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則留言

政府不應該在保護裕隆和泰

Daniel

<br>50年了裕隆至今還受日本控制還無法製造引警變速箱與底盤設計,今天如果裕隆和泰是優質廠商我們應保護但50年了這些重要技術依然被日本控制,台灣的日本車真的有很大進步空間比起日本本土的車真的差多了,台灣的消費者因保護政策必須交納小汽車高額貨物稅,這是一個不對政策,把我們這些小老白姓當提款機,60萬在歐洲日本美國可以買到很好的車,台製車不論在安全,車性能上是上不了國際舞台 ,看看長榮,台塑,中美和這些公司用的重車一概是富豪或是SAAB因為夠安全<br><br>

CHOME

#2

不管是國產或進口小汽車都要繳高額的貨物稅,貨物稅是以CC數為級距繳稅的….所以跟保護政策無多大關係,有關係的是保護CC數較少的,因為小汽車貨物稅在3000CC以上突然跳升很多很多…

跟保護政策較有關係的是:進口配額與高關稅…還有國產車國產零組件的比例規定與國產零組件的優惠稅率…

五十年來,官員的的官式說辭是,保護國內產業以促進產業升級,但溫室裡的花朵,最後證實愛之適足以害之…國內車商也只知在小小的溫室繭子裡,因滿足而僵化…

素月

#3

老兄,政府已不保護裕隆及和泰很長一段時間了,各大車廠合併是近幾年來的發展趨勢,裕隆捨自我品牌改隸Nissan旗下的做法,一點也不可恥,假若仍舊民族主義作祟,早就關門了.

CHOME

#4

不長進的結果是你沒有籌碼跟人家談條件
裕隆如此,南陽實業又何嘗不是???
保護政策依舊還是存在著…不過保護的不只是裕隆或和泰,中華汽車,台灣福特六和汽車,台灣馬自達汽車..甚至南陽實業和台塑汽車等等..

曾經媒體有一則報導:一旦我國在加入WTO諮商時同意進口汽車關稅調低至一五%,福特六和汽車將撤銷在台灣新台幣一百億元的投資計畫…. 包括福特六和在內的國內汽車業者,均認同進口小汽車關稅應該維持在二○%的底線,若關稅降為二○%以下,將對台灣汽車及零配件工業生存,造成嚴重影響…

保護政策到底是對或不對,眾多紛紜,但有一個鐵律是絕對不會錯的:在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裡,有競爭才有進步,否則只有劣幣逐良幣

Daniel

#5

以收高額稅金就是保護政策,目前全球只剩下9大汽車廠已GM最大賣的最多但GM實際是靠軍火生存,是軍火製造商,台灣的日台產會自製引警嗎會製造變速箱嗎台灣的日台產嚴家有多少的股份,你知道嚴公子開什麼車,買了多少名車,你知道為什麼國軍與中研院近年買賓士卡車,你知道消防隊用的是什麼車,近年消防隊買了賓士富豪SAAB消防車開的是國際標,讓裕隆與和泰少賺了很多,他哥倆好還向政府抗議開國際標,去了解台塑石油油罐車為什麼只買歐洲車,慣性速度會影響變速箱,中美和公司也是,

Daniel

#6

關稅與貨物稅不一樣小小車貨物稅很重,裕隆與中華是同公司,嚴家在台灣車賣的最多社會責任應要更多,消費者要有更多更好選擇的權利

CHOME

#7

高額的貨物稅讓購車者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也讓汽車市場的規模變小了….
想一想,台灣一部車壽齡12~15年,跟美國的平均7年相比,台灣的汽車市場是不是無形的被削減了幾近一半???再加上價格與需求成反比的經濟學定律,二者的相乘效應,台灣的汽車年銷售量還不及五十萬輛呢???

高額的貨物稅讓市場變小,讓國內的汽車業處於競爭劣勢,這是大樹幹,保護政策的效用卻只不過是小樹枝,小樹枝焉能撼動大樹幹???

所以結論是:高額的貨物稅斲喪了國內汽車工業的生存命脈….

小汽車早就是民生必需,己開發國家中人們謀生謀利的工具,還把它當作奢侈品一般的課以重稅,真是頭殼派企……

博啟

#8

50年了裕隆至今還受日本控制還無法製造引警變速箱與底盤設計

============================================================

Re:bb5 (Daniel) ~~~~
會批評是不錯的事......
但是~~~ 在沒有清楚的了解事務之前就做批評....那就不好了!!
因為~~~ 「裕隆汽車」的資產還不足以開發一套"引擎技術"!
這種情形....更不用說要開發一台引擎了!!

