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2009/05/10

註冊日期

16

累計好評

418

發文總數

416

本來比賽還有一開始的拼搶可以看,
明年載一堆油場上繞,
連前面的拼搶可能都消失了嗎?
阿隆索這次真的是輸在車隊指令,不過不是霍爾的,而是咖哩的。😰
紅牛如果巴西站用車對指令的話,
今年的車手冠軍就是阿龍索了的吧。
車隊指令也不是贏的保證。
前往討論:明年場上...
回應 ym810596 (空遙) 所寫
回應 kenzo555 (KENZO) 所寫
回應 aceracer (摳逼TM) 所寫
VET還待觀察吧

現在看起來比較像是強化版的MASSA



不是吧

雨戰跟排位賽都不是mssa的強項耶
mssa太過於大起大落
要嘛就跑的很前面
要嘛就是連一分都拿不到
蠻遜的~我覺得.......😰


MASSA....其實算是很典型的車手
順的時候很順,逆的時候.....😲

一台車子MASSA大約能發揮出8~9成的能力
要他像ALO發揮100%或是HAM發揮110% 有點強人所難 😌

就看MASSA未來有沒有機會像JV一樣撿到一個WC 😀


怎麼撿?連個要到手的分站冠軍,都被人搶走。
回應 vettel0129 (褐髮webber) 所寫
明年繼續公平競爭吧😠 WEBBER加油😍


明年賽季前就已經決定好1號車手跟2號車手,這樣應該順Webber的意了吧,應該不會再炮了吧。
有些人的心理是沒死的就不能稱為神啊,
畢竟死掉的已經不能跟你爭了。
像之前早早進站,然後隊友在撞車把安全車叫出來,正是極端策略的代表。
有本事把一套胎保護的很好然後還不讓人超車這本來就是技術,
之前阿龍所不就是被稱為很會保護輪胎的駕駛嗎,難道這算是缺點?
向上次小林輪胎也是撐到最後才換胎,但一換上新胎就超了好幾輛車,還包括了阿羅索,這就是本事啊。
順便一提,沒有人可以擋著地球轉的,會被擋住的一定不是地球,就不知道是隕石還是彗星?


回應 y0720y (小美) 所寫
回應 kimi_chung (KIMI~所向無敵!) 所寫
回應 y0720y (小美) 所寫
贊成!
以免有些人.專挑一些極端策略!
只要一換完胎.就是條死魚.死賴在賽道上.擋著地球旋轉
這降低了可看性!!!


說的很對!!

但有人開著一台 法拉利 居然 連台死魚都超不過去...😆
那台法拉利還在賽季末 拿下好幾個分站冠軍 結果..
開著一台可以拿冠軍的車 卻連台 死魚....都 巴不掉...
而且那個人 還是堂堂2次世界冠軍呢...😆可見那位世界冠軍 退步了喔!😆

不過 降低了可看性 我倒不認同 我覺得 看那位前世界冠軍開著一台冠軍車 超不過一台死魚
挺精彩的!!😆

超不過 還比手勢呢...


首先我要聲明.我並沒說派翠克就是死魚.是你幫他對號入座的!
我強調."極端策略"的意思:第一圈或最後一圈才進站換胎.又死擋著別人
完全提供不了賽事的"可看性".就只是一直佔住那位置.也沒超車甚麼的精彩畫面可提供
還會妨礙別人這種
這條賽道.巴不過前車的.太多了
小黑不了庫比薩.馬莎巴不了阿古蘇里.若不是小牛讓位.你以為韋伯過得去?
賽後.公認這是場比較無聊.無超越的賽事(完全是靠總積分爭奪戰在加分)
ALOSNO已經做出相當危險的超車動作.受限於賽道.無法超越前車
將心比心啦!換做任何人.就算平時在路上.無故被擋個10分鐘就快要飆髒話了啦~
比個手勢算剛好而已.換作7冠大舒.我告訴你
早就跑到人家車庫去理論了啦(我是不知道你是多資深啦.前例又了多少)
ALONSO還是不夠狠啦!
這還是爭奪世界冠軍生死賽!更何況.某人根本連分站冠軍都沒沾上邊!
請問各位專家,如果車子有ESP的話,一般人有可能可以避免掉這樣的失控狀況嗎?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dennischiu1970 (CCW) 所寫
回應 h5484118 (EMAIL) 所寫
請問各位專家,如果車子有ESP的話,一般人有可能可以避免掉這樣的失控狀況嗎?



