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guo

2017/10/26

註冊日期

16

累計好評

1,774

發文總數

1774

如果開賓士的,那花費應該高達500萬。

這支應該要不少錢

這家倒了,國產車就永遠成為歷史名詞了,加油。

為何只單罰這件?很多比這樣嚴重的事情,都不見罰,這個政府病了。

重點是98萬的車,經過14年,賣給二手車行還有9萬,你說車行要賣幾萬才划算?

謝謝了,不用多,給100就好。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雖然說500多輛對toyota之類的只是個零頭...

不過看看Tesla的價格,能夠一年賣500輛,我覺得很厲害耶。和某些冷門車比起來,能見度甚至還更高😄。如果明年Luxgen真的也推出電動車,還不曉得有沒有辦法跟Tesla一樣一年賣個5-600台呢

 

我比較窮

住台北市 公寓 買充電車???

 

也對,窮人真的是不適合。

 

誰說台灣經濟不好...有錢人還是多的很。

只可惜那麼多的有錢人裡,我沒有佔一個名額😭

 

別悲傷,窮人佔80%以上,反正大家都窮。

台灣特有的殺價(議價)文化,造成賣方把售價訂得高高的,好讓買方殺個痛快,讓買方好像佔到大便宜,其實這樣反而讓賣方口袋賺更飽,讓業代更有操作空間,看看T牌車的ESP就知道賺多兇。 團購不是不可能,但團購最低價絕對不可能,買方(消費者)永遠認為自己最會殺價(議價),在這種條件下,只要賣方有價格破壞者,這種團購最低價機制就會被瓦解。 除非你能接受團購的目的,不是為了取得最低價,但可能嗎?這已經違反了行為經濟學理論中人性「自利動機」,一台定價80萬的新車,居然可以談到65萬成交,由此案例,就能證明買方(消費者)是弱勢的。買車並不像如買手機那麼單純,這其中牽扯到許多複雜行為經濟學因素存在。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這~~當然有許多人不明白之處
首先~~人家老板做人好在車界有影響力~~
再者~~U-CAR車界深更多年了~~有其特殊管道~~

如果你曾透過這裡購車系統買過車你就知道!!
真的~~差很大!!

 

這違反了邏輯,如果此邏輯成立,全國的汽車經銷商可以全部關門了,因為這已經利益衝突,商場上是殘酷與現實的,和平共存,利益共享,歷史經驗告訴我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買到最低價絕不可能(經銷商、業代不會抗議?),但不會買到最高價是存在的,車界的潛規則要破壞沒那麼容易。

交通部沒人才

要開時速150公里/小時嗎?又不是在開跑車,能跑時速120就夠了。

首先 在商品交易過程中包含了很大部份是屬於「人類協作過程」而生的成本,而凡是人類協進的事情,就必定存在優化空間。 只要把商品交易過程每個部分再細緻分析及實驗,並把每項工作流程再優化重組,就能在其流程中找到利基點。 這邏輯是成立的 「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概念,意思是運用科技創新產品或服務,以低價、好用、便利等特色吸引目標消費族群,而不去搶主流目標客群。透過破壞式創新,後起之秀可以改變舊有的市場規則,發現新的市場商機。 「客製化」破壞方式的3 個步驟:強者必弱、逆向跨界、先破後立。創新時必須思考對手不想做、做不到、難做到,而顧客會感謝又驚喜的做法。就算失敗陣亡也不會可恥。

你買車會不殺價嗎?價格訂高是要給消費者殺價(議價)用的,讓消費者殺得痛快,業代賺得痛快。

汽車的本質是什麼?房子沒蓋好,內部裝潢再好,也難提升價值,不過這也沒辦法,狗急跳牆。

5年折半收?

發展油電混和動力車輛是最愚蠢的,馬達加引擎光看整體機構那麼的複雜就頭痛,一故障出問題,就會讓你修到破產。
油電混和動力車輛發展了20年只有TOYOTA獨家在玩,全世界其他各大車廠都沒跟進,然到說這些車廠都是笨蛋?還是造車技術不如TOYOTA?

