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則留言

ivan

#22

回應 minhua (minhua) 所寫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balelin_tw (變調的探戈) 所寫
最有公信力就是與台灣國產車時速60對撞,所有廠牌🙂

拿掉車内氣囊,

之所以被叫"豆腐車"是車体鋼板偷工減料,國人要看的就是車體剛性.



根據各國統計,雖然正面車禍的比例高但是造成死亡的卻大多是側面車禍,因此除了衝擊力最大的車子正面要有完善的保護外,耐撞力低的側面也不可忽視。(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車還沒國產化就在亂批評..現行國產車勒.沒半台是有標配側邊氣囊氣廉的..😩



三菱Lancer Fortis就標配7氣囊!
誰說國產車沒半台有這種等級的!

然後銷量呢?
應該是台灣人的安全意識還低於電子花車吧!

不過,中國車在世界上的碰撞成績不佳這是事實
也沒什麼好政治來政治去的

國產車好歹都是歐日系大廠
以現在的全球化
這些母廠也不敢砸自己招牌
雖然被動防護或許會被取消
但至少車體結構強度上會跟母廠一致

部分台製accord/teana也有側氣囊和氣廉!

台灣車,不就是組裝別國設計的車嗎?
台灣組裝的toyota和大陸組裝的toyota,有什麼好比的?

大陸自有的品牌,大多是廉價車,一台台幣十幾萬的車,你對他會有什麼期待?
叫toyota設計一台售價十幾萬的車,你以為會安全到哪裡去?

窮學生(鍵盤車手)

#23

回應 r32535 (愛老虎油) 所寫
忽然想到鍵盤大的苦心:6SRS+ESP
當然也有可能是有錢之後比較怕死😀😀😀

保護全家安全是作為一個男人最基本的責任😇

再次強調6SRS(6氣囊)的重要性,尤其是遇側撞時 :
側撞-沒側氣囊/側氣廉時;直接撞出玻璃,你的頭有多硬!?
側撞-有側氣囊/側氣廉時;保護頭部+玻璃碎片全檔=安全!
再次強調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重要性,尤其對SUV來講 :
ESP的作動原理/影片/相關連結
vanity planning: GLK220 CDI

TDR

#24

大陸的車被稱為豆腐車是因為牠們連鋼材的成本都要偷,鋼性不夠一撞就知道了!
這就是為何以前的VOLVO被稱為轎車中的坦克,因為VOLVO的鋼材比一般的車強很多!
如果台灣賣的大陸車,車架、底盤還是從大陸進口,那仍然是豆腐車!

大陸的車不可能賣到台灣就不是豆腐車,賣到大陸、歐洲才是豆腐車!
牛牽到台灣還是牛!豆腐車賣到台灣還是豆腐車!

大熊一百零六

#25

中國車就是濫
撞下去就是死亡
沒什麼好凹的

因為歐洲撞起來就是如豆腐渣一樣


但是我非常贊同台灣有撞擊測試中心

因為很多日本車簡直比中國車還要豆腐渣
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機率高不代表一定發生,但是好車的高存活率一定比較時常發生

clio男

#26

回應 enbanc (en banc) 所寫
🙂贊成公開撞測成績


別再讓車廠用錢去買碰撞成績了!

大番薯

#27

cncap
中國買車還知道拿幾款是豆腐車還可以選擇..
artc
臺灣要買車還不知道拿款是豆腐車.沒公佈全是幽靈車...😌

冒泡 小 月半

#28

贊成公開撞測成績
但車商會老實去做撞擊測試嗎?
說不定動手腳
做一台專門測試的車
如板金增厚.潰縮加強.車樑煥大支

做人要"傻" 做事要"精" 做人多"圓融". 事情就"圓滿"

大番薯

#29

回應 passengerc (路人丙) 所寫
回應 eee00800 (神來一筆) 所寫
公布實車碰撞成績??
換個方向想...
為了有好成績
測試車會較"特別"
例如:在大家不知情下偷偷加料,鋼性變的超好
也是不無可能
哀....無奸不成商


沒錯,我也這麼認為,
所以,
一旦消費者真的遇到狀況而發現自己的車怎麼爛成那樣時,
車商還會說:
呃,我們送測的結果不是這樣,你的情況是特例,你比較倒楣.......

