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18 臺北車展日子步步到來,Audi 除了展示新車之外,也將帶來曾經叱吒賽場的車款。而在 2017 年 11 月 23 日,Audi 提前於臺北旗艦中心展出從德國空運來臺、將於臺北車展讓車迷欣賞的兩輛經典賽車,分別 Sport quattro S1 以及 Auto Union Type C。

在 2017 年 11 月 23 日,Audi 提前於臺北旗艦中心展出從德國空運來臺、將於臺北車展讓車迷欣賞的兩輛經典賽車,分別 Sport quattro S1 以及 Auto Union Type C。

1936~1937,Auto Union Type C 首嘗後置引擎設計,制霸 Grand Prix 賽事

1933 至 1939 年間,當時為 Audi 前身的汽車聯盟 Auto Union,其賽車部門為了 Grand Prix 賽事(即現行 Formula 1 前身),陸續打造出 Auto Union Type A ~ Auto Union Type D 的競速猛獸,其強大的性能表現搭配外型設計,又有「銀箭(Silver Arrow)」的別名。

1933 至 1939 年間,當時為 Audi 前身的汽車聯盟 Auto Union,其賽車部門為了 Grand Prix 賽事(即現行 Formula 1 前身),陸續打造出 Auto Union Type A ~ Auto Union Type D 的競速猛獸。

而本次來臺的 Auto Union Type C,為 1936~1937 年登場的賽車,車輛的長 × 寬 × 高為 3,920 × 1,690 × 1,020 毫米,空車重為 1,000 公斤。Auto Union Type C 搭載一具排氣量 6,006 c.c.的 V16 引擎,於 5,000 轉可爆發 520 匹最大馬力、2,500 轉輸出 87 公斤米峰值扭力,極速上看每小時 340 公里的驚人表現,不僅是歷代車系中最強代表,此等性能實力即使在現今車壇仍讓許多性能車望塵莫及。

Auto Union Type C 搭載一具排氣量 6,006 c.c.的 V16 引擎,於 5,000 轉可爆發 520 匹最大馬力、2,500 轉輸出 87 公斤米峰值扭力,極速上看每小時 340 公里的驚人表現。圖中可看到車輛單邊 8 個排氣孔。

不過 Auto Union Type C 可不僅僅是擁有剽悍的性能表現,另一大特點在於由 Porsche 車廠創始人「費迪南 · 保時捷」博士設計,大膽嘗試將引擎採後置方式,安裝於後軸前方,油箱則設計於駕駛人與引擎之間,接近車身中央的位置。

此設計與當年賽車幾乎採用引擎置於前方、駕駛人位置在後軸上方的設計相當不同,一改長車頭、短車尾的模樣。

Auto Union Type C 可不僅僅是擁有剽悍的性能表現,另一大特點在於由 Porsche 車廠創始人「費迪南 · 保時捷」博士設計,大膽嘗試將引擎採後置方式,安裝於後軸前方,油箱則設計於駕駛人與引擎之間,接近車身中央的位置。
Auto Union Type C 的座艙。
Auto Union Type C 的前懸吊(中)與後懸吊(下)。

Auto Union Type C 的短車頭、長腰身特殊比例,雖然在當時令許多人感覺相當詭異,不過與卻將車輛的性能與操控發揮的更優異,總計 1935 至 1937 年,Auto Union 共贏得 25 座 Grand Prix 獎盃,由 Ernst von Delius、Tazio Nuvolari、Bernd Rosemeyer、Hans Stuck 以及 Achille Varzi 所駕駛,稱霸當時 Grand Prix 賽事。而 Auto Union Type C 也成為日後許多賽車共通的設計邏輯。

到了 1938 年,為了配合新的賽制規範,Auto Union 後來改採ྍ425 匹最大馬力的 V12 引擎,也成為了 Auto Union Type D 賽車;1939 年則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畫上句點。

