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總代理汎德在今日(2/23)正式發表大改款原廠代號 U11 的第 3 代 X1,以及首度推出的純電 iX1,新車在國內導入燃油的 sDrive18i xLine 與 sDrive20i xLine、還有純電 iX1 xDrive30 xLine 共計 3 種車型,建議售價依序為 190 萬、212 萬、222 萬不等,與預售價相同。 20i 車型比入門 18i 增列 HUD、AR 導航、360 度環景,純電 iX1 又比起 20i 多出包含 313 匹電動雙馬達四驅、遠端空調啟動、M 跑車化懸吊、全景天窗等配置,

預接單中燃油與純電各接 750 張、總計已接單 1,500 張,其中燃油版本中,sDrive20i 首批佔 7 成接單、18i 則佔 3 成,年度配額 iX1 為 1,000 輛、燃油版約為 1,300 輛。燃油 X1 預計 3 月下旬交車,至於純電 iX1 則有待 5 月。

BMW 總代理汎德在今日(2/23)正式發表大改款原廠代號 U11 的第 3 代 X1,以及首度推出的純電 iX1,建議售價依序為 190 萬、212 萬、222 萬不等,與預售價相同。
圖左為 BMW 臺灣總代理汎德汽車總經理李昀潔、圖右為 BMW Group 臺港澳執行董事馬霆。

燃油車型較上代調漲 3~5 萬,純電 iX1 較 20i 多出 10 萬元

BMW 原廠在 2022 年 6 月發表代號 U11 的大改款第 3 代 X1、並首度帶來純電版的 iX1,是品牌旗下 FAAR 前驅平臺中首款兼具燃油、PHEV、純電 3 大動力類型的車系。而國內總代理汎德先前是在 2022 年 10 月公布預售價分別為 190 萬 sDrive18i xLine、212 萬 sDrive20i xLine、222 萬 iX1 xDrive30 xLine。

如今 3 車型的正式建議售價皆相同。對比上一代 F48 世代 X1 的 185 萬 sDrive18i、209 萬 sDrive20i,燃油車型部分有 3~5 萬的漲幅。

大改款 X1 雙車系在外觀採用第 2 代 2 Series Active Tourer 相似的放大雙腎型相連水箱護罩,只不過 X1 在整體水箱護罩外框造型上顯得更為方正。頭燈組方面新車也採用較為銳利的三角幾何造型,全車系標配的 LED 燈組內更有雙倒 L 型 LED 晝行燈眉。車側採用更為流暢洗鍊的肌理線條,搭配新世代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厚實車尾線條結合全新燻黑 L 型 3D 立體尾燈造型,立體曲面設計別具辨識度。

國內導入的 X1 與 iX1 全數皆標配 xLine 套件,圖示為 X1 sDrive18i 車型,但標配為 18 吋輪圈、圖示車型另升級 19 吋輪圈。
圖為國內採標準配置的 X1 sDrive20i 車型,其較 18i 車型升級為 19 吋輪圈組。
圖為 19 吋 V 輻式 867 型輪圈組,展示車配胎為 Pirelli P Zero。

車身尺碼部分,大改款 X1 長寬高來到 4,500x 1,845 x 1,642mm(iX1 車高為 1,616mm)、軸距為 2,692mm,相較於第 2 代 X1 的 4,447x 1,821 x 1,598mm、軸距 2,670mm,其車長增加 53mm、車寬加寬 21mm、車高加高 44mm,軸距也放大 22mm,全車風阻係數則降低為 0.26。

大改款 X1 車長來到 4,500mm,相較上代車長增加 53mm,軸距也放大 22mm。但燃油版 X1 的車高為 1,642mm(圖上)、純電版 iX1 車高則為 1,616mm(圖下)。

國內導入車型在外觀配備方面,全車系皆具有光型變化的智慧 LED 頭燈,而且不論燃油 X1 或純電 iX1 都採用 xLine 外觀套件,並配有緞面鋁質窗框、鋁質車頂架;不過純電 BMW iX1 全車皆以醒目的專屬 BMW i 藍色飾條裝飾,鑲嵌於水箱護罩、進氣壩、側裙以及後保桿兩側,塑造更加專屬的視覺。

