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熱能回收造成F1超悶的聲音?
#F1

plus+(jia7)

2015/02/13 10:48:08

發文

#5659833 IP 242.35.*.* 修改過 6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2/13 10:48:08

發文IP 242.35.*.*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 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2015/02/13 11:26:49

發文IP 242.35.*.*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 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其實F1在一桶油100KG的限制,間接限制了渦輪增壓值, 增壓值打高會耗油,所以有機會讓排氣洩壓經常打開, 但是熱能回收和發電可能少於耗電,讓排氣變珍貴,不能隨便排掉

2015/02/13 11:27:48

發文IP 242.35.*.*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F1在一桶油100KG的限制,間接限制了渦輪增壓值, 增壓值打高會耗油,所以有機會讓排氣洩壓經常打開, 但是熱能回收和發電可能少於耗電,讓排氣變珍貴,不能隨便排掉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 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2015/02/13 15:46:16

發文IP 242.35.*.*

建議可以先看影片感受一下一直洩壓的外放式Wastegate的聲音, 一台Evo 8改外放式Wastegate,油門摧久一點時可以聽到很明顯排氣洩壓的聲音很大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guvy4vC_E[/youtube]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F1在一桶油100KG的限制,間接限制了渦輪增壓值, 增壓值打高會耗油,所以有機會讓排氣洩壓經常打開, 但是熱能回收和發電可能少於耗電,讓排氣變珍貴,不能隨便排掉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 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2015/02/13 15:58:29

發文IP 242.35.*.*

建議可以先看影片3分和3分30秒感受F1 Wastegate的聲音 1985 Lotus 97T F1 V6 Turbo, 2014 F1聽不到這個聲音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pZsfs_8s0[/youtube]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F1在一桶油100KG的限制,間接限制了渦輪增壓值, 增壓值打高會耗油,所以有機會讓排氣洩壓經常打開, 但是熱能回收和發電可能少於耗電,讓排氣變珍貴,不能隨便排掉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 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這是一台Evo 8改外放式Wastegate,油門摧久一點時可以聽到很明顯排氣洩壓的聲音很大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guvy4vC_E[/youtube]
建議可以先看影片3分,3分30秒,4分50秒感受F1 Wastegate的聲音 1985 Lotus 97T F1 V6 Turbo,
2014 F1聽不到這個聲音



雖然渦輪排氣聲本來就被悶住,但是WRC的排氣聲也沒這麼悶,
在下覺得如果有渦輪排氣洩壓的聲音(就是不經渦輪的排氣聲音),
應該可以改善,雖然F1排氣管只有中間一根,但是口徑不小

F1在一桶油100KG的限制,間接限制了渦輪增壓值,
增壓值打高會耗油,所以有機會讓排氣洩壓經常打開,
但是熱能回收和發電可能少於耗電,讓排氣變珍貴,不能隨便排掉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在下猜測目前排氣洩壓(Wastegate)可能很少打開,
因為熱能回收發電可能不夠用,
像是台語講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干,或是廣告講通通拿去做雞精,
這些排氣變的很珍貴,通通拿去發電,
除了本身anti-lag sys(ALS)要耗電,
KERS每圈的3.96MJ,Wastegate變成像是排氣超壓保除裝置,
打開的次數有很,造成如此悶的聲音

這是一台Evo 8改外放式Wastegate,油門摧久一點時可以聽到很明顯排氣洩壓的聲音很大

15

則留言

1

我想當老闆(twsnake2003)

2015/02/15 19:35:42

發文

#5661254 IP 229.1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plus+(jia7)

2015/02/15 20:44:27

發文

#5661300 IP 242.35.*.*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2/15 20:44:27

發文IP 242.35.*.*

[quote=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無辜]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嘆氣][/quote]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

2015/02/15 20:46:12

發文IP 242.35.*.*

[quote=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無辜]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嘆氣][/quote]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回應 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 所寫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Derek(ccy329)

2015/02/15 21:21:46

發文

#5661309 IP 92.24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 所寫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

plus+(jia7)

2015/02/15 22:11:41

發文

#5661324 IP 242.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 所寫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


