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則留言

松美亭

#22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熱量消耗吃喝多..
食物生產製造運輸皆排碳..肉類動物放屁含有甲烷..
甲烷對地球暖化的殺傷力,遠大於二氧化碳..😩


那是不是該股勵大家不要出去做運動,在家躺著就好??😆

大番薯

#23

回應 kennig (KennyG) 所寫
回應 cargogo (CARgogo) 所寫

洋流發電-台灣可望成全球首例大型洋流發電國家😍 希望是真的😍

「光是綠島一帶黑潮能發電量,就已經是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台大教授兼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陳發林說,若政府支援,台灣將成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洋流發電能力的國家,不僅洗刷助長全球暖化的惡名,更重要的是邁向清潔發電,甚至可成為全電化島嶼。

六月十六日,端午節連假中,陳發林率領研究團隊,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內召開「綠島黑潮能-電廠開發計畫」組織分工及細部規劃,前一天他們才剛向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簡報,獲得高度肯定。

好消息一波接一波,諾貝爾獎得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也表達高度興趣,要在七、八月安排個時間好好了解。

陳發林在黑板快速寫下海事工程要找誰、資訊工程找誰協助、台大、哈佛出身教授名字一個個被列入,台下幕僚不時提出看法,外面下著大雨,但會議室中,每個人眼神充滿熱情、一副要打一個超大型作戰的模樣。

確實,向黑潮借電,將海水化成電,剛聽到的人不免搔著頭說「什麼?怎麼可能」,同樣的問題,陳發林笑笑的說,洋流發電早已研究多年,但一直「大器未成」, 主要是研發國家的先天條件並非是最好,例如黑潮距離日本有百餘公里,但距離台灣本島僅20餘公里,放眼全球,台灣人一直不知道,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

近年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高度注意,陳發林的研究團隊有天看到台大長期在進行海洋研究,資料高達數萬筆,卻沒有好好整理,於是在今年初開始分類、分析。

結果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結果,黑潮一年四季定向往北流動,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且流速一秒一公尺,寬達150公里,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若透過科技轉化,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乾淨的發電機。

據台大海洋所1985年至2002年有關黑潮在台東與綠島9048筆資料,發現若以台東與綠島間的黑潮為例,高流速區較偏向綠島,深度在50公尺以內,若 以1MW(百萬瓦特)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在25平方公里 (設定為一個場址)海域面積,約可布放1000Mwe(即1GW)。

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635MWe)、核二(985MWe) 或核三(951MWe)的額定發電量潛力,如果政府支援,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

這些夠多嗎?陳發林表示,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若每平方公里布置4座潛浮式載台,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

換言之,黑潮能對台灣而言,未來若商業運轉,不僅火力發電可退役、核能發電也退居二線,陳發林說,想像未來台灣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沒有幅射威脅,可洗刷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 0.6度,但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 1.1度,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的惡名。

甚至連台灣水利界國寶的行政院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聽了簡報後,都發想出一個更偉大的願景,希望未來台灣原來吃油機器改吃電,例如汽車改成電車,長期台灣可向「全電化島嶼」邁進。

難道海流發電 (洋流發電)沒有負面影響嗎?陳發林想了想,說當初在與日本東京一個知名的學者討論時,一向以謹慎出名的日本教授只說出想法可能有點太樂觀外,但也講不出來有什麼不可行或有壞處的可能。

陳發林研究團隊沒有休假,正努力架構細部研究計畫,他們神秘的說「全球對黑潮都非常關注,這可是商業機密」,但台灣太幸運,距離黑潮這麼近,這個計畫不僅是實現學工程人員的夢想,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史上最關鍵一步。


之前看過,卡住的問題應該是海事工程,如何讓發電機具能在洋流中固定住?還有台灣東部夏季颱風肆虐,放在外海的東西又要怎麼保護?好像是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



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可拖行配置多座潛浮式載台.可適時移動閃避..😆
幾千年前瑪雅人就根據天象做出預言,覺醒的人們將會完成“淨化地球”這一神聖使命。在2012年12月21日,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Power in me (我就是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0hOVPQSgg

松美亭

#24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蠟筆小新??


不了解你說什麼??


蠟筆小新的機械都是人力發電機驅動的..


人力只是節省一部份能源,不太可能全人力發電..

