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在 2016 年 1 月 Ferrari 首度釋出即將發表 FF 的改款新車、也就是 GTC4Lusso 的消息時,便有傳聞 GTC4Lusso 將增加配置 V8 渦輪引擎入門車型的耳語,直到 2016 年 9 月底巴黎車展開幕的前夕,原廠才正式公布這款追加車型的規格及數據,且將其定名為 GTC4Lusso T。

2016 年 9 月底巴黎車展開幕前夕,Ferrari 日前正式公布了 GTC4Lusso 車系的追加入門車型:GTC4Lusso T 的性能數據與首波廠照。

至於 GTC4Lusso T 的國內引進時程方面,甫於 2016 年 8 月以新臺幣 1,790 萬元起之臺灣標配售價、導入 12 缸 GTC4Lusso 旗艦的總代理臺灣蒙地拿表示,照時程規劃來看,目前預計 2017 上半年才有機會看見這輛競爭力雄厚的超級 4 座 GT。

Ferrari 總代理臺灣蒙地拿甫於 2016 年 8 月 11 日在國內發表的 GTC4Lusso,國內正式售價為 1,790 萬元起,較改款前的 FF 消去了 35.6 萬元,相當具有競爭力;而即將全球首演的追加入門車型:GTC4Lusso T,則需等到 2017 上半年才有機會引進。

僅新增副車名「T」,外觀、內裝完全保留

車名改以向車廠創辦人 Enzo Ferrari 鍾愛的兩款經典跑車:330 GT 和 250 GT Berlibetta Lusso 致敬的 GTC4Lusso,無論頂級 GTC4Lusso 或入門 GTC4Lusso T 兩個車型,都保留了獨特的 Shooting Break 三門掀背獵跑輪廓,車頭燈、引擎蓋、尾燈、底盤分流器則重新修飾,且在車尾裝有一支中空擾流尾翼,並於左/右葉子鈑鑲上師法 330 GT 的 3 片式鯊魚鰭散熱孔。

GTC4Lusso T 也保留了車系的 Shooting Break 三門掀背獵跑輪廓,且左/右葉子鈑亦鑲有師法 330 GT 的 3 片式鯊魚鰭散熱孔。

座艙內,GTC4Lusso T 亦和 GTC4Lusso 一樣,同樣安排了 4 個標準的乘坐空間、採用「雙座艙」式的設計理念,且提供多種皮革和飾板的組合、搭載重新設計的真皮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中控台中央並嵌有可搭配 Apple Carplay 系統的 10.25 吋全彩觸控液晶螢幕,副駕駛座手套廂上也可選配嵌有 8.8 吋的彩色液晶螢幕。

GTC4Lusso T 的座艙亦和圖中 GTC4Lusso 一樣,同樣安排 4 個標準的乘坐空間,並採用「雙座艙」設計理念,搭載重新設計的真皮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中控台中央並嵌有 10.25 吋的全彩觸控液晶螢幕。

此外,GTC4Lusso T 也會擁有實用的行李和置物空間規劃,車尾行李廂內的置物空間可由標準的 450 公升擴充到 800 公升之譜,能放進兩套高爾夫球具,並可搭配全景式天窗。

GTC4Lusso T 也會搭載出自 F12tdf 的後輪轉向系統,能擁有媲美短軸跑車的靈活度,並配置 SSC3 (第 3 代側滑角控制系統) 與主動電子懸吊系統。
廣  告

後輪轉向依舊、改為後驅搭配 3.9 升 V8 雙渦輪

引擎蓋之下,GTC4Lusso T 則是換上了 Ferrari 剛獲得 2016 年「國際引擎大賞 (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 殊榮的 3.9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 (實際排氣量 3,855c.c.),最大馬力 610 匹可於引擎轉速 7,500 轉時輸出,77.5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則可於引擎轉速 3,000 至 5,250 轉湧現,且改為純後驅設定,車重也因而可減輕至 1,740 公斤,前/後配重則為 46:54。

GTC4Lusso T 換上了 Ferrari 剛獲得 2016 年「國際引擎大賞 (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 殊榮的,最大馬力為 610 匹 (圖為 California T 配置的同一具 3.9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

搭配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後,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3.5 秒即可完成、極速則可達 320 公里,與配置 6.3 升 12 缸自然進氣引擎的 GTC4Lusso 只有極細微的差異。

車型 GTC4Lusso T GTC4Lusso
引擎配置 前中置 3.9 升 V8 雙渦輪 前中置 6.3 升 V12 自然進氣
驅動方式 後驅 四驅
車重 (公斤) 1740 1790
引擎輸出 (匹/公斤米) 610/77.5 690/71.09
0~100km/h (秒) 3.5 3.4
極速 (公里) 320 335

此外,GTC4Lusso T 也將搭載出自 F12tdf 的後輪轉向系統,能擁有媲美短軸跑車的靈活度,並配置 SSC3 (第 3 代側滑角控制系統) 與主動電子懸吊系統,可創造出更富有駕駛樂趣的操控表現,令人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