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30
1,998
c.c.
運動休旅車
4
車型
93.8 - 111.8萬
查看所有照片
1,497,090
2019
11月
8
早在 2019 年 3 月瑞士日內瓦車展登場前,Mazda 品牌預告推出 SUV 新作品,當時外界普遍猜測這款 SUV 新車,將會是 CX-3 的第 2 代車款、或是其後繼車型。沒想到謎底正式於日內瓦車展舞臺亮相時,令外界驚訝的是,Mazda 此次推出的休旅車型,是一款名為 CX-30 的全新車系,原廠強調其車格定位介於 CX-3 與 CX-5 之間,並非 CX-3 直屬的第 2 代或後繼車型,而且更是品牌繼第 4 代 Mazda3 後、第 2 款全新世代的作品。
經過約莫半年的等待,國內消費者也在 2019 年 10 月迎接 CX-30 的到來,上市的節奏可說是相當迅速、幾乎與日本等市場同步,台灣馬自達更在上市發表暨媒體試駕活動上,邀請到 CX-30 的產品主查(產品開發負責人)佐賀尚人先生、CX-30 首席設計師柳澤亮先生來臺,足見 Mazda 原廠對臺灣市場的重視。U-CAR 也藉由此一難得的機會,向產品主查、首席設計師進行訪談,帶領讀者深度瞭解 CX-30 的產品定位與設計初衷。
有鑑於先前 Mazda 曾於中國推出名為 CX-4 的跨界休旅車系,讓 U-CAR 相當好奇,CX-4 其車名同樣排序於 CX-3 與 CX-5 之間,CX-4 與 CX-30 彼此間的關係究竟為何?CX-30 在產品定位上與 CX-3、CX-5 有何差異?CX-4 未來會與 CX-30 整併為同一個車系嗎?
而針對這樣的疑問,我們首先來看 CX-30 的車身尺碼,CX-30 長寬高來到 4,395mm x 1,795mm x 1,540mm、軸距為 2,655mm,就尺碼設定而言,它剛好就是介於 CX-3、CX-5 之間。設計師柳澤亮先生還強調 CX-30 車高控制在 1,540mm、採用後擋風玻璃內建天線設定,與 CX-3 加上鯊魚鰭天線的車高約略相同,如此設計就是讓 CX-30 能夠停進日本與臺灣等市場限高 155 公分的機械停車場,CX-30 捨去鯊魚鰭天線後在設計上可擁有更佳的後座頭部空間。但比起有著同平臺血緣關係的第 4 代 Mazda3,CX-30 的車長與軸距各少了 65mm、70mm。
Mazda CX-30與品牌新車尺碼比較 | ||||
車系 | CX-3 | CX-30 | Mazda3五門 | CX-5 |
車長 (mm) | 4,275 | 4,395 | 4,460 | 4,550 |
車寬 (mm) | 1,765 | 1,795 | 1,795 | 1,842 |
車高 (mm) | 1,535 | 1,540 | 1,435 | 1,680 |
軸距 (mm) | 2,570 | 2,655 | 2,725 | 2,700 |
後排未傾倒前行李容積 (L) | 300 | 430(旗艦進化型為422) | 327 | 615 |
所以就尺碼而論,CX-30 短前懸、比起 CX-3 更長的軸距設定,著墨期望擁有更佳空間表現的消費者,但對於都會穿梭與停車便利性,CX-5 傳統的 SUV 尺碼設定,較難滿足這樣的消費族群,因此 CX-30 便應運而生。至於中國市場專屬的 CX-4 車系,其是擁有較為強調跑格的流線斜背身軀,甚至 4,633mm 的車長也比起 CX-5 更為修長,與 CX-30 並無相近的關係,反倒較像是以 Mazda6 架構加高的 Coupé跨界跑旅版本。原廠目前並沒有將 CX-4 推展至全球市場的規劃,亦不會將其與 CX-30 整併。
佐賀尚人CX-30的產品定位與車身尺碼均介於CX-5跟CX-3之間。過去的CX-3擁有亮眼外型設計、靈巧的車格與流暢的駕馭感,廣受女性和空巢族群的好評;CX-5則是標準尺寸SUV,廣受家庭消費者的喜愛;CX-4是比CX-5較長且較低,但其並非鎖定全球市場。而CX-30作為以Mazda3這樣一個C-Segment車款基礎開發的產品,就是希望開拓出全新級距,以吸引尚未購買過Mazda的消費者。像是面臨不同人生階段轉換期 (單身到結婚,結婚到有小孩的年輕小家庭) 的消費者,都是CX-30的目標客群。
從先前 Mazda 原廠在許多市場註冊雙位數車名,再加上陸續推出 CX-30、以及 2019 東京車展推出品牌首款純電休旅車 MX-30 的布局來看,Mazda 原廠未來推行雙位數車名的規畫有跡可循。而產品主查佐賀尚人表示,CX-30 因產品、設計與動態表現都比過去所有車型還要更為提升,所以賦予雙位數字來彰顯其獨特定位。
而相信許多讀者,對於第 4 代 Mazda3 以降的 Kodo 新世代魂動設計語彙不會陌生,但對其與舊世代魂動設計的箇中差異想必相當好奇。U-CAR 也藉此機會向首席設計師詢問,柳澤亮先生則指出新世代魂動設計理念是源自 RX-Vision 概念車,並以光影變化與曲線的元素為主軸。
柳澤亮前一代魂動設計靈感來自SHINARI概念車的設計,以彷彿獵豹般的身影展現的車輛的曲線與動態感。新一代魂動設計理念則是來自RX-Vision概念車,為了演繹日式美學,透過「留白、曲線、光影變化」作為設計主軸,打造出簡潔但富有生命力的車身,營造出充滿吸引力的車影。
緊接著,回到 CX-30 本身的設計來看,很多人會好奇究竟同樣在進化的 Kodo 設計下,CX-30 與 Mazda3 在概念上有何不同?CX-30 有融合現行 CX 系列休旅的特徵嗎?而 CX-30 在車身周圍有許多大面積黑色防刮材質的設計用意為何?
