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賽季年終總結之:改頭換面的漢密爾頓
#F1

MM巧克力(caterham01)

2014/12/01 10:41:49

發文

#5597121 IP 189.22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ttp://bbs.hupu.com/f1
HAM在2014年的駕駛和以往相比呈現了太多的不同,很有意思,不僅車迷也包括圈內專家也在不斷尋找原因、做出解釋和預測,這個過程貫穿了整個賽季;而最終,我們很可能見證了一位頂尖車手如何根據規則來改變自己的駕駛方式。


首先,回顧一下全年數據:
由於今年奔馳賽車的統治力,主要研究和隊友ROS的比較,全年成績如下:

HAM表現變化之一:“劉一圈”光彩不再
排位賽HAM以7:12大幅度輸給ROS,為了準確比較速度,要將雨天排位去掉,這樣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站、英國站和比利時站排除在外,幹地排位成績對比是4:10;
然後,因為德國和匈牙利HAM根本沒完成排位,也要排除,有效幹地排位成績對比成了4:8,基本上3場幹地排位HAM只能勝一場。
這是非常驚人的變化,HAM一直以來被視為現今F1最快的車手(或之一),之前也一直沒有輸給隊友,就算去年剛加入車隊,也是以11:8擊敗了ROS,而今年排位成績卻出現大幅下隆。


進一步分析這12站幹地排位,可以看到兩人的總體平均速度差只有0.076秒,這說明兩人總體速度差異其實並不大;
2人單場成績差在平均值以內的只有3場,另有1場在0.1秒以內,2場在1.5秒左右,6場在0.2秒左右或更高,這說明兩人成績的波動非常大,表現極不穩定;
而這些不穩定性,主要體現在HAM這一方,在排位賽特別是最關鍵的Q3,HAM多次出現鎖死輪胎或沖出賽道的情況,影響了成績甚至被逆轉。


因此,HAM具有和隊友相當(或略差)的單圈速度,但單圈穩定性有極大問題,如果不是幾站濕地排位撐場面,今年的排位對比將更為難看,2014年“劉一圈”光芒暗淡。。。


HAM表現變化之二:“劉正賽”威風八面
和排位的低迷完全相反,HAM的正賽則是風生水起,異常強大;這里“完全相反”真不是說說而已,在7:12輸掉排位的同時,HAM正賽剛好以同樣的12:7取得了大幅領先。。


進一步的分析則顯示HAM的正賽速度優勢可能更大。。。
兩人同時完賽的比賽有14場:
ROS領先4場,其中3場HAM速度更快,德國站則存疑;因為扣除多一次進站和後排追擊時間,確是HAM更快,但ROS最後階段在前面巡航,顯然也不會盡全力,因此歸為存疑或相當,應該更準確;
HAM領先10場,ROS有3場完賽時追近;其中匈牙利速度仍然HAM更快,被追近是因車隊錯誤的策略;巴林和西班牙則是ROS今年正賽的高光時刻。
一方未完成比賽的有5場:
其中澳大利亞、斯帕、新加坡無有效對比數據,而加拿大、英國站在退賽之前,則是HAM更快。


因此,正賽速度的對比其實是13:2,另有1站相當,3站無法比較。。。
即使HAM是一位頂尖的車手,這優勢也實在太大了,他以前也沒做到過,再考慮到HAM的引擎劣勢,這成績就更了不起--HAM全年1048圈、ROS1062圈,HAM在匈牙利排位賽燒掉一臺引擎。


真正令車迷和專(磚)家感興趣,不斷探索的,正是HAM是如何能具備如此大的正賽優勢,特別是和排位表現反差更為巨大。。。
而之後導致這種優勢的原因,甚至比這種優勢本身更令人吃驚,因為優勢來源於省油、省胎。。。


省油:由於今年有100KG油量限制,直播中有油量顯示,因此很快就發現HAM比隊友省油,一場比賽下來省2-3KG,和威隊的BOT、MAS一起成為最省油之一,但如果比較隊友,則是最省油的車手;
省胎:省胎相對難以發現,因為速度快巡航也省胎,英國站、匈牙利站可以追擊中使用少一停戰術,就非常了不起了,而最令人驚嘆的是在新加坡,居然使用超軟胎跑了26圈(舊胎,實際使用29圈),壽命幾乎是其他前排車手的2倍!而且大部分時間處於PUSH狀態而非巡航!這是以前的HAM絕對做不到的,似乎操胎王華麗麗的轉身變為了保胎帝。。。


