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有錢,然後家裡又需要 5 門掀背的休旅車,卻又不喜歡現在新車過多鈑金折線塑造出來的銳利造型,以豪華休旅車為定位的 Infiniti QX50 真是不錯之選擇。Infiniti 這個日系歐洲品牌,雖然不如雙 B 一樣大量採用新科技配備,但是在全車質感上,的確有日本人獨特的細心個性,且這次總代理所引進的小改款 QX50,還是特別為中國市場開發的長軸版本,比起普通版本稍長一些,所增加的,可不只是後座空間而已。

圓潤沉穩但又帶點運動氣息的外觀

小改款的 QX50 在外觀上,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導入了 Infiniti 的家族特色前臉,採用了 Double-Arch 雙弓型水箱護罩,搭配菱格紋形狀的鍍鉻水箱護罩、以及利用大量鍍鉻飾條點綴的運動型保桿,在沉穩的外型中點綴出運動化的氣息,再搭配 2016 式樣的 LED 日行燈,與照後鏡方向燈,整體看起來有種年輕化的感覺。從車側看,長軸版本的 QX50,整體造型看起來更加沉穩,車側線條以圓滑的曲線為主,搭配 19 吋框輪圈後,整體的造型不至於擁腫,而僅有 165mm 的離地高度讓 QX50 更像是掀背轎車,所塑造出來的整體造型更添動感。車尾的部分,最大的改變就是後保桿也改為大型銀色金屬飾板,也同樣為新造型加分不少。

小改款的 QX50 在外觀上,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導入了 Infiniti 的家族特色前臉。
2016 式樣最大的改變就是引進了長軸版車款,以及新增照後鏡方向燈。

後廂門的部分,很可惜的還是採用一般油壓頂桿的設計,但是整體開關不會顯得重手,而開啟高度也不會高到難以拉下來。後廂空間的部分利用電動收摺的後座椅背,除了後廂兩側各有按鈕控制左右兩張 6/4 分離的後座椅背以外,還可以由前座中央扶手的按鈕向上升起收摺,在空間運用上有著更大的便利性。另外後廂在物品遮蔽的方面,利用可拆卸的彈簧式布捲簾進行隔絕,捲簾拉起後,可以很快速的利用後廂內裝旁的溝槽,輕鬆的向上滑入固定,從這種小地方上,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操作小細節的注重。

後廂空間的部分利用電動收摺的後座椅背,除了後廂兩側各有按鈕控制左右兩張 6/4 分離的後座椅背以外,還可以由前座中央扶手的按鈕向上升起收摺,在空間運用上有著更大的便利性。

Kimono 座椅讓我對於 QX50 的觀感加分不少

進入了車內空間,第一個讓我非常有感的,就是座高上,基本上很接近這個世代的普通房車,因此以筆者身高 170 公分為例,上下車感到非常輕鬆。同時這個座高搭配相對也不高的車身腰線,以及不會過於前伸的 A 柱設計,在車身附近幾乎沒有視線死角。

不會過於前伸的 A 柱設計,在車身附近幾乎沒有視線死角。

一坐上車,第一個感覺就是它的 Kimono 座椅真的非常的舒適,柔軟但包覆性十足的座椅即使在動態試駕連續駕駛整天,都不會有腰痠背痛的感覺,而駕駛座的十向調整座椅再加上四向可調的方向盤,可以輕鬆的設定到我需要的駕駛姿勢,副駕駛座的部分則是八向調整座椅,少的是腰部調整的部分。這兩張座椅擁有加熱功能,恰好我們試駕的時候寒流剛到,這樣的功能真的提升不少舒適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駕駛座它配備了兩組記憶功能,可以從駕駛門板旁的按鈕直接調整,可針對不同駕駛直接進行設定,以我習慣較緊湊的駕駛姿勢設定完成後,關電門下車時座椅會自動後移的設計,都能夠顯現出其在精品的定位。

是它的 Kimono 座椅真的非常的舒適,柔軟但包覆性十足的座椅即使在動態試駕連續駕駛整天,都不會有腰痠背痛的感覺。

配備的部分,儀表板採用的是標準的指針式四環儀表,中央搭配單色液晶顯示幕,裡面主要可以選擇顯示行車時所需的資訊,包括即時油耗、平均油耗與平均時速、駕駛里程與時間、預計油量可行駛里程、車外溫度以及螢幕設定,基本上所有需要知道的資訊都能從這裡得知,不過這部份的設計稍嫌可惜,所配備的單色螢幕解析度較低,而且切換按鈕在儀錶板旁由兩顆小按鈕進行切換,若能整合到方向盤或中央扶手上,會更加的方便實用。

