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則留言

這篇報導寫得還算值得看看【汽車夢醒】

迪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110330.shtml

我倒覺得王永慶眼光獨特,對未來的脈絡很清楚

只是下面的人能力不足搞垮了

【除了資金、技術策略錯誤外,台朔汽車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清、市場不明;從開始的電動車,到小型車,到重車代工,到有車做就好,從最初的願景目標,不斷地退縮至只求殘活,關門打烊只是遲早的事。最可惜的是,九年的努力並沒有為未來汽車業或市場留下可以持續進步的價值;倘若台朔汽車在九年間,不斷地透過產學合作或自我研發電動車,或許仍免不了關門的命運,但其成果卻有助於未來汽車業的發展,那麼台朔汽車的曾經存在便有其價值。】

這事業界早有傳聞,王永慶對台朔汽車的經營方針與策略十分不認同,所以不再提供任何經濟資援,發展傳統汽車拼不過各大車廠,王永慶要的是走自己的路,並在明志科技大學成立車輛系,跟台灣大學研發電動車,可惜這將都成為歷史了.

若要說王永慶真的有錯,也只是他找了一個不適任的人去掌管台朔汽車,不過花20億是值得的,這證明王永慶的論點是正確的,不過不是王永慶夢醒,因為王永慶早在幾前就已經看到台朔汽車的未來,該夢醒的是台朔汽車的高層.

美蘋果

#2

真正的經濟者是王永慶的女婿,

倒底是王永慶的眼光出了差錯,還是他女婿經營策略出了問題,或是市場機制有了什麼問題?

VICTOR

#3

回應 cdkuo (迪迪) 所寫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110330.shtml

我倒覺得王永慶眼光獨特,對未來的脈絡很清楚

只是下面的人能力不足搞垮了

【除了資金、技術策略錯誤外,台朔汽車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清、市場不明;從開始的電動車,到小型車,到重車代工,到有車做就好,從最初的願景目標,不斷地退縮至只求殘活,關門打烊只是遲早的事。最可惜的是,九年的努力並沒有為未來汽車業或市場留下可以持續進步的價值;倘若台朔汽車在九年間,不斷地透過產學合作或自我研發電動車,或許仍免不了關門的命運,但其成果卻有助於未來汽車業的發展,那麼台朔汽車的曾經存在便有其價值。】

這事業界早有傳聞,王永慶對台朔汽車的經營方針與策略十分不認同,所以不再提供任何經濟資援,發展傳統汽車拼不過各大車廠,王永慶要的是走自己的路,並在明志科技大學成立車輛系,跟台灣大學研發電動車,可惜這將都成為歷史了.

若要說王永慶真的有錯,也只是他找了一個不適任的人去掌管台朔汽車,不過花20億是值得的,這證明王永慶的論點是正確的,不過不是王永慶夢醒,因為王永慶早在幾前就已經看到台朔汽車的未來,該夢醒的是台朔汽車的高層.

雖然台朔汽車資金虧光而關門大吉,但以這樣少的虧損可以得到這種經驗及教訓,對龐大資產的台朔集團而言,算是便宜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