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年,對 U-CAR 編輯團隊而言,在全臺跨年活動告一段落後,正式揮別 2016 年之後,新年度上班開工的首要工作,就是撰寫 12 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由先前的銷售報告可以清楚感受到,2016 全年新車市場呈現穩健成長的態勢,尤其在第 4 季觀察 2016 與 2015 年度的同期領先差,同樣處於 4.5 至 5%左右的領先幅度。而為把握 2016 年底銷售旺季的最後衝刺契機,主力車廠也選於第 4 季陸續推出重量級車款,包括 Toyota Corolla Altis、Toyota Sienta、Honda HR-V 與 Ford Kuga 等車系,協力以新車效應活絡市場整體買氣。
最後成績出爐,2016 年 12 月全月銷售量達到 41,885 輛,年度總市場規模來到逼近 44 萬輛大關的 439,629 輛。其中,Toyota+Lexus 以 139,495 輛與 31.7%的市場佔有率,再次拿下總市場銷售冠軍,這也是 Toyota 自 2002 年於 Mitsubishi 手上拿下總市場龍頭寶座後,連續第 15 年取得總市場冠軍,相較於以 46,398 輛取得排行第 2 名的 Mitsubishi+CMC (市佔率 10.6%),以及 44,723 輛拿到第 3 名的 Nissan +Infiniti (市佔率 10.2%),Toyota+Lexus 仍呈現大幅的領先幅度,霸業之穩固不見任何動搖跡象。
品牌銷售實力是總體戰,而構成戰力的關鍵基礎,就是能否傳承經營與開拓暢銷車系!由 2016 年 12 月的銷售數據,剛好可以看到 Toyota 在發揮銷售戰力的三支主攻箭頭,總市場冠軍車系 Corolla Altis 以 4,061 輛的銷售量,持續在臺灣汽車級距傳統主流的轎車市場,取得壓倒性的成績。而以進口 SUV 之姿,同樣拿下 SUV 新興級距龍頭的 Toyota RAV4,也以高達 2,597 輛的成績笑傲車壇。Corolla Altis 與 RAV4 分別在轎車與一般 SUV 兩大級距的絕對優勢,無疑是競爭車廠無力追擊 Toyota 的關鍵因素。
最後一款車系 Sienta,則是 12 月份銷售報告的焦點新星。被賦予接棒 Wish 銷售版圖的 Sienta 車系,12 月迎來首個完整銷售月份,繳出漂亮的 2,183 輛銷售數據,讓 Sienta 的首場戰役已站穩腳步,也展現 Toyota 以 Sienta 這款全新世代車系,不僅能承襲 Wish 所打下的轎式 MPV 市場,更開創出國內 Crossover 跨界級距的新局面,Sienta 對於市場版圖與產品生態的震盪幅度,肯定值得高度關注。
1. 總市場(國產+進口)
- 總市場冠軍寶座,不僅 12 月份毫無意外地,由 Toyota Lexus 的和泰豐田順利奪下,全月份共計繳出 14,121 輛的成績,也以總計 139,495 輛、佔有率 31.7%的表現,奪下年度總市場第 1,12 月份的市佔率也達到 33.7%之多。雖然與 11 月的成績相比,成長了 17%,其中新家族成員 Sienta 功勞不小,但其與 2015 年同期的對比來參照,則是小幅下滑了 5.9%,從總市場累計成績來看,和泰豐田總計較 2015 年小幅成長 5.3%,這同樣也是總市場的表現反應,相比於 2015 年約莫維持在相近水準。
- 12 月份總市場排名中,裕隆日產以及中華三菱,仍舊穩居第 2 與第 3 之排名,且數字皆較 12 月來得成長,依序繳出 3,561、以及 3,431 輛的表現,分別較 11 月下滑超過 6%,以及 2.5%之多,進一步由市佔率來看,同樣發現其較 11 月縮減,分別由 9.9%、9.2%,退到 8.5%及 8.2%的成績。
- 在此消彼長的狀態下,總市場同樣維持與 11 月相同排名的 Honda,受惠於兩大 SUV 戰力的強勢表現,全月份繳出 3,330 輛的表現,較 11 月份成長了 36.5%,雖然仍舊是維持第 4 名,但與裕隆日產及中華三菱的差距並不大,佔有率則攀升至 8.0%。
- 總市場排名第 5 至第 8 名,成員內容雖然與 11 月相同,且全數單月突破 2,000 輛大關,但排名順序卻大不相同,Mercedes-Benz 以 2,199 輛、8%的單月成長表現,成功擠下 Mazda 的 2,147 輛,取得總市場排名第 5 的名次,Mazda 則是維持與 11 月相當的成績,讓出第 5 而居於第 6。福特六和在 KugaFocus 兩大銷售主力,皆有大幅度的單月成長助力下,全月共計售出 2,111 輛,成長幅度達到 22.1%,成功搶回第 7 名的成績,而緊追在後的 BMW,全月領牌數則為 2,021 輛。