別人是新車落地打8折
這台是新車落地打6折
必須要有十足的勇氣與財力能承受

德國製跟中國製價格應該會差很多吧

舊換新折五萬沒了嗎?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聽他們對電動車很多質疑,事實上私底下在研發固態電池的純電車

 

其實很多大廠,不只車廠都在研究固態電池這個領域。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比現在的鋰離子或鋰聚合物還要高,安全性也好,但問題是電流通量(是這樣說的嗎)比普通鋰電池低,也就是充電速度慢。

電動馬達能夠提升的空間很有限,這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因此剩下就要看電池了。固態電池目前還有難以突破的障礙,前陣子有新聞出來說開發出超快速充電的固態電池,但語焉不詳,也不曉得距離商用量產還要多久...

 

有一種電池叫做超級電容電池,可以去了解了解一下。

2017/12/08 16:15:29

發文IP 111.249.*.*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TOYOTA在電動車市場早就GG了,BMWi3&i8已經賣出30萬輛了。

一停就是5~6天,社區其他人都不用停了,妨礙社區共識~拖。

車子的本質是什麼,T牌有啥特色?就如一般99%的人會買T牌一樣,只要省油耐用,其他的通通不重要。只要省油耐用一定大熱賣。
不相信?你去問問會買T牌車的車主,除了省油耐用,他講不出其他的理由。

策略錯誤是很慘的,撞牆期無法突破,經營就會走下坡。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怪了,,即使是車庫前也是可以停啊!因為沒有紅線。
屋主車庫前若被停車可以報警處理,,警方依法通知車主(移車)。
假若該車主不移車,才須叫拖吊車來處理。
通常接到警方電話通知就應該主動去移車吧…怎會搞到拖吊?

 

1.外來車

2.沒留電話

3.停太久5~6天(沒有自備車位的悲哀)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哈…看到標題,一定想怎有這白癡問題啊!當然可以啊!

其實我們店附近發生了一件事,店附近有一個可以停車的地方,當然啊在白線外頭沒有畫紅線!

兩邊路肩都是空地有簡單圍籬圍起來(其他人私有地)。

突然有一天地主在路旁全用花盆堵在路旁不讓人停車!一邊有20公尺,堵了兩邊就40公尺了!

天啊…這一帶原本停車位就不多了,一下子少了10個停車位!

這地主只要看有人停車就會衝去說這路兩旁是我的,你們不能停這!

真的有夠誇張的!又沒有阻擋到他家出入口,(兩邊幾乎廢地沒在用,他家也不在那)

就這樣大家停車權利就被惡劣的地霸給剝奪!

試問該如何處理這樣狀況呢?

😤😤

 

1.找台車來停

2.監視地主有沒有破壞車子

3.有破壞錄影存證

4.提告(來個獅子大開口)

5.若地主是黑道那就不要惹事

6.這種社會事只能欺善怕惡

2017/12/13 08:54:06

發文IP 111.249.*.*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TOYOTA在電動車市場早就GG了,BMWi3&i8已經賣出30萬輛了。

 

中國市場在電動車領先地位跟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掌握了關鍵資源,的確有可能。

但BMW i系列絕對沒有突破30萬輛,i系列從2014年推出,成績的確愈來愈好。銷售主力是i3,2014年16000輛,2015年24000輛,2016年受到Tesla影響,成長速度放緩,2017年7月創造史上最佳 銷售成績,單月2600輛。

就算這幾年通通都用史上最佳成績去算,這4年也不過12萬輛。何況前兩年加起來也不過4萬輛,怎麼可能突破30萬,你被人家的唬爛騙了。

再說一個,目前世界紀錄上,銷售量最高的純電動車是Leaf,到今年9月總銷售量是28萬輛。這輛車還是2011年就開始賣了喔...i3+i8要30萬輛,過幾年後再說吧。

 

 

有人的簽名檔是

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呵呵

 

對於她說的,有什麼意見嗎?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TOYOTA在電動車市場早就GG了,BMWi3&i8已經賣出30萬輛了。

 

中國市場在電動車領先地位跟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掌握了關鍵資源,的確有可能。

但BMW i系列絕對沒有突破30萬輛,i系列從2014年推出,成績的確愈來愈好。銷售主力是i3,2014年16000輛,2015年24000輛,2016年受到Tesla影響,成長速度放緩,2017年7月創造史上最佳 銷售成績,單月2600輛。

就算這幾年通通都用史上最佳成績去算,這4年也不過12萬輛。何況前兩年加起來也不過4萬輛,怎麼可能突破30萬,你被人家的唬爛騙了。

再說一個,目前世界紀錄上,銷售量最高的純電動車是Leaf,到今年9月總銷售量是28萬輛。這輛車還是2011年就開始賣了喔...i3+i8要30萬輛,過幾年後再說吧。

 

 

有人的簽名檔是

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呵呵

 

對於她說的,有什麼意見嗎?還是有那裡不合理的?