大番薯

#25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熱量消耗吃喝多..
食物生產製造運輸皆排碳..肉類動物放屁含有甲烷..
甲烷對地球暖化的殺傷力,遠大於二氧化碳..😩


那是不是該股勵大家不要出去做運動,在家躺著就好??😆


多吃素食蔬菜水果少吃肉..😇
幾千年前瑪雅人就根據天象做出預言,覺醒的人們將會完成“淨化地球”這一神聖使命。在2012年12月21日,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Power in me (我就是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0hOVPQSgg

精打細算

#26

🙂🙂

以後決對是"綠能經濟"當道啦!!

搞不好未來建築物是一律立法裝設太陽能板..室內熱水100%來自太陽能..
屋內電力50%也是太陽能!!
說實在話..台灣是有能力發展太陽能產業..因為日照強..太熱了!!
只是要如何突破蓄電力及提高有效率才是重點!!

此外..太多雨水直接排入排水溝是另一項大問題..大浪費!!
未來標準設計一定朝向再利用為主..也就是"集水設施"..
集到的水用於沖馬桶..澆花..此類清潔用途..減少自來水使用..

只去想減少汽車排放廢氣是不夠的..

只是我們官員們及領導者..是否真正有遠見呢??
平常安逸冷氣房辦公的他們..是否想到自己也是環境的最大之大殺手呢??
😠😠

大番薯

#27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kennig (KennyG) 所寫
回應 cargogo (CARgogo) 所寫

洋流發電-台灣可望成全球首例大型洋流發電國家😍 希望是真的😍

「光是綠島一帶黑潮能發電量,就已經是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台大教授兼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陳發林說,若政府支援,台灣將成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洋流發電能力的國家,不僅洗刷助長全球暖化的惡名,更重要的是邁向清潔發電,甚至可成為全電化島嶼。

六月十六日,端午節連假中,陳發林率領研究團隊,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內召開「綠島黑潮能-電廠開發計畫」組織分工及細部規劃,前一天他們才剛向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簡報,獲得高度肯定。

好消息一波接一波,諾貝爾獎得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也表達高度興趣,要在七、八月安排個時間好好了解。

陳發林在黑板快速寫下海事工程要找誰、資訊工程找誰協助、台大、哈佛出身教授名字一個個被列入,台下幕僚不時提出看法,外面下著大雨,但會議室中,每個人眼神充滿熱情、一副要打一個超大型作戰的模樣。

確實,向黑潮借電,將海水化成電,剛聽到的人不免搔著頭說「什麼?怎麼可能」,同樣的問題,陳發林笑笑的說,洋流發電早已研究多年,但一直「大器未成」, 主要是研發國家的先天條件並非是最好,例如黑潮距離日本有百餘公里,但距離台灣本島僅20餘公里,放眼全球,台灣人一直不知道,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

近年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高度注意,陳發林的研究團隊有天看到台大長期在進行海洋研究,資料高達數萬筆,卻沒有好好整理,於是在今年初開始分類、分析。

結果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結果,黑潮一年四季定向往北流動,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且流速一秒一公尺,寬達150公里,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若透過科技轉化,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乾淨的發電機。

據台大海洋所1985年至2002年有關黑潮在台東與綠島9048筆資料,發現若以台東與綠島間的黑潮為例,高流速區較偏向綠島,深度在50公尺以內,若 以1MW(百萬瓦特)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在25平方公里 (設定為一個場址)海域面積,約可布放1000Mwe(即1GW)。

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635MWe)、核二(985MWe) 或核三(951MWe)的額定發電量潛力,如果政府支援,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

這些夠多嗎?陳發林表示,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若每平方公里布置4座潛浮式載台,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

換言之,黑潮能對台灣而言,未來若商業運轉,不僅火力發電可退役、核能發電也退居二線,陳發林說,想像未來台灣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沒有幅射威脅,可洗刷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 0.6度,但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 1.1度,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的惡名。

甚至連台灣水利界國寶的行政院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聽了簡報後,都發想出一個更偉大的願景,希望未來台灣原來吃油機器改吃電,例如汽車改成電車,長期台灣可向「全電化島嶼」邁進。