|
2016 年 12 月-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4,121 |
117.0% |
94.1% |
33.7% |
2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3,561 |
94.0% |
86.6% |
8.5% |
3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3,431 |
97.5% |
102.5% |
8.2%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3,330 |
136.5% |
110.3% |
8.0%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2,199 |
108.0% |
108.6% |
5.3% |
6 |
台灣馬自達 |
Mazda |
2,147 |
100.9% |
98.8% |
5.1% |
總市場
|
41,885 |
109.4% |
100.2% |
100.0% |
2. 國產轎車
- 和泰豐田總市場不論年度累計,或是單 12 月的持績,都以成長畫下年度句點,但在國產轎車市場的前兩大主力,表現卻 若往年來得強勢,主要在於和泰汽車 12 月份的促銷內容,並未再行加碼,而是維持與 11 月相同的方案,主打最高 6 萬元圓夢金的優惠,因此銷售數字並未有大幅度成長。
- 毫無意外、以大幅度領先的 Toyota Corolla Altis,在 12 月共計繳出 4,061 輛的領牌數,雖然成績仍舊少有人望其項背,且較 11 月成長超過 10%,但對比 2015 年 12 月的表現,卻下滑了近 25%之多。和泰汽車在 2016 年 10 月份發表 Corolla Altis 的小改款,在 12 月就已經成功突破 4,000 輛大關,預估 2017 年的 1 月份,銷售表現應當會更加上揚。
- 至於排名第 2 的 Yaris,全月共計繳出 1,231 輛的領牌數,也是國產轎車中除了 Corolla Altis 之外,唯一突破千輛大關的,而其數字也較 11 月下滑,但同樣地,以其產品力來看,應當在 1 月份會有更為強勢的表現。Toyota 自家小型轎車戰力的 Vios,同樣也尚未端出最強競爭力,在 12 月份僅繳出 900 輛的成績,相比 11 月份稍稍下滑 0.7%,不過在小型轎車級距中,仍是獨佔鰲頭,遠勝 City 的 369 輛,以及 Luxgen S3 的 330 輛,預估 1 月份應當會突破千輛大關。
- 排行榜中另一項值得注意的事情,乃是 Hyundai 在 12 月份的表現並不出色,包含麾下轎車主力但此世代產品週期已至尾聲的 Elantra 車系,以及小型轎車的 Verna 車系,分別僅繳出 107 輛、以及 10 輛的成績,綜觀其年度累計成績,全品牌共計 13,155 輛,較 2015 年成長了 1.4%,如果在 12 月份有著更出色的成績,年度累計數字會更為出色,畢竟品牌刻板印象仍在,進而影響到實際之產品實力,這也有待時間觀察與總代理之著墨。
|
2016 年 12 月-國產轎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Corolla Altis 1.8
|
4,061 |
|
2
|
 |
Toyota Yaris 1.5 |
1,231 |
|
3
|
 |
Nissan Tiida 1.6/1.6T |
921 |
1.6 四門 |
149 |
16% |
1.6 五門 |
765 |
83% |
1.6T 五門 |
7 |
1% |
|
4
|
 |
Toyota Vios 1.5 |
900 |
|
5
|
 |
Nissan Livina 1.6
|
834 |
|
6
|
 |
Ford Focus 1.0/1.5/1.6/2.0/2.0D
|
796 |
1.0 四門 |
16 |
2% |
1.0 五門 |
53 |
7% |
1.5 五門 |
617 |
78% |
1.6 四門 |
14 |
2% |
1.6 五門 |
75 |
9% |
2.0D 四門 |
12 |
1% |
2.0D 五門 |
9 |
1% |
|
7
|
 |
Toyota Camry
2.0/2.5H |
580 |
|
8
|
 |
Nissan Sentra 1.8 |
578 |
|
9
|
 |
Honda Fit 1.5 |
494 |
|
10
|
 |
Honda City 1.5 |
369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Ford Fiesta 1.0/1.5 |