除非是政府強制要求送檢,
而且是隨機抽檢,
(當然啦,夠不夠『隨機』也是個問題)
否則,我認為公布這樣的資料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沒啥幫助........


萬一被發現送檢車經過加料..
我看那家廠牌的車在台灣可以不用再賣車了..😆

阿克雷堤亞

#30

台灣車市一丘之貉

到時全都免公佈

通通免測上市...有錢大家賺😞

管他個撞個狗屁還是幾粒星星

台灣鄉民一個買你家的....一個買我家的

簡稱:(黑心)(人賺錢之)

鯊很大

#31

"自ARTC碰撞實驗室成立以來,已經有許多汽車產業廠家開始送測,累積至今已進行逾160輛實車碰撞測試。然而,ARTC告訴我們,ARTC只是接受委託並提供測試報告的檢測單位,無權公開「所有權屬於該送測廠商的機密結果」。這套說辭是可以被接受的。"


奇怪..
受委託測試?
受測廠商不願意公開??

那為什麼還要受測?
有測試沒過的車嗎?
測試沒過的車可以上市嗎?


王三寶

#32

贊成🙂
有一分證據, 說一分真話。

太ˉˉˉ保

#33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balelin_tw (變調的探戈) 所寫
最有公信力就是與台灣國產車時速60對撞,所有廠牌🙂

拿掉車内氣囊,

之所以被叫"豆腐車"是車体鋼板偷工減料,國人要看的就是車體剛性.



根據各國統計,雖然正面車禍的比例高但是造成死亡的卻大多是側面車禍,因此除了衝擊力最大的車子正面要有完善的保護外,耐撞力低的側面也不可忽視。(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車還沒國產化就在亂批評..現行國產車勒.沒半台是有標配側邊氣囊氣廉的..😩

側撞最危險,但很多國人鴕鳥心態😌

chadzen

#34

回應 fred215x (電動車趕快來) 所寫
回應 passengerc (路人丙) 所寫
回應 eee00800 (神來一筆) 所寫
公布實車碰撞成績??
換個方向想...
為了有好成績
測試車會較"特別"
例如:在大家不知情下偷偷加料,鋼性變的超好
也是不無可能
哀....無奸不成商


沒錯,我也這麼認為,
所以,
一旦消費者真的遇到狀況而發現自己的車怎麼爛成那樣時,
車商還會說:
呃,我們送測的結果不是這樣,你的情況是特例,你比較倒楣.......

除非是政府強制要求送檢,
而且是隨機抽檢,
(當然啦,夠不夠『隨機』也是個問題)
否則,我認為公布這樣的資料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沒啥幫助........


萬一被發現送檢車經過加料..
我看那家廠牌的車在台灣可以不用再賣車了..😆




車商只要..買通測試人員就好啦..

ARTC第一個弊案......

業者涉勾結車測中心....

外國雙B事故車流入市面..

就連進口車它都能這樣搞了..

國產車就...😌







money個挫冰

#35

路上實車碰撞比起關起門來測試更有公信力
中歳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大番薯

#36

觀點:EuroNCAP、J-NCAP、K-NCAP、C-NCAP....?


AUTONET記者:盧佛青(04/21/2009)

那天,有跟同業聊天,然後他說大陸什麼都是假的,可能連什麼中國質量中心建立的新車評鑑制度C-NCAP實車撞擊測試實驗室也是假的,都塞錢,但反觀台灣,我們ARTC雖然已經擁有國際級的撞擊測試設備,也進行過數百次的實際測試,但其實為什麼沒有TW-NCAP,其來有自。

第一,NCAP組織與規程中,實驗室首度針對市售新車進行撞擊測試,必須是在車廠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公正單位以不具名第三人身份(或為法人、或為自然人)至一般消費者購車的通路買車,不可以由車廠提供,這是為求真實,希望以完全百分百市售車的狀態來抽查進行撞擊測試,結果才具備驗證工業「一致性」的價值,而非車廠知情的情況下自行進行結構強化等等準備,這樣才不失本意。

然後,要能依照國際NCAP規程進行一輛市售車款的完整撞擊測試報告,至少包括前方正面撞擊、側面撞擊或最近追加的後方追撞測試,每一個項目至少要準備二輛新車進行撞擊,而撞擊過後的車輛當然具備所謂反應不可逆性,而且根據測試時高速攝影機與包括測試假人身上的感應系統等等全面收集的資訊,才能夠形成一份NCAP完整的撞擊測試報告,問題是:

(一)誰出錢買車?
(二)測試成本誰負擔?
(三)測試結果與相關數據,車廠是否買單?
(四)測試單位本身在組織定位上是否具備法源依據,擁有足夠的公正地位或公權力撐腰,並且獲得充分授權進行公布?