難道海流發電 (洋流發電)沒有負面影響嗎?陳發林想了想,說當初在與日本東京一個知名的學者討論時,一向以謹慎出名的日本教授只說出想法可能有點太樂觀外,但也講不出來有什麼不可行或有壞處的可能。

陳發林研究團隊沒有休假,正努力架構細部研究計畫,他們神秘的說「全球對黑潮都非常關注,這可是商業機密」,但台灣太幸運,距離黑潮這麼近,這個計畫不僅是實現學工程人員的夢想,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史上最關鍵一步。


之前看過,卡住的問題應該是海事工程,如何讓發電機具能在洋流中固定住?還有台灣東部夏季颱風肆虐,放在外海的東西又要怎麼保護?好像是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



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可拖行配置多座潛浮式載台.可適時移動閃避..😆



打魚工魚貨減少沒頭路可轉職訓練到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上班賺錢減少失業.海軍海巡退職也可..😆
幾千年前瑪雅人就根據天象做出預言,覺醒的人們將會完成“淨化地球”這一神聖使命。在2012年12月21日,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Power in me (我就是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0hOVPQSgg

松美亭

#28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熱量消耗吃喝多..
食物生產製造運輸皆排碳..肉類動物放屁含有甲烷..
甲烷對地球暖化的殺傷力,遠大於二氧化碳..😩


那是不是該股勵大家不要出去做運動,在家躺著就好??😆


多吃素食蔬菜水果少吃肉..😇


那人力發電廠也只提供素食蔬菜水果這樣行嗎??

大番薯

#29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熱量消耗吃喝多..
食物生產製造運輸皆排碳..肉類動物放屁含有甲烷..
甲烷對地球暖化的殺傷力,遠大於二氧化碳..😩


那是不是該股勵大家不要出去做運動,在家躺著就好??😆


多吃素食蔬菜水果少吃肉..😇


那人力發電廠也只提供素食蔬菜水果這樣行嗎??


和尚不是有些還吃的肥嘟嘟..😆
幾千年前瑪雅人就根據天象做出預言,覺醒的人們將會完成“淨化地球”這一神聖使命。在2012年12月21日,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Power in me (我就是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0hOVPQSgg

新手

#30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蠟筆小新??


不了解你說什麼??


蠟筆小新的機械都是人力發電機驅動的..


人力只是節省一部份能源,不太可能全人力發電..

一匹馬力等於8個人力
一匹馬力等於 746 瓦特 (watts)
所以1個人力等於93瓦特 (watts)
一台車200匹馬力等於1600個人力
1個人力工作8小時等於746 瓦特小時
一般家庭夏季每個月平均用電447度,1度等1000瓦特小時,所以等於要用599個人力工作8小時。

松美亭

#31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蠟筆小新??


不了解你說什麼??


蠟筆小新的機械都是人力發電機驅動的..


人力只是節省一部份能源,不太可能全人力發電..

一匹馬力等於8個人力
一匹馬力等於 746 瓦特 (watts)
所以1個人力等於93瓦特 (watts)
一台車200匹馬力等於1600個人力
1個人力工作8小時等於746 瓦特小時
一般家庭夏季每個月平均用電447度,1度等1000瓦特小時,所以等於要用599個人力工作8小時。



這麼說,是不可行囉?? 沒有高效率的人力發電機嗎?

鯊很大

#32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蠟筆小新??


不了解你說什麼??


蠟筆小新的機械都是人力發電機驅動的..


人力只是節省一部份能源,不太可能全人力發電..

一匹馬力等於8個人力
一匹馬力等於 746 瓦特 (watts)
所以1個人力等於93瓦特 (watts)
一台車200匹馬力等於1600個人力
1個人力工作8小時等於746 瓦特小時
一般家庭夏季每個月平均用電447度,1度等1000瓦特小時,所以等於要用599個人力工作8小時。



這麼說,是不可行囉?? 沒有高效率的人力發電機嗎?


人力跟太陽能電池比..

但是..
多走路,冷氣設定升一度,
能源的浪費遠比開發新能源重要多了..
聽說要推出"碳足跡"標誌....
天祐台灣

新手

#33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回應 imprezafrank (鯊很大) 所寫
回應 jobar10101 (錢留台灣福延子孫) 所寫
台灣失業人口全部找去當人力發電工人,看要用踩的還是用搖的.

不知道這樣划不划算?


