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則留言

嘉義高鐵的接駁公車專用道.

臥雲眠月

想到就目屎流.

嘉義市區垂楊路.
是一條流量不小的幹道.
本來是二線汽車道.
一線機車道.
一線腳踏車道.

後來因為規劃接駁公車專用道.
硬生生將腳踏車道取消.
機車道縮小.

大眾捷運公車有專屬道我是不反對.
偏偏這車班次少.
一個小時只有三班.
然後又佔了老大位置.
又是專用禁行他車.

塞車時忍不住"幹譙"

若是改成平時可以使用.
遇公車行駛時必須禮讓.
不能佔在公車前面阻擾到通行.

這樣才合理.

凡又老

#2

雖然公車最大.但也要合情合理🙂
而且車道變成彎彎曲曲的.還很危險.😡
建議到高鐵站.全部取消😆

阿拉

#3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想到就目屎流.

嘉義市區垂楊路.
是一條流量不小的幹道.
本來是二線汽車道.
一線機車道.
一線腳踏車道.

後來因為規劃接駁公車專用道.
硬生生將腳踏車道取消.
機車道縮小.

大眾捷運公車有專屬道我是不反對.
偏偏這車班次少.
一個小時只有三班.
然後又佔了老大位置.
又是專用禁行他車.

塞車時忍不住"幹譙"

若是改成平時可以使用.
遇公車行駛時必須禮讓.
不能佔在公車前面阻擾到通行.

這樣才合理.


沒錯,當初再做這公車專用道時看到也是很傻眼,一整條道路以經夠小了,車流量又多,公車也沒幾班!!!
市府有必要做這個嗎?

臥雲眠月

#4

回應 jetyes (阿拉)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想到就目屎流.

嘉義市區垂楊路.
是一條流量不小的幹道.
本來是二線汽車道.
一線機車道.
一線腳踏車道.

後來因為規劃接駁公車專用道.
硬生生將腳踏車道取消.
機車道縮小.

大眾捷運公車有專屬道我是不反對.
偏偏這車班次少.
一個小時只有三班.
然後又佔了老大位置.
又是專用禁行他車.

塞車時忍不住"幹譙"

若是改成平時可以使用.
遇公車行駛時必須禮讓.
不能佔在公車前面阻擾到通行.

這樣才合理.


沒錯,當初再做這公車專用道時看到也是很傻眼,一整條道路以經夠小了,車流量又多,公車也沒幾班!!!
市府有必要做這個嗎?



唉˙˙˙
說真的.
高鐵使用率很低的.

台中接駁車不但免費.
而且都行使機車道.

接駁車又不是捷運.
為何弄那麼大的路權.

˙˙˙˙˙˙˙˙˙˙˙˙˙˙˙

😞

newcity

#5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想到就目屎流.

嘉義市區垂楊路.
是一條流量不小的幹道.
本來是二線汽車道.
一線機車道.
一線腳踏車道.

後來因為規劃接駁公車專用道.
硬生生將腳踏車道取消.
機車道縮小.

大眾捷運公車有專屬道我是不反對.
偏偏這車班次少.
一個小時只有三班.
然後又佔了老大位置.
又是專用禁行他車.

塞車時忍不住"幹譙"

若是改成平時可以使用.
遇公車行駛時必須禮讓.
不能佔在公車前面阻擾到通行.

這樣才合理.



有很好的願景跟規劃,但是
很不實際
( 閉門造車 )😞😞😞

菜頭

#6

雖然覺得很不方便!

但還是不要開到公車道上!

因為已經開始有警察伯伯站在安全島上給你拍照啦!

大家小心!

Jackar

#7

嘉義市這樣搞真的是超誇張
高鐵公司稅金有繳比較多嗎?
實在太不成比例了😠

安全是回家的路

#8

可是每次走似乎都看到不少駕駛人當作一般車道使用阿
還是一樣自在的超車,左轉
其實公車專用道在台北很常見
久了就習慣了

小胖仔

#9

垂陽路的公車道的確很不實際..

我記得.我讀職校時. 市政府發現嘉義市的學生大都來自嘉義縣/雲林縣.