「裕隆汽車」50年來....無法製造引擎&變速箱....真的嗎!?
從製造的角度而言....bb5 (Daniel) 的批評是錯的!!
如果~~~ 是從設計的角度而言....bb5 (Daniel) 的批評則是:要求過度!

VW集團在1990年代初期開發「VR引擎技術」的花費就超過4億美元。
當年4億美元的幣值,相當於現在的6億美元。
而現在的6億美元,相當於NT.203億元。 (以2004-07-24的匯率)
「裕隆汽車」的「實收資本總額」為:NT.137億元。
(PS. 此數字為2004-07-12的更新資料)

請問 bb5 (Daniel) ~~~~
在如此資金不足的情形下....「裕隆汽車」要如何開發一台引擎呢!?

博啟

#9

50年了裕隆至今還受日本控制還無法製造引警變速箱與底盤設計

============================================================

Re:bb5 (Daniel) ~~~~
再來說說「變速箱」的問題......

請bb5 (Daniel)先罵一罵Peugeot這家有115年歷史的車廠吧!!
再請bb5 (Daniel)罵一罵BMW這家在汽車方面有76年歷史的車廠吧!!
因為~~~ 它們的「變速箱」都是向專業廠商購買的。

目前~~~ 只有M-BENZ與HONDA這二家車廠是自己開發「自動變速箱」。
其他車廠的「自動變速箱」則是向專業廠商購買。

博啟

#10

50年了裕隆至今還受日本控制還無法製造引警變速箱與底盤設計

============================================================

Re:bb5 (Daniel) ~~~~
再來談一下「底盤」的問題......
以最近在台灣上市的MAZDA 3為例!!

MAZDA 3的「底盤」與VOLVO S40、FORD Focus共用。
開發一組「底盤」竟然要動用3家汽車廠的財力&物力&人力!
一家"小小的"「裕隆汽車」怎麼會有那個能耐!!

博啟

#11

五十年來,官員的的官式說辭是,保護國內產業以促進產業升級,但溫室裡的花朵,最後證實愛之適足以害之…國內車商也只知在小小的溫室繭子裡,因滿足而僵化…

============================================================

Re:CHOME (CHOME) ~~~~
在「汽車工業」的領域中....並不只有「汽車製造廠」而已!!
還包含著更多的「汽車零組件製造廠」唷!!

台灣早在1985年就不再保護「汽車製造廠」了!!
也就是說....「汽車製造廠」已經有19年不被政府保護了!!

目前~~~ 政府還在保護的是「汽車零組件製造廠」。
自從進入WTO之後,政府就取消「自製率」的限制!
在取消「自製率」限制之後~~~~
受傷的是:「汽車零組件製造廠」。
受惠的是:「汽車製造廠」&消費者。

小可愛

#12

一部車子如果已經有現成的引擎、變速箱可以使用,然後要開發車身的其它部分,「從無到有」一整台完整的開發出來,大概要花20億美金,約為台幣700億。

以裕隆一年不到10萬輛的汽車銷售額,要開發一部車子,不要說裕隆一家辦不到,就是全台灣10家汽車廠共同合作出資開發一部車子,恐怕都還有困難。

督促才會使人進步,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求過度嚴苛便會形成「不合理」,就像要求每一個女生都長得跟「林志玲」一樣漂亮,這恐怕是嚴苛了一點。

小可愛

#13

上個月小弟到大葉大學(彰化縣大村鄉)去參加一個有關汽車的學術研討會,當天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蘇評輝博士在講台上提到:

一部車子如果已經有現成的引擎、變速箱可以使用,然後要開發車身的其它部分,「從無到有」一整台完整的開發出來,大概要花20億美金,約為台幣700億。

以裕隆一年不到10萬輛的汽車銷售額,要開發一部車子,不要說裕隆一家辦不到,就是全台灣10家汽車廠共同合作出資開發一部車子,恐怕都還有困難。

督促才會使人進步,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求過度嚴苛便會形成「不合理」,就像要求每一個女生都長得跟「林志玲」一樣漂亮,這恐怕是嚴苛了一點。

博啟

#14

全球只剩下9大汽車廠已GM最大賣的最多但GM實際是靠軍火生存,是軍火製造商,

============================================================

Re:bb5 (Daniel) ~~~~
同樣是以"通用動力"為名....但卻是二家不相同的公司!!

