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12 年巴黎車展熱鬧開展,全球各大車展也在此發表多款針對歐洲市場的新車以及訴說未來產品理念的概念車款,U-CAR 亦派專人前往巴黎車展,為各位帶回第 1 手消息。從現場的氣氛和展覽內容看來,各大車廠除了對電動車款有所著墨,高效率的汽柴油動力系統以及技術成熟的油電混合動力,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似乎更能夠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此外,策略聯盟已成為了一股無法忽略的趨勢,隨著 Daimler-Nissan-Renault、Fiat-Chrysler 的合作後,BMW-Toyota、GM-PSA 集團也形成了合作關係,不僅暗示著跨國的車廠結盟時代即將到來,這現象也能夠被解釋為各車廠對規模經濟和成本攤提的追求。

因此 U-CAR 可從 2012 年巴黎車展中歸納出 4 大趨勢,分別為高效動力技術的出現、油電混合動力的日益增多、電動動力的持續推廣以及各大車廠的策略結盟興起。

榨出每份能量,高效動力為共同訴求

即便電動動力是各車廠未來的共同發展目標,但是在現行的市場架構和消費者習慣中,汽柴油動力和技術水準處於燃油動力和電動動力之間的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仍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動力選項。

即便電動動力是各車廠未來的共同發展目標,但是在現行的市場架構和消費者習慣中,高效率的汽柴油動力仍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動力選項。以 Volkswagen 集團為例,其柴油動力的高效能車款 7 代 Golf BlueMotion 更能夠繳出每公升 31.25 公里之平均油耗。

以 Volkswagen 集團為例,採用了 MQB 底盤系統的第 7 代 Golf 在動力上具有了大幅的更新,不僅導入了 ACT (Active Cylinder Management) 主動汽缸控制技術,使其 1.4 升的汽油車型能夠繳出每公升 20.8 公里的平均油耗;其柴油動力的高效能車款 7 代 Golf BlueMotion 更能夠繳出每公升 31.25 公里之平均油耗。而別忘了,這兩款新車皆採用了單純的燃油動力。

Honda 於本次巴黎車展發表的 1.6 升 DTEC 柴油引擎即導入了 Earth Dreams Technology 的相關技術。在歐規 Civic 上,這具動力心臟能夠為其帶來 12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平均每公升 27.7 公里的平均油耗,與上述的 Golf BlueMotion 相差不遠。

在日本車廠方面,Honda 與 Mazda 在高效率動力單元上也同樣發展出了一套專屬的系統,Honda 為 Earth Dreams Technology,Mazda 則為 Skyactiv Technology。藉由降低引擎單元的運作阻力和摩擦力,這類型的高效能科技旨在提升汽油或柴油能量的利用率,而這主要是靠新類型的汽缸體、活塞、曲軸等引擎零件設計來達成。

Honda 於本次巴黎車展發表的 1.6 升 DTEC 柴油引擎即導入了 Earth Dreams Technology 的相關技術。在歐規 Civic 上,這具動力心臟能夠為其帶來 12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平均每公升 27.7 公里的平均油耗,與上述的 Golf BlueMotion 相差不遠。

一般小型電動車市場需求不如預期,高階電動更具競爭力

所有人都了解石油將在未來某一日完全耗盡,而電動動力也將會是未來車輛載具的最有可能動力來源,因此各大車廠近年來也不斷投入資源,研發電動車和電動動力。

在電池組的充電特性下,電動車通常都無法提供如同燃油動力般的便利性,而這特性也讓許多車廠決定將電動動力系統配置在交通距離較短的小型車款上,並以都會運輸為這類型電動小車的主要訴求。

oyota 於 2010 年提出 iQ-EV 計劃時,曾預估這輛小型電動車將可達到近千輛的銷售量;但是在 9 月 24 日的正式發表中,Toyota 表示 iQ-EV 將僅限量 100 輛,而且其售價將達 360 萬日圓 (約新臺幣 135 萬元)。小型電動車即便在產品面具備了相當高的科技水準,但其高昂的成本卻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同。

雖然電動動力確實符合小型車的產品訴求,但是電動小車卻擁有一項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始終壓不下來的電池組和電力系統成本。以剛在巴黎車展發表的 Toyota iQ-EV 小型電動車為例,當 Toyota 於 2010 年提出 iQ-EV 計劃時,曾預估這輛小型電動車將可達到近千輛的銷售量;但是在 9 月 24 日的正式發表中,Toyota 表示 iQ-EV 將僅限量 100 輛,而且其售價將達 360 萬日圓 (約新臺幣 135 萬元)。

一路走來,各大車廠所開發出的一般小型電動車似乎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其中 Peugeot iON 與 Citroën C-Zero 就因為銷量不佳而決定停產。畢竟使用傳統汽柴油動力的小型車已具有了優異油耗表現以及較經濟的售價,因此小型電動車即便在產品面具備了相當高的科技水準,但其高昂的成本卻無法得到消費者認同。