而且多數都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其中學生流量最大的莫過於垂陽路.(因有嘉女.嘉工.大同.嘉職..等學校)

因此特地將垂陽路規劃了一條學生專有的自行車道..

如今..為了高鐵.廢除了自行車道...

中學生搭高鐵的..應該不多吧!!!

或許是有特別的用意...但..至少也有配套方案吧!!!好歹也將垂陽路搞平整一些....

....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行經高鐵大道小心些..

坐公車的也要注意安全..

因為那樣筆直的道路..

中間突然出現一個公車亭...

真不知幾時...哪個醉漢...會騎上公車亭....

小心為妙吧!!!

至少..我開車時..總覺得...那裏.感覺好危險...


FAFA

#10

這條是全台灣第一條「公車捷運」
原本是要做輕軌的,但是評估過後可行性不高
所以才用公車捷運這樣的構想
並不是只有一般的接駁車而已
而是類似捷運的方式在跑

新的東西出來,難免會有很多意見跟不方便
總是可以修改或是改善的
總比永遠不做好吧
好比以前的中山高,剛要興建時很多人都在講
蓋這麼幹什麼,根本沒什麼用
誰知道中山高會有現在的規模,而且還不夠用還要拓寬

FAFA

#11

可以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8%89%E7%BE%A9%E5%85%AC%E8%BB%8A%E6%8D%B7%E9%81%8B&variant=zh-hant

嘉義公車捷運,簡稱「嘉義BRT」,為台灣嘉義縣市境內之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主要因台灣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車站、嘉義市區之間的旅運需求而興建,由嘉義客運負責經營。分有主線(15.71公里)、嘉義縣治銜接線(9.22公里)、嘉義市區銜接線(4.72公里),總長29.65公里。


至於公車捷運系統,可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7%B4%E5%A3%AB%E5%BF%AB%E9%80%9F%E4%BA%A4%E9%80%9A%E7%B3%BB%E7%BB%9F&variant=zh-hant
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簡稱 BRT,大陸也稱快速公交)是發源於南美城市的一種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它是利用現代巴士技術(如大容量、低地板、低成本的巴士和先進的光學導向巴士),在城市道路上設置巴士專用道或修建巴士專用路,再配合智能交通系統技術,採用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模式(車站買票上車),實現接近輕軌交通服務水平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臥雲眠月

#12

說是公車捷運.
可是班次還比一般地方公車還少的很多.

根本是為配合高鐵.

說不定過一陣子因為載客率太低而停駛.

唉˙˙˙˙

市井小民.
真不該要說啥.

FAFA

#13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說是公車捷運.
可是班次還比一般地方公車還少的很多.

根本是為配合高鐵.

說不定過一陣子因為載客率太低而停駛.

唉˙˙˙˙

市井小民.
真不該要說啥.


