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工信部公告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申請立項計劃,並公開徵求意見,而這項標準是針對《汽車車門把手的安全技術要求》,打算制定或修訂成為強制性的國家標準 ( 也就是法律強制要遵守的標準 )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官方將對我們現在很常見的汽車隱藏式車門把手進行法規標準化,其原因也就在如發生意外時,隱藏式的車門把手存在著更多危險,即便外觀與設計上更為美觀與先進,但相反的卻也會增加許多風險。

市面上許多車款採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中國官方將要進行法規標準化
在現今的新世代車款中,可以看到許多車廠為車輛設計了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外觀上看起來也更為科技化,但如今中國當地則要針對這項設計來做管制,最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安全性。中國工信部表示,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動化、智慧化的快速發展,隱藏式車門把手憑藉美觀、科技感強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市面上的車門把手產品有形式多元趨勢,但在過程中揭露以下問題:強度不足、控制邏輯潛在安全風險、識別操作困難 ( 隱藏無標誌 ) 、斷電失效、夾手等,潛在逃脫、救援風險。
工信部提到,上述問題帶來了潛在的逃生與救援風險,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斷電現象,使電動式外門把手、電動式車門內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礙;而無明顯、統一標誌,也增加緊急狀況下的操作難度。

工信部再表示,從救援逃脫角度來看,應強化汽車車門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車輛起火等事故場景的安全邏輯,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等安全冗餘設計要求,保證斷電、碰撞等事故中車門系統能夠開啟,從而進行救援及逃生活動。此外,確保翻滾、墜落事故中,能夠防止門把手的誤作用,從而降低乘員跌落風險。至於規範隱藏式車門內把手、緊急式車門內把手易於識別的安全標誌,確保標誌可見性,從而降低乘員緊急情況下的逃生難度。最後,確保車門把手的結構強度,防止事故發生後門鎖操縱機構功能喪失。

工信部此項規範便是規定了汽車緊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裝要求、隱藏式車門內把手和緊急式車門內把手的標誌要求、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要求與試驗方法、車門外把手和車門內把手的強度要求與試驗方法、電動式車門把手的動態試驗要求與試驗方法。
工信部提到,國外暫時無相關的標準,參考臺灣現行的《車輛型式安全審驗》規章,在門閂/鉸鍊篇中便有針對 M1 和 N1 類車輛有著相關規範,並應符合「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的規定,不過該規章現階段主要是針對傳統車門固定式機件層面,目前還沒有對於隱藏式車門把手有相關規範。
在國內的 TNCAP 撞擊測試當中,Tesla Model 3 和 Model Y 在撞測後隱藏式把手是沒有彈開的情形,對此,U-CAR 也詢問了 TNCAP,TNCAP 表示該二車型雖是隱藏式把手,但仍可按壓式打開車門,按 TNCAP 規章執行實車碰撞後,會按壓車門外把手,確認是否能打開車門,此做法與歐洲 Euro NCAP 相同,且該二車型都是可以開啟車門。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