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動下壓力仍佔太大比例 布朗呼籲再行改進規則
#F1

Dr. Lee(jetlee)

2009/10/11 20:09:48

發文

#1456585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羅斯.布朗認為,要增加賽道上的超車,增加F1比賽的觀賞性,必須在規則方面進行激進的改革,降低賽車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賽車整體下壓力中所佔比例。

還在2009賽季開始前,本賽季在重新引入光頭胎,大幅降低空動性下壓力,允許採用可調整前翼和KERS系統等方面的改革曾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賽道上超車,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然而,儘管在現在的比賽中,由於空氣動力效應下降後賽車後部紊流的減少,後車可以較以前更加接近前車,但是本賽季在實際發生的超車場景方面,並沒有明顯的改觀。

作為現今業界公認的技術權威,布朗GP車隊的老闆羅斯.布朗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今的賽車,其外部空力套件所產生的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其整體下壓力中所佔的比例仍然過高;不像主要由輪胎產生的機械下壓力,這方面的下壓力很容易受到空氣中紊流的影響;而如果不能在這一瓶頸原因上取得突破,仍然其他方面的努力可能都是徒勞的。

上週末,在鈴鹿賽道,接受媒體採訪時,布朗說:"我仍然認為在輪胎下壓力與空動下壓力的比例方面,我們目前改採取的比率是錯誤的。"

"我認為我們獲得了太多的空動性下壓力,而輪胎下壓力則不足。"

"我們的確希望有大量的輪胎和機械下壓力,同時大幅度減少空動下壓力,而那之後,我認為賽車與賽車之間可以更為有效的在賽道上相互較量。"

"目前這些車的確要比去年那些車更好,但是我們的車仍然非常依賴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表現,正因為那樣,要想製造出一個可以讓賽車追隨另外一輛賽車的套件非常困難。"

然而,如果我們還能記起年初圍繞雙層擴散器發生的爭議,可以說,正是布朗GP,豐田和威廉姆斯等車隊利用規則的漏洞採用了可以產生更多空動性下壓力的雙層擴散器才讓國際汽聯本賽季降低賽車空動性下壓力的努力隨著賽季的發展大打折扣。因為隨著雙層擴散器的最終合法化,所有其他車隊在賽季中期都引入了這一設計。

不過,布朗的觀點也反映了國際汽聯技術顧問普內爾的觀點,在今年年初,當雙層擴散器爭議還未徹底爆發前,他就承認規則的變更還遠遠不夠,並認為業界在這方面"非常保守"。

他說:"如果我們要給車迷們他們想要的,我們必須採取新的步驟。"

然而,話雖這樣說,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在現實中往往存在較大距離,正如布朗在最後所指出的:"有大量這樣、那樣的理論,但是要實現它卻是非常困難。

很好奇 空力所提供的下壓再減下去 車子會變成甚麼樣子


13

則留言

1

阿龍索向前走(falonso2008)

2009/10/11 22:08:06

發文

#1456943 IP 246.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最沒資格討論下壓力的傢伙😝

Dr. Lee(jetlee)

2009/10/11 22:19:09

發文

#1456976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alonso2008 (阿龍索向前走) 所寫

最沒資格討論下壓力的傢伙😝



哈哈
規則改越兇 他就越有漏洞可以鑽
反正FIA的規定 向來存在灰色地帶
不然你當Shumi七冠 是怎來的
這才叫天才

relo(relo)

2009/10/12 00:28:53

發文

#1457345 IP 186.17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etlee (Jet Lee) 所寫
羅斯.布朗認為,要增加賽道上的超車,增加F1比賽的觀賞性,必須在規則方面進行激進的改革,降低賽車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賽車整體下壓力中所佔比例。

還在2009賽季開始前,本賽季在重新引入光頭胎,大幅降低空動性下壓力,允許採用可調整前翼和KERS系統等方面的改革曾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賽道上超車,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然而,儘管在現在的比賽中,由於空氣動力效應下降後賽車後部紊流的減少,後車可以較以前更加接近前車,但是本賽季在實際發生的超車場景方面,並沒有明顯的改觀。

作為現今業界公認的技術權威,布朗GP車隊的老闆羅斯.布朗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今的賽車,其外部空力套件所產生的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其整體下壓力中所佔的比例仍然過高;不像主要由輪胎產生的機械下壓力,這方面的下壓力很容易受到空氣中紊流的影響;而如果不能在這一瓶頸原因上取得突破,仍然其他方面的努力可能都是徒勞的。

上週末,在鈴鹿賽道,接受媒體採訪時,布朗說:"我仍然認為在輪胎下壓力與空動下壓力的比例方面,我們目前改採取的比率是錯誤的。"

"我認為我們獲得了太多的空動性下壓力,而輪胎下壓力則不足。"