公車捷運就是配合高鐵才會出來的
算是一個全國性的示範項目

全國第一條公車捷運系統-嘉義BRT 示範計畫已於94 年3 月24 日奉行政院正式核定實施,並由交通部於同年4 月1 日函示包括嘉義市政府在內的各相關單位開始辦理實施。
嘉義BRT 主要作為高鐵嘉義太保站與台鐵嘉義站間主要之聯外大眾運輸系統,並兼顧地區性大眾運輸之需求。本案係延續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之「高鐵嘉義太保站聯外輕軌運輸計畫可行性研究」規劃成果而來,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自民國89 年起即著手辦理「高鐵嘉義太保站聯外輕軌運輸計畫可行性研究」,惟該研究結論顯示,樂觀預測高鐵通車後來往高鐵太保站與台鐵嘉義車站之間運輸需求量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尖峰小時旅客量如下:民國96 年為1,185人,而民國126 年則為1,903 人,按不同運量需求與配適的大眾運輸工具來看,公車專用運輸系統每小時運能可為2,000~5,000 人、輕軌運輸系統每小時運能為,000~5,000 人、輕軌捷運系統每小時運能則為5,000~30,000 人。此外,經比較LRT 與BRT 之造價與效益,簡言之,輕軌(LRT)造價約為90 億元,行車時間為20 分鐘;公車捷運(BRT)建置費用僅需約6 億元,行車時間約為30 分鐘。若依據樂觀預測的旅客量計算,在自償率不佳的狀況下,負責經營養護的地方政府每年虧損與補貼金額:輕軌(LRT)約為4 億元/年、公車捷運(BRT)約為1 億元/年。若後續初期營運量不如預期時,則地方政府每年虧損與補貼的營運成本將會更高。因此,高鐵太保
站聯外運輸系統初期將先行採用BRT(公車捷運系統)這種採低成本、工期短、適合嘉義運量需求、運輸效率可接近軌道系統的大眾運輸工具,以肩負高鐵太保站與嘉義車站間旅客之接駁運送較為適當,且後續視該路線的營運狀況,如運量培養上升達到一定規模,交通部將會著手施設輕軌捷運系統,以漸進提昇運輸系統等級的方式滿足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需要。
嘉義BRT 工程經費約新台幣6 億元,其中政府部門負擔近新台幣1.6 億元,包括公車專用車道、候車設施,以及公車動態資訊、旅客候車資訊、票証整合系統在內的智慧型運輸系統等項目將於94 年底前陸續完工。
嘉義BRT 全線分為「主線」、「嘉義市區延伸線」及「嘉義縣治銜接線」。「主線」全長約為
15.71 公里,該路線雙向將各撥出一個專用車道專供BRT 車輛行駛,其中「高鐵嘉義站」至「台鐵嘉義站後站」沿線依序將行駛高鐵橋下道路、50 米聯外道路、世賢路、自由路、友忠路後離開專用車道轉入中興路進嘉義車站後站。而「嘉義市區銜接線」則將於垂楊路中央兩側闢設一般的公車專用道,即BRT 車輛、一般公車及公路客運巴士均可行駛(如同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公車專用道),市區延伸線自「台鐵嘉義站後站」至「嘉義公園站」路線長約為4.72 公里。嘉義BRT 行駛台鐵嘉義站至高鐵太保站之單程時間約為26~30 分鐘,而上、下午尖峰行駛時間仍將會透過市區交通號誌適當的運作,務必使行駛時間控制在30 分鐘內。
公車捷運系統為了能夠達成公車捷運化的目的,以確保準點發車、控制行車時間….等,除了運用智慧型運輸系統科技外,最重要的就是行駛期間要避免其他車輛的干擾,故BRT 車輛採「專用車道」方式行駛。然而,嘉義市轄內可以佈設「專用車道」且不會大幅影響原有車流運行及取消路邊停車格設施的市區道路並不多,換言之,不是任何一條道路都適合配置BRT 專用車道,更何況除了檢討道路橫斷面空間外,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檢討大眾運輸的需求量。依據大嘉義地區民眾使用大眾運具的習慣與特性,發展任何新式的大眾運輸應該要務實地採漸進式發展為之,例如先行整合2 條BRT 路線與其他市區公車路線,使BRT 成為主要路線、傳統公車為輔助接駁路線,兩者互相搭配成綿密的市區大眾運輸服務網,並定期檢討其運量成長狀況予以升級或調整,這就是一種務實的漸進的實施方式。否則,貿然建置BRT 路線,不論是市府或民間經營業者將來都要負擔極大的虧損風險及交通衝擊,未來倘若造成硬體設備投資浪費,實非全體市民之福。
嘉義市、縣政府及交通部公路總局現正偕同交通部高鐵局進行嘉義BRT 的細部工程設計作業,且嘉義市政府後續將負責嘉義市轄內BRT 專用道與候車設施、站台實際的發包、監造,以及負責嘉義BRT 全線的智慧型運輸系統建置…等工作。嘉義市府團隊及各相關單位,將努力依時限完成此全國第一、且重要的公車捷運系統示範計畫,圓滿達成任務!

我也要我也要

#14

回應 wesley_huang (wesley) 所寫
垂陽路的公車道的確很不實際..

我記得.我讀職校時. 市政府發現嘉義市的學生大都來自嘉義縣/雲林縣.

