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則留言

12345

#22

回應 bontz (太太的大兒兩寶的爹) 所寫
回應 alfaclub (alfaclub) 所寫
回應 jerrychen0067 (12345) 所寫
再換言之 違反了傳統(注意傳統不等於落後)...不但開拓不了市場
原本自己的鐵血車迷 也會跟著跑光....


支持大大的說法
這是一種對造車工藝的堅持😝

若一個車廠造車沒有堅持,哪有錢就往哪跑
不就跟頭又大一樣?

[做人沒有原則~不就跟鹹魚沒有兩樣?]


很多車廠歷史悠久,起步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夢想
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堅持!

造車不需要從眾!
車友們反而會瞧不起它!😝

不講究的車,就讓不講究的買主去買就好😝


野馬真的快找不到馴馬師了。老師父都沒力氣搞,年輕師父又青黃不接且琵琶別抱。
跟著福特做一樣夢的人越來越少,或福特解不出當年屬於那種熱血漢子的現代人做的是什麼夢。
也許要等待將來時代變了,再拿出來冷飯熱炒一下看看能不能重燃熱情火花,找到夠多的新師父。

每個車廠都有自己理念的堅持,不喜歡別人的理念並不表示別人就沒有理念。
很多理念是時代的產物,當時做共同夢的人多就活的下來,時代過去若不能適應就被淘汰。
其實車廠的產品還不就是用自己的造車哲學去尋找伯樂,希望找到更多一點。
很少人會挑剔Alfa的性能與身段,但大家"講究"的是:這麼難養的車,我是否願意付代價?
換另一角度說:Alfa什麼時候能為我們這些死忠支持者"講究"一下她的零件品質與穩定性,
讓我們的死忠之路看起來走的不是這麼的"困難與冒險"。
其實義大利車以前被三信搞壞了,曾經風光一時超量銷售,因而量夠風評也就決定了現在的命運。
反正夠老的車迷都知道,要在拉丁民族影響力以外的地方搞好義大利平價車本來就非常難。
除非台灣住了幾百萬義大利和南美洲人,否則就是充滿熱情又肯花錢的人替他們硬撐。


這不用您老操心 人家還沒倒閉...就算人家倒閉.我不是持股人 只是消費者 也用不著緊張.
好比通用一般房車的W底盤+eplison(saab 除外) 一年美國還可以賣80萬零558台 就算市場比例減少又如何?
重點是把舊的FF + "前麥花臣 後三連桿" 都淘汰掉...
做為一個消費者 可以在中型房車就享受到FR 或者AWD 我覺得很開心

至於豐田管理學嘛 沒人嫌它不好 更沒有人會覺得眼紅 本來就是各取所好
是你在說別人爛啦~ 臭啦....什麼跟什麼.....

強調傳統
impreza 做成8缸後驅 不會有人買
mustang 做成4缸turbo4驅 也不會有人買

12345

#23

回應 bontz (太太的大兒兩寶的爹) 所寫
回應 alfaclub (alfaclub) 所寫
回應 jerrychen0067 (12345) 所寫
再換言之 違反了傳統(注意傳統不等於落後)...不但開拓不了市場
原本自己的鐵血車迷 也會跟著跑光....


支持大大的說法
這是一種對造車工藝的堅持😝

若一個車廠造車沒有堅持,哪有錢就往哪跑
不就跟頭又大一樣?

[做人沒有原則~不就跟鹹魚沒有兩樣?]


很多車廠歷史悠久,起步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夢想
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堅持!

造車不需要從眾!
車友們反而會瞧不起它!😝

不講究的車,就讓不講究的買主去買就好😝


野馬真的快找不到馴馬師了。老師父都沒力氣搞,年輕師父又青黃不接且琵琶別抱。
跟著福特做一樣夢的人越來越少,或福特解不出當年屬於那種熱血漢子的現代人做的是什麼夢。
也許要等待將來時代變了,再拿出來冷飯熱炒一下看看能不能重燃熱情火花,找到夠多的新師父。