X1 新世代採用放大的相連水箱護罩,國內導入車型在外觀配備方面,全車系皆具有光型變化的智慧 LED 頭燈。

感應式電動尾門、智慧 Comfort Access 免鑰匙系統、BMW 手機數位鑰匙 2.0 等科技配置皆為標配。但 sDrive18i 車型足下搭載的是 18 吋空氣力學 866 型輪圈組,高階 sDrive20i xLine 車型與 iX1 皆升級為 19 吋 V 輻式 867 型輪圈組。甚至在純電 iX1 xDrive30 xLine 身上,比起燃油版本皆另外多出全景電動玻璃天窗、M 跑車化懸吊系統、可變式運動轉向系統(可變轉向齒比)、以及純電車專屬的遠端空調啟動配置。

純電 BMW iX1 全車皆以醒目的專屬 BMW i 藍色飾條裝飾,鑲嵌於水箱護罩、進氣壩、側裙以及後保桿兩側。標配車型為 19 吋輪圈設定,圖示車型另選配 20 吋輪圈。
iX1 在廠徽、水箱護罩、輪圈廠徽、以及前保桿 L 型飾條處都加入 BMW i 藍色元素,並改採封閉式水箱護罩設計。
大改款 X1 導入 3D 立體 L 型尾燈組。

活動現場更展出搭載 M Sport 套件外觀的 sDrive20i 動力車型,M Sport 套件在 18i 動力需另行以 19.5 萬元選配、而在 20i 與 iX1 則是需以 14.9 萬元選配。M Sport 套件在外觀包含 M Sport 空力套件、黑色高光澤車頂架、黑色高光澤窗框、19 吋雙色 M 雙輻式 871 M 型輪圈等配置,並升級 M 跑車化動態懸吊系統 (含車身降低 15mm、含可變式運動轉向系統)。

活動現場更展出搭載 M Sport 套件外觀的 sDrive20i 動力車型,M Sport 套件在 18i 動力需另行以 19.5 萬元選配、而在 20i 與 iX1 則是需以 14.9 萬元選配。
M Sport 套件車型搭載 19 吋雙色 M 雙輻式 871 M 型輪圈等配置,並升級 M 跑車化動態懸吊系統 (含車身降低 15mm、含可變式運動轉向系統)。

內裝導入 iDrive 8,採 10.25 吋儀表與 10.7 吋中控組合

內裝方面,大改款 X1 與 iX1 皆搭載懸浮式曲面螢幕,以 10.25 吋虛擬數位儀表、搭配 10.7 吋中控觸控螢幕組合而成,採用最新世代的 BMW iDrive 8 使用者互動介面,配有智慧語音助理 2.0 、無線 Apple CarPlay 與無線 Android Auto 等科技。另外在 sDrive20i 以上等級還追加 AR 擴增實境導航功能。

改款 X1 與 iX1 皆搭載懸浮式曲面螢幕,以 10.25 吋虛擬數位儀表、搭配 10.7 吋中控觸控螢幕組合而成。圖為標準 sDrive20i 車型內裝。

全車系也都標配手機無線充電、環艙氣氛燈組,但各車型差異之處,sDrive18i 採用黑色高光澤車內飾板、其餘 sDrive20i 與 iX1 則改搭 Fine-Wood 尤加利木紋飾板。配備上除 sDrive20i 與 iX1 才配有 AR 擴增實境導航外,sDrive20i 與 iX1 還比 18i 多出 HUD、雙前座跑車座椅、360 度環景、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在安全輔助上也多出前方橫向車流警示、車側防撞輔助功能。

sDrive20i 與 iX1 等級才配有 AR 擴增實境導航。
sDrive20i 與 iX1 還比 18i 多出 HUD 的配置。
圖為米色內裝式樣設定之 sDrive18i,展示車另選配尤加利木飾板。
圖為 ix1 內裝。其多出許多 BMW i 藍色元素妝點。
iX1 標配全景電動天窗。

