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V] GMC旗下 Sierra EV 正式推出, Denali Edition 1車型預估續航力將達 640 公里,首批交付 2024 年初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2/10/20 16:00:00

發文

#616927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GMC 於 10 月 20 日推出 2024 年式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是繼 Hummer 純電貨卡和休旅後,其旗下陣容中的第 3 款純電動貨卡。Sierra EV Denali、Hummer EV 和 Chevrolet Silverado EV 同樣以 GM 第三代電動車平臺 Ultium 打造。原廠預估,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最大續航力將達 640 公里,首批交付預計將於 2024 年初開始。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被預估最大續航力將達 640 公里,Denali Edition 1 車型是該系列的旗艦版,之後原廠還會推出入門車型,但尚未完整公布其車系編成與配備。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最大載貨長 335 公分,載重達 589 公斤

目前率先推出的 Denali Edition 1 車型是該系列的旗艦版,之後原廠還會推出入門車型 Sierra EV,售價為 5 萬美元起。先以外觀來看,其車頭仍承襲過去家族類似設計語言,頭燈造型同為 C 字形 LED 燈,不過格柵部份則採取新設計,其置中的 GMC 字樣具可發光功能,整體風格仍不失美式貨卡曠野感。

在空間佈局方面,其搭配可向下折疊 MultiPro 尾門後,可達長約 335 公分載貨空間的表現,並且其拖曳能力可達約 4,309 公斤、最大載重為 589 公斤。

可見其搭配可向下折疊 MultiPro 尾門後,可達長約 335 公分載貨空間的表現。

Sierra EV Denali 採雙馬達布局, 並採 800 V 電氣架構可支援 350 kW 快充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採雙馬達配置,並且搭載 e4WD 四驅系統,原廠公布其最大輸出達 754 匹馬力、最大扭力 112 公斤米,不過原廠並未公布電池容量,據外媒 InsideEVs 報導指出,發布記者會上原廠透露 Sierra EV 與 Hummer EV 採用「類似電池組」,其他細節並未透露。不過可知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採用 800 V 電氣架構,可支援 350 kW DC 直流快速充電,10 分鐘即可增加約 161 公里的續航里程。

Sierra EV Denali 其拖曳能力可達約 4,309 公斤

具備 5 種以上駕駛模式,還具備單踏板、CrabWalk

Sierra EV Denali 具備 5 種個性化駕駛模式,包含:標準、拖車、越野、My Mode 可自定義模式,而 Max Power 模式可讓其從靜止時速 0 加速至 100 公里僅需 4.5 秒。其中還少不了 GMC 招牌 CrabWalk 蟹行模式,可在低速時,讓後輪與前輪以同角度一致轉動,而 Sierra EV Denali 也可支援現今電動車常見可省電的單踏板模式。

車室鋪陳採用 16.8 寸觸控螢幕中控臺、儀錶則為 11.8 吋

進入到車室內,可見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 採用 16.8 寸觸控螢幕中控臺,儀錶則為 11.8 寸並搭配多彩 HUD 抬頭顯示器,車內鋪陳簡潔並大量採用木紋元素,其還配置全景式天窗、Bose 音響系統。

在駕駛輔助部份,其搭載 Super Cruise 系統,據了解,GM 旗下 Super Cruise 應用光達系統的技術,讓車輛精準的沿車道行駛,可適用於美加地區超過 40 萬英里的道路。

其車頭前方打開仍有不小可置物空間。

美國 GM 通用汽車集團執行長 Mary Barra 曾在 8 月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Tesla 仍然是主要目標,先前她曾喊話 GM 將在 2025 年銷量超越 Tesla,從現今 GM 積極轉型電動化,並且在電池產業也頻頻布局,在 5 月初,GM 與韓國 LGES 合資企業 Ultium Cells 已宣布,將在美國密西根州 Lansing 打造第 3 座電池工廠,而 GM 也與 Posco Chemical 浦項化學成立的 Ultium CAM 合資企業,打造於北美地區生產陰極活性材料工廠,並預計於 2024 年下半年完成建設。從布局與產品力來說,看來 Mary Barra 喊話超越 Tesla 並非紙上談兵。

1

則留言

1

nwc13(nwc13)

2022/11/02 09:54:47

發文

#6169716 IP 36.2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乘客座後方可以打開,很有趣的設計。符合我提出的新世代車應該要有新的思維。
但是打開後,駕駛艙就變成半開放狀態嗎??這就有點??了,無法享受空調,實用性減半。
如果不要拘泥於車子外觀一定要如何,後艙做成跟廂型車一樣,中間一塊滑動的艙室牆,可以前後移動,調整座艙和貨艙大小,還可以維持座艙的氣密狀態。
有屋頂不方便爬上貨床作業?那就做個像是滑門的滑軌,把後段推到駕駛艙的前段去就行了。另外附帶鎖定機構,可以開啟狀態下行駛。
鴻海新車可以考慮看看,全新世代的車,就該有全新世代的設計。

熱門新聞
這次n⁷更新的One Pedal,在加入Auto Hold駐車煞車功能後,經過U-CAR實際測試,讓人對單踏板更有安全感與鬆鬆運用。
大改Toyota Camry 7/4上市並公布預售,各為99.9萬汽油豪華、113萬2.0汽油旗艦、118萬2.5油電尊爵、132萬2.5油電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