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x

2011/06/24

註冊日期

141

累計好評

507

發文總數

28

再吹嘛~

新的ES廣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被公平會罰的原因, 平面媒體上的敘述看起來老實了點.
雖然寫著還是"展現市區油耗28.48km/L卓越效能*", 但星號後備註的內容除了"平均油耗19.5km/L"外,
還多加了"數據皆自能源局實驗室測試值,實際道路駕駛油耗表現通常較低"

吹啊, 再吹嘛~~

某日北埔所見

版上神人這麼多,應該很好猜吧.

繼L牌後,又一台灣之光

市民大道拍到的,Garmin牌的耶~~ 算首發嗎? 😆

話說Garmin也用跟google街景車一樣的設備, 難道是下一代導航會有其他玩法?

拉轉速

十幾年前開新車的時候那時大家都說開超過兩千公里後建議拉轉速猛烈操一下,車子會比較順,有點解封印的感覺.
那時的說法還有拉轉速到紅線區可以燃燒積碳.
前些日子想說把開到三萬公里的一歲半Wish拉拉轉速, 無奈二檔拉到6200轉時速約100km/hr就斷油再也上不去了
想請教:
-現在的車子還可以用拉轉速燒積碳嗎?或是說還需要嗎?
-對於程式保護拉不上去有啥解決方法? 照這個邏輯四檔就算超速開到180, 200也是在6200rpm就斷油了

有絕對路權這種東西嗎?

想請教有沒有什麼交通事故是有路權的一方完全的免責, 可讓對方100%賠償的?
以下幾種例子, 有實際發生過的大大請分享, 若是用邏輯/常理推論的也請註明:
-與騎上快速道路的白牌機車擦撞
-跟單行道逆向的機車擦撞
-市區內線地上印有"禁行機車"的道路上與機車擦撞

以上幾種,都是汽車VS機車, 無重大傷亡的條件下, 謝謝~

不是很了解贊助的目的

通常贊助商圖的是置入性行銷, 但我實在不太了解天梭錶贊助一部古裝片的目的是什麼, 黃曉明再能代言也不能在裡面帶手錶啊!
莫非雍正年間天梭就存在了, 給每人發一支懷錶好準時殺人?

電影都不知道下檔了沒有, 但我是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才看到的, 有點lag了, 多見諒啊~~

哪家汽車美容有蒸氣殺菌?

家中的FIT不常開, 後座絨布座椅發霉, 擦拭乾淨後噴了光觸媒但無法完全斷絕, 想說如果送去給人家蒸氣燙一下也許有用, 不知道台北哪裡有汽車美容還有此服務, 價格合理的, 感謝~~
如果各位大大有其他解決方法也請分享下

車禍請求賠償怎樣是合理

車子停在路邊被擦撞, 在警察局看了三晚才找到肇事車輛
做完筆錄後按照程序發信通知下周到案說明, 車主接到信後馬上打給警員承認並要求這周跟我聊聊, 看來有意自費和解
除了要求損傷復原外, 代步車的費用也能求償嗎?
眼睛看到脫窗的那三晚是否就摸摸鼻子認了?

[瘋摩商城] CARSCAM行車王 A750行車紀錄器試用心得報告

車上原本的行車紀錄器就在剛過保固期之後沒多久的時候白屏了😩

一方面佩服原廠的技術能將產品壽命週期控制的如此的好, 另一方面因不影響行車錄影的目的也就繼續用下去了. 如果原廠認得出來這是你們家的行車紀錄器且有興趣拿回去研究, 或是要證明自己家的產品沒這麼弱, 可以跟我連絡. 就在發現日期跑掉不知道該怎麼設定的時候, 剛好碰上U-CAR跟[瘋摩商城]舉辦的試用活動, 有機會來測試下網路上不少人推崇的Carscam行車紀錄器.

瘋摩商城www.formall.com.tw, 是Mitsubishi專屬經銷商匯豐汽車在跨足SUM中古車買賣與協新租車後, 水平整合產業需求設立的汽車精品百貨. 相信不少男性車主會習慣性的進到汽車百貨去東看看西摸摸, 然後either心滿意足的離開或是帶了幾樣其實不是必要的商品走. 瘋Mall的設立, 填補了星期一到五因上班忙碌疲累無法去逛汽車百貨的人, 其不限金額購物免費宅配到府的特色更讓人免除了”加上運費會比自己去買還貴”的感覺. 另外一點就是瘋Mall的”虛實整合”特色, 串聯了全省167家SUM保修店, 可以讓車主將網上購買的商品獲得專業的安裝.