Auto Union Type C 車頭與車尾。
廣  告

1985~1986,Audi Sport quattro S1 叱吒 WRC Group B 與 Pikes Peak 登高賽

時間來到 1977 年 11 月,當時第一輛輛搭載 Audi quattro 概念車「Ur quattro」,先是在奧地利的雪地山路進行測試時,其四輪傳動系統即震驚了許多民眾,居然只以一般輪胎便可行駛於雪地路面。

之後 1981 年,Ur quattro 初次參與 WRC 世界拉力錦標賽,不僅在瑞典拉力賽中一舉拿下第 1 場勝利,隔年更成為第 1 個拿下 WRC 冠軍車廠頭銜的德國車廠,也凸顯 quattro 系統的不凡實力。因此 FIA 另外設置 Group B 賽事,取消參賽車輛的改裝限制,Audi 也接續推出 Sport quattro S1 賽車繼續參賽。

FIA 另外設置 WRC Group B 賽事,取消參賽車輛的改裝限制,Audi 也接續推出 Sport quattro S1 賽車繼續參賽。

Audi Sport quattro S1 搭載排氣量 2,110 c.c.的 5 缸渦輪引擎,於 8,000 轉時可爆發 598 匹馬力、5,500 轉則供應 60.18 公斤米扭力, 全車有著極為顯著的套件、包含大型尾翼等等,在車輛的輕量化下,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只需 3.1 秒,同時也縮短軸距強化操控靈活性。車輛的尺碼長 × 寬 × 高為 4,240 × 1,860 × 1,344 毫米,空車重為 1,000 公斤。

Audi Sport quattro S1 搭載排氣量 2,110 c.c.的 5 缸渦輪引擎,於 8,000 轉時可爆發 598 匹馬力、5,500 轉則供應 60.18 公斤米扭力, 全車有著極為顯著的套件、包含大型尾翼等等,在車輛的輕量化下,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只需 3.1 秒。
圖中可看見 Audi Sport quattro S1 內裝極其輕量化。

WRC Group B 取消改裝限制後,許多車廠竭盡所能壓榨車輛極限,但也形成另類的惡鬥,使得賽事不時發生重大意外,不僅車手傷亡,還同時波及到觀賽者,眼看 Group B 即將吹起熄燈號,Audi 車隊決定退出 WRC ,全心投入美國派克峰 ( Pikes Peak ) 登高賽。

Audi Sport quattro S1 搭載 16 吋 Michelin 輪胎。

派克峰 ( Pikes Peak ) 標高 4,301 公尺,全程有 156 處彎道,總長度約 20 公里,沿途皆是黃土和碎石路面,路窄且無護欄,多起意外都是失控跌落山谷,難度與危險度極高。Audi 於 1984 年投入 Pikes Peak 登高賽,並於 1985 年由法籍女性車手 Michele Mouton 駕駛 Audi Sport quattro S1 奪下冠軍。

Michele Mouton 擁有相當輝煌的成績,除了 Pikes Peak 登高賽冠軍之外,還曾代表 Audi 在 WRC Group B 獲得 4 次冠軍、9 次登上頒獎台、160 處賽段領先的佳績,也是目前為止唯一贏得 WRC 的女性車手。

Audi Sport quattro S1 車頭與車尾。

1986 年,則由美國車 Bobby 駕駛 Audi Sport quattro S1 ,以 11 分 9 秒 22 刷新記錄。1987 年,再由 WRC 老將 Walter Röhrl,創下 10 分 47 秒 85 的驚人成績,寫下了至今仍無人能打破的賽事紀錄,可謂 Pikes Peak 的車神。

而 Audi Sport quattro S1 在 WRC 與 Pikes Peak 的優異表現,首先 FIA 先是於 1987 年取消 WRC Group B 賽事,更於 1996 年宣布不得於房車賽使用任何 quattro 系統,間接顯示 quattro 系統的優異表現。

本次來臺的 Audi Sport quattro S1 ,為當年 Walter Röhrl,於 ikes Peak 創下 10 分 47 秒 85 成績的戰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