只有你最聰明會插隊?別人都是笨蛋乖乖排隊下交流道?

跑240000公里了,引擎及變速箱差不多要掛了,要扣減6萬。車行收購絕對在20萬以內。
車行買回去再調表成8萬公里,賣個30萬,差不多就這樣子了。

有賣不好嗎?一樣賣得嚇嚇叫。

國道1號33.1k五股交流道北上出口

如果你經常走這一個交流道,你會發現,現在沒人敢插隊了,下交流道比以前順暢,時間也縮短數倍,貝哥哥甚麼都不怕,就是怕被罰錢,罰~還是有用的。

跑240000公里了,引擎及變速箱還不會出狀況?那車商調表是調辛酸的?用這個來壓低購入價是唬人的?一堆人聽到跑24萬公里,車況會好到哪裡?嚇都嚇死了。

很抱歉的是95%買車的消費者是屬於不懂的人,一聽到此車跑24萬公里,10個有9個會打退堂鼓,不信嗎?去中古車商絕對找不到里程數超過20萬公里的中古車。 路上數十萬甚至百萬公里的車一堆?國內有嗎?

中國的車展已經達國際水準了,全世界各大車廠擠破頭,台灣還在保護國內車商,開放中國汽車進口,大家才能買到便宜的車。

中古車價會大崩盤
這種愚蠢的政策是不可能執行的,這關係到350萬張選票。

公車跟大卡車?我笑了,統聯、國光、阿囉哈、和欣客運這種跑的才多。

先進國家都這樣啊?美國有這樣嗎?美國還有老車翻新。

回應 archers(GODVIA)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先進國家都這樣啊?美國有這樣嗎?美國還有老車翻新。

 

 

這跟老車翻新沒關係吧,又沒說不讓你上路,只是稅金會提高,你有錢繳就好

 

這是什麼爛政府,若有錢,誰不想開新車,就是窮才會開10年以上的老車。

嚇死人了~SUM及@abc平均售價高達58萬,價差這麼多?賣車的真是冤大頭。

接近百萬的車,這種收購價會不會太土匪了?

2017/12/14 16:52:02

發文IP 111.249.*.*

35萬我收

我來當土匪,35萬我收

會不會53誤打成35?

這張單沒錢賺,拖~拖久了就會自動退。

跟蘋果手機玩一樣的遊戲

回應 tim5168(想賣車囉)所寫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回應 tim5168(想賣車囉)所寫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回應 tim5168(想賣車囉)所寫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14年車行收購約35萬內,自己賣可多賣2-3萬左右,實際可賣多少要看實車狀況而定

 

2014年的outlander 2.4 4WD 車行只收35萬喔 !! 自己賣大約38萬 !! 這也低的誇張 !!!  

 

近期車市很差,所以價格很低,連中古價格高的CRV價格都不佳

 

太好了 ~ 那我可以去跟車商殺價了~~ 40萬以內可以買一台14年的車 太好了 !!! 謝 坤大 !!

 

車商若是上個月就收購的車40萬他不會賣你,因為那時他收購的價格絕對比目前高出不少,除非他願意虧錢脫手

車商既然都已經虧錢了 不賣出去肯定還要虧更多 ! 難不成二手車還會漲價  ? 既然你都說14年30幾萬可以買到  ~ 這些車商再不賣明年變20幾萬肯定還繼續虧  !!

我來找最近要賣車的的車商就可以了~~感謝坤大的寶貴資訊 !!  30幾萬買14年的outlander 真的物超所值!!  

  

 

 

我也要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先進國家都這樣啊?美國有這樣嗎?美國還有老車翻新。

 

你知道美國人工有多貴嗎?

你知道美國 沒車不能生活嗎 平均里程數 跟台灣人 一年平均1萬3能比??

整天別國怎樣....不努力賺錢 不提升自己

不覺得好笑???