CX-30 的設計初衷為「細膩卻大膽、優雅且流暢」,與 Mazda3 四門與五門車型分別為「優雅精緻」、「動感活力」的理念不同,手法更與現行 CX-3、CX-5 等休旅車系的舊世代魂動設計有所差異。而以車側的倒映為例,雖然 CX-30 與 Mazda3 同屬進化的 Kodo 世代設計,但兩者的倒映方向剛好相反。至於 CX-30 車身周圍大面積黑色防刮材質,則是讓車身烤漆區塊減少、以讓車身更為修長,也能藉由黑色防刮材質彰顯 SUV 車款之動感粗獷特質。
柳澤亮CX-30設計之初以打造一款全世界最美的跨界SUV為圭臬,以「細膩卻大膽、優雅且流暢」作為中心理念,新世代Kodo設計手法與現行CX系列休旅有所區別。而以往的SUV產品大多是高且短,消費者必須在設計與車室空間有所取捨。而CX-30為了兼顧車室空間與美型設計,並降低傳統SUV的厚重感,刻意透過大面積黑色防刮材質,使得車身烤漆顏色區塊變為低扁,來讓車身看起來更為修長。同時也能透過黑色防刮材質來展現SUV車款的動感硬派氣息,享受隨心所欲的駕馭自由。
相信許多人一眼看去,會覺得 CX-30 與 Mazda3 在內裝中控臺架構有許多類似之處,舉凡 7 吋儀表、8.8 吋懸浮式螢幕皆相同。但實際上兩者間在細節處有許多差異,如 CX-30 在中控臺上方、車門板、中央鞍座與扶手等處,採取不同於 Mazda3 車系的 Two-Tone 雙色內裝,國內車型就有分為蔚藍海、醇厚棕兩種塗裝,搭配飛翼線條包圍的布局,強調 CX-30 以全車 4 名成人舒適為目標的思維,並展現 CX-30 彰顯個性化的韻味。
柳澤亮Mazda3是以駕駛為中心,前方中控臺是以水平設計的多層次線條鋪陳;CX-30雖然採用類似Mazda3的座艙介面布局,但CX-30可以容納4名成人舒適乘坐並提供駕馭樂趣,且擁有車內從儀表板向左右伸展到門板的飛翼線條。而透過非單一色系、雙色內裝呈現,我們將CX-30定義為展現個性與生活型態的車款。
CX-30 除了在用色與車艙氛圍重視全員舒適的理念外,產品主查佐賀尚人也表示開發團隊藉由 A 柱、C 柱、後視鏡、窗框的位置調整,帶來優異的乘車視野。前座座椅同樣與 Mazda3 都能貼合人體的「S 曲線」身形,並設計出可便利乘員輕鬆進出車室的著座點,後座則是能讓身高 184 公分的乘員舒適乘坐。
佐賀尚人開發團隊透過將A柱後移以加大前擋風玻璃視線。並且優化A柱橫切面的設計,減少A柱造成的視線阻礙;C柱也利用優化橫切面的設計,讓駕駛透過C柱延伸的小三角窗,能夠確實觀察到側後方來車。我們將引擎蓋後方及車窗下方的鍍鉻飾條維持一致高度,讓駕駛者從車前至車後的視線皆能夠維持平行,前後窗框的垂直高度幾乎維持一致,後座乘員能夠享受與前座相同的視野,因此可以減少孩童暈車的情形,還能減少駕駛停車時視線受到干擾。後視鏡的置放位置則是考量了「在孩童過馬路時仍可以看到他們」的概念進行設計。
佐賀尚人CX-30前座座椅設計乃是以符合各種身形為宗旨,開發時以人體直接進行測試,同時也參酌了東方人與西方人的體型進行全面設計,調整出最易進出車室的著座點。後座的設計理念則是基於身高184公分的乘坐者都能舒適乘座為基礎,設定座高與椅背傾斜角度。
經過與產品主查佐賀尚人、首席設計師柳澤亮的訪談後,相信許多讀者更能夠瞭解 CX-30 在產品設定、以及許多設計細節的堅持,讓 CX-30 得以用 Mazda 第 2 款新世代作品之姿,再加上全新級距的車身尺碼,帶來相當獨特的產品魅力。而以「全員舒適」目標的造車理念,加上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車體結構技術、進化的魂動設計,讓其產品表現不僅僅是「加高版的 Mazda3」,反而呈現出對家庭用車的細膩考量,也是 CX-30 在市場上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