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有識之士」分析一下,加入WTO之後,台灣10大車廠的未來

小可愛(ljs523)

2001/02/27 19:39:08

發文

#16204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中華汽車—Mitusbishi(日本)<br>2.國瑞汽車—Toyota(日本)<br>3.裕隆汽車—Nissan(日本)<br>4.福特汽車—Mazda(日本)<br>5.三陽汽車—Honda(日本)<br>6.大慶汽車—Subaru(日本)<br>7.太鈴汽車—Suzuki(日本)<br>8.台灣五十鈴汽車—Isuzu(日本)<br>9.慶眾汽車—Volkswagan(德國)<br>10.台塑汽車—Daewoo(韓國)<br><br>(1).仔細閱讀以上資料之後,不禁令人深深的愣了一下,10家車廠之中,竟有8家車廠的技術母廠為「日本車廠」,足見台灣的汽車工業對「日本」仰賴甚深。加入WTO之後,此一情況不知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還是會發展出令人無法預料的微妙變化?<br>(2).更妙的是,台灣每年銷售的42萬輛的新車之中,只有一款車子,裝的是台灣自製的引擎,那就是中華汽車的1200C.C.商用車VeryCA,裝的是由「華擎機械」所生產的「共用引擎」。名曰:「共用」,到目前為止卻只有「一個車廠的一種車型」使用。一想到此,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br>(3).在台灣,「中古車」的年交易量已衝到64萬輛,足足比「新車」年銷售量42萬輛多了22萬輛,此一情況如再持續演化下去,國內十大車廠的「未來願景」,真的是令人不敢去想像。<br><br>※請「有識之士」分析一下,加入WTO之後,台灣10大車廠的未來<br><br>※一個關心國內汽車工業的「小國民」所寫。<br>

5

則留言

1

TEN(tenlife)

2001/02/27 20:04:05

發文

#1621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Mazda和Ford應該要分開吧~
雖說Mazda被Ford買走了...但美系房車在台灣不太受歡迎,所以Ford才會把Mazda的車改一改在台灣賣!
而且Mazda的佔有率已經比很多車廠高了...

畢竟台灣的哈日程度眾所皆知!!

李麥克(vtec)

2001/02/27 21:02:12

發文

#16218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技術母廠本身已經被其他大廠合併的,像日產,三菱這種,在台灣的廠會演變成區域分工的一環,像裕隆及中華,甚至於日產本身因財務不佳,遭受母集團雷諾的整頓,裕隆甚至有機會晉身代工廠,
另外一種是經營良好的大廠如豐田,台灣的和泰必定是步步跟母廠配合,影響不會太大,而三陽很可能最後會由HONDA來合併,就會跟台灣山葉的情形一樣

cat(millercat)

2001/02/28 12:43:18

發文

#1625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加入後的初期對消費者沒有太大影響,因為關稅降低比例太少,影響不了車價. 而對國內車廠而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國產車廠和該廠牌進口車代理商幾乎都是同一個老闆,不管國產或進口都是同一集團在賺錢,如果國產成本高時,這些集團老闆會直接改成從日本進口,所以對集團老闆而言,一點影響都沒有,倒是相關從業人員會面臨失業的困境.

博啟(bochy)

2001/03/01 02:56:12

發文

#16325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大家都忽略掉二件事情!! ====>> 很重要!!

一是自製率的取消~~~~
自製率取消之後, 意味著各車廠可以使用更多的進口零組件; 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製造成本的降低!!

二是零組件的降低~~~~
進入WTO之後, 零組件的進口關稅也一併降低, 而且降幅不小, 此舉將使得國產車在價格上的競爭力更加的提升了.

博啟(bochy)

2001/03/01 03:31:15

發文

#16326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TO~~~ TENLIFE ~~~~
在日本市場上也有"日本製"的FORD汽車唷!!

台灣的日系FORD車, 就是與"日本製"的FORD汽車一模一樣;
就血統而言, 是出自於MAZDA車系, 但此一現象並非在FORD取得MAZDA的"絕對"經營主導權之後才開始的!!

另外就是~~~~
台灣的FORD汽車並沒有組裝過美系的FORD車型.
台灣的FORD一開始是組裝歐洲的FORD車型. 到1979年時才開始組裝源自於MAZDA的"全壘打"車型.
熱門新聞
Scout Motors在CES展示麾下產品具備衛星串聯功能,映襯其對應曠野用車環境的特點,同時展示Community UX車載系統。
Toyota於2025年CES展上宣布Woven City智慧城市,預計2025年秋季啟用,其將著墨自駕與AI人工智慧、氫能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