台灣已經算相對好養車

台灣養車還不用有停車證明

中國某些省大牌有多貴你知道嗎

 

 

 

你講話很不客氣喔~

回應 kuotse(電腦我不會)所寫

 

一句車市差真好用, 收購少 20 , 誰會相信.

 

賣的是冤大頭?買的也是冤大頭?

好令人羨慕,社會新鮮人就有年收入近120萬(22K的4.5倍),這麼高的年收入,愛買什麼車都沒問題,就給他買下去了,人生就是要享受。
至於老車就隨便賣,反正收入高不差這小錢。

賣太好,惹惱它牌車業代?與其在這裡用酸,還不如自己努力賣車比較重要。

也許在傳統機械內燃機台灣落後歐美日數十年,但在電動車相關技術大家也才剛起步,落後十年?自動駕駛技術有十年了嗎?唉~這些酸民自卑的心態我能體會,其實自己無能自卑無所謂,但不要把別人也看貶了。

為什麼BMW不發展油電混合動力車?

美國比這更髒的手段都有。

電動馬達使用壽命多久?內燃機引擎使用壽命多久?哪個產品機構複雜?哪個產品機構容易損壞?再笨的工程師也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

馬力及油耗都是在實驗室測出來的

內需市場大不大要看人口數,美國人口3.231億,中國13.79億,印度13.24億,有人口就有市場。

車輛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不在車輛本身,車輛本身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可運作的系統,但自動駕駛必須與道路及他車互相溝通,車與車之間的訊息溝通早已不事問題,但車與道路間的溝通(成本太高)必須由國家政策支持(投入道路建設)自動駕駛才可能達成,光靠車輛本身的自動駕駛(又不是飛機)是無法達成真正的自動駕駛。道路建設才是真正自動駕駛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現在中古車市很差,現在賣車很不划算。

前往討論:請教坤宇大~

中國已經不是20年前哈巴狗的中國,現在是獒犬中國。美國獅跟中國獒哪個強?10年後才知道。

中古車市大價崩,現在賣很不划算

晚上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不開大燈的,也是王八蛋一個。

很明顯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油電混合車機械結構比BEV純電動車複雜數倍,機電整合電控也明顯複雜,頭殼壞了才會繼續發展油電混合車,加上所有油電混合車機械結構所有相關專利都被Toyota掌控住,滿腦子想賺專利授權金,別人又不是笨蛋,乾脆跳過這個過渡性產品,朝BEV純電動車發展,省時又省力,油電混合車這種結合傳統內燃機及電動車缺點於一身的白癡產品就留給Toyota自己玩。這種中古二手車也絕對不能買,後續的保養維護費用會高到嚇死你。

2017/12/20 09:31:26

發文IP 111.249.*.*

這種車稅金高保養維修又貴中古車後市又很爛,有人想要就要偷笑了,只能賤價賣。

這種車稅金高保養維修又貴中古車後市又很爛,最重要的是中古車商敢接的很少,有人想要就要偷笑了,只能賤價賣。

hybrid的車敢收的人不多,無市場行情可參考,最保險的做法是拿到拍賣場(行將),花點拍賣手續費,可以不用被車商當盤仔殺,價格不滿意可以不要賣,或是拍出價格後,再上網加價自售,這樣可以將損失降至最低。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油電混合車這種結合傳統內燃機及電動車缺點於一身的白癡產品就留給Toyota自己玩。這種中古二手車也絕對不能買,後續的保養維護費用會高到嚇死你。

 

難道沒有傳統內燃機與電動車的優點?

 

本人才疏學淺,實在找不出油電混合車有什麼優點可以存活於市場。

那幾個實(時)價登錄網站的價格已經被玩爛了

金融業,投資理財業,電子業,台積電,就有這個行情。
但在信義區金融投顧最有可能。

這種配備完全不符合台灣駕駛人用車開車習慣,在台灣開車一定要緊咬前車的屁股,且距離不可以超過一個車身,這樣前面才不會被插隊,台灣的駕駛人要是前面被插隊,一定會抓狂的,不相信?你看看高速公路上的車流就知道,10台車至少有8台行車安全間距都不足。所以這種專門設計來被插隊的配備,對台灣的駕駛人來說是垃圾配備。再好的配備遇到台灣駕駛者,都會被關掉,最後有跟沒有這配備都一樣。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金融業,投資理財業,電子業,台積電,就有這個行情。
但在信義區金融投顧最有可能。

 

以台灣現在的薪資水平,外商金融投顧可能才有新鮮人60K的水準吧。電子業台積電現在還有嗎?