瘋Mall網站的設計非常簡單易了, 不會讓人覺得眼花撩亂無從找起. 從大項目中進入中選單卻又鉅細靡遺, 產品品項選擇非常多. 而網站中除汽車精品外也有機車自行車以及潮流館, 裡面的商品也全都是免運費. 另外的發現是網站的另類行銷手法, 把客群延伸到女性族群, 所以產品選擇中還能發現洗臉機跟肚皮舞配件. 這次試用的行車紀錄器, 可以從首頁的”產品搜尋”打入A750, 或是”汽車3C”選單中的”行車紀錄器”查找到Carscam的牌子.

產品的連結如下:
http://www.formall.com.tw/productionDetail.aspx?id=T1141009000003

其實一開始拿到手的並不是A750而是Carscam 12月的新商品CR-01雙鏡頭款, 但因為懶的拉後鏡頭的線所以換回了A750. 但有不少人為了自身的安全會前後各裝一台行車紀錄器, CR-01的雙鏡頭除了只須簡單的拉線, 還有確保事件紀錄的同步性, 不會因為時間差造成肇責判斷的瑕疵. 在記憶卡中也是以前後鏡頭分別儲存在不同的目錄下.

所有照片均用手機拍攝, 各位大大請多包涵. OK, 驗明正身, 是A750無誤.

廠商提供的配件有8G Class 10的記憶卡跟一個3孔電源擴充器. 外型設計不錯, 運動的設計感跳脫了大陸常見的公模,

但受限於2.7吋螢幕規格, 外型又帶著點似曾相似的感覺. 簡單的安裝上後就開始測試了, 或許是之前那台螢幕只有2吋, 從我的角度看過去可以完全藏在照後鏡後面. 這台Carscam A750剛裝上去的時候我眼角的目光總是會不經意的瞄一下, 或許是不停閃爍的紅藍光LED燈吧. 話不多說, 直接進入攝影效果吧, 我的圖像質量設定是優質; 視頻分辨率HDR 1920x1080的模式下白天跟夜晚的效果, 順道一提, 我的前檔是3M的V50:



產品介紹網頁中提到的FCWS前車碰撞感應在說明書跟選單中並沒有發現這個功能, 姑且當作是我不會用吧. 😵


另一個功能LDWS車道偏移感應, 作用是”自行設定車道偏移感應範圍,一但偏離會自動感應發出警示音提醒”. 但進入功能設定後會發現是紅紫兩條平行線, 與行駛的車道成90度. 在稍微嘗試過後, 覺得這個紅紫線應該是定義我與前車的安全距離.

但這個程式似乎有bug, 一度前車進入到我的設定的範圍內時警示音會響起且螢幕有提示, 但恢復安全距離後警示並沒有取消, 並在響了一陣子後就自動關機了.

我的檔案圖像質量設定是優質; 視頻分辨率HDR 1920x1080 30P 16:9, 3分鐘循環錄影, 這樣的設定每個檔案約340MB而原廠提供的8G記憶卡只能儲存約22個檔案也就是約一個小時多一些. 建議買32G的卡才能充分享受安霸 A7這張晶片帶來的2560x1080P的解析度.

經過幾天的測試, 跟之前使用的基本款相比, 這款高階行車紀錄器給我的感受是:
-畫質與解析不錯, 在30fps的設定下,白天市區道路行駛時對面車輛的車牌都很清楚.
-170度的廣角鏡頭真的很好用, 但我卻要避免拍到前檔左下方HUD顯示的行車速度. 畢竟照到這個對我來說不一定有利.
-夜間市區攝影算的上可以, 高速公路無光狀態下就……
-A750的影片儲存格式是.MOV, 要用QuickPlayer播放的時候才會有聲音,剛開始用media player的時候我還以為麥克風故障.
-緊急鎖檔功能, 是會把按下後的檔案切割出來儲存在記憶卡中的EVENT目錄下, 而不是當下整段3分鐘的錄影.
-這台可能是工程機, 因為記憶卡的插槽間隙太大, 很容易插錯孔. 我試了好幾次, 最後還是要把行車紀錄器拆下來才裝的進去, 但照片中看得出來記憶卡已經傷痕累累.
-上方的單點固定方式會讓行車紀錄器在車輛行進間產生較大的震動進而影響攝影效果, 更別提影片放出來都是支架震動的聲音.

