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美國政府確認將於 8 月 1 日起,針對中國電動車將關稅提高到 100%,近日陸續有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 7 月起,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加徵最高到 25%的臨時關稅;在確認將加徵臨時關稅的狀態下,不僅僅會對中國電動車輸出到歐洲市場帶來影響,同樣也可能會對歐洲品牌造成一定衝擊。

繼美國針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提高關稅到 100%之後,外媒報導指出歐盟也確認將加徵最高 25%的臨時關稅。

隨著中國在電動車市場的崛起,對傳統車廠、整個車輛產業鏈都帶來重大影響,而為了保護各自產業的優勢,美國以及歐盟陸續都針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進行關稅設定,甚至可以說如今已經不單純是品牌間的戰爭、傳統汽車與新能源車款的競逐,更是提升到經濟層面的攻防態勢了。

廣  告

主因是中國為了促進其國內電動汽車製造業發展,近 10 年來大舉對中國國內生產電動車、新能源電動車以及周邊供應商等有著大力補貼,而在目前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狀態下,中國市場也已經進入削價競爭的局面,低價往世界其他市場傾銷成為很可能的發展;在這樣的狀態下,歐盟與美國兩大經濟體也分別藉由關稅徵收的方式,希望進一步保護各自產業。

部分歐洲品牌對於歐盟加徵臨時關稅表示反對,因為有不少品牌的電動車、零部件產業鏈也都是仰賴中國。

不過,並非所有傳統車廠對加徵關稅的方式表示贊同,日前 BMW 與 Mercedes-Benz 執行長就紛紛表示反對,認為如此關稅壁壘的設定會適得其反,因為許多傳統車廠的電動產品,零部件供應鏈、成車生產製造等都仰賴中國,部分產品更是直接在中國投產隨後進行出口。此外,在歐盟加徵關稅的設置後,中國很可能也會有所報復,都會對產業帶來不小幅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