牌數為 430 輛,較 6 月份下滑了 2.1%。Luxgen 在 7 月份即已針對 U6 車系加碼促銷,成效不算出色,也因此在 8 月份再行推出 80 萬 60 期零利率的加碼,是否能在小改款推出前再創新局,有待時間來驗證。
- 南陽實業在 2017 年 7 月初,發表了 Hyundai Santa Fe 的小改款,小改款內容主要是針對車系編成、以及配備做出調整,成效也在 7 月份銷售數據上反應而出,在新舊款 Santa Fe 銷售重疊期,全月合力繳出領牌數 237 輛,雖然未能擠身國產 SUV 與休旅市場的前 10 名,但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130%。
- 在 6 月初推出小改款的 Kia Carens,增加安全與駕駛輔助配備、價格調降的戰力設定下,在 6 月分與 7 月份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7 月份也有突破百輛門檻的 118 輛成績,不過,較小改款初登場的 6 月份則下滑超過 25%,後續能否再行拉抬產品吸引力,將是台灣森那美起亞的重要課題。
|
2017 年 07 月-國產休旅車/商用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Honda CR-V 1.5 |
1,868 |
|
2
|
 |
Toyota Sienta 1.5/1.8 |
1,388 |
|
3
|
 |
CMC Veryca |
1,174 |
|
4
|
 |
CMC Zinger 2.4 |
972 |
|
5
|
 |
Honda HR-V 1.8 |
916 |
|
6
|
 |
Mitsubishi Delica |
800 |
|
7
|
 |
Ford Kuga 1.5/2.0/2.0D |
704 |
1.5 |
473 |
67% |
2.0 |
184 |
26% |
2.0D |
47 |
7% |
|
8
|
 |
Nissan X-trail |
681 |
|
9
|
 |
Mitsubishi Outlander 2.4 |
574 |
|
10 |
 |
Luxgen U6 Turbo
|
430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DFSK Fuwin |
28 |
|
|
 |
Hyundai Tucson 2.0 /2.0D |
375 |
1.6T |
223 |
59% |
2.0 |
86 |
23% |
2.0D |
66 |
18% |
|
|
 |
Hyundai Santa Fe |
237 |
|
|
 |
Kia Carens |
118 |
|
|
 |
Luxgen M7 Turbo 2.2 |
224 |
|
|
 |
Luxgen U7 Turbo 2.2 |
38 |
|
|
 |
Luxgen V7 Turbo 2.2 |
17 |
|
4. 進口總市場
- 時序來到進入民俗月前的銷售競賽期,各家進口品牌紛紛釋出高額度的購車優惠,吸引消費者於此時進場購車,同時亦有多款進口新車選擇在此時節發表,不過就 7 月份的進口車市場銷售表現看來,整體的銷售量表現並不樂觀,16,343 輛的新車掛牌數甚且較 6 月份小幅衰退了 1.4%,並未顯現出促銷加乘的效果。
- 不過在促銷優惠提升的前提下,Toyota 除了以 2,966 輛的銷售表現,穩居進口市場銷售冠軍外,其亦是少數在 7 月份的銷售表現較 6 月更為出色的品牌,較 6 月份成長 15.6%,較去年同期亦有著 13%的成長幅度。
- 於 6 月份以 2,584 輛的銷售成績站上進口品牌銷售排行榜第 1 名的歐系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在 7 月份則是以 2,375 輛的銷售成績位居第 2 名。整體來說,其在 C、E 以及 S 系列車款都較 6 月份有著更為出色的表現,主要在於休旅與掀背車款的表現未如以往出色,影響了整體的銷售成績。
|
2017 年 07 月-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Toyota |
2,966 |
115.6% |
113.0% |
18.1% |
2 |
Mercedes-Benz |
2,375 |
91.9% |
111.6% |
14.5% |
3 |
Mazda |
1,961 |
92.8% |
83.4% |
12.0% |
4 |
BMW |
1,537 |
87.8% |
108.9% |
9.4% |
5 |
Lexus |
1,163 |
94.5% |
70.5% |
7.1% |
6 |
Volkswagen |
1,158 |
83.6% |
122.0% |
7.1% |
總市場 |
16,343 |
98.6% |
104.5% |
39.5% |
5. 進口車
進口一般轎車