214 |
|
|
 |
Hyundai Elantra 1.8 |
107 |
|
|
 |
Hyundai Verna 1.6 |
10 |
|
|
 |
Kia Morning 1.2 |
60 |
|
|
 |
Luxgen S3 |
330 |
|
|
 |
Luxgen S5 Turbo 1.8/2.0 |
109 |
|
|
 |
Mitsubishi Colt Plus 1.5 |
298 |
|
|
 |
Mitsubishi Lancer 1.8/2.0 |
180 |
|
|
 |
Nissan March 1.5 |
138 |
|
|
 |
Nissan Teana 2.0/2.5/3.5 |
59 |
|
3. 國產休旅/商用車
- 國產休旅與商用級距中,最受矚目的,當屬和泰在 2016 年 11 月下旬所發表,用以取代 Toyota Wish 戰略地位的全新車系 Toyota Sienta,對於 Sienta 是否能完全承接 Wish 戰力,是許多消費者所關注的,而在 2016 年 12 月這首個完整銷售月份,Sienta 成功繳出 2,183 輛的領牌數,遠超對手的成績,自然穩居第 1 名寶座;然則和泰在 11 月初即已展開預售,而 11 月份交車數量低於 400 輛,12 月份的領牌數尚未是完整的戰力展現,據瞭解現時經銷體系已累積約 4,000 輛的未交車訂單,讓 Sienta 車系後續的衝刺表現值得高度關注。
- 另一項值得留意的,是 Wish 在 2016 年 12 月份共繳出 328 輛,較 11 月份減少過半,這乃是產品逐步畫下銷售句點的合理變化,也是 Wish 首次未能擠身國產休旅與商用市場前 10 排序;同為產品尾聲的 Innova,在 12 月份則是繳出 5 輛的成績,可說是正式畫下句點。
- Honda 休旅雙雄 CR-V HR-V 兩車系在 2012 年 12 月,展現強勢的銷售力道,CR-V 全月繳出 1,075 輛之領牌數,較 11 月份成長了 17.9%,不過,其與 2015 年同期相比則是下滑了 22.1%,原因無他,畢竟現行第 4 代 CR-V 已經進入產品週期之末,新世代預估在第 3 季就有機會登臺,屆時應當會再次點燃國產休旅的激烈戰爭。台灣本田在 2016 年 10 月中旬所發表的跨界休旅 HR-V,12 月份領牌數來到 1,106 輛,相比 11 月成長幅度超過 50%,也成功奪下第 2 名的排序,至於 HR-V 是否能於 2017 年上半,成功補強 CR-V 趨於老邁的數字缺口,相信在 2017 年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 至於 Ford 在 2016 年 11 月所發表的小改款 Kuga,除了外觀內裝的小改款之外,最主要的不同在於駕駛輔助配備與安全防護功能之強化,在 12 月份也有著相當出色的成績,全月繳出 824 輛,成功奪下國產休旅與商用市場第 5 名的排名,成長幅度達到 54%,根據福特六和表示,Kuga 在 12 月份接單數超過千張,這也意味著,在 2017 年開春首月,應當會有更為出色的成績,值得留意與觀察。
|
2016 年 12 月-國產休旅車/商用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Sienta 1.5/1.8 |
2,183 |
|
2
|
 |
Honda HR-V 1.8 |
1,106 |
|
3
|
 |
Honda CR-V 2.0/2.4 |
1,074 |
|
4
|
 |
CMC Veryca |
872 |
|
5
|
 |
Ford Kuga 1.5/2.0/2.0D |
824 |
1.5 |
540 |
66% |
2.0 |
160 |
19% |
2.0D |
124 |
15% |
|
6
|
 |
CMC Zinger 2.4 |
710 |
|
7
|
 |
Nissan X-trail |
690 |
|
8
|
 |
Hyundai Tucson 2.0 /2.0D |
579 |
|
9
|
 |
Luxgen U6 Turbo |
575 |
|
10 |
 |
Mitsubishi Delica |
550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Hyundai Santa Fe |
229 |
|
|
 |
Kia Carens
|
157 |
|
|
 |
Luxgen U7 Turbo 2.2 |
57 |
|
|
 |
Luxgen M7 Turbo 2.2 |
203 |
|
|
 |
Luxgen V7 Turbo 2.2 |
21 |
|
|
 |