除上述提及的功能,大改款 X1 也搭載多項全新世代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標配包含全速域 ACC 主動車距定速控制、Level 2 等級的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以及盲點偵測系統、後方車流警示,還搭載自動停車輔助、以及可記錄最多 50 公尺路徑的自動倒車輔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sDrive18i 車型 ACC 與車道維持作動速域為 0~180 公里,sDrive20i 與 iX1 則為較高的 0~210 公里。

大改款 X1 也搭載多項全新世代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標配包含全速域 ACC 主動車距定速控制、Level 2 等級的主動車道維持輔助。
大改款 X1 與 7 Series、小改款 X7 等相同,全數標配自動變換車道輔助功能。開啟 ACC 與車道維持下,輕撥方向燈即能自動切換。
360 度環景、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都是在 sDrive20i 與 iX1 才有標配。

空間鋪陳部分,Sensatec 透氣皮質儀表臺包覆及 Sensatec 皮質座椅為全車系標配,雙前座電動調整含駕駛座記憶功能,也搭配豪華型雙區恆溫空調。新世代 X1 在空間機能性也大幅進化,擁有相當寬敞的行李空間,後排座椅標配 5 段傾角可調整,但後座椅墊前後滑移功能需選配 1.9 萬元的後座可調式空間管理系統(iX1 無法選配)。

燃油的 18i 與 20i 在後排未傾倒前擁有 540 公升容積、相較前代增加 35 公升,後排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600 公升、相較前代增加 50 公升;至於純電 iX1 未傾倒前的容積則為 490 公升、傾倒後可擴充為 1,495 公升。

圖為標配搭載雙前座跑車座椅之 sDrive20i,後排座椅標配 5 段傾角可調整,但後座椅墊前後滑移功能需選配 1.9 萬元的後座可調式空間管理系統(iX1 無法選配)。
iX1 在車室內乘坐空間部分,受制於要容納電池組,其地板深度較燃油版 X1 略淺。
燃油版 X1 皆具有 540 公升~1,600 公升容積,但 X1 sDrive20i 後廂底板下方配有 48V 鋰電池、隔板無法全數上掀。
未配置 48V 系統的 sDrive18i 可將行李箱底部隔板全數上掀。
純電 iX1 未傾倒前的容積則為 490 公升、傾倒後可擴充為 1,495 公升。但同樣可將行李箱底部隔板全數上掀。

M Sport 套件車型主要則多出 M 跑車化方向盤、換檔撥片、黑色車內頂篷,M 金屬油門煞車踏板、M 字樣車門檻等 M Sport 內裝套件。

M Sport 套件車型,主要則多出 M 跑車化方向盤、換檔撥片,雙前座跑車座椅含麂皮、M 字樣車門檻等 M Sport 內裝套件。

18i 傳統汽油設定、sDrive20i 搭 ISG 48V,iX1 最大馬力 313 匹

sDrive18i 搭載 1.5 升 3 缸渦輪引擎、並沒有配置 48V 輕油電動力系統,最大馬力 136 匹、最大扭力 23.5 公斤米,靜止加速破百為 9.2 秒,搭配的變速箱為 7 速雙離合自手排,sDrive 字樣則代表其採用前輪驅動配置。

而燃油高階的 sDrive20i 同樣為前輪驅動配置,與國內的 220i Active Tourer 相同,同樣採代號 B38 的 1.5 升 TwinPower Turbo 直列 3 缸汽油渦輪引擎搭配 ISG 48V 輕油電系統,搭配 7 速 Step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引擎本體具有 156 匹馬力、24.5 公斤米扭力。至於 ISG 48V 系統可於全油門急加速時啟動 eBoost 模式、提供額外 19 匹馬力輔助並降低渦輪遲滯,讓 X1 sDrive20i 擁有 170 匹的最大綜效馬力、以及最大綜效扭力 28.5 公斤米的輸出。