- Mazda Mazda3 仍然高居榜首之位,雖然夏日競賽 Mazda 一直沒有動作,但是 Mazda3 小改款新車上市一年後,仍然有相當穩定近千輛的成績,就算放入國產排行都能有第 4 名,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而 Mazda6 Sedan 與 Wagon 交車數量大約為 2 比 1,以 123 輛的成績穩居排行榜第 6 名。另外,Mazda2 於 7 月份有 73 輛的銷售成績,由於新年式新車開始交車,一舉躍昇為排行榜第 9 名,讓 Mazda 旗下 3 款轎車都能夠榜上有名。
- Volkswagen Golf 於 7 月份排行雖然重返第 2 名,但僅 281 輛的成績相較於 6 月減少幅度高達 40.5%,前後月份兩相對比,於 6 月新車上市的榮景,看起來似乎像是曇花一現。不過,根據台灣福斯所提供的資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原先預計 6 月、7 月兩個月的新車配額,都已在 7 月初用完,雖然後續還有新船到來,但是仍然讓 7 月份交車量下滑不少,目前臺灣已向原廠追加訂單,預計在 8 月份時會回到 6 月份的交車量。
- Suzuki Ignis 挾帶著新車上市的熱度,在 7 月份仍然交出 177 輛的佳績,比起前一個月還多出 1 輛,與 Toyota 長青油電 Prius 相同,共同佔據排行榜第 3 名。Suzuki 新發表上市的 SX4,初登場也繳出 91 輛的成績。不過 Suzuki 另外一輛同樣是在今年發表的 Baleno,交車數仍然未見起色,僅有 60 輛,據了解,最主要原因是原廠產能與分配給臺灣的配額,限制了其成績。
- Škoda Fabia 靠著全品牌唯一的優惠,擁有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比起上個月再成長了 23 輛,再向上兩步站上排行榜第 5 名,另外,Octavia 雖然銷量穩步下滑,但仍有破百輛的成績,成為排行榜第 6 名。再加上第 10 名的 Superb 以及 7 月中才上市的休旅車 Kodiaq,讓Škoda 再度突破其自身在臺灣的銷售紀錄。
- Hyundai Ioniq 跟 6 月份的 21 輛交車數字相比,7 月份的 10 輛成績更接近現實狀況,與南陽現代預期的銷售數字相去不遠,不過相較於同級競爭對手 Prius 來說,要能夠拉近彼此差距,可能還要等更多車主分享心得,讓更多人接受這款全新油電,才有機會提升其銷售數字了。
|
一般進口休旅
- 毫無疑問的,7 月份進口一般休旅銷售排行榜的冠軍,仍是由 Toyota 進口車系銷售主力 RAV4 所拿下,且在原廠釋出較大幅度的促銷優惠下,亦進一步炒熱了市場買氣,於 7 月份繳出 2,049 輛的掛牌數表現,較 6 月份成長 18.9%,相較去年同期亦有著 11%的成長幅度。同時,相較於新改款競爭對手動輒數個月的交車等待期,產品週期屬於中期的 RAV4,反而有不到 1 個月的穩定交車期,在銷售競賽更能發揮將訂單儘快轉換為實際領牌數的競爭優勢。
- 於 6 月份仍以 213 輛銷售成績位居第 7 名位置的 Suzuki Vitara,在 7 月份首度以 460 輛的銷售成績站上了進口一般休旅排行榜第 2 名,在沒有任何促銷優惠的前提下,可說是相當令人驚訝。據了解,Suzuki Vitara 於新車市場上一直處於缺車的狀態,7 月份因有較為大量的新車到港,所以消化部份的新車訂單,若非受原廠產能及到港船期影響,相信其在國內的銷售表現將不僅於此。
- 於 4 月在國內發表大改款車型的 Mazda CX-5,於 7 月份雖受限於原廠產能,仍繳出了 372 輛的銷售成績表現,位居排行榜第 3 名的位置。Mazda CX-3 雖處於新舊年式的交接期,也貢獻出 97 輛的新車掛牌數。而採用 7 人座設定的 CX-9,在 7 月份亦繳出了亮眼的 272 輛銷售成績,於進口一般休旅銷售排行榜上位居第 4 名。
|
2017 年 07 月-進口一般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azda Mazda3 |
992 |
1 |
Toyota Rav4 |
2,049 |
2
|
Volkswagen Golf |
281 |
2 |
Suzuki Vitara |
460 |
|
Suzuki Ignis |
177 |
3 |
Mazda CX-5 |
372 |
4
|
Toyota Prius |
177 |
4 |
Mazda CX-9 |
272 |
5
|
Škoda Fabia |
150 |
5 |
Volkswagen Tiguan |
264 |
6 |
Mazda Mazda6 |
123 |
6 |
Toyota C-HR |
238 |
7 |
Škoda Octavia |
105 |
7 |
Subaru Forester |
237 |
8 |
Subaru Impreza |