 

台積電設備維護工程師還有,比這更高,待個幾年,年薪可達180萬,不過要進去不容易,要出來的也不少。

胡扯~沒車賣,經銷商沒收入,行政管銷及薪資費用怎麼來?業代沒車賣就沒錢賺,經銷商及業代要怎麼過生活?一點都不符合做生意應有的邏輯,我若是經銷商的老闆,早就翻臉了。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那幾個實(時)價登錄網站的價格已經被玩爛了

 

有哪些網站可以查價格啊?

 

這個你不知道嗎?用身分證號碼+車牌號碼,就能查到車子現有殘值

至於那些ABC的都是車商自行輸入,數字自已隨便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本來就是,從獸力轉型到機械力花多久,從蒸氣變成內燃機花多久。然後現在短短十來年就想要讓路上的車通通換成電動,不用管電池回收、製造汙染、稀土開採、電力來源等問題。從政府到車廠,大家都把電動車看成是救星一樣,好像只要有了電動車,產業問題就會解決,空氣汙染就會改善。

已開發國家時常有的傲慢,覺得開發中國家落後,汙染,不思進取。但他們都忘記了,先進國家的便利生活,是建築在壓榨落後地方環境與勞力的成果。

所以我認同電動車沒那麼快普及,現在的未來規劃都只是宣傳話術

 

豐田將砸1.5兆投資車用電池!2025年全車款電動化

日經新聞、路透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於18日舉行的事業說明會上宣布,計畫在2030年結束前砸下1.5兆日圓用於研發、生產使用於電動車(EV)等車款的車用電池。

寺師茂樹表示,豐田希望能成為電動式車款的市場領導者,計畫在2025年左右將僅搭載內燃機引擎的車款(純汽油車)數量降至零,2025年豐田於全球販售的車款將全數電動化,如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燃料電池車(FCV)等電動車款,且現有傳統車款也將推出電動版。

寺師茂樹指出,計畫在2020年代前半(2025年以前)於全球推出10款以上EV,計畫在2020年於中國市場開賣量產款EV,之後也將陸續搶進日本、印度、美國、歐洲等市場。

原來傳言是真的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多人要賣車都怕吃虧上當,結果還是一樣,買也吃虧賣也吃虧,而這個虧基本都是3~5萬起跳。

胎壓真的是很重要,但隨意改裝輪胎才是造成車輛底盤磨損的主因。

全世界各大車廠都往電動車發展,未來歐美日在2035年前都將停止生產燃油引擎車,所以裕隆那智傑將會賺翻了,因為全球只剩下他有燃油引擎車,所謂的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沒電,那智傑因禍得福,燃油引擎車萬歲。

中國一年的汽車銷售量超過2千萬輛,台灣一年頂多40萬輛上下,中國賣一年,台灣賣50年,技術進步來說台灣汽車產業發展50年,還不如中國發展10年,中國很明確的表態要放棄燃油引擎車輛的發展,未來電動車將是中國市場的主流,台灣是否能打入電動車產業鏈,技術是否能強過中國是關鍵,燃油引擎車輛輸了50年,電動車再輸了,台灣在汽車產業就真正的輸了一敗塗地,萬劫不復。

中國一年的汽車銷售量超過2千萬輛,台灣一年頂多40萬輛上下,中國賣一年,台灣賣50年,技術進步來說台灣汽車產業發展50年,還不如中國發展10年,中國很明確的表態要放棄燃油引擎車輛的發展,未來電動車將是中國市場的主流,台灣是否能打入電動車產業鏈,技術是否能強過中國是關鍵,燃油引擎車輛輸了50年,電動車再輸了,台灣在汽車產業就真正的輸了一敗塗地,萬劫不復。