Mitsubishi Outlander 2.4 |
445 |
|
|
 |
Toyota Wish 2.0 |
328 |
|
|
 |
Toyota Innova 2.0 |
5 |
|
4. 進口總市場
- 2016 年 12 月進口新車總市場銷售數字正式出爐,一如以往,各家進口車商都會趁著 2016 年的最後一個月份進行銷售衝刺,藉由高額度的促販動作刺激銷售買氣,為 2016 年度的銷售表現畫下完美句點。2016 年 12 月進口新車總市場的新車掛牌數為 17,167 輛,總市場佔有率達到 41%,銷售表現較 11 月有著 7.3%的成長幅度。
- 年度進口車總市場表現部份,2016 年度進口車總市場繳出 170,397 輛的總掛牌數,占國內總市場的 38.8%,且相較於 2015 年度有著 10.2%的成長表現,順利的守住了 10%的成長比例,也可看出國內進口車總市場連年不斷成長的趨勢,相較於國產車市場的不斷萎縮,可明顯看出國內新車消費市場走向的明顯變化。
- 2016 年度進口車總市場排行第 1 名,由 Toyota 以 28,027 輛拿下,第 2 及第 3 名則分別為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以及日系品牌 Mazda。在年度排行榜的前 5 名中,成長率最高的為日系品牌 Mazda,達到 26.7%的成長比例,次之則為 Lexus 的 22%,而包含 BMW、Volkswagen、Audi、Volvo 以及 Porsche 的 2016 年度銷售表現,皆未較 2015 年度來的出色。
- 將焦點轉回至 2016 年 12 月進口新車銷售排行榜,在主力銷售車款 RAV4 貨源充足且銷售表現維持正常的前提下,Toyota 一如以往拿下了進口品牌銷售第 1 名的寶座,3,192 輛的銷售表現中、有著 81%的銷售量皆是由 RAV4 所貢獻,而 Prius 系列油電家族在 12 月份皆較 11 月份有著超過 32%以上的銷售成長比例,也讓 Toyota 在 12 月份順利開出紅盤。
|
2016 年 12 月-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Toyota |
3,192 |
101.3% |
117.0% |
18.6% |
2 |
Mercedes-Benz |
2,199 |
108.0% |
108.6% |
12.8% |
3 |
Mazda |
2,147 |
100.9% |
115.5% |
12.5% |
4 |
BMW |
2,021 |
107.3% |
117.4% |
11.8% |
5 |
Lexus |
1,641 |
122.5% |
100.4% |
9.6% |
6 |
Volkswagen |
961 |
79.8% |
120.4% |
5.6% |
總市場 |
17,167 |
107.3% |
108.0% |
41.0% |
5. 進口車
進口一般轎車
- Mazda Mazda3 每月穩定交出千輛以上的成績,持續在進口一般品牌轎車當中輕鬆佔據排行榜冠軍。回顧整年度銷售數字,Mazda3 除了 8 月份因為改換新年式,有短暫的空窗期無法交車以外,2016 年下半平均每月都有 1,000 輛以上的交車量,5 月之前平均約 700 輛的交車數字,在進口轎車市場可說是毫無對手,即便是與國產轎車市場相比也有機會佔據前 3 名。其主要原因是其車款產品力、售價跟外型有非常高的競爭力,甚至讓消費者願意等待長達 1 個半月以上的交車時間,可以預期未來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看到此車占據榜首。
- Toyota Prius 的狀況與 Mazda3 類似,在訂單累積的情況下,每月交車數量受限於原廠產能,不過整體來說相對維持穩定,本月份交出 188 輛的成績,站上第 2 名的位置。當然,以油電車的售價與汽油車相比,本身接受的民眾數量就較低,但整體而言,觀察主力純採油電車系的銷售成績來說,Prius 絕對是市占率第 1 名的油電車款。
- Mazda Mazda2 於 12 月份難得繳出極高的銷售數字,這款 Mazda 是唯一的非日本製車款,一直以來也都是在缺車的狀態,平均交車期約為 1 個半月。而本月的好成績,主要是船期跟上,因此擁有較多的領牌數。
- Volkswagen 的 Golf 本月份銷售數字大幅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台灣福斯策略調整。過去台灣福斯採預估單量的方式引進車款,幾乎所有熱門車款都是訂車後不需等待即可交車。自 2017 年式車款開始,台灣福斯引進車款採接單制,每月統整後才會向原廠下單,平均等待時間約為 2 個月。對於消費者來說,雖然要稍微等待,不過都可以領到即期新車。