Mercedes-Benz 一口氣帶來了 SLS AMG Coupé Electric Drive 電動超級跑車 (本圖) 以及 B-Class Electric Drive 概念車參展。SLS AMG Coupé Electric Drive 電動超跑採用了 4 具電動馬達做為其動力心臟,共能輸出 751 匹最大馬力 (552kW),最大扭力更達 102 公斤米。

即便如此,這不代表電動動力不適合商業化,在本次的巴黎車展中,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一口氣帶來了 SLS AMG Coupé Electric Drive 電動超級跑車以及 B-Class Electric Drive 概念車。

SLS AMG Coupé Electric Drive 電動超跑採用了 4 具電動馬達做為其動力心臟,共能輸出 751 匹最大馬力 (552kW),最大扭力更達 102 公斤米。除此之外,這 4 具電動馬達可以直接驅動 4 個車輪,最高轉速可達每分鐘 13,000 轉,加上每個電動馬達僅重 45 公斤,既能提供強大的動力又不會為車身帶來嚴重的負擔。

油電動力日益增加

而在電動動力的發展路程中,部分車廠也決定對過渡性的 Hybrid 油電混合技術技術進行研發。結合了電動馬達和傳統燃油引擎的 Hybrid 油電混合系統,同時具備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性以及優異的燃油效率,雖然生產成本較傳統的燃油動力車型要高,但 Hybrid 系統確實較純電動動力擁有了更高的消費者接受度。

Hybrid 油電混合系統擁有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性以及優異的燃油效率,雖然生產成本較傳統的燃油動力車型要高,但 Hybrid 系統確實較純電動動力擁有了更高的消費者接受度。

2012 年巴黎車展中,Audi Crosslane Coupe 概念車、小改款 Honda CR-Z、Lexus LF-CC 概念車 (本圖)、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 概念車、Peugeot Onyx 概念車、Porsche Panamera Sport Turismo 概念車、Toyota Auris Hybrid 等車款都採用了油電混合動力,可見無論在現行或未來車款,各大車廠皆有油電混合動力的相關規劃。

2012 年巴黎車展中,Audi Crosslane Coupe 概念車、小改款 Honda CR-Z、Lexus LF-CC 概念車、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 (本圖)、Peugeot Onyx 概念車、Porsche Panamera Sport Turismo 概念車、Toyota Auris Hybrid 等車款都採用了油電混合動力,可見無論在現行或未來車款,各大車廠皆有油電混合動力的相關規劃。

除了燃油動力為主、電動動力為輔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Chevrolet Volt 和 Opel Ampera 所使用的增程式油電動力系統不外乎是未來油電/電動動力的一種發展趨勢。內燃機引擎扮演了發電機的角色為電池組充電,而更好的能量轉換效率使這類型的增程式電動車擁有較一般油電車更好的燃油效率表現,但一方面卻不失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廣  告

團結力量大,全球策略結盟成趨勢

掌管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的 Daimler 集團與 Renault-Nissan 集團,於法國時間 2012 年 9 月 28 日發表了共同聲明,表示會由 Renault 與 Daimler 共同研發一具 2.0 升的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直列 4 缸汽油引擎,而這具引擎會於 2016 年,搭載在 Nissan、Renault 以及 Daimler 的車款上。

Daimler 集團也同意將最新的自排變速箱技術授權予 Nissan 車廠生產,而這些變速箱也將在 2016 年搭載在 Nissan 和 Infiniti 品牌之車款上。除了以上協議,Daimler 集團與 Renault-Nissan 集團將對燃料電池技術進行合作方面的討論;雙方於 2010 年時已達成了協議,將在小型車、引擎動力、電動技術等項目上合作。

掌管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的 Daimler 集團與 Renault-Nissan 集團,於法國時間 2012 年 9 月 28 日發表了共同聲明,表示會由 Renault 與 Daimler 共同研發一具 2.0 升的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直列 4 缸汽油引擎,而這具引擎會於 2016 年,搭載在 Nissan、Renault 以及 Daimler 的車款上。(本圖為雙方於 2010 年簽署合作協議)

相較於互相併購,各大車廠以策略聯盟的方式進行不同領域之合作,已成為一股不可檔的趨勢;透過研發資源的共用,車廠之間的技術也得以交流;即便是具有技術優勢的廠商,當合作的研究成果商品化後,雙方合作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也能夠為其提供更好的成本攤提,讓研發成本能夠更快回收。

除了 Daimler-Renault-Nissan 所結成的策略合作關係,Toyota 與 BMW 亦於 2011 年東京車展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希望在電動動力上進行合作;此外,於 2009 年形成的 Chrysler-Fiat 聯盟以及在 2012 年形成的 GM-PSA 集團聯盟也讓歐、美、日車廠劃分出明顯的勢力版圖,而在這趨勢下,未來消費者可以預期更多共用零組件、更多共用技術以及更多雙生車款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