軍火製造商的那一家"通用動力"的簡稱為:GD 。

博啟

#15

近年消防隊買了賓士富豪SAAB消防車開的是國際標,

============================================================

Re:bb5 (Daniel) ~~~~
你怎麼不想一想~~~~
政府為了"平衡"與歐洲國家的貿易金額,
以及降低歐洲國家在貿易上對我國的"怨言"......
因而~~~ 開出有特殊內容or條件的"特別國際標"。

博啟

#16

關稅與貨物稅不一樣小小車貨物稅很重,裕隆與中華是同公司,嚴家在台灣車賣的最多社會責任應要更多,

============================================================

Re:bb5 (Daniel) ~~~~
所有的「關稅」&「貨物稅」全部都繳納到國庫去了!!
「裕隆汽車」&「中華汽車」並未在「關稅」&「貨物稅」獲利唷!!

「裕隆汽車」&「中華汽車」是股票上市公司......
其獲利是由握有股票的人分享,並不是由"嚴家"獨得。
要"嚴家"負擔社會責任....好像要求太多了吧!?

素月

#17

又看到博啟與小可愛大大,能看到你們出來為這種不公平的指摘一一予以解析,實在是十分難能可貴,在此我要藉這機會向博啟兄道歉,前陣子曾說你開不起玩笑一類的話,希望別太在意,聖人難為,以後仍請多多指教.

CHOME

#18

>>台灣早在1985年就不再保護「汽車製造廠」了!!

前面我都寫了這麼一段:你沒看到嗎???
曾經媒體有一則報導:一旦我國在加入WTO諮商時同意進口汽車關稅調低至一五%,福特六和汽車將撤銷在台灣新台幣一百億元的投資計畫…. 包括福特六和在內的國內汽車業者,均認同進口小汽車關稅應該維持在二○%的底線,若關稅降為二○%以下,將對台灣汽車及零配件工業生存,造成嚴重影響…

1985年40%的高額關稅,還有當時的純種日本車是不准進口的,199X年才可以進口,但還是有配額限制..Mazda 6月銷售量為什麼只有三百多輛??因為配額...若取消配額,價位可以降5%~10%,可以預見的國產同級車款會損失一~二千的版圖....

如果說高額的關稅,配額稅還有一些技術性的措施,不叫保護的話....什麼還能叫作保護?????

Imhotep

#19

這種話題在U-Car出現不止一次了,版主和附議的網友可以找來看看,如果大家都這樣激情地恨國產汽車業不成鋼,為什麼不好好了解一下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市場取向,一具引擎的開發要投入多少資源?而開發完成的引擎能否被採用,又是一個大問號,而新車要賣給誰?市場夠支持新產品達到經濟規模嗎?以台灣這麼小的市場,就算如南韓人民一樣死忠支持國貨,恐怕都還不夠,更何況裕隆是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不是國營事業,在自負盈虧的前提下,要將過去歷史的包袱一再要裕隆負責,是不切實際且沒有意義的事,加上各大汽車集團均已體認到獨力研發的高成本耗費是愈來愈難承受的重擔,所以才會在技術統合,降低成本及增加產銷據點的觀念下進行一波又一波的跨國同業併購,乃至於策略聯盟,如英國雪佛蘭被德國BMW併購,站在英國的立場是非常歡迎的,因為這些勞工得免於失業,誰還在乎你是哪一國?生產事業在戰時有支援軍事的責任,但終究是一個將本求利的事業,是要對股東負責的事業,這種充滿民族沙文主義的說法,完全脫離現實產業發展的腳步,對台灣汽車業的發展根本毫無幫助.

Daniel

#20

沒有競爭力就關廠台灣人不需要這樣車廠,台灣沒有國產車是日本代工車,既然不符成本效應那更不該成本轉嫁小老白姓,台灣人不需要裕隆,品質2光價格高貴,去問問嚴公子飛鈴101的故事,去了解台塑長榮錢多到沒地方花,一律買歐洲重車,裕隆連安全的車都無法製造還談什麼,在歐洲一台車需經過124項安檢,在台灣只要24項,這樣車安全嗎摸摸良心在辯護,也請針對事實發言,沒有競爭力就關廠台灣人不需要這樣車關廠

CHOME

#21

市場太小,是先天不足
比台灣市場大許多的韓國,汽車工業都有賴政府補貼
要台灣能獨立研發設計有自己的品牌,還真的是強人所難
何況消費者在意的不是:那一個國家或那一家車廠生產
消費者在意的是:品質高,價錢低..
說到組裝品質,Nissan車主的抱怨要Ford車主少多了...
甚至也比和泰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