好了,這四個要件,台灣都沒有,很抱歉,所以我們沒有TW-NCAP這種東西...

之前跟我交換意見的同業朋友就說,中國C-NCAP一定是塞錢,要不然豆腐車怎麼會有成績,這部分讓我娓娓道來...

中國C-NCAP新車評價規程的成立,在制度上本報曾經介紹過,基本上該機關直屬於位於天津的中國質量檢測中心,負責所有商品的檢測與報告結果的公布,而且具備當地政府充分授權,至少法理上有其立場。

此外,C-NCAP同樣由不具名的隱藏消費者,到當地通路買車,每一輛車必須來自不同地區的不同經銷商,才具備抽樣的意義。

然後,他們對外宣布新車撞擊測試的時間,並且公布開放該受測車輛原廠與媒體人員申請現場見證,並且每一季度公布撞擊測試結果與新車評價。

目前中國C-NCAP的作法是,撞擊測試結果完成後,通知原廠看看是否要購回所有該單位進行撞擊測試所取得之資訊,以及撞擊測試後的殘骸,希望可以回購進行改善,或擇日自行申請複試,若有後續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評價規程。

當然又回到剛剛四大問題,實車撞擊測試需要成本,光是每一具假人購置成本就約新台幣三百萬元,其他的設備維護成本都不算在內,以目前台灣景氣差、市場小的狀況,大家成本能省則省,我們當然相信進口車款已經具備產地所在的實車安全報告,但國產化新車,多數廠家也都會在研發或量產過程中進行測試,不過台灣還是缺乏一個公開的機制。

若不相信建構的真實,那至少有個形式總比沒有好,至少,我是這樣想,那中國C-NCAP有沒有拿錢,有,拿的是進行測試所需成本與營運成本,有沒有結果,有,至少都花了錢買車回來撞,車廠是否買單那是另外一回事,但中國C-NCAP已經成為當地具備公信力的單位,身為講求國際化的台灣,我們的NCAP又在哪裡?


觀點:EuroNCAP、J-NCAP、K-NCAP、C-NCAP....?

cpz

#37


說句公道話,真的是車廠的問題嗎? 誠如樓上大大講的,ARTC至今已經進行了160多次的撞期測試,難道車廠都很凱嗎? 送撞擊測試都不用錢嗎?

各家車廠的母廠都會監控他們各地子廠的成車品質,當然成車品質中一定也有車體強度這一塊,強度有沒有問題,當然就是送去撞最快啦,所以你說國產車都是豆腐嗎? 應該不至於,至於沒有公佈結果,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台灣根本還沒有建立一套撞擊測試結果評比的標準,既然沒有標準,怎麼有辦法公佈... 與其罵車廠,倒不如去追政府快點推出撞擊評比的標準吧!

en banc

#38

2004年12月29日的自由時報,參閱,若其敘述為真,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對車商來說,知道問題在哪裡比較重要,因為可以改善或修正。

愛老虎油

#39

回應 firegl (鍵盤車手) 所寫
回應 r32535 (愛老虎油) 所寫
忽然想到鍵盤大的苦心:6SRS+ESP
當然也有可能是有錢之後比較怕死😀😀😀

保護全家安全是作為一個男人最基本的責任😇

再次強調6SRS(6氣囊)的重要性,尤其是遇側撞時 :
側撞-沒側氣囊/側氣廉時;直接撞出玻璃,你的頭有多硬!?
側撞-有側氣囊/側氣廉時;保護頭部+玻璃碎片全檔=安全!
再次強調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重要性,尤其對SUV來講 :
ESP的作動原理/影片/相關連結

保護全家安全是作為一個男人最基本的責任!
+100 不能同意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