而且多數都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其中學生流量最大的莫過於垂陽路.(因有嘉女.嘉工.大同.嘉職..等學校)

因此特地將垂陽路規劃了一條學生專有的自行車道..

如今..為了高鐵.廢除了自行車道...

中學生搭高鐵的..應該不多吧!!!

或許是有特別的用意...但..至少也有配套方案吧!!!好歹也將垂陽路搞平整一些....

....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行經高鐵大道小心些..

坐公車的也要注意安全..

因為那樣筆直的道路..

中間突然出現一個公車亭...

真不知幾時...哪個醉漢...會騎上公車亭....

小心為妙吧!!!

至少..我開車時..總覺得...那裏.感覺好危險...




這種設計概念來自台北市公車專用道~~因為負責的是某工程顧問公司台北的設計團隊~~~😰
候車亭蓋在快車道上很危險~~
每次開在世賢路上總覺得有壓力~~😞

不懂車

#15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一個小時只有三班.

第一次看到這個公車專用道,真的是傻眼。
不知道那些官,到底有沒有腦袋...😝

飲料大白

#16

回應 rtk777 (我也要我也要) 所寫
這種設計概念來自台北市公車專用道~~因為負責的是某工程顧問公司台北的設計團隊~~~😰
候車亭蓋在快車道上很危險~~
每次開在世賢路上總覺得有壓力~~😞

高雄也有公車專用道...但是
並不是像嘉義這樣縮小汽機車道來製造公車站和公車道...
反而是快車道維持一樣的寬度...只不過是公車專用道稍微寬一點
然後快到站的時候把公車道縮小到公車可駛入的大小...
我第一次看到嘉義這種白痴公車道的時候...超想打電話到市政府罵人
垂楊路的公車道尤其危險...特別是民族國小站和嘉女附近的站
那邊的車流量特別多...相對的再左右移動的時候
沒眼睛的白目也特別多...
我有一個夢想...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有一天...開著一輛敞篷車,走在左邊是荒漠...右邊是大海的直線道路上       無邊無盡              自由自在

★百面自摸★

#17

原來幹譙的人那麼多
全國第一條公車捷運系統? 但住嘉義市的人都知道原本直直雙線道的, 現在搞成歪七扭八
文化路與民生路間那段因有補習班, 遇下課時連快車道都變成停車專用道也不見取締, 變成機車汽車擠一條左轉車道
垂楊路原本車流量就大, 為了一條公車捷運系統造成大部分的用路人的不便, 還第一個全國性的示範BRT, 趕快拆了它吧
來賓蔡翠秋小姐 櫃台有湯可藍先生找您

★百面自摸★

#18

回應 bsbkevin (保力達人) 所寫
雖然覺得很不方便!

但還是不要開到公車道上!

因為已經開始有警察伯伯站在安全島上給你拍照啦!

大家小心!
剛出門回來再說一下
這條路每天必須經過好幾次
有一次由垂楊路從東往西行駛, 到宣信街準備左轉, 突然發現警察先生站在不遠的安全島上拿著相機對著我拍, 心理在想一定是拍我
轉過彎將車停好馬上去問那位警察先生, 請問這裡能不能轉彎? 為什麼拍我?
(先說說宣信街這條路, 紅綠燈沒左轉指示燈, 地上指示標誌為直行箭頭, 沒禁止左轉標示)

那警察先生跟我說, 我看到你是要左轉不是要行駛專用道, 所以將照片刪除了
這下子我就放心了, 然後再問他像這個路口到底能不能左轉, 警察先生講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他說"照理講這裡不能左轉", 如果停在安全島與安全島之間等待左轉, 會因車頭或車尾擋到專用道, 應該在快車道等待左轉, 那我又問了, 如果我停在快車道等待左轉, 我後面的車輛一看到被我擋道而且還是綠燈, 豈不是喇叭聲不斷, 警察先生說那就由他們去按喇叭, 而我是一臉茫然跟警察先生道謝離開

可見連執法的警察都不知道該路口能不能左轉, 要怎樣轉, 何況一般人?
還有這條BRT原本好像只能行駛公車, 或許反彈聲太多, 後來才變成大客車專用道
但我認為垂楊路改成這樣, 絕對是失敗
來賓蔡翠秋小姐 櫃台有湯可藍先生找您

凡又老

#19

回應 sakura10 (哈利)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2 (就是不是也是算是) 所寫
說是公車捷運.
可是班次還比一般地方公車還少的很多.