不行😴,因為是車主自己亂轉方向盤的
😵,

自行跳樓的😌

,牽拖欄杆不夠高
😇


嗯...ESP不是萬能的.....


這我就不能理解了,我之前有上去Bosch的網站看ESP的工作原理,
我以為ESP就是在避免緊急閃避時的失控撞況,如果都沒效的話為甚麼要ESP呢?
當然如果是車主連方向盤都打錯邊那是一定不行的啦。

回應 marchchen (marchchen) 所寫

您可以親自實驗看看呀😆😆😆


March大別開玩笑啦,雖然我的國慘車有這樣配備,但我還是希望別用到。
老舒是因為裝錯輪胎,所已來不及做時間嗎?
本來還以為他這次有機會第二排起跑了。
猜測明天的新聞:

韋伯:很高興維泰爾沒有拿到竿位,這對F1運動是有利的
小漢:很高興維泰爾沒有拿到竿位,這對F1運動是有利的
阿龍索:很高興維泰爾沒有拿到竿位,這對F1運動是有利的

😆😆😆
回應 e21322 (歸叢好好) 所寫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01:30 新浪體育
  “比賽最好的章節明顯是發車。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你可以看到結果。”阿隆索說道,“看到主看台上的車迷起身歡呼太棒了。我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設法將最快的對手壓製了接近20圈 。但是在那以後,我已無能為力。”

  (新浪F1頻道)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1-05-23/01305587974.shtml


只讓我想起一句話:

「他的防守就好像是自己在最後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圈中自己在爭奪總冠軍一樣」


回應 tower (頭文字 葵) 所寫
回應 h5484118 (EMAIL) 所寫
回應 e21322 (歸叢好好) 所寫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01:30 新浪體育
  “比賽最好的章節明顯是發車。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你可以看到結果。”阿隆索說道,“看到主看台上的車迷起身歡呼太棒了。我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設法將最快的對手壓製了接近20圈 。但是在那以後,我已無能為力。”

  (新浪F1頻道)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1-05-23/01305587974.shtml

只讓我想起一句話:
「他的防守就好像是自己在最後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圈中自己在爭奪總冠軍一樣」


OKOK+1😆

這一句真是經典,但是紅軍不容小看...搞不好FIA禁用廢氣後,F.A.真有爭冠機會


絕不會小看紅軍的,阿龍索的技術更是沒話說,只是不太喜歡一些沒用的廢話。
我並不希望今年禁用廢氣,一旦禁用以後贏了就好,那萬一輸了不就更尷尬了。

為什麼禁用廢氣後阿龍索就有機會爭冠呢?
是因為紅軍都沒有引用廢氣嗎?
不趕快簽約,等被看破手腳以後哪還有人要跟你簽約啊。
每次都覺得他輸阿龍索好多。
同樣輪胎壞了,昨天阿龍索還能回去換胎繼續拼,
他乾脆跑去玩沙,提前收工,感覺超不專業的。
車好不代表一定贏,還要能搞定自己的隊友啊,
去年紅牛不就因為兩個隊友之間的競爭最後差點輸掉,
2007年小漢跟阿龍索在麥隊就是搞不定對方所以才輸掉比賽。
同年如果馬沙最後一站不願意讓冰人,那冰人也拿不到冠軍。
去年阿龍索如果不是"Fernando-is-faster-than-you; can you confirm that message?"
那來最後進站策略失誤的問題。
獲得冠軍車好當然重要,但搞定隊友也是不可或缺的。
回應 tower (頭文字 葵) 所寫
回應 e21322 (歸叢好好) 所寫
回應 h5484118 (EMAIL) 所寫

絕不會小看紅軍的,阿龍索的技術更是沒話說,只是不太喜歡一些沒用的廢話。
我並不希望今年禁用廢氣,一旦禁用以後贏了就好,那萬一輸了不就更尷尬了。

為什麼禁用廢氣後阿龍索就有機會爭冠呢?
是因為紅軍都沒有引用廢氣嗎?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10:00 新浪體育