蠟筆小新??


不了解你說什麼??


蠟筆小新的機械都是人力發電機驅動的..


人力只是節省一部份能源,不太可能全人力發電..

一匹馬力等於8個人力
一匹馬力等於 746 瓦特 (watts)
所以1個人力等於93瓦特 (watts)
一台車200匹馬力等於1600個人力
1個人力工作8小時等於746 瓦特小時
一般家庭夏季每個月平均用電447度,1度等1000瓦特小時,所以等於要用599個人力工作8小時。



這麼說,是不可行囉?? 沒有高效率的人力發電機嗎?

上面單位是科學家測試結果,所發明使用的單位,真的拿來發電,加上發電機損耗和各種因素,真的叫599個人來發電,可能是只有理論值的2~3成左右。

騜 197414

#34

那些都是假的,就像年輕時江洋大盜,老時變善人造橋鋪路.為何要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當人塵歸塵,土歸土時才能改善環境問題吧 😌

大番薯

#35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kennig (KennyG) 所寫
回應 cargogo (CARgogo) 所寫

洋流發電-台灣可望成全球首例大型洋流發電國家😍 希望是真的😍

「光是綠島一帶黑潮能發電量,就已經是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台大教授兼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陳發林說,若政府支援,台灣將成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洋流發電能力的國家,不僅洗刷助長全球暖化的惡名,更重要的是邁向清潔發電,甚至可成為全電化島嶼。

六月十六日,端午節連假中,陳發林率領研究團隊,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內召開「綠島黑潮能-電廠開發計畫」組織分工及細部規劃,前一天他們才剛向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簡報,獲得高度肯定。

好消息一波接一波,諾貝爾獎得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也表達高度興趣,要在七、八月安排個時間好好了解。

陳發林在黑板快速寫下海事工程要找誰、資訊工程找誰協助、台大、哈佛出身教授名字一個個被列入,台下幕僚不時提出看法,外面下著大雨,但會議室中,每個人眼神充滿熱情、一副要打一個超大型作戰的模樣。

確實,向黑潮借電,將海水化成電,剛聽到的人不免搔著頭說「什麼?怎麼可能」,同樣的問題,陳發林笑笑的說,洋流發電早已研究多年,但一直「大器未成」, 主要是研發國家的先天條件並非是最好,例如黑潮距離日本有百餘公里,但距離台灣本島僅20餘公里,放眼全球,台灣人一直不知道,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

近年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高度注意,陳發林的研究團隊有天看到台大長期在進行海洋研究,資料高達數萬筆,卻沒有好好整理,於是在今年初開始分類、分析。

結果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結果,黑潮一年四季定向往北流動,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且流速一秒一公尺,寬達150公里,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若透過科技轉化,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乾淨的發電機。

據台大海洋所1985年至2002年有關黑潮在台東與綠島9048筆資料,發現若以台東與綠島間的黑潮為例,高流速區較偏向綠島,深度在50公尺以內,若 以1MW(百萬瓦特)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在25平方公里 (設定為一個場址)海域面積,約可布放1000Mwe(即1GW)。

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635MWe)、核二(985MWe) 或核三(951MWe)的額定發電量潛力,如果政府支援,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

這些夠多嗎?陳發林表示,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若每平方公里布置4座潛浮式載台,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

換言之,黑潮能對台灣而言,未來若商業運轉,不僅火力發電可退役、核能發電也退居二線,陳發林說,想像未來台灣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沒有幅射威脅,可洗刷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 0.6度,但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 1.1度,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的惡名。

甚至連台灣水利界國寶的行政院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聽了簡報後,都發想出一個更偉大的願景,希望未來台灣原來吃油機器改吃電,例如汽車改成電車,長期台灣可向「全電化島嶼」邁進。

難道海流發電 (洋流發電)沒有負面影響嗎?陳發林想了想,說當初在與日本東京一個知名的學者討論時,一向以謹慎出名的日本教授只說出想法可能有點太樂觀外,但也講不出來有什麼不可行或有壞處的可能。

陳發林研究團隊沒有休假,正努力架構細部研究計畫,他們神秘的說「全球對黑潮都非常關注,這可是商業機密」,但台灣太幸運,距離黑潮這麼近,這個計畫不僅是實現學工程人員的夢想,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史上最關鍵一步。


