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投注許多心力與財力,積極搶佔替代能源市場而成立的子品牌 BMW i,最關鍵且期許能大舉開枝散葉的都會通勤車款 i3,在 2013 年 7 月底盛大舉辦全球同步發表活動後,旋即在歐洲、北美等市場陸續上市推出,臺灣市場則預計在 2014 年 6 月底上市。無論已經上市或準備推出,BMW i3 在全球各地都引起熱烈討論,就臺灣市場的表現來說,雖然尚未發表上市,但卻已經接獲為數不少的訂單,近日 BMW 原廠更傳出 i3 位於德國萊比錫的產線,將增加 43%的產量,以因應超出原先預期的銷售表現。

BMW 搶攻替代能源市場的重要力作 BMW i3,在 2013 年 11 月開始投入量產,近日 BMW 則傳出位於德國萊比錫的 i3 產線,將增加 43%的產量,以因應超出原先預期的銷售表現。

雖然這是舊話重提,但還是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電動車發展的現狀,已經習慣了汽油車款運作模式的消費者,對於純電驅馳的純電車款,最大疑惑與卻步因素,當屬電動車款續航力多少以及充電所需時間;再者就是電池與技術成本高昂,導致替代能源車款售價高昂而難以接受。既然已經投注不少資源卡位替代能源市場,目標當然是要能發揚光大地獲得好評,如何壓低成本以求售價能更平易近人,BMW 透過輕量化設計來求取電池容量與性能之均衡,進而壓低售價成本。

針對不同市場的使用需求,BMW 還特別針對 i3 推出純電與增程兩種不同車型,而截至目前為止,i3 受訂的訂單中,純電車型所佔的比例較增程來得高,表示目前仍以歐美市場的市場需求居多。

效果也確實顯著,以臺灣市場預估售價來說,BMW i3 售價約莫落在 250 萬上下,這樣的價格對於高級品牌來說,實屬稀鬆平常,但如果是一般品牌販售一輛 200 萬以上的車款,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了。當然,全球各國對電動車輛的評價不一,在硬體建設的搭配也各有高低,因此除了純電版本的 i3 之外,BMW 也針對充電硬體設備較不完備的地區,推出了搭載汽油引擎作為發電機具的增程式 i3。

廣  告

日前 BMW 的生產主管 Harald Krueger 在接受 Bloomberg 訪問時表示,BMW 的萊比錫產線在 2013 年 11 月,開始 i3 的量產,截至 2014 年 4 月中旬為止,已累計生產達 5000 輛之多,隨著全球對 i3 的需求量增高,BMW 也提高萊比錫產線的 i3 產量,從原先每周 70 輛提高到 100 輛。Harald Krueger 表示,因為 i3 已經在美國上市發表,預計北美市場應當會是 i3 的最大需求地區,而根據了解,在 i3 日益增高的訂單中,純電動車型佔大部份的比例,增程式的訂單比例反而較低,由此可見目前對 i3 的需求仍以歐美地區居多,隨著後續在亞洲地區的上市發表後,很可能產量有必要再次提高,同時增程式的比例也會拉高,以因應不同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