值得嘉許的地方:
-從使用Ambarella 安霸 A7 高階壓縮晶片跟F1.6光圈再加上170度廣角這三點來看, A750的價位可說是高C/P值的一款行車紀錄器.
-HDR的錄影模式把整體的畫面品質提升, 更別提還支援到市場上少有的2560x1080 解析.
-大容量內建電池, 支援移動偵測. 在偵測到前方有車輛/人員移動時會自動錄影10秒.
-可設定螢幕關閉時間, 一方面夜晚行車的時候眼角不會一直看到螢幕, 另一方面延長LCD壽命.

可考慮改進的地方:
-在Carscam產品中算第二高價的A750, 值的有更有水準的說明書. 部分功能說明書只有輕描淡寫的帶過, 必須自己摸索測試過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建議可以更新說明書放在官網供下載.
-介面的用語可以在去大陸化一些, 例如”視頻分辨率”, “質量”, “設置”這些.
-右上角的高亮度紅藍LED燈在說明書並沒有提到各個顏色代表的意思, 後來才了解是充電指示燈. 但在夜間行車時的紅藍閃爍對視覺上是不小的困擾, 我的處理方式是張貼紙蓋起來.

-記憶卡是裝在行車紀錄器的下方, 個人是有幾次手滑, 彈出來的瞬間沒借住而需要到處找的冏境.😞

報告完畢🙂

Goodyear Assurance Triplemax不專業分享

當初選用這條, 老實說, 看上的是它廣告打的訴求, 特別是對杜邦克維拉纖維所帶來的強化讓我認為會比較安全. 一年半跑下來, 我覺得並沒有比較省油, 新胎濕地表現不錯 (現在下雨天跑高速已經會飄), 胎壁支撐OK, 還算安靜, 但磨耗度滿失望的.

車型: New Wish
輪胎尺寸: 195/65/15
安裝時間: 2014-01-14
當時里程: 48000km

照片日期: 2015-10-13
當時里程: 76000km
使用狀況: 小家庭用車, 5000km調胎, 60%高速40%市區, 無高速過彎, 不跑山路

先來驗明正身, 確定是Triplemax


2014年1月裝13年34週的輪胎很合理


衝著大廠牌的品管, 本以為裝到的是馬來西亞做的, 沒想到是大陸製


28000km後的磨耗情形


用10元硬幣增加參考值


其他查得到的資訊我就不PO了, 如車重, 廣告內容, 磨耗係數
基於網上對這條胎多數都是開箱文或是新胎的使用心得, 小弟純粹以不專業的角度分享使用情形, 不多加分析, 謝謝欣賞
如果是因為這批的品質不良造成異常磨耗, 我的5年保固還在, 請原廠跟我聯絡 😇

Carscam A750長期測試報告

我覺得行車紀錄器就跟人類的肝一樣, 是個無聲的器官. 每天發動車的時候, 看著行車紀錄器的燈會亮, 就覺得一切正常. 等到真的發生事情需要從裡面取得影像資料的時候才發現為時已晚, 行車紀錄器不是要送醫院不然就是等著進棺.

是, 我又來了, 繼之前的開箱(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77891 ), 現在來提供Carscam A750長期使用的追蹤報告. 畢竟經濟不景氣, 一個好一點的行車紀錄器動輒3~4千, 我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不會希望每幾個月就要送修一次, 更不希望剛過一年保固就掛掉. 雖然我覺得裡面的電子元件或許已經被設定一定的時間就會壞掉, 就如公視紀錄片”電燈泡的陰謀”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下).

好, 不多廢話. 自從8/15翔敏維修好寄回使用, 到10月發現又掛掉只不過2個月不到的時間, 時間短的令我好奇這間公司的態度. 到底是單純的元件掛掉還是公司是抱著撐過12個月的保固進行最低量的維修我不清楚. 這次發生的情況是, 行車紀錄器在錄影過程中畫面會無故的變黑, 就像是以前電視機壞掉, 偶爾出現幾條白線, 收音正常, 然後過一陣子就會突然恢復, 或是重新啟動後就又正常. 原諒小弟懶得去弄YouTube, 就擷取幾張照片給大家參考.