- Mazda Mazda6 也是相對穩定的銷售車款,每月固定 100 輛出頭的數字,相比於同級其他波動較大的車款相比,每月固定可以佔據第 5 至 6 名的位置。Mazda6 Wagon 車型交車在即,預計 2017 年其車系交車數量還會有所向上提升。
|
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
- 毫無意外的,12 月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排行榜的第 1 名,依然由 Toyota RAV4 所拿下,其以 2,597 輛的銷售表現,持續展現無車可敵的強旺銷售氣勢。而同屬 Toyota 進口車型的 7 人座 MPV 車款 Previa,亦於 12 月底在國內推出 2017 年式的小改款車型,除在售價及配備有所更動外,亦新增福祉車款的選擇,有望再度提升市占率表現。
- 於 2016 年 12 月份以現金折讓搭配零利率促銷雙管齊下的 Subaru Forester 車系,在 12 月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排行榜上一舉衝上第 2 名的成績,Forester 繳出了 492 輛的掛牌數表現,超越其主要的市場對手 Mazda CX-5。雖然 Mazda CX-5 在 12 月份 356 輛的銷售表現未若 Subaru Forester 來的亮眼,但仍占據了排行榜第 4 名的位置,Mazda CX-3 則以 7 輛的差距險勝老大哥 Mazda CX-5,站上排行榜第 3 名的位置。
- 於 2016 年 9 月正式引進國內的新一代 Suzuki Vitara 車系,改採中小型跨界 SUV 車格設定,正好打入現今最熱門的新興 SUV 級距,市場戰力較前代車款大幅提升,在 12 月份首度以 333 輛的銷售表現,站上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排行榜第 5 名的位置,較 11 月份更有著高達 51.4%的成長表現,年末再度衝刺出一波新高銷售量表現。
|
2016 年 12 月-進口一般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azda Mazda3 |
1,145 |
1 |
Toyota Rav4 |
2,597 |
2
|
Toyota Prius |
188 |
2 |
Subaru Forester |
492 |
|
Mazda Mazda2 |
152 |
3 |
Mazda CX-3 |
363 |
4
|
Volkswagen Golf |
116 |
4 |
Mazda CX-5 |
356 |
5
|
Mazda Mazda6 |
106 |
5 |
Suzuki Vitara |
333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Suzuki SX4 crossover |
82 |
|
Honda Odyssey |
269 |
|
Subaru Outback |
101 |
|
Suzuki Carry |
214 |
|
Subaru Levorg |
99 |
|
Škoda Yeti |
68 |
|
Suzuki Swift |
98 |
|
Toyota Previa |
126 |
|
Škoda Fabia |
88 |
|
Toyota Sienna |
84 |
|
Škoda Superb |
62 |
|
Volkswagen Tiguan |
175 |
|
Škoda Octavia |
45 |
|
Volkswagen Touran |
196 |
|
Volkswagen Passat |
84 |
|
Volkswagen Caravelle |
126 |
進口豪華轎車
- 藉著 2016 年底的促銷,各車廠的銷售數字平均都有大幅提升,不過 Mercedes-Benz 的 C-Class 仍然以 562 輛的成績,輕鬆佔據進口豪華轎車的冠軍。放眼 2017 年,BMW 對應級距的 3 系列預計將在 2017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發表、2018 年才會上市,再加上 Audi 全新世代 A4 車系威脅不大,預計 2017 年整年度 C-Class 獨佔鰲頭的機率仍不低。
- Mercedes-Benz E-Class 狀況與 C-Class 相近,挾帶著車款較新的優勢,2016 年整年度都擁有不錯的成績。12 月份也以破 500 輛的成績,站上此級距排行榜亞軍。不過,依照 E-Class 與 5 系列過往交鋒廝殺的狀況,2017 年 BMW 大改款 5 系列發表後,肯定有另一番激戰。
