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3 大汽車品牌 Toyota、Mazda 與 Subaru 近日舉辦「Multipathway Workshop」記者會,宣佈攜手開發對應電氣化發展、追求碳中和的新世代混合動力引擎,活動展示包含體積更小、可對應 PHEV 技術的全新 1.5 升引擎、2.0 升引擎,以及 Mazda 轉子引擎技術電動化系統概念,強化各品牌引擎技術在馬達、電池與電力驅動系統整合的連結。

日本 3 大汽車品牌 Toyota、Mazda 與 Subaru 舉辦「Multipathway Workshop」記者會,宣佈攜手開發對應電氣化發展、追求碳中和的新世代混合動力引擎。
記者會展示包含體積更小、可對應 PHEV 技術的全新 1.5 升引擎、2.0 升引擎,以及 Mazda 轉子引擎技術電動化系統概念,強化各品牌引擎技術在馬達、電池與電力驅動系統整合的連結。

混合動力仍是部分消費者首選?三品牌攜手抗衡歐美中車廠

在全球市場部分地區對於純電動車需求放緩的情勢下,部分消費者仍認為 Hybrid 油電、PHEV 插電式油電動力仍是購車選擇中的優先考量 ; Toyota 表示,同時積極發展 BEV 與燃油動力,並提供給相對應需求的市場,而攜手 Mazda 與 Subaru,將集結日本車廠發展的實力,抗衡歐美、甚至中國市場崛起的汽車品牌。

Toyota 同時積極發展 BEV 與燃油動力,並提供給相對應需求的市場,而攜手 Mazda 與 Subaru,將集結日本車廠發展的實力,抗衡歐美、甚至中國市場崛起的汽車品牌。

預告推出新 1.5 升、2.0 升混合動力引擎,體積較現行縮小 10%

記者會中提到,全新的 1.5 升直列 4 缸、2.0 升直列 4 缸混合動力引擎對應全球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支援 PHEV 技術,將兼具高效與性能輸出,在較小體積的基礎下,將能夠改變車輛的結構配置,提供更緊湊設計及更低的引擎蓋,提升燃油效率的同時,也保有一定的空氣力學 ; 現場以搭載新混合動力引擎的 Subaru Crosstrek 原型車、Toyota Prius 作為示範,可清楚看到引擎本體的體積、高度較現行相同排氣量的引擎縮小約 10%。

全新的 1.5 升直列 4 缸混合動力引擎,將可以對應全球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
全新的 2.0 升直列 4 缸混合動力引擎將兼具高效、性能輸出與較小體積的特點。
全新混合動力引擎在較小體積的基礎下,將能夠改變車輛的結構配置,提供更緊湊設計及更低的引擎蓋。

油電動力轉為以電為主,原廠稱動力效率提升達 12%

原廠表示,現有 Hybrid 油電、PHEV 插電式油電動力引擎均是以燃油引擎為主,電能系統為輔的結構,新世代引擎開發的目的,隨電動化技術發展,將轉換為以電能技術為主。Toyota 提到透過改善引擎效率,搭配小型、輕量化車身,將有望提升整體動力效率達 12%,未來全新的 2.0 升混合動力引擎將用在跑車、Pick Up 貨車等產品上。

新世代混合動力引擎開發的目的,隨電動化技術發展,將轉換為以電能技術為主,相較於同樣排氣量的現行款引擎,可以看到在體積部分大幅縮小。
廣  告

新油電 Crossstrek 原型車現身,Mazda 轉子引擎技術昇華

先前 Subaru 曾傳出將透過合作 Toyota,共同開發新油電動力,並推出多款新車、全新動力,包含新世代 Forester 與 Crossstrek,本次記者會上現身的 Crosstrek 原型車,也進一步證實了這項計畫。至於致力於品牌經典轉子引擎技術的 Mazda,也在記者為中提到,全新轉子引擎科技將具備小體積輕量化、高性能輸出、靜肅性與低震動等特點,並且具備與電能系統整合運用的彈性。

先前 Subaru 曾傳出將透過合作 Toyota,共同開發新油電動力,並推出多款新車、全新動力。
本次記者會上現身的 Crosstrek 原型車,進一步證實了 Subaru 將合作 Toyota,共同開發新世代油電動力,並應用於 Forester 與 Crossstrek 上的計劃。
搭載全新油電動力引擎的 Crosstrek 原型車,在引擎體積上,較現行販售車款縮小不少。
致力於品牌經典轉子引擎技術的 Mazda,也在記者為中提到,全新轉子引擎科技將具備小體積輕量化、高性能輸出、靜肅性與低震動等特點。
Mazda 於記者會中展出 1 Rotor Rotary-EV System Concept 全新轉子引擎技術。
Mazda 於記者會中展出 2 Rotor Rotary-EV System Concept 全新轉子引擎技術。
Mazda 在全球產品戰略中劃分為 Small Product Group 小型車、Large Product Group 大型車、BEV Models 純電車款等三大陣容。

「共創」與「競爭」實現碳中和目標

未來各品牌攜手打造的新引擎將不在使用傳統石化燃料,而是將以其他替代品,包含 e-fuel (合成燃料)、Biofuels 生質燃料、Liquid Hydrogen 液態氫等 CN fuel (碳中和燃料)。雖然 Toyota、Mazda 與 Subaru 在彼此的產品、賽車領域透過引擎科技與車款競爭,但共同不變的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還有滿足不同消費者購車的需求,共創日本汽車工業具發展性的未來。

雖然 Toyota、Mazda 與 Subaru 在彼此的產品、賽車領域透過引擎科技與車款競爭,但共同不變的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