第14秒的時候還正常


第15秒的時候開始異常


到了第16秒就這樣黑下去了


聯絡了翔敏並於10/13寄出, 郵局的紀錄如下, 我想沒什麼必要做假.


就這麼無聲無息的修了2個多禮拜, 於10/31寄到我手中.


隔天接上去一試, 天啊, 這是修好的??? 拍近很清楚, 當行車紀錄器就是一片模糊. 大白天的, 只有停在我正前方的車輛還依稀能辨別車牌, 其他什麼都看不太清楚, 更別說經過橋下或是在燈光明亮的地下室了.

隔熱紙上的3M mark可能還比較清楚


地下室


影像解析設在1920 x 1080 (我想設定再低的解析也不至於這麼差), 測光模式中央, 平均, 兩種都試過了, 鏡頭前的保護膜也撕了, 就差沒設定成俄文來看看是否戰鬥民族模式會比較好.

花了我$50寄過去, 等待了兩個多禮拜, 再用宅急便寄了一個壞的給我, 然後再寄過去, 他再花兩個禮拜修, 再寄回來, 打算就這樣拖過一年保固還是其實翔敏對維修產品有提供6個月的延長保固? 看看翔敏網頁的口號” 您行車,我把關!把您的行車安全交給CARSCAM行車王”, 再回頭看看我模糊的影像, 真的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雖然行車紀錄器說不上是重大投資, 但每一個小環節還是能左右客戶考量一個品牌的要素. 而從之前在電子業跟服務業的角度來看這次的維修:
-建議對方收到件後可以發簡訊通知收到, 或是告知預計維修時間
-悶不吭深修了兩個多禮拜, 可能代表是維修件太多或是工程師太少
-送回來一個還是不良的產品, 可能代表檢測草率或是根本沒檢測

行車紀錄器的廠牌競爭激烈, 在不斷往前走的同時, 也不要忘記後勤部隊的跟上, 才不至於輸掉了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名聲與市場.
至於我手上的這台如何, 我已經已經發信給翔敏了, 有後續消息再告訴大家吧.

有錢真好

可惜沒碰上這四位車主, 不然還滿想知道他們是什麼地方殘障.


3M專業級汽油添加劑試用心得

這次有幸抽中歐特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所辦的3M除碳達人-專業汽油精組合試用活動, 真是謝謝主辦單位跟U-Car. 因為平時就會定期使用汽油添加劑來保養油路, 而對3M這個品牌的專業又十分信賴, 相信經過這三瓶的保養後汽車開起來一定會有非常明顯的感受.

依照官網說明, 歐特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項目主要分為潤滑油品與化學品銷售及汽車保養維修連鎖加盟體系, 更在2011年取得了歐洲荷蘭的第一戶外服飾品牌-PROTEST的台灣與中國總代理權. 所代理的油品均通過高規格的測試規範, 我想光是”100%德國製造”就夠吸引人的了. 此次測試的3M汽油精組合, 是歐特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授權經銷的商品, 可直接在歐特耐官網及U-Car商城購買. 公司資訊及商品明細可參照 http://www.ottoline.com.tw/index.php?type=0

樣品是經由大榮貨運於名單公布隔天迅速送達, 除了三瓶汽油精, 一張使用說明還附一張貼紙.

光是看著3M這個logo就很爽, 整體的包裝及印刷能讓人有高品質的感受.

三瓶的功效分別如下:
PN9923 專業級全效汽油添加劑-全面清潔整個燃油系統. 添加潤滑配方,保護燃燒室內壁, 減少磨損. 回復燃油效率及原有馬力. 解決汽缸爆震問題.
PN9922 專業級雙效汽油添加劑-雙效合一同時清潔噴油嘴及進氣閥. 解決冷啟動及噴油嘴霧化不良. 回復燃油效率及原有馬力
PN9921 專業級油路保潔劑-預防油路積碳,維持燃油效率及原有馬力.