這兩項一直是HAM駕駛中的短版,突然變成強項,一時令人難以接受;
最初,這些區別是解釋為賽道差別、調校、心態等等因素,隨著越來越常態化,才開始慢慢有新的解釋出來;
看專家們解釋一種新情況的過程,還是很有收獲的。。。


HAM駕駛慢慢變得BUT化?
常態化的排位差正賽強,這個情形多少有點熟悉,前幾年HAM及BUT之間的對比就有一些相似之處--單圈下風、長程很強,難道HAM開始變得象BUT這樣柔和精準駕駛了?
要知道我們談論的是漢密爾頓,幾乎是圍場內最激進的車手,無論外面情況多差,也嚷嚷著要比賽的那位。。。但情況看來似乎還真就是如此。。。


Gary Anderson在6月的一次采訪中談到了這個問題:http://bbs.hupu.com/9651695.html 相關內容在第六段。
他註意到HAM今年的兩個數據變化:在彎中到達apex時速度更快,以及在進彎前更早收油門。
他認為HAM的駕駛是:提前收油,損失進彎的時間,但進彎更穩,獲得彎中速度和省油。。。


其中獲得彎中速度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一個極好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http://bbs.hupu.com/10383289.html 意大利的Lesmos彎。
Lesmos有兩個彎,6號和7號彎,HAM在進入6號彎心時比ROS多帶了15km/h的速度,出彎速度極高,而緊跟在後面的7號彎則是一個270km/h的高速彎,同樣的加速能力下HAM可以把這個速度優勢進一步帶進7號彎,再次擴大和隊友的差距。
托托.沃爾夫稱之為真正的差異,同時也震驚了諸如斯梅德利這樣的競爭對手--呃,但實際上,HAM最後一圈還跑砸了,他本可以更快。。。
這種情況,基本上屬於一彎定一圈的事例,就算其它地方跑得不好,這里優勢大就足夠了。。。
當然,我懷疑文中所謂“誰也找不到理由”並不包含奔馳車隊,他們還是心知肚明的。。。


Gary Anderson的理論確實能解釋一些情況,但很可惜,這次不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專訪,因此這個理論不夠詳細,同時帶來了非常多的疑問,甚至有的實際情況和理論相反。。。


首要的問題,當然是速度:
BUT的柔和精準,是以犧牲速度為代價的,無論是單圈還是長距,速度都不突出,正賽的強大更多來自於管理--一個stint初期可能慢,但末期會強,而且持續時間長。
而HAM的正賽,並非只以管理取勝,在直接速度上也大都優於隊友,這就和BUT的精準駕駛有較大的區別了。。。


其次,是穩定度:
這主要體現在排位賽上。。。
BUT的排位成績比不過隊友,主要輸在速度不夠,操控失誤相對較少的;
而HAM的情況,明顯可以看到很多失誤,一些速度更快的賽道也因此丟掉了桿位,甚至一些拿到桿位的單圈其實也出了大錯的--比如新加坡。
如果把這都歸於情緒問題,來解釋常態化的失誤,似乎說服力不足夠;盡管HAM是一個情緒化的車手,但在以往鬧出各種風波時,也從未見到情緒如此長時間的影響單圈的表現。


最後,是隊友模仿:
我們看到,幾乎整個賽季HAM正賽都具有極大的優勢,ROS難道會不希望改變這一點嗎--畢竟正賽才有積分。。。
如果早收油就可以換來強大的正賽,做為隊友ROS可以查看HAM的全部資料,不可能註意不到這一點,為什麽不進行學習效仿呢?
做為實例,如果在Lesmos提前收油能帶入15km/h的巨大差異,這種實實在在的利益不可能視而不見的。。。


這些矛盾顯然用Gary Anderson的理論沒法說得通,而且認為HAM轉趨柔和,確實也有很多人完全不同意。。。
談到這個觀點,何辛就告訴過我:HAM的駕駛風格是非常激進的類型,一直如此。。。
好吧,想想也是,那麽,該怎麽解釋呢?