每個車廠都有自己理念的堅持,不喜歡別人的理念並不表示別人就沒有理念。
很多理念是時代的產物,當時做共同夢的人多就活的下來,時代過去若不能適應就被淘汰。
其實車廠的產品還不就是用自己的造車哲學去尋找伯樂,希望找到更多一點。
很少人會挑剔Alfa的性能與身段,但大家"講究"的是:這麼難養的車,我是否願意付代價?
換另一角度說:Alfa什麼時候能為我們這些死忠支持者"講究"一下她的零件品質與穩定性,
讓我們的死忠之路看起來走的不是這麼的"困難與冒險"。
其實義大利車以前被三信搞壞了,曾經風光一時超量銷售,因而量夠風評也就決定了現在的命運。
反正夠老的車迷都知道,要在拉丁民族影響力以外的地方搞好義大利平價車本來就非常難。
除非台灣住了幾百萬義大利和南美洲人,否則就是充滿熱情又肯花錢的人替他們硬撐。


好啦好啦~~ 我幫你做結論... 全世界 不買雙田的 都是白癡智障 跟不上時代 醬你有沒有開心一點???

VICTOR

#24

回應 bontz (太太的大兒兩寶的爹) 所寫
歐洲人的民族優越感以及長久歷史下來建立的保修體系是非常完整的,歐洲人當然會修歐洲車。
記得曾讀過一家英國雜誌評歐規Accord時告訴讀者:比你想像中的好。
所以日本車對歐洲人言還是"連看都不看"的人居多。
美國人本來也很不削日本車,然因著節能與品質穩定的優勢,加上亞裔移民的助威,
美國車現在只保的住大城市以外屬於傳統美系固守的城池,其他地方能分一半已經謝天謝地。
重要的是,日本車誰都會修,能修歐洲車的人一定能修日本車,歐洲人也一樣。
或許是語言的關係我們沒有辦法接觸到,我至今沒有讀過任何歐洲汽車雜誌在談"妥善律與穩定性"的。
包括幾家英國的雜誌也只談性能與設計品味,東西常不常壞對歐洲人來說似乎不是個重要的議題。
性能與氣質比較重要,長期穩定與否不是重點,日本車(並非所有日本車)就是長期穩定性佳。

但是,一旦歐洲人大規模覺醒發現自己的國產品養起來比那些令人生厭的日韓車車還辛苦,
加上到時候的日韓車搞不好也請歐洲人設計也很有氣質,保修體系也健全後,歐洲車的警鐘就真的響了。
當然要到這一天花的時間可能比在美國久,歐洲人比美國人還自負,
這一天也可能不會到來,最好別來不然我們就看不到漂亮的車車了。
希望歐洲車廠注意到自己的產品穩定性差而改進(美國注意到了但似乎動作太慢),
但目前的歐洲市場歐洲車還是佔絕對優勢且歐洲人的優越感限制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科技與各種性能要追簡單,穩定性與保修體系要追就難了,茲事體大。
在歐洲歐系車廠與日系車廠剛好各擅勝場。在美國因歐系大眾品牌兩樣都缺,又沒有品牌優勢,就出局了。
歐洲車不只在台灣水土不服,在美國也一樣,不然穩定性怎被評的這麼差。
請不要說因美國的XX車不是歐洲本國產的,但真正本國產的也一樣遭惡評,
那日本品牌為何非日本產的一樣得好評?是不是歐洲人的管理能力有問題?
還是本來就上樑有問題,下樑又怎知道要如何改進?

身為生活在現在的台灣人 我有這樣的感想
1.感謝美國 它讓我們現在過著享有人權 民主 自由的生活
2.感謝歐洲 它讓我們現在過著享受著華人前所未有的高檔物質 如高級音響(HI-END) 高級香水 高級烈酒
及富駕駛樂趣的汽車
3.感謝日本人 它讓我們現在的人 一般的平民百姓 就能買的起一些好用又品質可靠的家電及汽車 如電視 冰箱
洗衣機 錄影機 DVD 床頭音響 家庭電影院 數位相機 手錶等
4.感謝台灣人 它讓我們現在的人 一般的平民百姓 就能更便宜的買的起 電腦 筆電 液晶電視 手機等.只是花費最高的汽車 在台灣還是貴.如果勤勞努力一向奉守勤能補拙的台灣車廠 若能擁有歐洲車廠的技術 我相信 我們一定能享受便宜又好的汽車.如同現在便宜的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愛洗碧㊣