每一瓶汽油精都能單獨使用, 最大的目的是回復失去的燃油效率及原有馬力. 但歐特耐規劃了這個組合, 是讓消費者循序漸進的將每一個燃油系統的環節都保養到, 進而用最少的錢回到最佳的引擎效率.

使用車輛: Toyota Wish
出廠年份: 2011
里程數: 約83500KM
使用汽油: 台塑95+
使用機油: 原廠礦物油

加油前的公里數


加油前, 先倒入第一罐PN9923, 之後再加油便可充分混勻. 開車上高速公路後, 10公里內已經能感覺到改善, 首先是油門的反饋變的比較飽滿, 再加速的反應跟速度的提升都有改善. 有幾次在深踩油門後引擎並沒有kick-down而覺得奇怪, 後來想想或許是因為馬力輸出已經的到改善而不需kick-down即可提速. 高速公路一趟跑下來, 按照往例行車電腦所提供的平均油耗都在13.4 km/l左右, 但這次卻是驚人的14.1 km/l! 我不得不佩服3M的配方及效能遠比原廠的汽油精好太多了.


來到了第二罐PN9922, 一樣是加油前先注入使其充分與汽油混合.


這罐的使用路況是30%山路60%高速10%市區. 整體表現並沒有PN9923來的令人驚艷, 或許是燃油效率跟馬力已經得到改善使得PN9922的效果只有小部分的提升. 但在高速公路的時候就能發現引擎運轉的聲音變得比較小而且平順. 如果按照平常開車的習慣去踩油門, 常會忽略了引擎效能已經得到提升而不小心超速.

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個”療程”也就是PN9921, 這罐的訴求主要是”預防”跟”維持”.


添加的功效在於持續的清潔積碳跟保養油路, 維持前兩罐所打下的良好基礎. 由於這桶油還沒有跑完, 且多數時間在市區, 所以並無法提供一個比較客觀的數據. 但在油門反應上則仍是十分的靈敏與飽滿.

用完的三罐空瓶如下:


結論:
你如果要問一趟療程下來, 有沒有比較省油, 我會跟你說Yes and No. Yes是因為汽油噴嘴的霧化效果提升跟燃油系統的改善, No是因為每次油門踩下去都覺得很飽滿, 就會貪婪的享受那種有力的感覺而不自覺的失去對右腳的控制了.
滿意度:★★★★★
順暢性:★★★★★

換鞋真的好難

2016/05/16 12:45:37

發文IP 239.240.*.*

鞋子磨得差不多了, 雨季也快到了, 要準備來換鞋了, 但每次都是非常難的抉擇, 因為一旦穿上去, 沒有個兩三年不會脫下來. 看了幾款195/65/15的, 想看看大家的建議. 容許小弟先放胎紋照片, 請大大們就胎紋建議. 之後再加入廠牌跟價格, 看是否會有不同的看法.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4.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5.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6.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7.jpg[/img] 輪胎要求順序: 乾溼地抓地力, 胎壁支撐力, 安靜, 耐磨 版上神人太多, 有些胎紋應該一看就認出來了[害羞]

2016/05/18 12:28:29

發文IP 239.240.*.*

鞋子磨得差不多了, 雨季也快到了, 要準備來換鞋了, 但每次都是非常難的抉擇, 因為一旦穿上去, 沒有個兩三年不會脫下來. 看了幾款195/65/15的, 想看看大家的建議. 容許小弟先放胎紋照片, 請大大們就胎紋建議. 之後再加入廠牌跟價格, 看是否會有不同的看法.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4.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5.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6.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5977.jpg[/img] 輪胎要求順序: 乾溼地抓地力, 胎壁支撐力, 安靜, 耐磨 版上神人太多, 有些胎紋應該一看就認出來了[害羞] 5/18 更新廠牌資訊跟價格 謝謝各位提供的建議, 如果真的從胎紋也就是效能判斷, 看來台廠表現不錯. 但加入廠牌跟價格資訊後大家的選擇是否又會不同? 四條輪胎, 從上到下分別是: Bridgestone T001 (MIT), Goodyear Triplemax (MIC), Kenda KR30 (MIT), Toyo Nano Energy 3 (馬來西亞製) 價格順序則是 T001 > Triplemax = KR30 > Nano Energy 3 現役的輪胎是Triplemax, 沒太多好挑剔的, 但人總是喜新厭舊嘛~~~~
鞋子磨得差不多了, 雨季也快到了, 要準備來換鞋了, 但每次都是非常難的抉擇, 因為一旦穿上去, 沒有個兩三年不會脫下來.
看了幾款195/65/15的, 想看看大家的建議. 容許小弟先放胎紋照片, 請大大們就胎紋建議. 之後再加入廠牌跟價格, 看是否會有不同的看法.