全車系有 6 種行車模式可選。
sDrive18i 搭載 1.5 升 3 缸渦輪引擎、並沒有配置 48V 輕油電動力系統,最大馬力 136 匹、最大扭力 23.5 公斤米,靜止加速破百為 9.2 秒。
燃油高階的 sDrive20i,採代號 B38 的 1.5 升 TwinPower Turbo 直列 3 缸汽油渦輪引擎搭配 ISG 48V 輕油電系統,提供額外 19 匹馬力輔助並降低渦輪遲滯,讓 X1 sDrive20i 擁有 170 匹的最大綜效馬力。但標配車型僅有 D/L 檔配置。
現場展示選配 M Sport 套件的 sDrive20i 車型,除了在方向盤後方多出換檔撥片與手動換檔模式,在排檔座處較標配車型也多出 S 檔配置。

純電 iX1 部分,其目前提供 iX1 xDrive30 單一車型, 採用最新的 BMW 第 5 代 eDrive 純電動能科技,搭載前後各 1 具勵磁馬達的雙馬達四驅配置,前後馬達分別為代號 eDrive 5.0 M170SF、eDrive 5.0 M170SR,功率重量比為 1.5 kW/kg。

iX1 在搭配 Boost 功能之下,更創造出 313 匹的最大馬力輸出、50.4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時速 0 到 100 公里加速僅需 5.6 秒。一般行車時則輸出 270 匹,但標配的 iX1 可在任何行車模式下深踩油門、就會進入 Boost 模式;選配 M Sport 套件車型則主要多出方向盤後方獨立 Boost 按鈕、按下後踩油門即可輸出 10 秒的 313 匹馬力,無須像標配車型一定要深踩油門才會進入 Boost 狀態。

而 iX1 xDrive30 採用總容量達到 66.5kWh(可用容量 64.7kWh)的鋰電池模組,電池組能量密度為 152 Wh/kg。

ix1 並沒有配置前行李箱設計,排檔座有 B 檔切換,最大馬力 313 匹可在 Boost 模式下輸出約 10 秒,一般行車時則輸出 270 匹。標配的 iX1 就可在任何行車模式下深踩油門進入 Boost 模式,選配 M Sport 套件車型則多出方向盤後方獨立 Boost 按鈕、按下後踩油門即可輸出 10 秒的 313 匹馬力。
iX1 xDrive30 具有多種動能回收控制設定,並且多出充電控制等選單。

iX1 xDrive30 原廠公告的 WLTP 最高續航里程可達 440 公里。充電規格方面,iX1 最高可支援 130kW 的充電功率,透過 BMW i 高速充電站,iX1 xDrive30 原廠強調 10%~80%充電最快可在 29 分鐘完成,並且最快只要充電 10 分鐘就能補充最高 120 公里的續航里程。

充電規格方面採用美規 AC 慢充 J1772、DC 快充 CCS1,iX1 最高可支援 130kW 的充電功率。原廠強調 10%~80%充電最快可在 29 分鐘完成。
圖為 iX1 之輸出功率、以及 DC 快充曲線。
豪華電動休旅動力規格比較表
車款 Tesla Model Y Mercedes-EQ EQA Mercedes-EQ EQB BMW iX1 Volvo XC40 Recharge
車型 Long Range/
Performance
250 300 4Matic xDrive30 xLine

Single/Twin

售價 (萬元) 211.99 /237.99 215 265 222 179/219
動力驅動 雙馬達四驅 單馬達前驅 雙馬達四驅 雙馬達四驅 單馬達前驅/雙馬達四驅
最大馬力 371 匹/437 匹 190 匹 228 匹 313 匹 231 匹/408 匹
0~100km/h 加速 5 秒/3.7 秒 8.6 秒 8 秒 5.6 秒 7.4 秒/4.9 秒
電池組可用容量(Usable) 未公布 66.5kWh 66.5kWh 64.7kWh 67kWh/75kWh
續航里程(WLTP 標準,單位:公里) 542/514 496 423 440 425(NEDC 486)/438(NEDC 465)
DC 最大充電功率 250kW 100kW 100kW 130kW 150kW
10%~80%快充時間 30 分鐘 30 分鐘 30 分鐘 29 分鐘 28~3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