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針對替代能源的發展,除了現行在新世代的 90 系列、以及 XC60 車系上,提供了 Hybrid 的 T8 動力車型之外,預計將會在 2019 年時即推出首款電動車,而 Volvo 更計畫時序來到 2025 年之時,售出包含 EV、Plug-In Hybrid 以及 Hybrid 等在內的百萬輛替代能源作品。近日則又傳出,Volvo 性能子品牌 Polestar,也將會推出性能版的純電動車款,且時機點很可能會在 2017 年就現身,只不過、這樣的規畫主因,在於 Volvo 母集團吉利汽車的決策。

Volvo 在替代能源戰力上的規畫,乃是於 2019 年發表首款量產電動車,而在 2025 年時,累計販售替代能源車款達百萬輛之目標,近日則傳出,麾下性能子品牌 Polestar 也將推出性能版本之電動車,而且最快可能 2017 年就現身。

雖然現今車壇各大品牌都積極發展替代能源,但如果僅是小批量的販售、甚至只是例如展示般的小規模運行,對於替代能源發展前景並不大幅助益,因此如何能普及化、吸引更多消費者入主電動車款,成為各品牌在替代能源發展上的課題;也因此,在尚未推出量產版的純電一般車型之前,先行發表性能座駕之版本,是較為少見的品牌規畫,而近日傳出 Polestar 將率先於 2017 年,推出純電性能版本座駕,確實是較為特殊的設定。

Volvo 共計打造了兩款模組化底盤,分別是 90 與 60 系列所運用的 SPA,以及未來 40 系列將採用的 CMA,事實上 CMA 模組化底盤,乃是 Volvo 與吉利汽車所共同開發。

這樣的決策,主要還是在於吉利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規畫,吉利汽車於 2010 年時,正式從 Ford 集團手中購入 Volvo,成為 Volvo 汽車的母集團,中國汽車集團近年來積極入主歐美大廠,主要就是吸收並強化,也進一步提升自家造車工藝;最佳的成果例證,就是 2016 年時以子品牌之名義推出的 Lynk & Co 01,其搭載的模組化底盤 CMA,就是 Volvo 與吉利攜手合作所研發,並由 Lynk & Co 搶先推出,Volvo 則將在 2017 年才發表新世代 XC40。

與吉利汽車共同開發的 CMA 底盤,首先登場的乃是概念作品的 40.1 Concept (上),預告了麾下 XC40 的全新樣貌,首款量產的版本,則是吉利汽車子品牌 Lync & Co 的第一款作品:Lync & Co 01 (下)。

從吉利汽車的集團戰力來看,針對中國市場由 Lynk & Co 肩負市場主力之責,而豪華級距則有 Volvo 來擔綱,至於 Polestar 的部分,自然就是代表著集團在運動化、性能魅力的選擇,這樣的藍圖規畫同樣也會運用在替代能源市場,這也是 Polestar 將搶先推出電動性能版本座駕的主因;當然,這也是用以與豪華級距競爭品牌抗衡的規畫,因為 Mercedes-Benz 成立電動子品牌 EQ,並積極揮軍替代能源市場,也將會在 Mercedes-AMG 戰力中,導入 EQ 的版本選擇。

廣  告

Polestar 雖然是肩負 Volvo 品牌性能魅力的指標代名詞,但其年產量並不高,畢竟推出性能版本僅數年之久,以臺灣市場為例,S60 Polestar 與 V60 Polestar 在 2016 年 10 月份國內上市,僅 10 輛之配合即於短時間內售完,而 2017 年上半年度 5 輛之配額同樣已經售完,台灣富豪汽車表示仍在積極爭取配額。當然,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即銷售一空,除了因為類似飢餓行銷的數量之外,兼具安全科技與性能魅力、價格設定等,都是關鍵之一。

肩負 Volvo 品牌性能代表的 Polestar,在 Volvo 替代能源的計畫中,推出性能版電動車是相當合理的產品規畫,不過,關鍵還是在於各市場對於替代能源的相容性與接受度。

Polestar 推出性能版電動座駕,從 Volvo 品牌替代能源大計來看,絕對是勢在必行的發展,但是否能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熱烈反應,主要關鍵還是在於各市場軟硬體之相關規畫,以現行年產量不高的狀態下,導入國內的機會與時機點,恐怕消費者還要多等待一些時日,不過,導入國內後應當會吸引不少消費者的興致;而能否將 Polestar 的性能魅力,延伸至 Volvo 麾下戰力中,是否能在替代能源級距中獲得好評,值得後續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