新浪體育訊 國際汽聯決定暫緩執行廢氣擴散器禁令,F1車隊將在本週末的西班牙大獎賽中繼續使用相關技術。

  土耳其站之後,國際汽聯曾發信通知車隊,從本週末的西班牙GP開始,將禁止車隊使用引擎管理系統拓展廢氣擴散器效率,以獲得下壓力優勢。

  這項技術最早被認為由F1傳奇設計大師艾德裡安-紐維首先引入。我們知道去年,在雙層擴散器尚未被禁的時候,紐維將F1歷史上的廢氣驅動擴散器重新帶入了F1。

  但是與歷史上的廢氣驅動擴散器不同的是,紅牛通過對其雷諾引擎進行特殊設定,讓RS27-2010不管在任何油門大小下,都能保持向擴散器輸入幾乎等量的廢氣——即便是在車手剎車時,這讓RB6在彎道上具備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下壓力水平,速度極快。

  今年,雙層擴散器被禁,但是廢氣驅動擴散器依舊存在,儘管FIA現在禁止車隊在階梯面和基準面的交匯處開孔,將引擎的廢氣送入擴散器。但是聰明的F1設計師,仍然通過引擎的點火孔以及在底板兩側的自由區開洞,將引擎廢氣灌入了擴散器中央通道和側槽。

  與此同時,在上文提到的,由紅牛首創的,通過隊使用引擎管理系統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廢氣擴散器效率的技術也得到繼續發展,並被越來越多的車隊使用。但是隨著大量的車隊為了獲取這個區域的性能優勢,花費大量的精力調整引擎模式。隨之必定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研發成本的增加。

  土耳其站之後,國際汽聯決定將這項技術禁止。一份來自F1主管團體的指示說,從西班牙站起,只允許車隊使用油門設置來增加發動機扭矩,不得獲得“空氣動力學優勢”。

  這項措施的出台將有效的禁止車隊通過對引擎做文章,來拓展廢氣擴散器的優勢。同時也意味著,所有使用該技術的車隊必須在西班牙站修改他們的引擎設置。

  車隊收到規則調整指令後,反應不一。其中紅牛車隊的霍納爾和奔馳車隊的羅斯-布朗說。他們不知道這項調整會對F1的競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但是據《汽車運動》報道,在國際汽聯和車隊對話之後,F1主管團隊已於周二晚些時候決定暫緩實施禁令。這意味著F1車隊在本週末的西班牙站,依舊可以使用該項技術;不過這只是暫時的。

  英媒體披露說,此事已經被排在了F1智囊圖——F1技術工作小組(TWG)下一輪工作會議的議程上。國際汽聯的態度是,在不給車隊帶來進一步麻煩的情況下,他們會盡快執行禁令。可以預料的是,在這項技術上獲益最多的車隊,無疑會站出來反對。

(行雲)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1-05-19/10005582980.shtml

-------------------------------------------------
雷諾披露廢氣擴散器內情:RB7與R31多燒了10%的油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07日10:16 新浪體育
新浪體育訊 雷諾F1引擎部透露,因為使用廢氣擴散器(blown diffuser)設計,紅牛RB7和蓮花-雷諾R31在澳大利亞站消耗的燃油量比正常情況多了10%。

  F1從本賽季開始禁用雙層擴散器導致車尾損失了大量的下壓力。為此,去年由紐維率先引入的將引擎廢氣導入擴散器,以幫助提高下壓力製造能力的設計,在今年成為了F1工程師追回損失的下壓力的重要手段。雷諾引擎總監羅伯-懷特(Rob White)甚至將2011年稱之為“排氣管年”。

  但是由於今年禁止雙層擴散器後,在底板的階梯面和基準面的交匯處開孔是不允許的。因此車隊必須想其他辦法,將廢氣導入車底擴散器。一個現成的路徑是通過點火孔,但是由於其尺寸被FIA限死等原因,很少車隊採用。

