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在未來,您只要在車外啟動智慧型手機之代客停車服務 APP,不管停車與取車,都在同一個地點,不會浪費時間找停車位,將會多麼便利!而 Volkswagen 的 V-Charge 計畫就是想要實現這個理想。它的發展目標是在特定的停車場範圍內,完全的自動找停車位,即便是多層樓式的大型停車場,都不需要人進入車輛內取車。Volkswagen 於 2015 年 7 月 14 日公布並展示這套智慧型全自動停車場及自動充電服務系統,讓理想不再只是空想踏出第 1 步。

V-Charge 整合自動停車、無人駕駛、自動充電技術,自動停車場智慧化更上一層樓

V-Charge 是歐盟的研究計畫之一,參與成員來自 6 個橫跨產學界的組織,各司專精的技術。這個計畫最可貴的地方除了自動找空車位外,也可以自動找具有充電設備的停車位,並且進行感應式的充電,當充電完成時,V-Charge 將自動把充飽的電動車移至一般停車位,空出充電停車位給下一個電動車。V-Charge 是 Valet Charge 的縮寫,意思是代客充電和停車,它將改變未來的停車場生態。

V-Charge 對全自動停車場的服務設計理念,一次到位。新的概念是:停車時順便充電。

V-Charge 設施之運作情境說明如后,駕駛人將車停在停車場的代客停車區域,透過智慧型手機設定自動停車;此時,車輛將解析現場的電子地圖,找到停車場或多樓層式停車場,與停車場系統取得連繫,並經由自動導航功能結合超音波與影像之智慧感測技術,導引車輛尋找停車格、偵測鄰近的障礙物,並進行多轉向路徑規劃與電動輔助轉向控制,自動的控制方向盤轉向、排檔、煞車直至停妥目標停車空間。

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點選 V-Charge APP,車輛將自動駛入停車場、或駛出回到原來交車的地方。(圖左)使用 APP 進行停車設定。(圖右)如為電動車,可使用 APP 進一步設定,是否進行自動充電。

如果是 1 輛電動車,系統將會優先導引到 1 個有充電設備的停車位;當電動車接近充電停車位時,車上的感知器將辨識被分配的停車位是否被佔據;如果是空的,則啟動自動停車機制,將車輛停在感應式充電器上,當充電完成時,車輛將自動行駛到另外一個停車位,讓充電車位淨空,以利下一輛電動車使用。當車主回到停車場時,他不必進入停車場,他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點選 V-Charge APP,車輛將自動駛出到原來交車的地方。

感應式充電器,可設置於專屬之充電停車格。當電動車接近充電停車位時,車上的感知器將辨識被分配的停車位是否被佔據;如果是空的,則啟動自動停車機制,將車輛停在感應式充電器上,當充電完成時,車輛將自動行駛到另外一個停車位,讓充電車位淨空,以利下一輛電動車使用。

在車輛自動行駛期間,所有可能遭遇的行人、機車、脚踏車、其它車輛等,將被車上整合式的攝影機和超音波感知器所接受和辨識;因此,車輛可以在有限範圍的空間,安全無虞的行駛,也就是在有限複雜度的交通狀況下行駛,這項技術主要與自動駕駛有關,停車場並不需要有任何複雜的技術設備。

車輛可以在有限範圍的空間,安全無虞的行駛,也就是在有限複雜度的交通狀況下行駛,這項技術主要與自動駕駛有關,停車場並不需要在任何複雜的技術設備。

V-Charge 大部分的技術都已發展完成;在初期階段,所利用的自動停車技術,在今日量產車廠大都已有成熟的系統可供使用。在這次 V-Charge 的測試計畫中採用 e-Golf 車款,在車上安裝密集的網路感知器設備,可以讓 V-Charge 系統自動運作。這套感知設備包括 4 個廣角攝影機、2 個 3D 攝影機、12 個超音波感知器、數位電子地圖、以及所謂的車對物(V2X)的通信技術等,整合促成車輛週邊環境可以被 100%的偵測和辨認,包括行人、汽車、障礙物、停車格等,被精確的辨識和測量。當上述資料,即時整併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然後計算不同時間的圖像差異,做為車輛行動的依據,好像扮演人的眼睛所做的辨識功能,並指揮進行下一步工作。