103 |
8 |
Honda Odyssey |
227 |
9 |
Suzuki SX4 |
91 |
9 |
Suzuki Carry |
213 |
10 |
Mazda Mazda2 |
73 |
10 |
Toyota Previa |
177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Škoda Superb |
72 |
|
Subaru XV |
155 |
|
Volkswagen Polo |
61 |
|
Volkswagen Caravelle |
138 |
|
Suzuki Baleno |
60 |
|
Volkswagen Touran |
125 |
轎車數據涵蓋轎車、掀背車、旅行車、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休旅車數據涵蓋運動休旅、廂式休旅與貨卡車等車型。 |
進口豪華轎車
- 相較於進口一般轎車,豪華車級距的銷售競爭更加激烈,單月份沒有突破 100 輛的完全與排行榜前 10 名無緣,僅有 Infiniti 最熱銷的 Q30 摸到排行榜外,虎視眈眈的望向排行榜前 10 名。
- Mercedes-Benz 在 7 月份銷售量再度回穩,C-Class 與 E-Class 分別都有超過 500 輛的銷售數字,分別站上此級距前兩名,而 BMW 則是呈現大幅下滑的狀態,6 月份突破 500 輛的 5 Series 下滑了近 42%,僅以 294 輛的成績坐回第 3 名,但是 7 Series 反而大幅突破,單月份成長 242.7%的成績,以 267 輛站上排行榜第 4 名,成為 BMW 本月份唯一打敗 Mercedes-Benz 同級對手 S-Class 的車款。
- Lexus 一直以來都相當穩定,數字上的波動幾乎與其他品牌是否發表新車無關,Lexus ES 車系雖然 7 月份跌破 200 輛落居第 5,但是主因仍是與船期相關,IS 也是相當穩定的 158 輛略有提升,站上排行榜第 7 名。
- Audi A4 在車系調整與 7 月份針對性的加碼促銷下,再加上 6 月份調整車系編成與售價,銷售成績再度向上提升 18.7%,成為排行榜第 8 名。其另外一款銷售主力 A3 車系,則是由於小改前車款清除庫存,7 月份僅有 85 輛跌出排行榜,不過待小改款新車正式上市後,預估還能再度衝上一波新的高峰。
|
豪華進口休旅
- 在針對不同車型提供高額零利率的優惠促銷下,Lexus RX 車系不但穩坐了豪華進口休旅車款的銷售冠軍寶座,且在 7 月份更繳出了 453 輛的掛牌數表現,較 6 月份有著 6.3%的銷售成長表現。雖然 Lexus 同樣提供 NX 車系高額零利率優惠方案,不過其在 7 月份的銷售表現仍與老大哥有段差距,以 225 輛的掛牌數位居第 4 名的位置。
- 可視為 Lexus NX 車系主要市場同級對手的 Mercedes-Benz GLC 車系,在 7 月份則以 293 輛的新車掛牌數位居第 2 名的位置,雖然在銷售排行榜上的成績已屬亮眼,但較 6 月份仍有著 37.8%的衰退幅度。
- 以往常見於豪華進口休旅車排行榜上的 Porsche Macan 以及 Cayenne 車系,在 7 月份分別繳出 235 輛與 156 輛,兩款車系的銷售表現皆較 6 月份更為突出,其中 Porsche Macan 銷售成長更達 82.2%,而兩款皆能在 7 月有著明顯的銷售成長,主要是包裝特式車型受到買家歡迎,搭配新車到港船期為主要因素。
|
2017 年 07 月-進口豪華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C-Class |
589 |
1 |
Lexus RX |
453 |
2
|
Mercedes-Benz E-Class |
533 |
2 |
Mercedes-Benz GLC |
293 |
|
BMW 5 Series |
294 |
3 |
Porsche Macan |
235 |
4
|
BMW 7 Series |
267 |
4 |
Lexus NX |
225 |
5
|
Lexus ES |
199 |
5 |
Mercedes-Benz GLE |
174 |
6 |
BMW 3 Series |
171 |
6 |
Porsche Cayenne |
156 |
7 |
Lexus IS |
158 |
7 |
BMW X3 |
143 |
8 |
Audi A4 |
146 |
8 |
Mercedes-Benz GLA |
127 |
9 |
Mercedes-Benz S-Class |
140 |
9 |
BMW X1 |
118 |
10 |
BMW 1 Series |
112 |
10 |
Volvo XC60 |
113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Infiniti Q30 |
102 |
|
Audi Q5 |