是沒錯,

所以要有更多的排氣,才有辦法讓排氣閥門常開啟,
目前引擎排氣除了推動渦輪,還要發電,造成排氣閥門少開

a_fa(hilllotus)

2015/02/15 23:01:41

發文

#5661365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離退休的45個基數還剩66個月

無尾熊(cbr1000rr)

2015/02/16 00:32:43

發文

#5661500 IP 129.16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覺得跟熱能收集無關

我到覺得跟排氣管構造有關

不然WRC賽車的聲音可以做到很大聲

F1卻很悶



plus+(jia7)

2015/02/16 08:20:28

發文

#5661554 IP 242.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br1000rr (無尾熊) 所寫
我覺得跟熱能收集無關

我到覺得跟排氣管構造有關

不然WRC賽車的聲音可以做到很大聲

F1卻很悶




可能也是個原因,
WRC賽車增壓值大概2.5bar,排氣洩壓閥可以很常打開

Derek(ccy329)

2015/02/16 08:21:07

發文

#5661555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 所寫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


是沒錯,

所以要有更多的排氣,才有辦法讓排氣閥門常開啟,
目前引擎排氣除了推動渦輪,還要發電,造成排氣閥門少開


基本上MGU-H的Motor Generator是直接連到渦輪轉軸發電或調節渦輪轉速,所以MEGU-H主要是跟渦輪轉動的動能有關(而渦輪則回收引擎的熱能,所以叫熱能回收系統),這套系統還可以取代洩壓閥讓渦輪減速,所以可能你才會聽不到洩壓閥排氣的聲音,雖然以防萬一還是有裝洩壓閥,但大部份時間都是MGU-H在調節壓力,以工程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能大幅提高熱效率的好系統

聲音的話,我覺得是因為單渦輪單排氣管跟V型引擎的限制造成排氣管路太長,改成雙渦輪(單邊各一顆)雙排氣管路會短很多
再來是燃油流速限制,限制了引擎的轉速,還有現場轉播收音的問題

場邊拍的都比較大聲😌


plus+(jia7)

2015/02/16 08:24:27

發文

#5661557 IP 242.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plus+(jia7)

2015/02/16 08:33:54

發文

#5661562 IP 242.35.*.*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2/16 08:33:54

發文IP 242.35.*.*

[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無辜]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嘆氣][/quote]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quo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quote] 是沒錯, 所以要有更多的排氣,才有辦法讓排氣閥門常開啟, 目前引擎排氣除了推動渦輪,還要發電,造成排氣閥門少開[/quote] 基本上MGU-H的Motor Generator是直接連到渦輪轉軸發電或調節渦輪轉速,所以MEGU-H主要是跟渦輪轉動的動能有關(而渦輪則回收引擎的熱能,所以叫熱能回收系統),這套系統還可以取代洩壓閥讓渦輪減速,所以可能你才會聽不到洩壓閥排氣的聲音,雖然以防萬一還是有裝洩壓閥,但大部份時間都是MGU-H在調節壓力,以工程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能大幅提高熱效率的好系統 聲音的話,我覺得是因為單渦輪單排氣管跟V型引擎的限制造成排氣管路太長,改成雙渦輪(單邊各一顆)雙排氣管路會短很多 再來是燃油流速限制,限制了引擎的轉速,還有現場轉播收音的問題 場邊拍的都比較大聲[嘆氣]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kkxWGkxck[/youtube] [/quote] 單渦輪和管路較長也是個原因,以前雙渦輪時代不用兼顧到發電,能有較多餘的排氣經由排氣洩壓閥排出