中國一年的汽車銷售量超過2千萬輛,台灣一年頂多40萬輛上下,中國賣一年,台灣賣50年,技術進步來說台灣汽車產業發展50年,還不如中國發展10年,中國很明確的表態要放棄燃油引擎車輛的發展,未來電動車將是中國市場的主流,台灣是否能打入電動車產業鏈,技術是否能強過中國是關鍵,燃油引擎車輛輸了50年,電動車再輸了,台灣在汽車產業就真正的輸了一敗塗地,萬劫不復。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多人要賣車都怕吃虧上當,結果還是一樣,買也吃虧賣也吃虧,而這個虧基本都是3~5萬起跳。

 

買車怕買貴,賣車怕賣便宜,人之常情啦😄

 

所以買賣中古車真的很好賺,SUM,SAVE,HOT才會介入,全台少說中古車商至少有2100家,大家賺到肥嘟嘟,而這些肥料都是中古車買賣車主貢獻的。

會掛這種車牌都是準備大量進口的準備程序之一,而這些車可能將由中國生產及經過第三地進口,這種模式一建立,過幾年台灣的進口車將會都是made in china
,台灣只剩下唯一國產車的是那智傑。不要說不可能現在就已經在走程序了,你不知道,不代表別人不知道。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中國一年的汽車銷售量超過2千萬輛,台灣一年頂多40萬輛上下,中國賣一年,台灣賣50年,技術進步來說台灣汽車產業發展50年,還不如中國發展10年,中國很明確的表態要放棄燃油引擎車輛的發展,未來電動車將是中國市場的主流,台灣是否能打入電動車產業鏈,技術是否能強過中國是關鍵,燃油引擎車輛輸了50年,電動車再輸了,台灣在汽車產業就真正的輸了一敗塗地,萬劫不復。

 

電動車的電機/電子技術/發電廠電力都不是問題,有問題的只有電池成本。

特斯拉電動車賣220萬,電池成本就佔了100萬或以上,
而電動車電池也和手機單顆cell鋰電一樣,遲早會衰退! 是買車?還是買電池? 

250萬的特斯拉電動車,開5-8年後變成中古特斯拉電動車,換掉衰退的電池要花90萬,
想為了5-8年舊電動車花90萬換新電池? 還是想花90萬買一台新的汽油車?

 

全世界各大車廠都往電動車發展,未來歐美日在2035年前都將停止生產燃油引擎車,所以裕隆那智傑將會賺翻了,因為全球只剩下他有燃油引擎車,所謂的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沒電,那智傑因禍得福,燃油引擎車萬歲。

所以結論是~幹話囉?

轉子引擎已經發展數十年了,為何發展不起來?因為壞了不能修?誰會買一個壞了不能修的引擎,能修?全世界有幾個人會修?

好好笑

前往討論:apple也出汽車了??

ACC系統在台灣駕駛人的眼中,是中看不重用多餘的。
這種配備完全不符合台灣駕駛人用車開車習慣,在台灣開車一定要緊咬前車的屁股,且距離不可以超過一個車身,這樣前面才不會被插隊,台灣的駕駛人要是前面被插隊,一定會抓狂的,不相信?你看看高速公路上的車流就知道,10台車至少有8台行車安全間距都不足。所以這種專門設計來被插隊的配備,對台灣的駕駛人來說是垃圾配備。再好的配備遇到台灣駕駛者,都會被關掉,最後有跟沒有這配備都一樣。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TOYOTA在電動車市場早就GG了,BMWi3&i8已經賣出30萬輛了。

 

中國市場在電動車領先地位跟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掌握了關鍵資源,的確有可能。

但BMW i系列絕對沒有突破30萬輛,i系列從2014年推出,成績的確愈來愈好。銷售主力是i3,2014年16000輛,2015年24000輛,2016年受到Tesla影響,成長速度放緩,2017年7月創造史上最佳 銷售成績,單月2600輛。

就算這幾年通通都用史上最佳成績去算,這4年也不過12萬輛。何況前兩年加起來也不過4萬輛,怎麼可能突破30萬,你被人家的唬爛騙了。

再說一個,目前世界紀錄上,銷售量最高的純電動車是Leaf,到今年9月總銷售量是28萬輛。這輛車還是2011年就開始賣了喔...i3+i8要30萬輛,過幾年後再說吧。

 

 

有人的簽名檔是

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呵呵

 

對於她說的,有什麼意見嗎?還是有那裡不合理的?