之前看過,卡住的問題應該是海事工程,如何讓發電機具能在洋流中固定住?還有台灣東部夏季颱風肆虐,放在外海的東西又要怎麼保護?好像是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



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可拖行配置多座潛浮式載台.可適時移動閃避..😆



打魚工魚貨減少沒頭路可轉職訓練到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上班賺錢減少失業.海軍海巡退職也可..😆



可國造渦流葉片純電動潛鑑原柴油引擎與儲油槽改放置電池增加續航力..
利用海流慢速充電.快充到連環電動船發電載隊水下浮出電纜充電..😆
幾千年前瑪雅人就根據天象做出預言,覺醒的人們將會完成“淨化地球”這一神聖使命。在2012年12月21日,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Power in me (我就是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0hOVPQSgg

fang

#36

回應 kkt2 (KK2勢力黨) 所寫


就如那車的護衛隊編的瞎掰理由一樣。

我們車都是使用“環保材料”的零件,所以常常會壞、沒辦法為了環保嘛。
常常會壞所以得換新、得消耗更多地球資源....
常常換新、丟掉壞的會製造更多垃圾....

難道世界綠化地球組織也是鼓勵如此做法嗎?
我是知道世界莊孝偉組織是這樣鼓勵的。
便宜廉價劣質材料,竟然可以說成“環保材料”,好利害喔...




我覺得 沒有人理你 真是寂寞

而且 你的知識 真的嚴重不足或是扭曲

環保材質 指的是 容易分解 以及 回收再利用率
最簡單的環保材質 例如 台北市的垃圾袋
裡面含有玉米等天然成分
在自然掩埋環境中 約3~5年 可以完全分解
比起一般的塑膠垃圾袋 百年不分解來看
這確實是比較符合環保

環保材質指的是 製成的產品 對於環境的危害 低於原先的產品
而且 再回收製造 能降低原物料的使用

不過 在製造生產過程中 不見得就比較環保
這點才是世界環保組織希望能改善的事情

例如 我們外帶的咖啡杯 也是能回收再利用然後變成新的咖啡杯

目前 科技還無法將環保跟實用 百分百畫上等號

就如 科學家無法更新你腦中的資訊一樣
但是 好消息是 整形外科可以讓你更有自信

Jimmy

#37

回應 cargogo (CARgogo) 所寫

洋流發電-台灣可望成全球首例大型洋流發電國家😍 希望是真的😍

「光是綠島一帶黑潮能發電量,就已經是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台大教授兼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陳發林說,若政府支援,台灣將成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洋流發電能力的國家,不僅洗刷助長全球暖化的惡名,更重要的是邁向清潔發電,甚至可成為全電化島嶼。

六月十六日,端午節連假中,陳發林率領研究團隊,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內召開「綠島黑潮能-電廠開發計畫」組織分工及細部規劃,前一天他們才剛向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簡報,獲得高度肯定。

好消息一波接一波,諾貝爾獎得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也表達高度興趣,要在七、八月安排個時間好好了解。

陳發林在黑板快速寫下海事工程要找誰、資訊工程找誰協助、台大、哈佛出身教授名字一個個被列入,台下幕僚不時提出看法,外面下著大雨,但會議室中,每個人眼神充滿熱情、一副要打一個超大型作戰的模樣。

確實,向黑潮借電,將海水化成電,剛聽到的人不免搔著頭說「什麼?怎麼可能」,同樣的問題,陳發林笑笑的說,洋流發電早已研究多年,但一直「大器未成」, 主要是研發國家的先天條件並非是最好,例如黑潮距離日本有百餘公里,但距離台灣本島僅20餘公里,放眼全球,台灣人一直不知道,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

近年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高度注意,陳發林的研究團隊有天看到台大長期在進行海洋研究,資料高達數萬筆,卻沒有好好整理,於是在今年初開始分類、分析。

結果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結果,黑潮一年四季定向往北流動,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且流速一秒一公尺,寬達150公里,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若透過科技轉化,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乾淨的發電機。

據台大海洋所1985年至2002年有關黑潮在台東與綠島9048筆資料,發現若以台東與綠島間的黑潮為例,高流速區較偏向綠島,深度在50公尺以內,若 以1MW(百萬瓦特)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在25平方公里 (設定為一個場址)海域面積,約可布放1000Mwe(即1GW)。