輪胎要求順序: 乾溼地抓地力, 胎壁支撐力, 安靜, 耐磨
版上神人太多, 有些胎紋應該一看就認出來了😊


5/18 更新廠牌資訊跟價格
謝謝各位提供的建議, 如果真的從胎紋也就是效能判斷, 看來台廠表現不錯. 但加入廠牌跟價格資訊後大家的選擇是否又會不同?
四條輪胎, 從上到下分別是:
Bridgestone T001 (MIT), Goodyear Triplemax (MIC), Kenda KR30 (MIT), Toyo Nano Energy 3 (馬來西亞製)

價格順序則是
T001 > Triplemax = KR30 > Nano Energy 3

現役的輪胎是Triplemax, 沒太多好挑剔的, 但人總是喜新厭舊嘛~~~~

自私的停車方式

2016/07/22 14:29:12

發文IP 239.240.*.*

又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車子, 還怕別人A到故意停成這樣 再找車位的時候看到這種自私的人真的很不屑, 很想弄個4,5台摩托車停在前後卡他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79683.jpg[/img]

2016/07/22 14:33:16

發文IP 239.240.*.*

手拙多按了一次, 不好意思~~~~[大笑]
手拙多按了一次, 不好意思~~~~😀

自私的停車方式

又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車子, 還怕別人A到故意停成這樣
在找車位的時候看到這種自私的人真的很不屑, 很想弄個4,5台摩托車停在前後卡他


CamelBak水瓶

光是選主題類別就找了半天, 想想或許這個類別可以, 畢竟文章內用的照片有點"山"的感覺...

這篇是回應7/18的戶外水瓶專題"Klean Kanteen、Nalgene、CamelBak 到底在貴什麼?"
http://mountain.u-outdoor.com/868.html

自從上周末出遊帶上了買了三年卻用不到10次就發現漏水的CamelBak保溫不鏽鋼水瓶, 想起了此篇文章, 並經過反覆端詳確定文章內容說"CamelBak另一個引以為傲的優勢,就是CamelBak 全系列產品在全球皆享有終生保固耶!超酷的!不管是瓶身破損,還是瓶蓋漏水,提把斷裂,或是吸管卡榫不良,都可以拿到店家更換新品。" 就加了CamelBak台灣總代理翔雁國際的Line, 詢問漏水事情後對方請我跟墾趣門市聯絡. 由於門市地址不是很遠, 就想說直接帶水瓶過去.

到了門市說明來意後,對方表示CamelBak的產品只有一年的保固,而且是非人為因素. 一聽傻眼, 我還特地翻出這篇並把圖片上的"GOT YOUR BAK LIFETIME GUARANTEE"放大給他看. 對方說就是一年, 還要送回去給總公司判別是人為還是非人為.

所以如果還有其他網友想要送回門市維修的, 抱歉, 只有一年, 還一定要是墾趣的通路賣出來的. 如果撰文者陽卡皮有看到這篇, 請指點下這個"lifetime guarantee"是你從貼紙上判定的還是經過確認的, 還有可以拿去哪裡出保, 以便造福大家, 感謝~~~~

換油時機點請益

如題, 想知道這幾年生產的車子, 到底是引擎決定了每1萬公里才需要換油, 還是機油的進化可以延長到1萬公里?
我大概是半年開1萬公里, 平常多數是用原廠的礦物油, 1萬換一次.
最近去外面的保養廠用了抽獎贈送的"奈米"機油, 但總公司跟保養廠的人都說5千公里就要換.
所以想了解到底是什麼決定了1萬公里才需要換機油.
平常開高速居多, 就純技術面討論, 先謝謝那些回答爽就換跟有沒有錢這類的答案, 謝謝啦~~

換個好油好過年-Liqui Moly力魔機油測試心得

真的非常高興能夠入選宜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U-CAR合辦的Liqui Moly力魔機油5W30潤滑油試用活動. 對於這款德國神油真的是非常心動, 十分期待力摩機油所帶來的驚喜.

