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一定就安全?看看這台MINI車禍吧
你有freestyle嗎
2017/10/15 20:10:26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2758442
小車還是有先天上的弱勢,而且還是高速側撞...。不管進口車到底有多安全,還是有一些物理極限無法突破的。路上開車小心是最重要的,話說,側面氣簾好像沒爆開??還卡在那邊一半
2017/10/15 23:00:42
這篇,,真是悲劇啊! 剛在ppt看到新聞影片,,Mini打滑約2秒直接從神車正面側身撞上去! 車道循跡系統完全派不上用場!似乎救不回來!接著神車反應時間應該只有1~2秒間!反應不及! 就這樣給他撞下去啦! 這種高速撞擊已經超過測試標準啦!真沒什麼好比較的!而且測邊防護本來就較弱了!也沒有什麼潰縮區!結輪就是雨天開車還是降低速度,避免水飄還有避免前方有失控車朝自己而來然後煞不住車子!
R53並沒有標配ESP(選配)只有標配TCS,所以這種打滑TCS無法救回,總之下雨天不要開太快
仗著車子是進口的,性能好操控好,然後開快車,雨天也不減速,出事就沒救了
側氣簾應該有動作, 照片呈現應該是救護人員救人破壞車體後呈現的情形!
2017/10/16 12:00:33
於
2017/10/16 12:00:33
發文IP 123.205.*.*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有可能只換兩輪卻把新胎放前輪造成的,和進口車是否安全不一定有關,
在台灣,不專業的汽車保養廠+誤導視聽的嘴炮,就可能讓你的車發生同樣的事。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首先是來自Michelin米其林的回覆:
“由於在一般車款中、後輪並不連結到車輛的轉向軸上,因此在行駛時很難去控制其抓地力,為了行車安全、建議將新胎或是磨耗情況尚佳的輪胎安裝在後輪位置,如此可確保在溼地表面能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且不論車輛是前驅或後驅車款、在比較艱難的路面環境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抓地力。”
接著是來自Goodyear固特異的回覆:
“Goodyear固特異官方建議是新胎應裝配在後輪、其原因正如上述、因為後輪抓地力不足或爆胎,較易導致車輛甩尾失控。
另一方面,由於多數台灣地區的消費者多屬前驅車輛,並於都會型道路及短距離使用,在此前提之下、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一次更換四條輪胎,並且在每五千或一萬公里進行輪胎對調,不僅可使四條輪胎的磨耗更均勻、並可延長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一次全面更換也更能提升行車安全。”
最後是來自Continental馬牌回覆:
“依照Continental馬牌原廠的建議、是將新胎裝置在後輪,除了抓地力較好、較能避免車尾打滑失控外,萬一遇上爆胎的情況、前輪至少還可以藉由方向盤進行控制,若是後輪爆胎的話就免不了失控了,因此將新胎裝置在後輪也更能降低危險發生的機率。”
由以上三家輪胎大品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發現一般都會建議在換胎時、若是因手頭較緊而只能更換其中兩條輪胎,那麼專業的建議都是將新胎裝在後輪,如此一來在面臨抓地力不佳的路面時、也較能保有車輛的操控性,畢竟並非人人都是技術精湛的甩尾車手,所以也提醒大家在換輪胎的時候要多加注意囉!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有可能只換兩輪卻把新胎放前輪造成的,和進口車是否安全不一定有關,
在台灣,不專業的汽車保養廠+誤導視聽的嘴炮,就可能讓你的車發生同樣的事。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首先是來自Michelin米其林的回覆:
“由於在一般車款中、後輪並不連結到車輛的轉向軸上,因此在行駛時很難去控制其抓地力,為了行車安全、建議將新胎或是磨耗情況尚佳的輪胎安裝在後輪位置,如此可確保在溼地表面能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且不論車輛是前驅或後驅車款、在比較艱難的路面環境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抓地力。”
接著是來自Goodyear固特異的回覆:
“Goodyear固特異官方建議是新胎應裝配在後輪、其原因正如上述、因為後輪抓地力不足或爆胎,較易導致車輛甩尾失控。
另一方面,由於多數台灣地區的消費者多屬前驅車輛,並於都會型道路及短距離使用,在此前提之下、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一次更換四條輪胎,並且在每五千或一萬公里進行輪胎對調,不僅可使四條輪胎的磨耗更均勻、並可延長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一次全面更換也更能提升行車安全。”
最後是來自Continental馬牌回覆:
“依照Continental馬牌原廠的建議、是將新胎裝置在後輪,除了抓地力較好、較能避免車尾打滑失控外,萬一遇上爆胎的情況、前輪至少還可以藉由方向盤進行控制,若是後輪爆胎的話就免不了失控了,因此將新胎裝置在後輪也更能降低危險發生的機率。”
由以上三家輪胎大品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發現一般都會建議在換胎時、若是因手頭較緊而只能更換其中兩條輪胎,那麼專業的建議都是將新胎裝在後輪,如此一來在面臨抓地力不佳的路面時、也較能保有車輛的操控性,畢竟並非人人都是技術精湛的甩尾車手,所以也提醒大家在換輪胎的時候要多加注意囉!
2017/10/16 14:48:45
這是舊式車牌 應是2005以前的車款, 我 谷歌了一些資料, 2006以前除了上空版, DSC是標配, 其餘皆選配. 輪胎...看起來很像是S001..也算好胎一枚...胎紋也夠.... 到底路面是積了多少水??
2017/10/16 21:29:09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這篇,,真是悲劇啊! 剛在ppt看到新聞影片,,Mini打滑約2秒直接從神車正面側身撞上去! 車道循跡系統完全派不上用場!似乎救不回來!接著神車反應時間應該只有1~2秒間!反應不及! 就這樣給他撞下去啦! 這種高速撞擊已經超過測試標準啦!真沒什麼好比較的!而且測邊防護本來就較弱了!也沒有什麼潰縮區!結輪就是雨天開車還是降低速度,避免水飄還有避免前方有失控車朝自己而來然後煞不住車子!