"我們的確希望有大量的輪胎和機械下壓力,同時大幅度減少空動下壓力,而那之後,我認為賽車與賽車之間可以更為有效的在賽道上相互較量。"

"目前這些車的確要比去年那些車更好,但是我們的車仍然非常依賴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表現,正因為那樣,要想製造出一個可以讓賽車追隨另外一輛賽車的套件非常困難。"

然而,如果我們還能記起年初圍繞雙層擴散器發生的爭議,可以說,正是布朗GP,豐田和威廉姆斯等車隊利用規則的漏洞採用了可以產生更多空動性下壓力的雙層擴散器才讓國際汽聯本賽季降低賽車空動性下壓力的努力隨著賽季的發展大打折扣。因為隨著雙層擴散器的最終合法化,所有其他車隊在賽季中期都引入了這一設計。

不過,布朗的觀點也反映了國際汽聯技術顧問普內爾的觀點,在今年年初,當雙層擴散器爭議還未徹底爆發前,他就承認規則的變更還遠遠不夠,並認為業界在這方面"非常保守"。

他說:"如果我們要給車迷們他們想要的,我們必須採取新的步驟。"

然而,話雖這樣說,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在現實中往往存在較大距離,正如布朗在最後所指出的:"有大量這樣、那樣的理論,但是要實現它卻是非常困難。

很好奇 空力所提供的下壓再減下去 車子會變成甚麼樣子





其實蠻矛盾
隨著科技和電腦的進步, 研發隊越能找到最理想的設計
就當空力減一半, 機械動力重要性增加了
但在變動已經變得不能再大的機械結構下, 就算是減到只得10%的空力比重
車隊也不會放過, 勝負亦會在這種模式下被放大
正如brawn令年也是贏在空力設計

關鍵是寫個充滿漏洞的規則就好😆

阿龍索向前走(falonso2008)

2009/10/12 00:41:13

發文

#1457367 IP 246.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elo (relo) 所寫
回應 jetlee (Jet Lee) 所寫
羅斯.布朗認為,要增加賽道上的超車,增加F1比賽的觀賞性,必須在規則方面進行激進的改革,降低賽車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賽車整體下壓力中所佔比例。

還在2009賽季開始前,本賽季在重新引入光頭胎,大幅降低空動性下壓力,允許採用可調整前翼和KERS系統等方面的改革曾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賽道上超車,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然而,儘管在現在的比賽中,由於空氣動力效應下降後賽車後部紊流的減少,後車可以較以前更加接近前車,但是本賽季在實際發生的超車場景方面,並沒有明顯的改觀。

作為現今業界公認的技術權威,布朗GP車隊的老闆羅斯.布朗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今的賽車,其外部空力套件所產生的空氣動力性下壓力在其整體下壓力中所佔的比例仍然過高;不像主要由輪胎產生的機械下壓力,這方面的下壓力很容易受到空氣中紊流的影響;而如果不能在這一瓶頸原因上取得突破,仍然其他方面的努力可能都是徒勞的。

上週末,在鈴鹿賽道,接受媒體採訪時,布朗說:"我仍然認為在輪胎下壓力與空動下壓力的比例方面,我們目前改採取的比率是錯誤的。"

"我認為我們獲得了太多的空動性下壓力,而輪胎下壓力則不足。"

"我們的確希望有大量的輪胎和機械下壓力,同時大幅度減少空動下壓力,而那之後,我認為賽車與賽車之間可以更為有效的在賽道上相互較量。"

"目前這些車的確要比去年那些車更好,但是我們的車仍然非常依賴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表現,正因為那樣,要想製造出一個可以讓賽車追隨另外一輛賽車的套件非常困難。"

然而,如果我們還能記起年初圍繞雙層擴散器發生的爭議,可以說,正是布朗GP,豐田和威廉姆斯等車隊利用規則的漏洞採用了可以產生更多空動性下壓力的雙層擴散器才讓國際汽聯本賽季降低賽車空動性下壓力的努力隨著賽季的發展大打折扣。因為隨著雙層擴散器的最終合法化,所有其他車隊在賽季中期都引入了這一設計。

不過,布朗的觀點也反映了國際汽聯技術顧問普內爾的觀點,在今年年初,當雙層擴散器爭議還未徹底爆發前,他就承認規則的變更還遠遠不夠,並認為業界在這方面"非常保守"。

他說:"如果我們要給車迷們他們想要的,我們必須採取新的步驟。"

然而,話雖這樣說,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在現實中往往存在較大距離,正如布朗在最後所指出的:"有大量這樣、那樣的理論,但是要實現它卻是非常困難。

