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汽車產業趨勢,應該會發現許多車廠紛紛宣示要進入電動化時代,積極投入大量資源研發電動車或 PHEV、Hybrid 等電動化車款。表面上的理由是加速進入電動車時代,迎接更美好的未來,不過背後真正的理由是:法令。

許多車廠紛紛加速電動化進程,主要原因在於避免違反歐盟新排放法規而遭受天價罰款。

在短期內提出大規模車款電動化計畫的車廠,幾乎都是歐洲車廠,這是因為歐盟新排放標準從 2020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大幅度限縮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從 2018 年銷售車輛平均碳排放標準 120g/km,縮減大約 21%,來到 95g/km。標準變嚴格會造成何種影響?沒達到標準就必須要面臨高額罰款。

歐盟祭出相當驚人的罰款額度,那就是超過標準 95g/km,每 1g/km 要支付 95 歐元的罰款,且按銷售車口數計算。假如仍維持 2018 年的 120g/km 平均碳排量,後續開罰的時候,每輛車就需要支付 2,375 歐元,折合新台幣約 8 萬元。假如一年賣出 100 萬輛車,最終車廠需要支付的罰款總金額會高達新台幣 800 億元。這就是為什麼車廠願意動輒規劃折合新台幣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研發金額,大力推動電動化產品推進速度的原因。與其付罰款,不如用於研發,還能在電動時代搶佔先機。

對車廠來說最能夠產生變革動力的,就是賺錢或不要賠錢。

雖然新排放法規從 2020 年開始,不過車廠仍有一年時間可以做準備,歐盟將從 2021 年開始執行,只要未達標準的車廠都會面臨鉅額罰款。先前 FCA 與 PSA 合併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份就基於這個理由。雙方合併後能夠共用資源,加速旗下產品電動化的進程。

為了達成目標,必須要用盡所有手段,畢竟在短短數年內要將產品販售組成內電動車佔比拉高有些不切實際。因此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甚至 48V 輕油電系統,所有能夠降低油耗,減少碳排放量的科技都會大量運用在後續推出的新車上。

廣  告

以 Volvo 為例,去年宣布 5 年內發表 5 款電動新車,還訂立目標在 2025 年時讓純電車款佔據全球銷售量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則為油電混合動力,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打算逐步放棄純內燃機的動力系統;Volkswagen 規劃到 2029 年時要推出 75 款純電動車,與 60 款油電混合車。

但這是否意味著今年將會是減碳大進步的一年?市場一般看法並不這麼認為,即使澳洲野火熊熊燃燒,但對利益導向的車廠來說,2020 年仍在準備階段,現在並沒有額外動力要加強節能減碳車款的銷售力道。只要產品比例規劃完整,等到 2021 年 1 月再開始仍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