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Motorrad 旗下主力大型速克達 C 650,在 2016 年 7 月正式引進臺灣,新車共有 Sport 以及 GT 兩個版本。U-CAR 試車組本次藉由汎德汽車提供的機會,讓我們有一整天的機會,來體驗 C 650 Sport 這款臺灣少見的歐系大羊。

BMW Motorrad 製造機車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 1923 年,即打造出第一款摩托車:R32,不過多年來一直沒有碰觸速克達系列,直到 2000 年,才推出第一款速克達 C1,這款有頂速克達開啟了 BMW 的速克達之路。

早在 1923 年,即打造出第一款摩托車:R32,直到 2000 年,才推出第一款速克達 C1。

重型機車市場從早年的運動、休閒,慢慢的開始發展到通勤取向,而原先通勤市場主力的小型速克達,其僅能負擔短途代步的功用,在歐洲僅能在一個城市裡穿梭,超過 300 公里以上的航程對於小排氣量速克達來說也慢慢的不敷使用。因此 BMW Motorrad 於 2012 年首度推出了 Urban Mobility 速克達系列,也就是車名代號 C 的新家族。在經過數年的發展後,在 2015 年推出了第二代作品 C 650,並且打造出兩款不同取向的作品:C 650 Sport、C 650 GT。

歐系大羊的獨有外觀

在臺灣相當少見的這款歐系大羊上,整個外觀風格自然相當的不同。C 650 Sport 在顏色相當獨特的霧橘色基礎下,車頭以運動化風格的雙燈設計為主構成,中間隔以霧黑殼材質,讓整個車頭造型,就有如憤怒的小鳥一般,擁有相當張揚的氣息。上方重新設計的三段調整角度風鏡造型,也完美的雨車頭融合為一體,絲毫沒有突兀感。車尾則採用運動風格的上縮造型,如同跑車一樣的車尾,完整的彰顯以 Sport 為名的風格。

C 650 Sport 在顏色相當獨特的霧橘色基礎下,車頭以運動化風格的雙燈設計為主構成。
大燈中間隔以霧黑殼材質,讓整個車頭造型,就有如憤怒的小鳥一般,擁有相當張揚的氣息。
三段調整角度風鏡造型,也完美的雨車頭融合為一體,絲毫沒有突兀感。

C 650 Sport 儀表的部分相當的簡潔,採用單指針式時速錶、搭配液晶錶顯示所有資訊,包括里程、油錶、油耗顯示、轉速、水溫等必須資訊。其操作方式國產速克達完全不同,是在左把手上進行切換,而且相當的簡易。另外,歐系機車與一般我們常接觸的日系機車開關按鈕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都要稍微重新習慣一下。

C 650 Sport 儀表的部分相當的簡潔,採用單指針式時速錶、搭配液晶錶顯示所有資訊,包括里程、油錶、油耗顯示、轉速、水溫等必須資訊。
歐系機車與一般我們常接觸的日系機車開關按鈕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都要稍微重新習慣一下。
液晶錶顯示所有資訊,包括里程、油錶、油耗顯示、轉速、水溫等。

超實用置物廂擁有超大彈性容量

車廂的部分則相當的實用,雖然車尾造型看起來車廂深度不足,實際打開車廂後,可以發現 BMW 在空間利用上完全不浪費。車廂的前方深度能夠輕鬆的放入一頂全罩安全帽,後方還能夠輕鬆放置兩截式雨衣等。停車後,將 Flex Case 彈性儲物空間打開,可以再放入一頂安全帽,這樣在雙人出遊時,可以省去帶著帽子跑的麻煩,可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車廂的前方深度能夠輕鬆的放入一頂全罩安全帽,後方還能夠輕鬆放置兩截式雨衣等。停車後,將 Flex Case 彈性儲物空間打開,可以再放入一頂安全帽。
多項小型置物空間,搭配充電接頭,實用度非常高。

腳較難著地,但低重心可降低壓力

BMW C 650 Sport 設定座墊高度為 800 mm,而臺灣所引進的則是削低座墊高度的 780 mm,以筆者 170 公分的身高來說,在停車時,雙腳需要大幅墊腳、以腳尖著地方式來支撐車輛。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速克達為了座椅舒適性,座墊設計較寬,因此腳必須比較外開才能踩到地面上。不過 C 650 Sport 由於重心較低,其實停車時的壓力不會那麼大。

BMW C 650 Sport 設定座墊高度為 780 mm,以筆者 170 公分的身高來說,在停車時,雙腳需要大幅墊腳、以腳尖著地方式來支撐車輛。

豐富且易上手的運動感

BMW C 650 Sport 所搭載的引擎,是一具 647 cc 雙缸水冷引擎,可發揮 60 匹馬力與 6.3 公斤米的扭力,在 249 公斤的車重下,其加速感相當的輕巧。即便是兩個大男人雙載(筆者與攝影)加上沉重的相機裝備跑上坡,完全都沒有重拖的感覺。

BMW C 650 Sport 所搭載的引擎,是一具 647 cc 雙缸水冷引擎,可發揮 60 匹馬力與 6.3 公斤米的扭力,在 249 公斤的車重下,其加速感相當的輕巧。

不過進入山路後,覺得 C 650 Sport 有個問題,就是後懸吊太軟,整個行程被吃完後,讓傾角變得超小,只要稍微有大一點的坑洞,就會磨到中柱。停車後才發現,避震器居然是設定在最軟的一格,馬上調硬後再試,感覺好上不少,但傾角還是有所限制。

停車後才發現,避震器居然是設定在最軟的一格,馬上調硬後再試,感覺好上不少,但傾角還是有所限制。

把攝影丟包在某個彎道後,筆者趁機趕快體驗一下單人騎乘的感受。少掉了大約 70 公斤的重量,車子反應明顯快更多,完全稱得上 Sport 之名。而傾角也回復到其應有的水準,搭配 ASC (Automatic Stability Control) 車輛穩定系統,包括循跡與 ABS,都讓筆者能夠放心的攻略彎道。

少掉了大約 70 公斤的重量,車子反應明顯快更多,完全稱得上 Sport 之名。

不過這輛車筆者一定要提到的,就是它的三段調整角度風鏡。多數大羊的風鏡,在車速拉高時,會因為風壓讓風鏡震動,其所產生的亂流會讓帽子晃動,對脖子造成負擔。而 C 650 Sport 的風鏡其空力結構極佳,不會形成亂流,放到最低時,風切剛好切到脖子,讓筆者能夠擁有完整清晰的視野;若是將風鏡調到最高,則能夠完整的遮蔽頭部,讓騎士能夠大幅度降低壓力,提升續航能力。

而 C 650 Sport 的風鏡其空力結構極佳,不會形成亂流。

在臺灣的大羊市場中,其最主流的車款,是以高 CP 值的國產大羊、與日系大羊為主,筆者在過去多數所接觸的車款也都在此類。本次試駕 C 650 Sport,讓我對歐系大羊有了全新而且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空間利用的巧思,還是整個操控與動力,都能夠比擬市場占有率更高的臺、日系大羊。而歐系大羊在路上相對少見,讓其車款的吸睛度極高,在停車場也能輕鬆地找到自己的車,這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優點阿!

人身部品小教室:護具衣

護具衣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防摔衣,但是穿上它,不代表你不會摔車!在護具衣內,包括肩膀、手肘、背部等位置,都會有軟式或硬式護墊保護,在摔車時,都能夠降低身體所受到的損傷,而耐磨的布面材質更能保護身體不會有擦傷。

在護具衣內,包括肩膀、手肘、背部等位置,都會有軟式或硬式護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