儀表板採用的是標準的指針式四環儀表,中央搭配單色液晶顯示幕,裡面主要可以選擇顯示行車時所需的資訊,包括平均油耗與平均時速、預計油量可行駛里程等資訊。

方向盤的設計為現代主流的三輻式方向盤,左右輻上有按鈕可以進行控制。左方按鈕主要可以控制中控台上的 7 吋觸控螢幕、音響與接聽電話功能,右側則為定速控制按鍵。中控台上方的觸控螢幕,最主要是擁有導航、顯示車輛資訊、音響顯示以及車輛電子配備設定等功能,另外還能透過螢幕下方的按鍵切換 AVM 360 度環景顯影,除了左側的畫面可顯示前後攝影鏡頭以外,右側還有小畫面利用圖形運算的方式,塑造出俯瞰視角顯示車身四周的狀況,在停車與窄路行駛時都能讓我更放心的移動。當然,這些配備都不算新科技,甚至十年前的進口車款早已配備,但是這樣的設計最大的好處,是在上車前,我不需要先閱讀上百頁的使用手冊。

方向盤左方按鈕主要可以控制中控台上的 7 吋觸控螢幕、音響與接聽電話功能,右側則為定速控制按鍵。
中控台上方的觸控螢幕能夠顯示車輛資訊等功能,另外還能透過螢幕下方的按鍵切換 AVM 360 度環景顯影,除了左側的畫面可顯示前後攝影鏡頭以外,右側還有小畫面利用圖形運算的方式,塑造出俯瞰視角顯示車身四周的狀況

後座空間的部分,與前代相比加長了 80mm 的軸距後,讓後座空間顯得非常的寬裕,筆者的身高為 170 公分,當前座設定為我的標準駕駛姿勢後,後座則能夠有接近三個拳頭的膝部空間,頭頂空間也還算充裕,雖然距離車頂篷沒多遠,但也沒有太多的壓迫感,再加上後座出風口的設計,讓後座也能有非常舒適的乘坐體驗。

後座空間的部分,與前代相比加長了 80mm 的軸距後,讓後座空間顯得非常的寬裕。

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的享受體驗

在動力上,3.7 升 V6 自然進氣引擎絕非現在新車主流,不過像這樣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還是有它的優點,那就是極度平順的動力曲線,而這顆連續 13 年獲選世界 10 大引擎的 VQ37VHR,擁有 325 匹的馬力與 37 公斤米的扭力,這樣的動力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非常足夠。當然,3.7 升排氣量的稅金的確是偏高,但是這樣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仍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充足同時平順的動力輸出與渦輪車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而渾厚卻低調的引擎聲更是它的亮點。

3.7 升 V6 自然進氣引擎絕非現在新車主流,不過像這樣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還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搭配 7 速自排變速箱,換檔的順暢度也是一流水準。

QX50 搭配七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及 Intelligent All-Wheel Drive 智慧型四輪傳動系統,加速有種日系車的衝力,但在中高速的部分卻又很接近歐系車的延伸性,即使爬陡坡時,QX50 1,855 公斤的車重對於加速都沒有任何拘束,讓我有種隨心所欲的感覺。而在下坡時,利用手排模式的功能手動退檔,其檔位的銜接完全沒有頓挫的感覺,像這樣的表現的確符合新車應有的標準。

爬陡坡時,QX50 1,855 公斤的車重對於加速都沒有任何拘束,讓我有種隨心所欲的感覺。

歐系底盤、日系懸吊的有趣組合

底盤懸吊的部分,QX50 的底盤非常的紮實,即使軸距長達 2,880mm,用稍快的速度入彎都不會有扭曲感,四顆輪胎的狀態都能夠透過方向盤與座椅回饋給我,帶給我非常安心的感受。不過有趣的事情是,懸吊則相當偏向日系懸吊,偏舒適的設定再加上休旅車長行程懸吊系統,在山路中側傾感極為明顯,不過再搭配上最多分配至前輪 50%的四輪傳動系統,整個轉向的感覺雖然不到輕快,但一點也不笨重,完全不像是超過 1.8 噸的休旅車;當然,筆者覺得更適合這台車的地方,是在長途行駛的時候。這套以舒適為主的避震,行經坑洞時懸吊系統能夠完全吸收掉震動,車身極度平穩,再搭配 Kimono 座椅的良好支撐,一整天試駕下來,完全沒有疲勞的感覺。

底盤懸吊的部分,QX50 的底盤非常的紮實,即使軸距長達 2,880mm,用稍快的速度入彎都不會有扭曲感

整體來說,QX50 的定位像是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家裡可以買的第二台車。休旅車的大空間搭配極舒適的操駕感,再加上像是照地迎賓燈等等許多小地方的設計,開著 QX50 更像是一種享受。新款的 QX50 裕隆日產僅引進單一版本,也就是筆者所試駕的版本,新車預售價格為 217 萬元,這個售價搭配車輛的規格與同級競品相比,除了稅金的問題以外,QX50 擁有極高的 CP 值,對於消費者來說的確是有不小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