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站起跑後第一彎所發生的意外,賽後的責任歸屬是算在澳洲車手 Mark Webber 的頭上,而他自己也承認這是他的錯誤,因此他遭受到不少的責備。雖然 Mark Webber 連第一圈都未能跑完,但他的隊友 Nick Heidfeld 卻再度拿下第二名,Williams 可能得思考一下誰才是車隊裡的得點王了?而 Fernando Alonso 在鬱悶了兩場比賽後,靠著 Kimi Raikkonen 在最後一圈的意外,拿下了他今年第四座分站冠軍,這也是 2005 年賽季另一個將被廣泛討論的話題事件。

關鍵的 Flat Spot

Kimi Raikkonen 眼看著分站冠軍獎盃就要到手,但坐在駕駛艙裡的他突然感覺到賽車一陣抖動然後天旋地轉,不一會兒他與他的 MP4-20 賽車已經停在碎石堆內,等到他回神了之後,只能看著 Fernando Alonso 揚長而去,且為兩個人的積分差距因此被拉大而懊惱不已。

Kimi Raikkonen 因為懸吊斷裂而在最後一圈飲恨退賽,他與 Fernando Alonso 原本已追近的積分又因此而拉大了。

Kimi Raikkonen 仗著他在西班牙與摩納哥站的強大攻勢,在一起跑後就超越了從頭位起跑的 Nick Heidfeld,隨後以壓倒性的速度支配了 59 圈的比賽直到他發生意外。Kimi 在比賽中段的兩次駕駛失誤,讓他的右前輪脫落了一大塊的橡膠,因此讓他的懸吊不堪輪胎強大振動的負荷而斷裂。當 Fernando Alonso 在比賽後段以一圈快上將近一秒的速度進逼,Kimi 不顧一切地想要掌控他那部抖動嚴重的 MP4-20 賽車,但一切補救動作都已經挽救不了他那幾乎已經到手的 10 分。

Alonso 拿下了他今年的第四個分站冠軍、同時也是 Renault 車隊今年的第五個勝場,他已將車手積分的優勢拉大至 32 分,Renault 今年想拿下雙料冠軍夢想的機會又增大了許多。原本 60 圈的比賽因為 Renault 車隊 Giancarlo Fisichella 起跑失敗而減少了一圈,但可惜的是 Kimi 還是撐不到比賽結束。或許這就是芬蘭實力派車手的宿命,在 2001 年的西班牙站,Mika Hakkinen 也是在最後一圈因為縮缸,而將分站冠軍拱手讓給了 Michael Schumacher。

Kimi 這次的脫膠事故只是一個單一事件,跟賽車的性能並無太大的關連,以 MP4-20 賽車優於 Renault R25 的事實來看,Kimi Raikkonen 依然還有爭勝的機會,況且比賽還有十二場要跑,因為接下來的加拿大與美國站都是屬於高速跑道,R25 似乎佔不到 MP4-20 的便宜,除非目前 F1。

Mark Webber 因毛躁壞大事

Nick Heidfeld 連續兩站拿下亞軍,讓他的車手積分已經晉升至第三順位,這也是他進入 F1 以來成績最好的一年。

看著隊友在新的一小時排位賽裡拿下竿位,自認是車隊裡首席車手的 Mark Webber 心中當然不是滋味。有鑑於上一站被慢車阻擋了那麼久而失去了取得更好成績的機會,這次他再也不想在慢車堆中打混戰,尤其這是 Williams-BMW 車隊的主場。但偏偏 Williams 賽車的起跑本來就不是很優異,連採輕油量的 Nick Heidfeld 在一起跑後馬上被採較重載油的 Kimi 給超越,就可以知道 FW27 的傳動系統有很大的改進空間。Mark Webber 一起跑後不僅看到隊友失利,連自己的第三位置都可能會守不住,因此心中突然閃過「第一個彎非得延遲煞車才有機會」的念頭,但他卻衝過煞車點而讓一堆車子撞在一起、自己也陷入碎石堆內而動彈不得,就是毛躁行事的下場。

「我們的起跑表現本來就不怎麼樣。」Mark Webber 是這麼說的。「因此我得防守我的位置以免被 Jarno 給超越,但我卻完全沒有辦法轉入第一彎道。」當 Mark Webber 無法入彎而直直向前衝的時候,正好撞上要右轉的 Juan Pablo Montoya。「這不能怪 Juan 沒有給我空間。」Mark Webber 直率地補充到:「他必須得轉向入彎,這真的是很讓人失望。」