111 |
|
BMW 2 Series |
99 |
|
BMW X5 |
91 |
|
Volvo V40 |
98 |
|
Audi Q3 |
22 |
轎車數據涵蓋轎車、掀背車、旅行車、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休旅車數據涵蓋運動休旅、廂式休旅與貨卡車等車型。 |
6.特殊稀有車篇
- 7 月份的稀有車市場,超跑品牌部分依舊是以 Ferrari 的表現最為穩定,掛牌了 3 輛 488 GTB 與 4 輛 488 Spider,以及 2 輛 California T、1 輛 F12berlinetta 與 1 輛 GTC4Lusso, 而且來自英國、8 月將發表主力:720S Coupe 的 McLaren,也交出了一張 Sports Series 共 4 輛、Super Series 亦有 4 輛的成績單,僅 Lamborghini 略為下滑至只掛牌 2 輛 Huracan Coupe 而已,不過據了解,目前已有數輛 Aventador S 準備交車,所以預料將會反應在下個月的掛牌數字上。
- 此外,Maserati 雖然 4 門房車車型的掛牌數字略有下滑,但是幸好旗下首款 SUV:Levante 仍舊交出了 22 輛之多,且長青 GT 跑車:GranTurismo 回春般地一口氣交出 5 輛新車,所以單月掛牌數仍高達 39 輛之多,年底累積銷量預料將可接近或突破 500 輛之目標。
- 有意思的是,除了上述較為車迷所熟知的品牌與稀有車型外,7 月份的稀有車銷售榜中,還多了幾位由貿易商導入的陌生新朋友,不僅有來自義大利的 Abarth 124 Spider,以及德國的 Alpina B5 4.4,甚至可見美國遠道而來的 Cadillac CT6、Chevlot Corvette,顯示這類外觀獨特的稀有車款,在國內依舊存有其小眾市場。
- 電動車品牌,BMW i3 交出 2 輛、Nissan Leaf 掛牌 1 輛,而獨佔龍頭的 Tesla,7 月表現略有下滑,掛牌數明顯不如 6 月突破百輛的數據來得驚人,只交出 12 輛 Model X 車系,Model S 則有 7 輛,不過後勢仍值得追蹤觀察。
|
2017 年 07 月-稀有車種銷售表 |
廠牌 |
車款 |
銷量 |
Abarth |
124 Spider |
1 |
595 |
1 |
Alfa Romeo |
4C |
1 |
Alpina |
B5 4.4 |
1 |
Aston Martin |
DB11 |
1 |
V12 Vantage S |
1 |
Vanquish S |
1 |
Audi |
R8 |
1 |
RS Q3 |
1 |
Bentley |
Continental GT V8 / 6.0 |
1 / 1 |
Flying Spur V8 / Speed |
4 / 1 |
Bentayga |
1 |
Mulsanne EWB |
1 |
BMW |
M2 |
12 |
M3 / M4 |
10 / 5 |
M5 / M6 |
3 / 1 |
M760Li |
3 |
X |
2 |
i3 |
2 |
i8 |
1 |
Cadillac |
CT6 |
1 |
Chevlot |
Camaro |
1 |
Corvette 6.2 / Z06 |
2 / 1 |
Ferrari |
488 GTB / Spider |
3 / 4 |
California T |
2 |
F12berlinetta |
1 |
GTC4Lusso |
1 |
Fiat |
500 / 500 Abarth |
4 / 1 |
Ford |
Mustang 2.3 |
7 |
Honda |
Civic Type-R |
1 |
NSX |
1 |
Lamborghini |
Huracán Coupe |
2 |
Lotus |
Evora |
1 |
Maserati |
Ghibli |
6 |
Quattroporte / S Q4 |
1 / 5 |
GranTurismo / S / MC Stradale |
1 / 3 / 1 |
Levante Diesel / S |
2 / 20 |
Mazda |
MX-5 / MX-5 RF |
1 / 31 |
Mercedes-AMG |
A 45/ CLA 45 / GLA 45 |
6 / 13 / 8 |
C 43 / C 63 |
16 / 1 |
E 43 / E 63 / CLS 63 |
22 / 1 / 2 |
GLC 43 |
13 |
GLE 43 / GLE 63 |
33 / 1 |
GLS 63 |
1 |
SLC 43 |
3 |
S 63 |
2 |
GT S |
1 |
G 500 4X4-2 / G 55 / G 63 |
2 / 2 / 3 |
McLaren |
540C / 570S / 570GT |
1 / 2 / 1 |
625C / 650S Coupe / 650S Spider |
1 / 1 / 2 |