大人小孩都走了,真的是悲劇,而且這種速度,Altis閃都閃不掉。加上又是側撞,嚴重程度超乎想像
2017/10/16 21:30:50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有可能只換兩輪卻把新胎放前輪造成的,和進口車是否安全不一定有關,
在台灣,不專業的汽車保養廠+誤導視聽的嘴炮,就可能讓你的車發生同樣的事。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首先是來自Michelin米其林的回覆:
“由於在一般車款中、後輪並不連結到車輛的轉向軸上,因此在行駛時很難去控制其抓地力,為了行車安全、建議將新胎或是磨耗情況尚佳的輪胎安裝在後輪位置,如此可確保在溼地表面能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且不論車輛是前驅或後驅車款、在比較艱難的路面環境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抓地力。”
接著是來自Goodyear固特異的回覆:
“Goodyear固特異官方建議是新胎應裝配在後輪、其原因正如上述、因為後輪抓地力不足或爆胎,較易導致車輛甩尾失控。
另一方面,由於多數台灣地區的消費者多屬前驅車輛,並於都會型道路及短距離使用,在此前提之下、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一次更換四條輪胎,並且在每五千或一萬公里進行輪胎對調,不僅可使四條輪胎的磨耗更均勻、並可延長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一次全面更換也更能提升行車安全。”
最後是來自Continental馬牌回覆:
“依照Continental馬牌原廠的建議、是將新胎裝置在後輪,除了抓地力較好、較能避免車尾打滑失控外,萬一遇上爆胎的情況、前輪至少還可以藉由方向盤進行控制,若是後輪爆胎的話就免不了失控了,因此將新胎裝置在後輪也更能降低危險發生的機率。”
由以上三家輪胎大品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發現一般都會建議在換胎時、若是因手頭較緊而只能更換其中兩條輪胎,那麼專業的建議都是將新胎裝在後輪,如此一來在面臨抓地力不佳的路面時、也較能保有車輛的操控性,畢竟並非人人都是技術精湛的甩尾車手,所以也提醒大家在換輪胎的時候要多加注意囉!
水漂效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速度太快...
2017/10/16 21:31:57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R53並沒有標配ESP(選配)只有標配TCS,所以這種打滑TCS無法救回,總之下雨天不要開太快
積水路面高速打滑
神仙都救不回來
ESP也沒用的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這台mini的側氣簾原本就是一半的
原來如此啊
跟許瑋倫車禍車禍時的座車是同代的mini 這代mini cooper車體跟操控真的只算一般般~ 拿mini飆車非常危險的,畢竟是沒屁股小車, 對於側向和背後撞擊的抵抗力可別過度期待啊!!
2017/10/17 11:08:57
為什麼要開那麼快.......唉..
2017/10/17 13:01:17
於
2017/10/17 13:01:17
發文IP 123.205.*.*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水漂效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速度太快...
車速過快,什麼意外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止水漂效應。
而米其林輪胎是以時速73公里測試新胎放前輪,並不是在極端操控環境做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那台mini是不是新胎放前輪?還不確定,
若新胎放前輪,即使是龜車或在速限內,遇到下雨就可能發生打滑偏到對向車道!
但新聞報導似乎兩人都坐前座,也讓前輪的抓地力比後輪又更好了些.....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水漂效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速度太快...
車速過快,什麼意外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止水漂效應。
而米其林輪胎是以時速73公里測試新胎放前輪,並不是在極端操控環境做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那台mini是不是新胎放前輪?還不確定,
若新胎放前輪,即使是龜車或在速限內,遇到下雨就可能發生打滑偏到對向車道!
但新聞報導似乎兩人都坐前座,也讓前輪的抓地力比後輪又更好了些.....
2017/10/17 17:40:05
有10年之久,初代復古咪車體結構很難跟新車比,神A至少可讚許,至少前撞沒有到致命程度。
2017/10/17 18:32:03
看來小車沒有什麼潰縮區,可以想想側面撞擊時當時人體是如何被擠壓,而當場大量內初血而死亡,安息吧!
2017/10/17 23:39:38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水漂效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速度太快...
車速過快,什麼意外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止水漂效應。
而米其林輪胎是以時速73公里測試新胎放前輪,並不是在極端操控環境做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那台mini是不是新胎放前輪?還不確定,
若新胎放前輪,即使是龜車或在速限內,遇到下雨就可能發生打滑偏到對向車道!
但新聞報導似乎兩人都坐前座,也讓前輪的抓地力比後輪又更好了些.....
報導裡面沒有提到輪胎新舊,搞不好人家才剛換過輪胎哩?單純用打滑判斷來討論輪胎新舊該怎麼放,怪怪的
2017/10/17 23:41:05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看來小車沒有什麼潰縮區,可以想想側面撞擊時當時人體是如何被擠壓,而當場大量內初血而死亡,安息吧!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副駕駛座沒有當場死亡,正駕駛則是當下就掰掰了,副駕駛座的乘客應該是直接承受最大撞擊力道的,為什麼相對嚴重程度比較低呢
2017/10/17 23:45:05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有10年之久,初代復古咪車體結構很難跟新車比,神A至少可讚許,至少前撞沒有到致命程度。
這應該能當成中古進口車 (夠古的,比如說10年以上) 安全性輸給近一兩年的國產新車嗎?話說回來,正面對側面,大車對小車,本來也就不太公平,不好比。最後只能同意這篇,神A至少車頭潰縮做的好,車室還保持的不錯。
共
3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