- BMW 於 2016 年的轎車銷售主力 5 系列,在最後一個月靠著年底促銷衝起一波新的高潮,雖然仍被 Mercedes-Benz 壓下,但 492 輛的成績仍然相當的亮眼。預計將在農曆年後發表的大改款新車,有機會還可以將銷售數字再度向上提升,能否趁新車氣勢一舉壓下 Mercedes-Benz 主力車款,肯定是年後的重頭好戲。
- Lexus ES 與 BMW 3 系列於 2016 整年度都相當的穩定,幾乎穩坐排行榜第 4 名與第 5 名。這兩款主力車款距離大改款都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估計接下來還是會持平。
- Infinti 靠著 Q30 成功的拉起整年度的銷售狀況,年底最後一波衝刺讓 Q30 賣出了 135 輛,雖然距離排行榜前 5 名還有相當大一段距離,但是整年度優秀的銷售成績,讓 Infiniti 年度賣出破 2,000 輛,年成長率超過 34%,成為臺灣汽車廠牌中,成長比率最高的車廠,以 Infiniti 原廠的規劃,搭載全新低排量高性能動力的新世代 Q60 與 QX50 等新車,未來都將陸續導入臺灣市場,讓人持續看好 Infinti 未來的銷售表現。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BMW 7 系列,靠著年底最後一波衝刺,成功地擊敗 Mercedes-Benz S-Class,拿下臺灣進口豪華大型轎車冠軍,對於 BMW 來說,可說是最好的消息了。兩者你來我往的短兵較勁,也確立國內進口豪華大型轎車,已由 7 系列與 S-Class 雙雄爭鋒的局面。當然,S-Class 小改預計將會在 2017 年登場,Lexus 也將迎來品牌轎車旗艦 LS 車系大改款,屆時豪華大型轎車又會有一番廝殺。
|
進口豪華品牌休旅車
- 長期在進口豪華品牌休旅車市場有著出色表現的日系品牌 Lexus,即時面對德系豪華品牌在後追擊依然毫務懼色,於 12 月份 Lexus RX 車系再度以 581 輛的銷售成績蟬聯銷售冠軍寶座,而同屬於 Lexus 品牌的 NX 車系表現雖未若老大哥來的亮眼,但也以 300 輛的新車掛牌數,占據了排行榜第 2 名的位置。
- 於車系大改款更名後的 Mercedes-Benz GLC 車系,自 2015 年 10 月導入國內販售後,便展現出強勢的市場銷售戰力,於新車市場上更頻頻出現缺車的狀態,在 12 月再度以 201 輛的掛牌數表現,站上進口豪華品牌休旅車第 3 名的位置。而全新戰力 GLC Coupé亦於 2016 年 12 月 20 日正式在國內發表,有望與現行 GLC 車系聯手創造出更為優異的銷售量表現。
- 雖然銷售表現未能較同級市場主要對手來的亮眼,但 BMW 旗下 X 系列休旅車款在 12 月份也皆有著破百輛的銷售,其中,X3 及 X5 皆分別繳出 104 輛及 128 輛的銷售表現,而其中銷售表現最為出色的、則是於 2015 年 10 月導入國內的第 2 代 X1 車系,以 197 輛的銷售表現站上排行榜第 4 名的位置,相較 11 月份更有著 41.7%的成長幅度。
|
2016 年 12 月-進口豪華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C-Class |
562 |
1 |
Lexus RX |
581 |
2
|
Mercedes-Benz E-Class |
532 |
2 |
Lexus NX |
300 |
|
BMW 5 Series |
492 |
3 |
Mercedes-Benz GLC |
201 |
4
|
Lexus ES |
337 |
4 |
BMW X1 |
197 |
5
|
BMW 3 Series |
300 |
5 |
Mercedes-Benz GLE |
141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BMW 1 Series |
157 |
|
Audi Q3 |
60 |
|
BMW 2 Series |
191 |
|
BMW X3 |
104 |
|
BMW 7 Series |
120 |
|
BMW X5 |
128 |
|
Infiniti Q30 |
135 |
|
Porsche Macan |
108 |
|
Lexus IS |
217 |
|
Porsche Cayenne |
81 |
|
Mercedes-Benz A-Class |
123 |
|
Volvo XC60 |
104 |
|