2015/02/16 08:38:52

發文IP 242.35.*.*

[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無辜]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嘆氣][/quote]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quo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quote] 是沒錯, 所以要有更多的排氣,才有辦法讓排氣閥門常開啟, 目前引擎排氣除了推動渦輪,還要發電,造成排氣閥門少開[/quote] 基本上MGU-H的Motor Generator是直接連到渦輪轉軸發電或調節渦輪轉速,所以MEGU-H主要是跟渦輪轉動的動能有關(而渦輪則回收引擎的熱能,所以叫熱能回收系統),這套系統還可以取代洩壓閥讓渦輪減速,所以可能你才會聽不到洩壓閥排氣的聲音,雖然以防萬一還是有裝洩壓閥,但大部份時間都是MGU-H在調節壓力,以工程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能大幅提高熱效率的好系統 聲音的話,我覺得是因為單渦輪單排氣管跟V型引擎的限制造成排氣管路太長,改成雙渦輪(單邊各一顆)雙排氣管路會短很多 再來是燃油流速限制,限制了引擎的轉速,還有現場轉播收音的問題 場邊拍的都比較大聲[嘆氣]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kkxWGkxck[/youtube] [/quote] 單渦輪和管路較長,還有電視台現場收音再加工也是個原因, 以前雙渦輪時代不用兼顧到發電,能有較多餘的排氣經由排氣洩壓閥排出 目前F1耗電除了KERS的120KW*33秒,還有熱能回收系統中的anti-lag system的馬達也要耗電, 所以發電的來源變的重要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twsnake2003 (長很帥卻禿頭) 所寫
渦輪的聲音本來就很悶😇
跟熱能回收無關吧...😌


如果引擎排氣可以不經渦輪排出,我覺得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目前F1有這個裝置可以讓排氣不經過渦輪,是控制渦輪轉速用的排氣洩壓(Wastegate)


如果引擎排氣不經過渦輪,或是全都由排氣閥門排出,那不是就沒有增壓的效果了嗎...


是沒錯,

所以要有更多的排氣,才有辦法讓排氣閥門常開啟,
目前引擎排氣除了推動渦輪,還要發電,造成排氣閥門少開


基本上MGU-H的Motor Generator是直接連到渦輪轉軸發電或調節渦輪轉速,所以MEGU-H主要是跟渦輪轉動的動能有關(而渦輪則回收引擎的熱能,所以叫熱能回收系統),這套系統還可以取代洩壓閥讓渦輪減速,所以可能你才會聽不到洩壓閥排氣的聲音,雖然以防萬一還是有裝洩壓閥,但大部份時間都是MGU-H在調節壓力,以工程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能大幅提高熱效率的好系統

聲音的話,我覺得是因為單渦輪單排氣管跟V型引擎的限制造成排氣管路太長,改成雙渦輪(單邊各一顆)雙排氣管路會短很多
再來是燃油流速限制,限制了引擎的轉速,還有現場轉播收音的問題

場邊拍的都比較大聲😌



單渦輪和管路較長,還有電視台現場收音再加工也是個原因,
以前雙渦輪時代不用兼顧到發電,能有較多餘的排氣經由排氣洩壓閥排出

目前F1耗電除了KERS的120KW*33秒,還有熱能回收系統中的anti-lag system的馬達也要耗電,
所以發電的來源變的重要

Derek(ccy329)

2015/02/16 08:49:23

發文

#5661577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

plus+(jia7)

2015/02/16 10:21:38

發文

#5661750 IP 242.35.*.*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2/16 10:21:38

發文IP 242.35.*.*

[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hilllotus (a_fa)]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quote]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quote]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quote]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anit-lag system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2015/02/16 10:26:18

發文IP 242.35.*.*

[quote=ccy329 (Derek)][quote=jia7 (haga)][quote=hilllotus (a_fa)]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quote]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quote]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quote]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MGU-H的每次煞車入彎時啟動anit-lag system(防止turbo lag)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MGU-H的每次煞車入彎時啟動anit-lag system(防止turbo lag)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Derek(ccy329)

2015/02/16 12:39:25

發文

#5661937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MGU-H的每次煞車入彎時啟動anit-lag system(防止turbo lag)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法拉利的MGU-H的確能量轉換效率不足 推測是因為渦輪尺寸較小 而且只從渦輪回收能量 不像Mercedes採用壓縮機跟渦輪分離的設計 MGU-H裝在兩者之間 透過離合器可以控制要從壓縮機或渦輪發電