沒有最激進,只有更激進:
隨著一站站比賽的進行,HAM正賽強排位弱(而且失誤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困惑也就越大;直到收官站之前,看到Mark Hughes相關的專欄,才突然找到了答案。。。


Mark Hughes觀察到的現象,和Gary Anderson的並無多大不同,但他和帕迪.洛維進行了討論,從而了解了更多的細節及原理:詳見
http://www1.skysports.com/f1/report/22058/9559490/lewis-hamilton-v-nico-rosberg--a-subtle-difference-in-driving-style-as-well-as-set-up


一個不同點在於:只提前松油門並不能帶來更多彎中速度,HAM需要通過調整剎車分配來達到這一點的--他的剎車分配更偏向於賽車後部(具體多少未見報道)。
剎車偏後帶來了兩個後果:1、更多的彎中速度;2、剎車進彎轉向不穩。


這樣,從技術上看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HAM的駕駛為賽車帶入了更高的彎中速度,除了過彎更快之外,同時也具有更高的出彎速度,這樣在出彎之後達到極速需要增加的速度也更少,可以少踩油門、輸出到後輪的扭矩也可以更小。
因此:
1、進彎早松油門、出彎少踩油門,是HAM本賽季比隊友省油的根本原因;
2、出彎少踩油門對後輪的壓力小,減小了空轉的發生,起到了保護後輪的作用,這是HAM本賽季保胎能力強大的原因;
3、賽車在剎車進彎時轉向不穩是HAM本賽季穩定性差的技術原因,同時這也是隊友或對手難以模仿的原因。


由於賽車不穩是持續問題,所以在每一個彎角,HAM都要處理賽車不穩的問題,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這和Gary Anderson的觀點頗有不同,HAM並非以柔和的駕駛來節省賽車,而是以前所未有的激進方式--犧牲進彎速度和穩定性,來達到省胎省油的目的;確實是沒有最激進,只有更激進。。。


對於剎車偏後特性的理解:
在帶剎車進彎時,最穩定的方法是剎車和重量完全匹配,由於剎車時賽車重心會因慣性前移,所以剎車分配上前剎會多過後剎,一般基礎設定前52%-後48%,再根據個人風格和賽道特點微調;
而一旦偏離了這個科學的設定,賽車前後端的慣性力和剎車力就不成比例、不平衡,不是一端的剎車力過小,就是另一端的剎車力過大,非常容易產生賽車滑動;
一旦車手能夠相當成熟穩定的處理進彎不穩定,就可以收獲最大的成果--更高的過彎速度。。。
而HAM在處理這種賽車不穩方面是最好的車手之一(很可能沒有之一),甚至和一些WDC級別的頂尖車手相比,也是如此,按洛維的描述:會令萊科寧和蒙托亞產生抱怨的不穩定,HAM根本沒提,當車隊專門問及的時候,他則回答“很好”;
因此,至少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套為HAM量身定做的激進駕駛方式,只適用於象HAM這類非常善於處理賽車進彎不穩的車手。。。


而這樣做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更高的賽車失控可能性。。。
縱觀HAM全年的比賽,在正賽中控制得非常好,出錯的時候很少,明確與此相關的失誤目前只有一個--巴西站的後胎鎖死打滑,這種表現很成熟了;
排位賽中則是另一種情況,在Q3需要壓榨出賽車最後0.X秒的關鍵時刻,似乎極限PUSH需要的操作疊加到處理賽車不穩的操作上,超過了HAM的能力上限,因此出現了一幕幕的鎖死連續劇;
所以,這是一套強大的操作方法,也是一套未完善的操作方法,如果HAM不能找出解決辦法,那麽,明年的劉易斯.Q3不鎖不舒服司機.漢密爾頓 很可能排位繼續大幅不敵 尼科.科學駕駛司機.羅斯伯格。。。


除非下雨。。。
下雨也很有意思,在濕地排位速度HAM實際上是以4:1領先隊友的(銀石速度快但因判斷失誤沒跑最後一圈),甚至輸掉的比利時也有一個古怪的剎車問題(最終無法肯定是機械還是操控原因多);
從現象看,濕地PUSH似乎並沒象幹地那樣增加HAM賽車的不穩定程度,當然,也有可能濕地同時增加了ROS賽車的不穩定性,對他的影響更大,反而顯得對HAM沒影響了。。。