Mercedes-Benz B-Class |
89 |
|
Volvo XC90 |
64 |
|
Volvo V40 |
157 |
|
Infiniti QX70 |
23 |
6.特殊稀有車篇
- 12 月的國內稀有車市場,由 Ferrari 和 Maserati 所領軍的義大利豪華品牌軍團,依舊擁有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不但包括兩輛售價較改款前 FF 還低、滿載所有 Ferrari 所有量產車科技的 GTC4Lusso,488 GTB 488 Spider 也各有 1 輛新車上路;已在國內發表品牌首款 LSUV 的 Maserati,儘管全球市場依然處在缺車狀態之中,仍舊一口氣交出 18 輛 Levante S,以及 1 輛已開始接單、預計 1 月 6 日上市的入門 Levante 車型,且 2017 年式的 Ghibli 及小改款 Quattroporte,也各自擁有 19、13 輛的成績單,為迎接 2017 年開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紅盤。
- 英國稀有車品牌則很罕見地在 12 月由 Rolls-Royce 所支撐,其很誇張的掛牌了 6 輛 Ghost、2 輛 Wraith 和 1 輛 Phantom EWB 長軸車型,Bentley 的銷量則明顯較過去衰退不少、光芒略顯失色;而 McLaren 則是與 Aston Martin 同樣、目前均苦於無車可交的狀況,不過、Aston Martin 的「中興戰力」:DB11,目前第 1 輛要交給總代理的測試車已於 12 月抵港,預計很快便會完成認證,可望在 2017 年 3 月開始交車給國內的消費者。
|
2016 年 12 月-稀有車種銷售表 |
廠牌 |
車款 |
銷量(輛) |
Abarth |
695 Biposto |
1 |
Alfa Romeo |
Giulietta |
2 |
Alpina |
B3 GT3 |
1 |
Aston Martin |
Rapide S |
1 |
Vanquish |
1 |
Audi |
R8 |
3 |
RS6 |
5 |
RS Q3 |
1 |
Bentley |
Continental GT V8 / 6.0 |
2 / 1 |
Flying Spur 6.0 / Speed |
2 / 1 |
Bentayga |
1 |
BMW |
M2 |
27 |
M3/ M4 |
11 / 7 |
M5/ M6 |
3 / 1 |
X5 M |
1 |
BMW I |
i8 |
2 |
Cadillac |
Escalade ESV |
1 |
Caterham |
7 Roadster SV |
1 |
Ferrari |
488 GTB |
2 |
488 Spider |
1 |
GTC4Lusso |
2 |
Fiat |
500 |
2 |
Ford |
Mustang 2.3 / GT |
27 / 1 |
Honda |
Civic Type-R |
4 |
Hyundai |
Genesis |
1 |
Lamborghini |
Aventador LP 700-4 |
1 |
Huracán LP580-2/ LP610-4 Spyder |
1 / 1 |
Lexus |
RC F |
2 |
Maserati |
Ghibli / Diesel |
16 / 3 |
Quattroporte / S Q4/ S Q4 GranLusso/ GTS GranLusso |
5 / 4 / 2 / 2 |
GranTurismo / Sport |
1 / 2 |
Levante/ S |
2 / 18 |
Mercedes-AMG |
A45/ CLA45/ GLA45 |
8 / 18 / 3 |
C43 |
14 |
E63 / CLS63 |
1 / 4 |
S63 |
2 |
GL/ GLE63 |
1 / 3 |
GLS63 |
2 |
G63 |
3 |
SLC43 |
5 |
GT S |
2 |
Mercedes-Maybach |
S500 / S600 |
2 / 3 |
McLaren |
540C |
1 |
Nissan |
GT-R |
2 |
Porsche |
718 Cayman |
25 |
Boxster |
3 |
911 |
14 |
Rolls-Royce |
Ghost |
6 |
Phantom EWB |
1 |
Wraith |
2 |
結論