現在F1引擎排氣洩壓閥不是不常打開 是基本上不用洩壓閥了 除非MGU-H突然故障為了保護引擎跟渦輪

plus+(jia7)

2015/02/16 13:04:09

發文

#5661963 IP 242.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MGU-H的每次煞車入彎時啟動anit-lag system(防止turbo lag)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法拉利的MGU-H的確能量轉換效率不足 推測是因為渦輪尺寸較小 而且只從渦輪回收能量 不像Mercedes採用壓縮機跟渦輪分離的設計 MGU-H裝在兩者之間 透過離合器可以控制要從壓縮機或渦輪發電

現在F1引擎排氣洩壓閥不是不常打開 是基本上不用洩壓閥了 除非MGU-H突然故障為了保護引擎跟渦輪


目前F1現狀引擎排氣洩壓閥就如大大提到的只是保險裝置,保護引擎跟渦輪

而且聽說MGU-H馬達有過熱的問題

http://i.imgur.com/rxc2D4a.jpg
上面連結中是法拉利2014引擎室,他的排氣歧管太長了,增加了散熱面積影響渦輪效率,導致賽季中必須幫排氣歧管包隔熱帶保熱

Derek(ccy329)

2015/02/16 19:44:41

發文

#5662356 IP 92.24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不限制燃油與引擎大幅變動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沒錯,不限制燃油就可以有更多排氣,
但是FIA千萬不能再增加KERS秒數或功率就是目前120KW*33秒,
再增加的話發電量又要再增加


老實說我覺得ERS跟排氣沒有太多直接關係,MGU-K跟MGU-H基本上是回收剎車時車子的動能跟渦輪轉動的動能


提供這篇報導參考看看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5-01-30/22397502885.shtml
法拉透露兩大核心改善其中一項是熱能回收能力不足,
也就是熱能發電不足,在不足情況下排氣就很珍貴,導致排氣洩壓閥不常打開

我的看法是每圈MGU-K要耗120KW*33秒再加上MGU-H的每次煞車入彎時啟動anit-lag system(防止turbo lag)的耗電量,
看樣子法拉利的情況是發電量吃緊或是不足


法拉利的MGU-H的確能量轉換效率不足 推測是因為渦輪尺寸較小 而且只從渦輪回收能量 不像Mercedes採用壓縮機跟渦輪分離的設計 MGU-H裝在兩者之間 透過離合器可以控制要從壓縮機或渦輪發電

現在F1引擎排氣洩壓閥不是不常打開 是基本上不用洩壓閥了 除非MGU-H突然故障為了保護引擎跟渦輪


目前F1現狀引擎排氣洩壓閥就如大大提到的只是保險裝置,保護引擎跟渦輪

而且聽說MGU-H馬達有過熱的問題

http://i.imgur.com/rxc2D4a.jpg
上面連結中是法拉利2014引擎室,他的排氣歧管太長了,增加了散熱面積影響渦輪效率,導致賽季中必須幫排氣歧管包隔熱帶保熱

是的,因為法拉利跟雷諾的MGU-H是直接連到渦輪機上,不像Mercedes是在靠近壓縮機的位置,所以排氣的熱能會比較容易直接傳到MGU-H上,加上渦輪機的轉速很高(125,000rpm),轉換電能產生的熱能也很高。
Mercedes

雷諾

法拉利


上圖也可以看出Mercedes的排氣歧管剛好繞過MGU-K,所以Mercedes的MGU-K比較沒有過熱方面的問題。

比起雷諾的排氣歧管,法拉利的算短的了,Mercedes去年很意外用了不等長的排氣歧管(log manifold),多少會影響渦輪機的效率(可以看出去年Mercedes的PU到底有多強...),今年Mercedes改用等長的排氣歧管😞。

2014年Mercedes引擎

熱門新聞
這次n⁷更新的One Pedal,在加入Auto Hold駐車煞車功能後,經過U-CAR實際測試,讓人對單踏板更有安全感與鬆鬆運用。
大改Toyota Camry 7/4上市並公布預售,各為99.9萬汽油豪華、113萬2.0汽油旗艦、118萬2.5油電尊爵、132萬2.5油電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