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635MWe)、核二(985MWe) 或核三(951MWe)的額定發電量潛力,如果政府支援,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

這些夠多嗎?陳發林表示,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若每平方公里布置4座潛浮式載台,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

換言之,黑潮能對台灣而言,未來若商業運轉,不僅火力發電可退役、核能發電也退居二線,陳發林說,想像未來台灣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沒有幅射威脅,可洗刷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 0.6度,但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 1.1度,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的惡名。

甚至連台灣水利界國寶的行政院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聽了簡報後,都發想出一個更偉大的願景,希望未來台灣原來吃油機器改吃電,例如汽車改成電車,長期台灣可向「全電化島嶼」邁進。

難道海流發電 (洋流發電)沒有負面影響嗎?陳發林想了想,說當初在與日本東京一個知名的學者討論時,一向以謹慎出名的日本教授只說出想法可能有點太樂觀外,但也講不出來有什麼不可行或有壞處的可能。

陳發林研究團隊沒有休假,正努力架構細部研究計畫,他們神秘的說「全球對黑潮都非常關注,這可是商業機密」,但台灣太幸運,距離黑潮這麼近,這個計畫不僅是實現學工程人員的夢想,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史上最關鍵一步。


之前不知道是Discovery還是國家地理雜誌播的有關於"杜拜"的介紹,原本以為可行的潮汐發電,後來雖來建成了,不過也很快的停機下來維修,所以對於這一點只能說海浪的力量太大了,狠難控制。設備毀損的代價太高了。

化作千風

#38

太陽能發電造價18~25萬/kw,何時回收是個牛年馬月

目前建議以風力發電較適合(目前有小風力發電機)
要和諧ㄚ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齊賑災

i車

#39

回應 salamanderian (salamander) 所寫
之前在報紙有看到先勁科技入圍美國新能源大賽的新聞,看了他們的網站之後覺得滿特別的,因為他們不是一般的電動車,」電動車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汙染」,這個觀念反而衝擊了我。他們的網站裡有說:『現實生活中應用蓄電池,就有如擁有了一隻好看LV包包,有錢包,但裡頭沒有錢,所以你要想辦法努力賺錢,然後政府要到處蓋很多銀行(充電站)讓你方便提錢。當蓄電池滿街跑,同時意謂我們需要買更多的媒、更多的石油來蓋電廠,以提供電動車使用,所以並未真正達到減碳排放的目標,而是花了更多的經費製造更多、更大的工業污染。現行電動車,只是讓政府花大錢鼓勵企業使用或建造節能減碳的設備等….,工業與車輛是前兩大的污染源,只有直接改造這兩個平台的能源使用方式才能夠真的解決環保問題。』


然後也提到太陽能的問題:『太陽能面板是入不敷出的能源應用,傳統的太陽能面板的光電轉換效率只能達到25%的效能,世界目
前號稱最高效能的太陽能電池轉換率也才到50%,在此太陽能面板轉換效能普遍偏低。製作一片高良率的太陽能面板,其所耗費的能源成本、耗費的電能,是在太陽能面板保養情況良好、陽光長時間垂直照射下,其所產生的「免費能源」連續使用20-25年,也都無法再供給製作另一片新的太陽能面板。如此「入不敷出」的設備、要先付昂貴代價所使用的「免費能源」根本就是個大幌子,而這又那裡會是最佳的能源解決方案呢。』


我是節錄自他們的文章「聰明綠能小學堂」,網址在這邊:
http://salamanderian.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7987.html


他們因此研發了鋅空電池,雖然整個理論我不是很瞭解,但還是希望他們的發明能夠幫助環境改善,解決能源消耗的問題,我可不希望2012年地球就毀滅了..我還年輕吶....




感謝分享了,這些倒是平常不會思考到的角度
長智慧了~

親親我的寶貝

#40

謝謝分享🙂

武侯

#41

綠能一定會比現在好!?
風力發電?? 風的自然流動,如果因為風力發電,造成原本該有風流過的地方,沒風了.....對生態會產生的未知影響!?
同樣的....該有潮流的大海...因為發電被阻隔了....洋流不能正常的在大海中流動...那.......
Ogame 宇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