- 一如前言所提,2016 年全年繳出穩健的成績單,最後以累積銷售 439,629 輛封關,相較於 2015 年全年度成長約 4.5%的幅度,寫下漂亮的成績。然而,若將時間回推到 2015 年底與 2016 年初,產業界對於整體市場的觀察與氛圍,對 2016 年總市場能否持續成長並不確定,尤其是年初對於政經局勢與全球經濟環境的不安感,但隨總統大選結果確定、政局交替完成後,並沒有造成顯著的波動。
- 反觀,在 2016 年 1 月 8 日正式實施的貨物稅減免措施,對於全年度新車銷售達到正面刺激的效果,這項長達 5 年的獎勵措施,鼓勵購買新車的消費者若附上舊車「報廢」或「出口」之證明,可獲得減免 5 萬的優惠,雖然,政策實施後,由於舊車出口缺乏競爭力,國內消費者最終選擇以報廢來獲得 5 萬元減免,但紮紮實實在購車成本降低 5 萬元的優惠,確實有助於原已規劃汰換舊車的買家,更明確浮現成為換舊購新的生力軍,同時相當程度的支撐 2016 年的新車買氣,而政策優惠將到民國 110 年 7 月 7 日 (2021 年 7 月 7 日),後續仍將有機會釋放現有舊車主進行換購,成為未來 4 年半新車市場買氣的加溫爐火。
- 最後,就總體的產品生態來看,臺灣新車市場也面臨相當大的轉變,傳統主力的一般品牌轎車級距,雖然仍支撐總市場單一車系銷售冠軍的中小型轎車 Toyota Corolla,但不可否認的,整體轎車市場不論小型、中小型與中大型正逐步萎縮,部分車廠也紛紛棄守國產陣營,改以進口導入轎車品牌做銷售量與成本的調控因應。
- 當然,既然總市場仍有成長,有穩縮的級距也代表有新興成長產品,SUV 運動休旅車仍然持續熱門,但隨著全球跨界休旅浪潮的興起,這股在原有 SUV 甚至轎式 MPV 級距,另闢戰場的 Corssover 跨界休旅產品,也讓休旅市場有更多元與熱絡的發展,包括 2016 年新導入的 Honda HR-V、Toyota Sienta,以及 2017 年即將抵臺的 Toyota C-HR 都將是衝高跨界市場重要生力軍。
- 另外,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及新世代車輛在傳動效能的明顯提升,讓希望能迎合家庭多人乘載機能,或者兼具照顧年長客層的 MPV 箱式休旅級距,也成為 2016 年持續加溫的級距,除經營多年的 Toyota Previa、 Volkswagen CV Transporter 車系之外,包括 Honda Odyssey、和泰以總代理之姿導入的 Toyota Sienna、Mercedes-Benz V-Class 與國產自主開發福祉車系 Luxgen V7 等車型,也都普遍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讓 MPV 與廂式休旅車級距仍有進一步拓展的機會。
|
2016 年 12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39,495 |
105.3% |
31.7% |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46,398 |
110.1% |
10.6% |
93,097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4,723 |
103.0% |
10.2% |
94,772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27,361 |
99.0% |
6.2% |
112,134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24,950 |
115.8% |
5.7% |
114,545 |
6 |
台灣馬自達 |
Mazda |
23,710 |
112.7% |
5.4% |
115,785 |
總市場 |
439,629 |
104.5% |
100.0% |
|
2016 年 12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28,027 |
116.7% |
16.4% |
|
2 |
Mercedes-Benz |
24,950 |
115.8% |
14.6% |
3,077 |
3 |
Mazda |
22,418 |
126.7% |
13.2% |
5,609 |
4 |
BMW |
19,061 |
97.6% |
11.2% |
8,966 |
5 |
Lexus |
15,184 |
122.0% |
8.9% |
12,843 |
6 |
Volkswagen |
10,693 |
98.7% |
6.3% |
17,334 |
總市場 |
170,397 |
110.2% |
38.8% |
|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