根本是為配合高鐵.

說不定過一陣子因為載客率太低而停駛.

唉˙˙˙˙

市井小民.
真不該要說啥.


公車捷運就是配合高鐵才會出來的
算是一個全國性的示範項目

全國第一條公車捷運系統-嘉義BRT 示範計畫已於94 年3 月24 日奉行政院正式核定實施,並由交通部於同年4 月1 日函示包括嘉義市政府在內的各相關單位開始辦理實施。
嘉義BRT 主要作為高鐵嘉義太保站與台鐵嘉義站間主要之聯外大眾運輸系統,並兼顧地區性大眾運輸之需求。本案係延續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之「高鐵嘉義太保站聯外輕軌運輸計畫可行性研究」規劃成果而來,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自民國89 年起即著手辦理「高鐵嘉義太保站聯外輕軌運輸計畫可行性研究」,惟該研究結論顯示,樂觀預測高鐵通車後來往高鐵太保站與台鐵嘉義車站之間運輸需求量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尖峰小時旅客量如下:民國96 年為1,185人,而民國126 年則為1,903 人,按不同運量需求與配適的大眾運輸工具來看,公車專用運輸系統每小時運能可為2,000~5,000 人、輕軌運輸系統每小時運能為,000~5,000 人、輕軌捷運系統每小時運能則為5,000~30,000 人。此外,經比較LRT 與BRT 之造價與效益,簡言之,輕軌(LRT)造價約為90 億元,行車時間為20 分鐘;公車捷運(BRT)建置費用僅需約6 億元,行車時間約為30 分鐘。若依據樂觀預測的旅客量計算,在自償率不佳的狀況下,負責經營養護的地方政府每年虧損與補貼金額:輕軌(LRT)約為4 億元/年、公車捷運(BRT)約為1 億元/年。若後續初期營運量不如預期時,則地方政府每年虧損與補貼的營運成本將會更高。因此,高鐵太保
站聯外運輸系統初期將先行採用BRT(公車捷運系統)這種採低成本、工期短、適合嘉義運量需求、運輸效率可接近軌道系統的大眾運輸工具,以肩負高鐵太保站與嘉義車站間旅客之接駁運送較為適當,且後續視該路線的營運狀況,如運量培養上升達到一定規模,交通部將會著手施設輕軌捷運系統,以漸進提昇運輸系統等級的方式滿足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需要。
嘉義BRT 工程經費約新台幣6 億元,其中政府部門負擔近新台幣1.6 億元,包括公車專用車道、候車設施,以及公車動態資訊、旅客候車資訊、票証整合系統在內的智慧型運輸系統等項目將於94 年底前陸續完工。
嘉義BRT 全線分為「主線」、「嘉義市區延伸線」及「嘉義縣治銜接線」。「主線」全長約為
15.71 公里,該路線雙向將各撥出一個專用車道專供BRT 車輛行駛,其中「高鐵嘉義站」至「台鐵嘉義站後站」沿線依序將行駛高鐵橋下道路、50 米聯外道路、世賢路、自由路、友忠路後離開專用車道轉入中興路進嘉義車站後站。而「嘉義市區銜接線」則將於垂楊路中央兩側闢設一般的公車專用道,即BRT 車輛、一般公車及公路客運巴士均可行駛(如同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公車專用道),市區延伸線自「台鐵嘉義站後站」至「嘉義公園站」路線長約為4.72 公里。嘉義BRT 行駛台鐵嘉義站至高鐵太保站之單程時間約為26~30 分鐘,而上、下午尖峰行駛時間仍將會透過市區交通號誌適當的運作,務必使行駛時間控制在30 分鐘內。
公車捷運系統為了能夠達成公車捷運化的目的,以確保準點發車、控制行車時間….等,除了運用智慧型運輸系統科技外,最重要的就是行駛期間要避免其他車輛的干擾,故BRT 車輛採「專用車道」方式行駛。然而,嘉義市轄內可以佈設「專用車道」且不會大幅影響原有車流運行及取消路邊停車格設施的市區道路並不多,換言之,不是任何一條道路都適合配置BRT 專用車道,更何況除了檢討道路橫斷面空間外,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檢討大眾運輸的需求量。依據大嘉義地區民眾使用大眾運具的習慣與特性,發展任何新式的大眾運輸應該要務實地採漸進式發展為之,例如先行整合2 條BRT 路線與其他市區公車路線,使BRT 成為主要路線、傳統公車為輔助接駁路線,兩者互相搭配成綿密的市區大眾運輸服務網,並定期檢討其運量成長狀況予以升級或調整,這就是一種務實的漸進的實施方式。否則,貿然建置BRT 路線,不論是市府或民間經營業者將來都要負擔極大的虧損風險及交通衝擊,未來倘若造成硬體設備投資浪費,實非全體市民之福。
嘉義市、縣政府及交通部公路總局現正偕同交通部高鐵局進行嘉義BRT 的細部工程設計作業,且嘉義市政府後續將負責嘉義市轄內BRT 專用道與候車設施、站台實際的發包、監造,以及負責嘉義BRT 全線的智慧型運輸系統建置…等工作。嘉義市府團隊及各相關單位,將努力依時限完成此全國第一、且重要的公車捷運系統示範計畫,圓滿達成任務!