Nissan |
Leaf |
1 |
Porsche |
718 Cayman |
10 |
Boxster |
15 |
911 |
23 |
Rolls-Royce |
Ghost |
2 |
Dawn |
1 |
Phantom EWB |
1 |
Tesla |
Model S 75 / 75D |
3 / 1 |
Model S 100D / P100D |
1 / 2 |
Model X 75D / 90D |
4 / 1 |
Model X 100D / P100D |
3 / 4 |
結論
- 熱門焦點級距呈現正向循環,競爭雖然激烈,但重量級新車導入更能炒熱市場。Honda 第 5 代 CR-V 的發表上市與首月掛牌數,肯定是 7 月份銷售報導的頭條要事,確實,CR-V 也一舉繳出 1,868 輛的亮眼成績,同時,也可以觀察到,隨著重要新車加入市場,並遇到銷售競賽高峰的時間點,讓 SUV 運動休旅車級距呈現高度競爭但仍屬於多頭的熱絡生態,多數主流 SUV 車系在 CR-V 蜜月熱銷下,也尚能固守銷售基本盤,客層並非傾斜崩解於新款 CR-V,這代表 SUV 屬於新車積極導入與買氣需求的良性競爭級距。相形之下,轎車級距不論是小型、中小型與中大型級距,則呈現反向循環,整體買氣下降與銷售集中寡占的生態,正讓此級距的競爭生存極為嚴峻。
- 回顧以往,受到季節天候因素影響,年中期間多少會有颱風來干擾,包括颱風天際低賞車人潮,甚至颱風假停班更直接影響領牌天數的多寡。不過,2017 年到 7 月底之前,其實並沒明顯的颱風干擾新車市場,但在 7 月份的銷售競賽期,還是避不開突發的颱風因素,尤其是當月掛牌衝刺的最後一天上班日。
- 7 月的最後一天適逢南部高屏地區停班,整個南部新車市場大亂,據了解某高級品牌已與部份客戶協調好,要到臺南領牌以做最後衝刺,不料臺南市在清晨 6 點 25 分宣布停班,再度打亂此計劃,只好向北到嘉義監理系統執行,不料,除了臺南與高屏地區所湧入的掛牌潮,在嘉義當地亦有某國產品牌在最後一天計劃請領二百輛新車,大量湧入的新車請領需求,造成嘉義地區監理單位大塞車。據估計,南高屏地區佔總市場約在 20%,衝刺的最後一天碰上暴雨攪局,對整體市場自然有不小影響,不過由於今年農曆 7 月較晚,各品牌銷售競賽多未結算,真實的局勢待 8 月下旬再行統計將更具代表性。
- 就臺灣傳統新車銷售節奏,由於 8 月中下旬才進入農曆 7 月,也將讓年中銷售競賽結算到 8 月份,屆時,8 月份的銷售數據出爐後,也能真正底定 2017 年上半場的銷售競爭態勢。至於 2017 年的新車銷售下半場,也相當有看頭,尤其是即將於 2017 年 10 月份與 12 月底,接力登場的日本東京車展與臺北大展,對於以日系品牌作為主力的臺灣新車市場,將有新車議題拉抬與買氣聚集的效應,U-CAR 也會持續追蹤報導預告下半年亮相與導入的焦點新車,並觀察對於同級距新車市場的各種效應。
|
2017 年 7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75,495 |
88.1% |
29.2% |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30,066 |
101.9% |
11.6% |
45,429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26,619 |
95.8% |
10.3% |
48,876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18,788 |
113.6% |
7.3% |
56,707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16,478 |
111.5% |
6.4% |
59,017 |
6 |
台灣馬自達 |
Mazda |
12,190 |
84.3% |
4.7% |
63,305 |
總市場 |
258,554 |
96.7% |
100.0% |
|
2017 年 7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17,999 |
117.0% |
17.4% |
|
2 |
Mercedes-Benz |
16,478 |
111.5% |
15.9% |
1,521 |
3 |
Mazda |
12,190 |
92.6% |
11.8% |
5,809 |
4 |
BMW |
10,685 |
97.5% |
10.3% |
7,314 |
5 |
Volkswagen |
8,515 |
140.4% |
8.2% |
9,484 |
6 |
Lexus |
7,495 |
83.4% |
7.2% |
10,504 |
總市場 |
103,417 |
104.4% |
40.0% |
|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