 

那i系列沒有破30萬輛,你有什麼意見嗎

 

那是BMW對媒體發佈的訊息,人家BMW說了算,我能有什麼意見?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會掛這種車牌都是準備大量進口的準備程序之一,而這些車可能將由中國生產及經過第三地進口,這種模式一建立,過幾年台灣的進口車將會都是made in china
,台灣只剩下唯一國產車的是那智傑。不要說不可能現在就已經在走程序了,你不知道,不代表別人不知道。

 

你該不會不知道台灣禁止中國整車進口吧??

你說的現在根本不可能發生

 

台灣禁止中國整車進口,是指中國自有品牌,BMW有中國廠生產的你該不會不知道吧?VOLVO也被中國買走了,這些進口車算不算是made in china?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裕隆仍然擁有GM的代理權,當初的十幾個全省展示間店面都還在,只是沒賣新車而已。
要導入GM新車,就要仔細想好,不要又亂做。
建議就做接單導入即可,專門賣有美國味道的特別式樣車,不要做量販車(反正比不過日本車),這樣比較有吸引力。

 

胡扯~合約你有看過嗎?全省展示間店面都還在?在哪?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自古以來,無奸不成商。

為何會來這裡問殘值?因為怕賣車時被車行給矇了,簡單的說就是怕價格賣低了。

賣車沒有甚麼訣竅,便宜就對了。

汽車配置12V電瓶,於引擎起動時,其電瓶起動電壓應高於9.6V時表示電瓶良好。

開車有沒有把腦袋帶出來才是重點。

現在的新車不都是有剎車優先裝置嗎? 【煞車優先系統(Brake override system, BOS)是一種預防汽車發生暴衝的電子煞車裝置。當汽車發生不正常加速,且煞車踏板被踩下時,或是油門和煞車踏板同時被踩下,甚至是動力系統發生故障,電腦系統會啟動煞車優先系統,快速降低動力油門反應,縮短剎車距離,提高煞車效率。煞車優先系統可感應裝設於油門和煞車踏板上的感應器,電腦透過感應器上傳來的訊息作出決定,反應到相關裝置,調節氣門位置,或減少輸送到引擎的汽油量,依不同汽車製造商的設計有所不同。】 所以T牌車沒有這套系統嗎?還是把油門當剎車?就由各位用腦袋來判斷了。

中國自有品牌的車輛已經有整車進口到台灣了,難道你們還不知道嗎?

前往討論:發現沒看過的別克

這種車市場上少有人買賣,價格最容易被矇了。

"成交價"約200-205萬左右,不是收購價喔,收購價應該在150左右
這種車一年至少折舊30萬,市場上幾乎沒有交易量,收購後如果一年賣不掉就要虧掉30萬,這是風險問題,如果現在有買主願意用200-205萬買,大家190萬搶著收,問題是買主在哪裡?搞不好找買主花的廣告及費用高過30萬,車商不是慈善事業,就算是慈善事業,也要有基本開銷。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有錢、有閒、有資源,當然可以爽開電動車
這樣還看不出來台灣為什麼沒有發展電動車的本錢了嗎XD
沒錢、沒閒、沒資源....

 

水庫不能蓋,核能、燃煤發電廠不能蓋,風力發電太吵,台灣只要環保不要科技,真的是這樣嗎?你叫環保團體過一個月沒電沒車的生活看看。台灣是民粹治國。

回應 paohrj(彗星撞地球)所寫

 

垃圾當燃料真的很環保,但是會演變成大家搶垃圾大作戰,你知道嗎?台灣很多垃圾焚化爐沒垃圾可燒嗎?

 

燒垃圾會不會產生熱源?就算是87也知道會產生熱源,有熱源就能發電,熱源是可以產生利益的,端看執政團隊有沒有腦而已。

回應 agg2523(agg)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成交價"約200-205萬左右,不是收購價喔,收購價應該在150左右
這種車一年至少折舊30萬,市場上幾乎沒有交易量,收購後如果一年賣不掉就要虧掉30萬,這是風險問題,如果現在有買主願意用200-205萬買,大家190萬搶著收,問題是買主在哪裡?搞不好找買主花的廣告及費用高過30萬,車商不是慈善事業,就算是慈善事業,也要有基本開銷。

 

那麼慘,車商只收150阿??

那..........還是留著再開2年好了!

 

再開3年等價格剩100萬左右才是下一手接收的甜蜜價格。那時候就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