容小弟簡單的介紹下, 依照官網上的資料, 宜福工業代理進口的新一代魔護機油系列有5W-20, 5W-30, 5W-40, 10W-30, 10W-40跟Molygen Motor Perfect魔護系列機油添加劑. 任何一款魔護機油均適用於汽柴油引擎, 包含多氣門及渦輪增壓引擎. 依照台灣的天氣, 這5款機油號數已經足夠應付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自小客車了, 所以自己的車適合哪款機油可以參照車主使用手冊或是詢問保養廠的建議. 添加劑則可與市售任何機油做混合, 除溼式離合器的摩托車以外.
(資料來源: http://www.liqui-moly-tw.com/)

新一代Molygen魔護機油系列究竟擁有什麼特色呢?答案就是使用自家新一代的添加劑技術MFC(Molecular Friction Control),除了前面的「液態二硫化鉬」的技術之外,這款新的機油系列還有鎢系添加劑,與鉬的添加劑同為基底,能有效減少引擎磨耗。根據Liqui Moly表示,當油品被引入到摩擦表面後,會形成鎢跟鉬的碳化物,以小於0.3微米的二硫化鉬填補及附著在引擎內部金屬表面的微小缺陷並使粗糙表面更平滑, 進而最多降低15%摩擦係數因而減少油耗跟降低30%的引擎磨耗,使得引擎壽命能更加延長.
(資料來源: http://am.u-car.com.tw/32499.html)

順便來點自己在網路上查到一些有關二硫化鉬的背景:
二硫化鉬(molybdenum disulphide), 也有的叫二氧化鉬 (molybdenum dioxide), 不過我想重點都是前面那個molybdenum, 也就是Liqui Moly第二個字的由來, 化學式MoS2, 為帶有銀灰色光澤的黑色六方晶系結晶粉末, 幾乎所有的資料都說是地表上最強的潤滑介質. 在希臘經銷商的網站上有這麼一段” Founded in Ulm in 1957, LIQUI MOLY held the patent for production of this mineral and used the molybdenum disulphide as a basis to develop an engine oil additive. This additive improved the lubricating ability of the oil, lengthened the life time of the engine and even protected it when there was no oil left for lubrication.” 由此可看出Liqui Moly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取得使用二硫化鉬為機油添加物的專利了. 而運用二硫化鉬做為潤滑的專利在1959年也有另外一家德國公司Kloeckner Werke Ag提出, 只不過是運用在不同地方所以沒有牴觸(可參考DE 1103496 B Molybdenum disulfide lubricant concentrate).

不過專利的保護通常只有20年, 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有其他廠牌的機油也運用了二硫化鉬這個成分作為潤滑. 不過我相信Liqui Moly仍然持續不斷的研發跟突破二硫化鉬的運用, 以至於連續數年獲得德國三大汽車雜誌'Auto Zeitung', 'Auto Bild' , 'Auto Motor und Sport' 肯定為”the most popular oil brand in Germany”.

使用車輛: Toyota Wish
出廠年份: 2011
里程數: 約94575KM
使用汽油: 台塑95+
更換前使用機油: SN級10W40全合成


到達保養廠的時候, 老闆已經準備好一箱機油了.

為了能確實的測試機油的特性, 所以送的噴油嘴清潔劑就先不加了.

或許是一例一休的影響, 只有老闆一個人. Liqui Moly的貼紙, 也只有在廠內的角落才看得見.

建議宜福工業可以考慮用廣告交換的方式協助配合的保養廠更換招牌, 讓Liqui Moly的mark更顯著, 或是多印製Molygen的海報讓他們擺放, 增加曝光率也好讓更多客戶認識新一代產品的特點.

看著這一瓶瓶Made in Germany的機油, 心中就覺得很爽.

但也因為Liqui Moly產品的優異性, 以至於市面上充斥著不少水貨. 但確保產品品質, 還是建議大家確認產品是透過總代理宜福工業進口的, 另外是可以透過貼紙上的QR CODE確認真偽.

手機掃描QR CODE後會進入防偽查詢的頁面然後跳到防偽平台告知商品序號跟是否正確.