很好奇 空力所提供的下壓再減下去 車子會變成甚麼樣子





其實蠻矛盾
隨著科技和電腦的進步, 研發隊越能找到最理想的設計
就當空力減一半, 機械動力重要性增加了
但在變動已經變得不能再大的機械結構下, 就算是減到只得10%的空力比重
車隊也不會放過, 勝負亦會在這種模式下被放大
正如brawn令年也是贏在空力設計

關鍵是寫個充滿漏洞的規則就好😆


另一個關鍵是 FIA 跟 FIA主席 願不願意放行...😴

乖乖(becauselove)

2009/10/12 01:14:48

發文

#1457441 IP 189.5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

規則那麼有問題 在抓到模糊地帶時卻是先拿來給自己車子用
而不是快點拿去給FIA解釋

lovelooser(jimmy41609)

2009/10/12 05:42:08

發文

#1457534 IP 152.8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真是的....科技在哪裡?? 為什麼不把賽道改成更科技化 好熔入已過科技化的賽車??每台賽車都擁有高科技跟每台賽車擁有低科技不是都一樣??

我想當老闆(twsnake2003)

2009/10/12 11:14:57

發文

#1458031 IP 243.8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改規則看有沒有像今年
初一樣可以再撿到好康的...😝

min(min621025)

2009/10/12 11:40:43

發文

#1458114 IP 91.7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wsnake2003 (投降輸一半) 所寫
改規則看有沒有像今年
初一樣可以再撿到好康的...😝


😌說的真好

WEILLY(suekai27)

2009/10/12 12:23:49

發文

#1458250 IP 91.9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 呵呵 ....N年以前的電視卡通~! 閃電霹靂車嗎? 或許之後的KERS還真的會進化演變給他來個(打開推進器) 轟~....!

RACING(speed999)

2009/10/12 18:16:37

發文

#1459174 IP 189.5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都已經不知道F1現在是在比什麼了??
似乎比的是誰先找到規則漏洞,誰就可能當上年度冠軍!
對於車體跟動力科技的在研發也好像變的不是那麼重要
不知道這號稱世界最高等級的賽事要在怎麼"號稱"下去!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說的明白!
反正就是覺得F1已經不再是最"頂級"的比賽車了
搞不好那些A1等等的再修一下馬力重量比
就可以跟現在的"F1"同場競技了...唉
😭😭😭

乖乖(becauselove)

2009/10/13 00:06:17

發文

#1460140 IP 189.6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peed999 (RACING) 所寫
我都已經不知道F1現在是在比什麼了??
似乎比的是誰先找到規則漏洞,誰就可能當上年度冠軍!
對於車體跟動力科技的在研發也好像變的不是那麼重要
不知道這號稱世界最高等級的賽事要在怎麼"號稱"下去!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說的明白!
反正就是覺得F1已經不再是最"頂級"的比賽車了
搞不好那些A1等等的再修一下馬力重量比
就可以跟現在的"F1"同場競技了...唉
😭😭😭


沒這麼嚴重拉
畢竟在規則上找模糊地帶總比在空力上一直搞來的便宜多多多多了
這其實蠻正常的

只能說今年更特別一點
剛剛好傳統強隊都沒抓到這模糊地帶來用

再看red bull
開季時他們也沒用雙層在玩
可是表現也不差
之後回到歐洲就開始猛追BGP的分數
newey今年搞出來的車子的確很強

F1Insight(f1insight)

2009/10/13 18:27:58

發文

#1462084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除了那個還有一個大問題
目前F-1過彎的速度跟直線的速差不夠大
基本上就是很難超車

要改變這個現象 砍掉diffuser跟加大引擎排氣量是最快的方法
或是導入turbo也好

排氣量增大 扭力增強 過彎的速度就沒辦法快
但可以在直線補回單圈時間 不至於整體速度變慢
把直線與彎道的速差變大 這樣才會增加入彎超車的空間

總而言之 要維持F-1該有的速度
但把速度的分配做調整 增加直線加速跟極速
減低彎道速度
To buy list: 300ZX TT, EVO3, MR2 Gen5 Turbo, CRX...

mick(csimduke)

2009/10/13 19:32:37

發文

#1462184 IP 250.1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f1的速度已經太快了
剎車能力又這麼好
就我的看法
現在的賽道都太小了
不適合f1
每次後車跟到前車旁時就準備進彎了
就被防守住
若是直道再增長一點
才可以成功超車
再來就是把剎車用弱一點
可以比剎車時機超車

熱門新聞
《2025臺灣電動車年鑑》預計1月15日登場,完整收錄新世代電動車資訊、揭露期待新車導入規劃,帶車迷掌握汽車市場脈絡。
台灣馬自達公布2025年式CX-90車系,主要變動是全車系改為9氣囊配置,並將感應式尾門、雙前座電動座椅下放置入門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