有改變也有不變:
從洛維向休斯的解釋看,除了一些調整,HAM一些生涯中一直未變的駕駛方法,也幫助他實現了正賽的強大。。。
這個源自於HAM和ROS設置賽車的方法略有不同,ROS調車更精準更科學更多微調,HAM則需要一個良好的設置,然後他自己圍繞這個基礎來調整駕駛方法,最終讓這個設置運轉起來。


比賽中,車手要根據環境變化做出微調,這些環境變化包括輪胎(胎溫、磨損、顆粒化)、油量、溫度、賽道抓地力、幹濕地、風向等等一切變化;
在排位賽,車隊容易找到所有變化量,可以據此做出適當微調來做最好的單圈,這是ROS的強項;
正賽中所有這些量都在不斷變化,而調整的手段又受限制(比如前翼攻角就只能進站調),賽車調到最佳狀態比較難,需要車手改變駕駛方法讓當前設置運轉起來,這是HAM的強項。


因此,在設置方面的喜好,進一步分化了兩位車手分別在排位和正賽的表現。。。


新的駕駛方法對HAM駕駛特性的改變:
新方法的優點是個車迷都能看到,正賽保胎、省油外加速度快,夠強大了。。。
當設置優於隊友或者相近時,很容易正賽就形成了碾壓格局;而隊友設置更優時,很多時候正賽居然也不落後手(就算巴林ROS也需要安全車幫忙)。


不過至少在F1中,幾乎不存在只有優點的完美事物,肯定會讓有些方面也受到傷害。。。


HAM有個外號叫“劉一圈”,除了指他單圈了得之外,也代表他對輪胎壓榨的能力強,在需要讓輪胎(特別是前輪)迅速升溫的場合表現極為出色,一圈就能把速度升上來;
但改為新方法之後,有可能會影響到快速壓榨輪胎的能力,在一些比賽中,已經看到了一點苗頭:
夜賽的排位差距似乎更大,巴林和阿布紮比的差距都不小,新加坡勝了,不過也托了隊友小錯不斷的福;
說不定,雨戰令輪胎快速升溫的能力也會減弱,今年沒看到,明年可以繼續觀察;
還有比賽第一圈的速度上不來,而且由於進彎松油較早,容易給後車延遲剎車攻擊內線的機會,
比如:斯帕開場被VET和ROS連續攻擊,以及俄羅斯被ROS第一圈攻擊;
盡管實際沒有被超掉,但機會已經給了,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後面賽車是阿隆索呢?如果馬爾多納多呢?這結果可難說得很了;
而且不能說沒損失,斯帕如果能迅速帶開ROS一秒,顯然ROS就不會認為是個機會硬上了。。。


使用新方法後,HAM的優勢賽道也可能發生一些變動。
從駕駛特性分析,新方法適用於中、慢速彎角,對高速彎是沒啥用的,似乎相比高速賽道,更適合於stop & go賽道;
而在部分賽段中有此類彎角,也可能有很大影響,比如前面提到的蒙紮賽道,HAM幾乎只憑一個Lesmos彎的表現就擊敗了隊友,那麽,雖然這是條高速賽,明年我們也沒理由不看好。


從保護輪胎出發,則可以看到新方法利於保護後輪,對前輪似乎並無幫助;因此在後輪磨損大的賽道會更加出色,如果在前輪磨損大的賽道,未必有過人之處。。。


總體看來,似乎從2010年開始禁加油,2011年引入倍耐力雞蛋胎之後,HAM一再被削弱的正賽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終於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風格又符合當前規則的好方法;
目前問題還不少的,最大問題是排位穩定性,日前的新聞中,HAM在考慮如何改進排位表現,不知最終效果如何?
如果失敗,只怕就不太妙了,畢竟正賽速度不等於正賽勝利,好多賽道是追得上超不過;而如果一旦沒有火星車,一個Q3失誤,掉的肯定就不只一個位置了。。。
如果成功,明年將會非常強大。。。也許將會是其他車手模仿的對象。。。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Porsche正式發表小改款911車系,Porsche Taiwan亦同步公開小改款911車系的國內建議售價,新車售價為704萬元起。
2024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Range Rover、Range Rover Sport擔任合作夥伴,透過PHEV車型作為賽事指定接駁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