#25

身為生活在現在的台灣人 我也有一些感想,跟樓上的有點不太一樣~

1.感謝美國 它讓我們知道人種是有分別的,即便高喊著自由民主的國家,總是用他秧秧大國來對付比他弱小的國家!
2.感謝歐洲 它讓我們發現原來這世界上有人跟我們過著不同的生活,國家福利好,社會保險多,科技與環保對他們是那麼的微不足道,而我們卻如此的遙不可及~
3.感謝日本人 它讓我們發現科技的角度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車子的車殼像紙一樣薄),並且也感激他們把不要的電器,過季的商品往台灣送,
洗衣機 錄影機 DVD 床頭音響 家庭電影院 數位相機 手錶等都是他們本國不要的次級品,汽車更是不在話下~而且通常是貴很多錢還是照賣~
4.感謝台灣人 它讓我們現在的人 一般的平民百姓 就能更便宜的買的起爛的 電腦 筆電 液晶電視 手機等,只是花費最高的高級品(進口品) 在台灣還是貴,如果大撈特撈一向能偷就偷的台灣車廠 若能擁有韓國車廠的志氣 我也相信 我們一定能享受便宜又好的汽車,但發展還需要好幾年,就如同現在的爛液晶電視、爛電漿電視。
GOLF TDI GT SPORT 山道貼地120km過U型彎道~爽快啊~

太太的大兒兩寶的爹

#26

回應 jerrychen0067 (12345) 所寫


我幫你做結論... 全世界 不買雙田的 都是白癡智障 跟不上時代 醬你有沒有開心一點???

這是您的結論,不是我的。無論如何還是要謝謝您!相信有人心裡確實這麼想。

買車其實是因地制宜的,今天我若住歐洲,特別是東歐,
可能也不會買日本車,如果保修體系不夠普遍與健全。
何況日本車在歐洲可能還沒有某歐洲車保值,我會在能力所及之內買當地最保值的車。
能保值的車通常也代表穩定性比較好,或起碼保修體系健全一般人比較願意接手。

喜歡與擁有可以是兩回事,當然也有人是市面上有又夠錢就非買不可。
很多人買了穩定性不好的車是因為知識不足,或被琳瑯滿目的牛肉所吸引。
很多人養平價又嬌貴的車養的甘之如飴,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車其實可以不這麼嬌貴。
我只是想提供一個計算一下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價的另類思考。
順便點化一下所謂"精緻"與"講究"的背後,是否藏有"非必要"的虛無飄渺?

12345

#27

回應 bontz (太太的大兒兩寶的爹) 所寫
回應 jerrychen0067 (12345) 所寫


我幫你做結論... 全世界 不買雙田的 都是白癡智障 跟不上時代 醬你有沒有開心一點???

這是您的結論,不是我的。無論如何還是要謝謝您!相信有人心裡確實這麼想。

買車其實是因地制宜的,今天我若住歐洲,特別是東歐,
可能也不會買日本車,如果保修體系不夠普遍與健全。
何況日本車在歐洲可能還沒有某歐洲車保值,我會在能力所及之內買當地最保值的車。
能保值的車通常也代表穩定性比較好,或起碼保修體系健全一般人比較願意接手。

喜歡與擁有可以是兩回事,當然也有人是市面上有又夠錢就非買不可。
很多人買了穩定性不好的車是因為知識不足,或被琳瑯滿目的牛肉所吸引。
很多人養平價又嬌貴的車養的甘之如飴,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車其實可以不這麼嬌貴。
我只是想提供一個計算一下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價的另類思考。
順便點化一下所謂"精緻"與"講究"的背後,是否藏有"非必要"的虛無飄渺?


怎麼個驕貴難養??
舉例來說 一台FR 就多一個LP 油 一台supercharge的車多個supercharge的油
哪台車 不換油 不換水 不換(洗)慮片 不換煞車皮?? 而在北美這些幾乎通通可以DIY 我以前也都是自己換
又何謂"非必要" 非必要就用兩腳走路就好了

#28

國情不同. 不要去想魚到底開不開心.

就像有錢人的腦子在想什麼我永遠參不透一樣.

----------------------------------------------------------------

去過2趟歐陸.

發現滿地都是 VW SEAT Opel...服務站.

密度高的嚇人. 大概跟郊區的7-11一樣多.

而且都會安排在主要道路旁. 就算不熟當地路線也會很容易碰到


有心經營的實例. 如果我在歐洲要買車. 一定也是選到處都有服務點的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