V-Charge 的測試計畫中採用 e-Golf 車款,在車上安裝密集的網路感知器設備,可以讓 V-Charge 系統自動運作。這套感知設備包括 4 個廣角攝影機、2 個 3D 攝影機、12 個超音波感知器、數位電子地圖、以及所謂的車對物(V2X)的通信技術等

實際的測試過程中,V-Charge 系統已通過功能上的驗證,包括:車輛對於停車場內停車格的辨識能力,已可精確到以公分為單位(並非靠 GPS 定位),車輛 360 度的環景辨識功能可以 100%辨識出移動中的行人、脚踏車、機車、以及汽車。這樣的測試結果,頗讓我們期待,未來只要將車停在停車場特定入口區域,後續的停車和取車,駕駛人只要啟動智慧型手機後,就可以離開,不僅更加方便,而且更結省時間。

V-Charge 系統能 100%辨識出停車場內移動中的行人、脚踏車、機車、以及汽車。

V-Charge 研究計畫,6 個產學界分工說明

  1.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聯邦技術理工學院,負責視覺定位、移動路線規劃、車輛控制(自動控制系統實驗室)、攝影機校準定位、從圖像和障礙物重建 3D(計算機視覺與幾何實驗室)。
  2. Braunschweig 科技大學,負責停車場管理和車輛對各種通信環境的技術議題(車輛對基礎設施,V2I)。
  3. Robert Bosch 公司,負責感知技術。
  4. Parma 大學,負責物體辨認。
  5. Oxford 大學,處理衛星導航和停車場地圖(地圖解析概念),
  6. Volkswagen 提供車輛、安全和控制模組、靜態環境偵測系統、物件辨識和自動停車功能。

V-Charge:展示未來全動停車場功能

廣  告

補充資料:自動停車系統,已臻完整成熟

Volkswagen 對自動停車技術的發展有相當的歷史,早在 1992 年的概念車IRVW (Integrated Research Volkswagen)上,Volkswagen 便展出了全自動停車的科技,駕駛人可以下車站在一旁,看著車子進行自動停車,未來感十足,惟這項科技並未立即出現在量產車上。直至 2003年Toyota 在日本版的油電混合車Prius 上,提供自動停車系統 Intelligent Parking Assist 智慧停車輔助的選配,,是汽車市場上第 1 部可以自動停車的量產車。之後,BMW、Mecedes-Benz、Audi、Citroën、Hyundai 等國際車廠,紛紛開發或導入不同型式之自動停車系統於市售車。在臺灣,也於 2007 年由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研發出 Advanced Parking Guidance System 先進停車引導系統,並於 2010 年 10 月展示所開發的 Automatic Parking System 全自動停車系統,結合超音波與影像定位之智慧感測技術,自動控制車輛的移動將車停入停車格。因此,純粹就技術面來說,自動停車技術已發展的相當成熟,全球各大廠都有此配備可供選擇。

2010 年 10 月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已完成「全自動」停車技術的開發,並展示自動停車功能。2015 年 5 月無人駕駛車展示,由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台灣大學共同合作,示範:S 型道路、路障迴避、禮讓行人自動剎車等路況。

補充資料:全自動停車場,下一波車廠角力的重點科技之一

2013 年 6 月 Volvo 發表開發中的「智慧型全自動停車系統」、2014 年底 BMW 展示 fully automated Remote Valet Parking Assistant 「全自動遠端控制停車系統」、2015 年 7 月 Mecedes-Benz 公佈的 Remote Parking Pilot 自動停車系統、以及 2015 年 7 月 Volkswagen 發表的 V-Charge 自動停車系統等,能夠在完全不需要駕駛人控制的狀態下,車輛自動駛入停車場,尋找合適的停車格,並停入停車位,即使是多層樓式的大型停車場,系統也能完美對應、解決。

駕駛人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smartwatch 智慧手錶 ,輕鬆執行這套全自動遠端控制停車系統;只要透過手機、手錶簡單的設定,當駕駛一早趕抵公司、急忙搭乘電梯前往開會的途中,車輛就已經自行停妥在停車場。

BMW 於 2015 年推出的「全自動遠端控制停車系統 」的自動停車技術。圖為原廠的測試車輛:BMW i3。未來全自動停車場之服務應用,仰賴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車廠角力重點科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