頭又大的政府.真的是大頭的政府.😆
搞什麼...一個全國性的示範項目..?...不如說亞太示患中心....嘉義著麼小..還擔當這麼大的重任😌
考慮成本....考慮效益....不知道有否考慮其他用路人的..生命安全的...其他成本與效益否😌
可能又是一個什麼中心研究出來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夜談現實化😌
對不起一個情緒化的發言.但真的是很危險的道路設計😆

newcity

#20

回應 goenglish (★百面自摸★) 所寫
回應 bsbkevin (保力達人) 所寫
雖然覺得很不方便!

但還是不要開到公車道上!

因為已經開始有警察伯伯站在安全島上給你拍照啦!

大家小心!
剛出門回來再說一下
這條路每天必須經過好幾次
有一次由垂楊路從東往西行駛, 到宣信街準備左轉, 突然發現警察先生站在不遠的安全島上拿著相機對著我拍, 心理在想一定是拍我
轉過彎將車停好馬上去問那位警察先生, 請問這裡能不能轉彎? 為什麼拍我?
(先說說宣信街這條路, 紅綠燈沒左轉指示燈, 地上指示標誌為直行箭頭, 沒禁止左轉標示)

那警察先生跟我說, 我看到你是要左轉不是要行駛專用道, 所以將照片刪除了
這下子我就放心了, 然後再問他像這個路口到底能不能左轉, 警察先生講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他說"照理講這裡不能左轉", 如果停在安全島與安全島之間等待左轉, 會因車頭或車尾擋到專用道, 應該在快車道等待左轉, 那我又問了, 如果我停在快車道等待左轉, 我後面的車輛一看到被我擋道而且還是綠燈, 豈不是喇叭聲不斷, 警察先生說那就由他們去按喇叭, 而我是一臉茫然跟警察先生道謝離開

可見連執法的警察都不知道該路口能不能左轉, 要怎樣轉, 何況一般人?
還有這條BRT原本好像只能行駛公車, 或許反彈聲太多, 後來才變成大客車專用道
但我認為垂楊路改成這樣, 絕對是失敗

嘉義人成了白老鼠😩
嘉義市的公車使用率並不高,在市區看得到的程度已經可以讓你忘記它的存在😌
大家出門習慣騎車或開車
到時候會出現一般車道壅塞混亂,而公車捷運專用道空空如也😆
拿台北市的規劃到到嘉義市用,里麻想一下台北市的幅圓多大嘉義市多大,人口差多少,公車使用習慣😞

臥雲眠月

#21

擾民最佳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