  F1設計師大師艾德裡安-紐維想到的辦法是,利用底板兩側的自由區域,將引擎廢氣導入擴散器側槽。現在這一設計已經被包括法拉利,邁凱輪等在內的車隊模仿(威廉姆斯和索伯會分別在馬來西亞和西班牙推出)。而蓮花-雷諾R31則採用了創新的前置排氣管設計,讓引擎廢氣繞道從側箱前端進入車底。

  要驅動這種廢氣擴散器(blown diffuser)設計產生效用,製造出額外的下壓力,先決條件是引擎排氣管必須向其輸入足夠的廢氣量。為此,F1工程師現在採用的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消耗更多的燃油,以生成更多的廢氣來實現。雷諾F1引擎部日前披露,紅牛RB7和蓮花-雷諾R31為此在澳洲站消耗的燃油比正常情況多10%。

  “由於RS27引擎的燃油消耗率是相當出色的,這使得配備雷諾引擎的車隊能夠在澳大利亞站消耗比平常多10%的燃油而不至於跑空,因此為合作夥伴使用廢氣擴散器,提供了更多的引擎廢氣。”一份雷諾的馬來西亞前瞻新聞稿中寫道。

  紅牛RB7和蓮花-雷諾R31都是使用的RS27-2011引擎。採用與RB7相似排氣管設計的法拉利F150°Italia,配備的056引擎被認為是業界油耗最高的引擎之一,如今為配合廢氣擴散器,可能意味著油耗會更上一個台階。

  (行雲)

http://sports.sina.com.cn/f1/2011-04-07/10165523105.shtml




這一禁...彎道優勢就沒了...看賽道一圈起碼多個0.5~1秒

這一來馬上就有差...客死一用上+80匹....

至少剩下14站可以把RBR拉個幾站下來...

問題是得利最多的目前看應該是銀箭


聽起來就跟2006年的質量避震器一樣的狀況,
差別是當年只剩下5站所以大舒來不及追上,
最後讓阿龍所拿到冠軍。
這次為了要讓阿龍所跟小漢追的上,
提前在第7站還剩下12站就趕快禁用。
果然冠軍還是要有FIA的支持才拿的到。
回應 kevinni (niba) 所寫
回應 flybluepig (R.Jay) 所寫
回應 kevinni (niba) 所寫
回應 flybluepig (R.Jay) 所寫
我覺得DRS到目前看來是非常成功的



您的用意是對的,但邏輯上還是錯誤

DRS並不是造成彎中超車變少的原因
而是目前的賽車及賽道設計,本來就對後方車輛不利了

一場賽事SAFETY CAR出來三四次,領跑耗掉個十幾圈,有比較好看嗎?
整場比賽成功的超車次數,還比失敗時SAFETY CAR出來的次數少,有比較好看嗎?


數據會說話, 所謂DRS路段超車, 僅四場就飆到快4成了
釐清一點, 非DRS路段也有直線, 只是沒那麼長, 通常不適合超車
今年的超車畫面多, 不只是因為DRS
你拿掉DRS超車的畫面, 一般超車的鏡頭就比以前多了, 原因為何? 沒錯, 新輪胎

因為F1賽道難超車, 所以後車較快就該讓他過? 該有的畫面就不再有了
直道末的爭奪, 要過沒過, 急煞, 硬切, 或碰撞
很多F1的經典畫面都在此
一堆靠著後車優勢的超車畫面, 以後都不會成為你我要看的經典
安全車, 領跑後另一次高潮, 碰撞, 不都是F1的一部份?

所以我建議要調整DRS中後車接近的秒數, 或是縮短DRS可用的賽道長度
你又有超車畫面, 又有直道末爭奪較勁機會
邏輯錯在哪?


但以後的人看重播的時候並不一定會知道DRS或是軟硬胎的差異,
像若是以前看到巴頓超偉伯跟阿龍索那個畫面,以前一定覺得很刺激,
現在看到也不過就覺得是軟胎跟硬胎的差異硬吃對方而已。
這些規則只是讓不懂的人看了很爽,像摔角一樣做出來的超車畫面真的就會讓人感動嗎?
前往討論:F1超車次數大躍進
小漢真是不錯,幫鈕扣助攻,而且自己也沒掛掉,比當年新加坡的小皮奎利害多了。😆
得來速囉。
得來速以後還有第9名,看起來還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