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 Volkswagen 集團 MEB 平臺的 Audi 中型 SUV 純電休旅 Q4 e-tron,自 2021 年 4 月發表以來,備受許多國內消費者期待。如今 U-CAR 網友率先於臺北內湖地區,捕獲到 Q4 e-tron 無偽裝實車、懸掛「試 5016」試車牌在國內現身的身影,但台灣奧迪表示該輛測試車並非其所有,推斷應當為國內貿易商或其他測試單位先行導入。
雖然 Q4 e-tron 目前還未有新車正式導入規格的資訊,但台灣奧迪總裁 Rahil Ansari 先前已在 2023 IAA 車展透露,臺灣市場將在 2024 年引進 Q4 e-tron、詳細的時程仍有待後續公布,推測最快不排除 2024 上半年有機會現身。
Audi 原廠最早是在 2021 年 4 月 15 日,同步推出 Q4 e-tron 與 Q4 e-tron Sportback,其與 Volkswagen ID.4、Škoda Enyaq iV 等車,同樣都是基於 Volkswagen 集團 MEB 平臺打造,甚至連產線基地也同樣是在 Volkswagen 德國 Zwickau 生產, 而非 Audi 自家的工廠。產品定位上則為中型 LSUV 休旅,其中 Q4 e-tron Sportback 是採用斜背的版本,Q4 e-tron 則是較為傳統的 SUV 身型定位。
車身尺碼部分,Audi Q4 e-tron 的長×寬×高分別為 4,588×1,865×1,632mm,軸距來到 2,760mm 的水準。創造出更佳的車室乘坐以及載物空間表現,車艙內部長度來到 1,830mm,已接近大型休旅的水準。Q4 e-tron 外部尺碼設定,也正好位於同門 Q3 以及 Q5 之間。迴轉半徑最小則可達到 5.1 公尺。
而在整體造型上,Q4 e-tron 與 2019 年日內瓦車展發表的 Audi Q4 e-tron 概念車相當類似,量產版本包括 8 邊形的水箱護罩框架內,採用封閉式的格柵設計,都與概念車如出一轍,空氣則是透過前保桿兩側與下方的進氣口流通。不過量產版本的頭燈組以及下方進氣孔顯得更為厚實,保桿兩側的進氣孔面積也縮小並加上雷達組。Q4 e-tron 車系在造型套件提供基礎版本、advanced 與運動化 S line 等 3 種選擇,車燈科技部分,海外原廠在全車系標配 LED 頭尾燈,並有 Maritx LED 矩陣式光源提供選配。
車側輪拱處有著相當明顯的外擴式輪拱,讓這輛跨界休旅看起來有著充沛的運動感。而 Q4 e-tron 車尾的線條走向雖然未如概念車擁有高翹的保桿,但無論是尾門的 6 角形肌理、尾燈造型或是保桿線條看起來完全相同。
車尾處則有此次無偽裝照捕獲明顯的貫穿式尾燈,搭配原先即富肌理線條的後輪拱,帶來更高層次的跑格視覺效果。雙車型流線的外觀設計也分別為 Q4 e-tron 和 Q4 e-tron Sportback 分別帶來 0.28、0.26 的低風阻,也有助於提升節能表現。
內裝方面,Q4 e-tron 在儀表板兩側出風口向上外擴的縣線條以及斜向駕駛的中央觸控螢幕,延續出強烈駕駛導向風格。除了有配備 10.25 吋 Audi virtual cockpit 全數位儀表外,MMI touch 的中央觸控螢幕為 10.1 吋、以及 11.6 吋兩種選擇,也提供 AR 擴增實境的 HUD 抬頭顯示器選配。雙爪造型的方向盤,在觸控以外、方向盤按鈕也如智慧型手機一樣可以使用滑動操作。
根據 Audi 原廠的資料顯示,Q4 e-tron 與 Q4 e-tron Sportback 全車包含手套箱、杯架等,具有高達 24.8 公升的置物空間;Q4 e-tron 後廂容積也達到 569 公升、Q4 e-tron Sportback 則為 535 公升,Sportback 車型相對減少了 34 公升之譜。
Q4 e-tron 全車系計共有 3 種動力輸出,以及後驅或 quattro 電動四驅的組合選擇,電池容量則有 2 種規格,分別是總容量 55kWh(可用容量 52kWh)、總容量 82kWh(可用容量 76.6kWh)兩種版本。
35 e-tron 搭載的是 55kWh 電池版本,最大馬力為 170 匹,最大快充功率為 118kW,可在 33 分鐘充電至 80%;40 e-tron 與 50 e-tron quattro 則都是 82kWh 的版本,40 e-tron 為單馬達後驅最大馬力為 204 匹,50 e-tron quattro 則是雙馬達四驅 299 匹,兩款車型 DC 快充功率為 175kW,充電至 80%最快為 30 分鐘。車系中續航里程最佳者,乃是 40 Q4 Sportback e-tron 的 534 公里 (WLTP)。
目前台灣奧迪僅確認 2024 年會導入 Q4 e-tron,相關詳細的導入動向與規格,U-CAR 將會持續追蹤,並替讀者帶來第一手的最新報導。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