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臺商務協會,於線上及實體舉行「2021 年電動車國際研討會」,探討如何讓臺灣在電動車轉型過程更順利,活動由歐洲商會智能移動委員會、經濟部、環保署、交通部、歐洲經貿辦事處合作舉辦,廣邀臺灣、歐洲及亞洲官員及產業專家與會,主題包括充電標準及設備、充電基礎建設及能源管理、電動車生態系及供應鏈。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於線上及實體舉行「2021 年電動車國際研討會」,探討如何讓臺灣在電動車轉型過程更順利。

現場特邀貴賓,包括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張瀚書理事長、經濟部林全能常務次長、歐洲經貿辦事處經貿組雍青龍組長、環保署蔡鴻德署長、交通部陳彥伯政務次長等等,在交通部陳彥伯政務次長開幕致詞後,由官員及專家舉辦三場次演講與座談。

演講與座談的講者及與談人深入討論臺灣目前的策略和阻礙,希望業界相關人士更加瞭解,在制訂電動車發展政策時需考量的要素。

廣  告

2020 年堪稱主流運輸市場電動化的關鍵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國電動車加速發展,超過 20 國已宣布電動車目標,或逐漸淘汰內燃引擎車輛;8 個國家以及歐盟已發表淨零承諾。全球前 20 大汽車製造商之中,已有 18 家將增加電動車產品與銷量,雖然疫情在 2020 年肆虐,各大市場的電動車登記數量仍繼續攀升,目前全球上路的電動車數量已突破 1,000 萬輛。

現場特邀貴賓,包括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張瀚書理事長、經濟部林全能常務次長、歐洲經貿辦事處經貿組雍青龍組長、環保署蔡鴻德署長、交通部陳彥伯政務次長等等。

臺灣的資通訊及汽車產業已展現企圖心,要把握新趨勢而起,讓臺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不過究竟該如何達成電動車目標,又該如何協助產業轉型,臺灣仍有不少尚待克服的疑問,特別是充電基礎建設不足,若無政府支持,充電供應商恐怕不願投資,消費者也勢必在選購電動車時卻步。

在研討會中,講者均強調充電基礎建設需有整體方案,並增修各項法規,開放在公有地設置充電站,也允許公寓屋主裝設充電樁;此外,政府亦需提供補助及誘因,鼓勵民間投資充電基礎建設,也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車。

講者均強調充電基礎建設需有整體方案,並增修各項法規,開放在公有地設置充電站,也允許公寓屋主裝設充電樁;此外,政府亦需提供補助及誘因,鼓勵民間投資充電基礎建設,也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