繼澳洲站之後,Rubeans Barrichello 再度站上頒獎台。

從第五位起跑的 Fernando Alonso 也差點被第一彎道的事故給波及,因為他得閃躲已經出事的 Ralf Schumacher 與兩部 Ferrari。同時間,Kimi Raikkonen 並沒有被捲入這個事件,但是他在賽事中期因為衝出賽道而被 Nick Heidfeld 給超越,這也是他在最後一圈所發生事故的原因之一:他的懸吊系統一定因衝入緩衝區而受損。當 Kimi Raikkonen 的輪胎因脫膠而抖動不停的時候,Fernando Alonso 在賽事最後八圈時以每圈快一秒的速度追趕 Kimi,最後這位西班牙車手終於得逞。

Rubeans Barrichello 本佔表現不錯,雖然停三站的策略不見得對他有利,但卻因為比賽中事故不斷,他才能在今年賽季第二度站上頒獎台。別忘了這部 Ferrari 是以輕油量進行排位賽的,而他也只能得到第七起跑的位置,這表示 Ferrari F2005 真的是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

要不是進站受罰,David Coulthard 很有可能拿下第三名。

對 David Coulthard 與 Red Bull 車隊來說,歐洲站是繼澳洲站之後再度拿下分站第四名,而且他曾經有兩圈一度處於領先位置。不過一個重大的打擊讓他失去站上頒獎台的機會:因為在 Pit Lane 提早關掉速限裝置,因此他犯了在 Pit Lane 超速的錯誤,隨之而來的 drive-through 處罰,使他最後只能以第四名完賽。Michael Schumacher 在本站拿下第五名,他在 Giancarlo Fisichella 與 Juan Pablo Montoya 之前衝過終點。另外也算是主場的 Toyota 車隊最後只能拿到一分,因為 Ralf Schumacher 的退賽,加上 Jarno Trulli 被罰一次 drive-through,讓這支總部設在德國科隆的車隊沒有辦法在主場站上頒獎台。

經過了兩站的休息,BAR 復出的第一場比賽並沒有拿下它們所預期的成績。

自從 Mika Hakkinen 在 2000 年有連得四勝的記錄後,Fernando Alonso 是這幾年來第一位能拿下四勝的非 Ferrari 車手,他目前以 59 分領先 Kimi Raikkonen 與 Jarno Trulli 的 27 分。Nick Heidfeld 的積分已經超越了他的隊友,24 分讓他排在第四,Mark Webber 以 18 分排在第五。Renault 在歐洲站拿下 13 分,目前已經以 76 分領先 McLaren 的 53 分,Williams 目前是 43 分,只落後 Toyota 車隊僅一分。

當事人觀點

Fernando Alonso (Renault)冠軍
由於起跑後我被 Ralf Schumacher 撞到,因此我有點害怕,因為我以為賽車有因此而損壞,或是會因而退賽。經過了幾圈我發現一切都沒有問題後,我知道 Ralf Schumacher 只是推了我一下,而不是撞到。

Nick Heidfeld (Wiliams-BMW)亞軍
雖然我拿到竿位起跑,但我並沒有預期我會贏得比賽,我認為如果一切順利,我至少能拿到第三名。我們知道起跑的時候 Kimi 一定會比我更快,但我們的目的只是想能盡快拉開與後車的距離,然後能多爭取一些時間而已。

Rubens Barrichello (Ferrari)季軍
這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週末。在第一個彎角我必須左轉避開事故後我才能右轉,非常遺憾,但至少我能在隨後的比賽發動攻勢。Ferrari 回來了,我們將會從這一站開始變的強勢直到賽季結束,我們很快就能贏得比賽了。

Jenson Button (BAR-Honda)第十名
我以為我們在這裡會有競爭力,但今天的比賽結果確認我很訝異。我在比賽的時候一直奮戰,雖然沒有拿下積分,但至少我們能在加拿大站的排位賽不要一開始就出去做時間了。

Kimi Raikkonen (McLaren-Mercedes)DNF
我對從最後一圈從第一名的位置退賽感到非常氣餒,基本上我算是支配了整場比賽,無論如何,我會在今年剩下的比賽中努力贏得勝利,因為我們擁有最具競爭力的賽車。

Ralf Schumacher (Toyota)DNF
今天對我來說真的非常不幸,一起跑時我表現的不錯,並且有機會跟上 Fernando Alonso,但是接下來的一次事故卻讓我完全停止了下來。因為我離他很近,所以我根本看不清前方的狀況,這才導致了這次事故,真的是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