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款第 7 代 Mercedes-Benz S-Class 正式發表,擁有更具豪華氣勢的全新外型,車內搭載全新第 2 代 MBUX 資訊娛樂系統,可以提供更豪華、更數位及更智慧的使用過程。新一代 S-Class 區分標準軸距與長軸兩種車身型式,動力初期提供 6 缸的汽柴油引擎,之後會再加入 V8 動力可選,至於擁有 100 公里純電行駛能力的插電式油電車型預計 2021 年推出。

大改款第 7 代 S-Class 正式發表,配有新一代 MBUX 資訊娛樂系統、後座前方氣囊及 Level 3 自動駕駛層級的 DRIVE PILOT 系統,今年底前就會率先在歐洲上市。

大改款 S-Class 今年底前歐洲上市,插電式油電擁有 100 公里純電行駛能力

作為 Audi A8 及 BMW 7 Series 的最強勁對手,大改款第 7 代 S-Class 預計今年底前就會在歐洲上市,明年陸續拓展至美國、中國及全球其它市場。上市初期供應的車型包含 S 450 4MATIC、S 500 4MATIC、S 350 d、S 350 d 4MATIC 及 S 400d 4MATIC 等 5 款。

汽油車型搭載 M256 直列 6 缸汽油引擎,S 450 和 S 500 分別擁有 367 匹/51 公斤米、435 匹/53 公斤米的最大動力;柴油車型搭載 OM656 直列 6 缸柴油引擎,S 350 d 和 S 400 d 分別可輸出 286 匹/61.2 公斤米、330 匹/71.4 公斤米的最大動力,均透過 9G-TRONIC 變速箱傳遞動力。原廠目前尚未釋出 V8 與插電式油電車型的動力細節,但表示 V8 車型具有 48 伏特輕油電系統,插電式油電車型則擁有 100 公里的純電行駛能力。

大改款 S-Class 上市初期供應直列 6 缸的汽柴油動力,之後再加入 V8 與插電式油電等選項。

搭載第 2 代 MBUX 系統,具有學習與辨識乘員意圖的能力

新一代 S-Class 的車內大幅數位化,依照車型與選配項目的不同,車內最多將搭載 5 具螢幕,其中包含 12.3 吋的數位儀表、12.8 吋的中控螢幕 (標準尺碼為 11.9 吋)、兩具 11.6 吋的後座顯示螢幕,以及 7 吋螢幕的後座 MBUX 平板。其中又以駕駛者最常用的數位儀表解析度最高,達到 2,400x900 的水準,選配的 12.8 吋中控螢幕採用 OLED 科技,能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內裝另一重點在於全新第 2 代 MBUX 資訊娛樂系統在新一代 S-Class 上首度亮相,原廠表示新一代系統可以讓車內變得更數位、更智慧,並具有學習能力,所具備的 MBUX Interior Assist 功能會透過攝影鏡頭辨識乘員的眼睛視線、頭部、手部與身體肢體動作,來預測乘員的想法與意圖,並主動啟動與意圖相關聯的車內功能。例如當駕駛者轉頭向後擋風玻璃看去,原本關閉的後擋風玻璃遮陽簾就會自動開啟,提供後方視野。

全新第 2 代 MBUX 資訊娛樂系統是內裝進化重點,車內最多可擁有 5 具螢幕,提供高度數位化的乘車環境。

駕駛者前方的 HUD 抬頭顯示器現具有 AR 擴增實境功能,以導航系統為例,HUD 行進方向的指示箭頭在 AR 科技的輔助下,能精準的和前方實際道路結合,讓駕駛者更清楚了解該走哪一車道、該在哪一路口轉彎。而由 250 個 LED 組成的 active ambient lighting 主動式環境照明已和駕駛輔助系統連結,可以提供更不會被駕駛忽略的警示燈號。

Level 3 自動駕駛能力,DRIVE PILOT 自動駕駛系統 2021 年德國上路

列為新一代 S-Class 選配的 DRIVE PILOT 自動駕駛系統,預計 2021 年下半會在德國特定高速公路開放,當路段允許且車流量高時,開啟 DRIVE PILOT 功能駕駛將可暫時將注意力移開前方路況,上上網或收發 mail,稍微利用時間處理公務或是緩解長途駕車的疲勞感。目前受德國當地法律限制,DRIVE PILOT 自動駕駛的最高車速為每小時 60 公里,系統會自動控制轉向、油門與煞車,遇到突發狀況時 DRIVE PILOT 也會自動進行閃避或減速。

HUD 抬頭顯示系統擁有 AR 擴增實境能力,導航指向箭頭可更準確的和實際道路融合,帶給駕駛者更容易辨識的方向指引。
廣  告

未來 DRIVE PILOT 的自動駕駛能力將會隨著法規與交通環境藉由 OTA (行動推播技術) 方式提升,其餘可以透過 OTA 進行更新的系統與功能,還包含 MBUX 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輔助系統及 LED 頭燈等。

至於新一代 S-Class 的安全部分 U-CAR 已在先前報導中提及,包含列為選配的 E-Active Body Control 懸吊系統,可與全新 Pre-Safe 功能結合,當系統判斷車側即將發生碰撞時,會立刻將車輛升高 80mm,讓結構強壯的底盤結構來吸收衝擊。而全球首見的後座正面氣囊,採用能快速充氣的管型結構,並對後座乘客提供更好的被動安全防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