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日前透過官方網站宣布,為了對應中國日漸龐大的電動車市場,將與長城汽車合資,在中國生產全新純電動 Mini 以對應當地需求;而原先做為 Mini 生產重鎮的 Oxford 工廠,也將同步生產。

於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亮相的 Mini Electric Concept,是預計 2019 年量產的純電三門 Mini 之概念雛形。

透過 BMW 的公開新聞稿得知,目前 BMW 與長城汽車已簽訂合作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但是包括生產基地、具體投資項目等合作細節,則有待進一步討論。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由於 BMW 與華晨集團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BBA),已經有相當紮實的基礎,因此不會另行針對 Mini 品牌建立銷售體系,而是會讓華晨寶馬的規模繼續擴張。

Mini 位於 Oxford 的工廠,於 2013 年時迎來第 100 周年。

目前華晨寶馬在中國除了有 2 座主要生產基地之外,另外尚有一座基地專事引擎生產,並可產出電動車專用電池,以供給於瀋陽生產的 BMW 電動車。華晨寶馬的表現相當亮眼,單 2017 年就交了 56 萬輛 BMW 至消費者手中,比市場規模次大的美國與德國加總還多,若單看 Mini 品牌,2017 年也交出了 3.5 萬輛的成績單,是為 Mini 全球第 4 大市場。

廣  告

至於為何 BMW 選擇了長城汽車、而非華晨寶馬,作為純電 Mini 的生產夥伴?

目前推測最大的原因,可能在於 BMW 與華晨集團的 15 年合作中產生了些齟齬,除了華晨旗下品牌三不五時推出與 BMW 過於相近的車款外,取用 BMW 原廠資源進行自主品牌車款開發,也是讓這段關係不盡圓滿的原因之一,當然為了配合中國政策仍須仰賴華晨集團是不變的事實,但這次 BMW 與長城汽車的合作,可以看作一種制衡的手段。

於 2010 年推出的華晨中華 V5,外型與 BMW X1 過於相似而遭受批評。

於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亮相的 Mini Electric Concept,是預計 2019 年量產的純電三門 Mini 之概念雛形,雖然將成為品牌首款量產純電車型,但其實不是 Mini 首款電動車,BMW 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軌跡其實相當清楚。事實上,早在 2008 年洛杉磯車展,Mini 就曾經發表限量 500 輛的 Mini E 電動車供道路測試使用,也是 BMW 旗下首款純電車款。

早在 2008 年洛杉磯車展,Mini 就曾經發表限量 500 輛的 Mini E 電動車供道路測試使用,也是 BMW 旗下首款純電車款。

當時原廠表示將藉由日常全面地使用 Mini E,不僅替 Mini 收集未來邁入最終量產化時,所需各項面對日常交通的資訊,也提前為零排放污染的 Mini 車時代,預作暖身動作。而 Mini E 所獲得的成果,的確為 BMW 集團其後開發的 i3 奠定良好基石,並在 Mini E 問世 10 年之後,也就是 2019 年將純電 Mini 量產化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