車子頂高後

就開始洩油

但隨即就遭遇到一個沒有率料到的窘境. 因為Wish的機油芯是用更換濾網的方式而非整顆的

而前一次保養的時候疑似鎖太緊, 加上老闆只有兩爪的機油芯套筒

所以怎麼用力都扭不開. 幸好老闆也直接跟我講明白, 他是一定有辦法讓這個塑膠件下來, 但有可能會破壞到, 所以看我的決定如何. 經過電話跟之前的保養廠溝通後, 決定先加3罐然後慢慢開去讓他們負責處理, 等更換新的機油濾網後再加入最後一罐.
保養廠老闆技術高超, 不拆上飾板, 也不用漏斗, 直接倒入

幫我確認胎壓後就放下來讓我開走了, 一路小心翼翼的慢速開回到之前的保養廠, 老闆拿出碗公套筒直接套上

扭兩下就鬆開了. 接著拿出一個乾淨的不鏽鋼盆幫我接住裡面的油, 等裝好新機油濾網後再幫我倒回去. 我自己加完了最後一罐, 確認油尺高度後就直接離開了. 留了一個空罐準備回家膜拜順便倒點出來仔細瞧瞧這神油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這螢光綠還真是好看~~


從換油到現在, 台北-台中來回一趟再加上市區總共測試了約622km. 對於這款機油的評價真的是不在話下,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示這款機油的表現會是”如絲綢般的柔順”. 不管是升檔或是降檔, 還有在高轉速跟待速時引擎的噪音(用”狂吼”形容可能會被笑, 還是用”噪音”來形容好了…..)都跟以前不太一樣. 為了達到測試的目的, 在高速公路南下時特別切到手自排的三檔拉到6千轉的斷油區. 在Liqui Moly的加持之下, 並沒有強烈感受到引擎在高轉速的時候所發出的噪音而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踩到了斷油區, 並在持續踩著油門下來回進出斷油區時也沒有像之前一樣感受到明顯的頓挫. 在市區行駛介於40~60km/hr跟等待紅綠燈時的換檔跟引擎噪音更是十分柔順.

另外是用Sound Meter這個app在車庫中對引擎做冷車發動跟剛行駛完高速公路的分貝測試, 左邊是換油前右邊是換油後, 可以發現在30秒的量測下最大測得數值相較是比較低的.
冷車啟動

高速行駛後


還有一個發現不知道其他試用者有沒有類似的情形, 就是引擎達到工作溫度的時間變長了, 也就是藍色的引擎冷卻液指示燈比之前還要久時間才熄滅. 我想不到原因, 只能猜測可是因為這些微米化的二硫化鉬所提供的潤滑減少了金屬間的摩擦而延緩了引擎升溫, 如真是如此就證明了Molygen的技術確實達到保護引擎之功效, 也再次感謝宜福工業過去20年來持續的帶進Liqui Moly最新及優異的產品.


來換電池嘍~~~

這幾天早上發車的時候, 發動的聲音變得軟軟無力, 雖然都是轉動一次就啟動, 但總覺得電池是不是快要掛了, 再加上周末假期的來到, 很怕就這麼掛在路上. 想說抽空聯絡一下認識的店家回去檢查下, 也開始搜尋適當的替代品. 車上現在這顆, 是103年七月換的Amaron Pro 65B24L, 快三年的時間其實也不算特別久. 記得大家都說加水的壽命會比較久, 但我真的太懶, 還是選免加水的就好了. 看來看去, 容量65的價格都差不多, 就算有便宜的但加上運費跟安裝費其實都差不多. 既然現在這顆用的還可以, 就還是選回Amaron Pro了.


這顆印度電池, 原本是為了當地炙熱的天氣所設計的, 沒想到進入台灣後歪打正著剛好符合台灣這種幾乎沒冬天的氣候. 再加上Johnston Controls的加持, 讓Amaron在台灣市場有不錯的評價. 跟之前用過的一些牌子比較, Amaron Pro生命的末了是突然的, 很容易讓你察覺冷啟動的差異, 但卻又會在這個level維持一陣子讓你有時間去做更換, 而不是說掛就掛. 雖不是什麼連網的黑科技會發出警訊, 但卻足夠讓每天用車的我知道又要花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