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McLaren 已經在 2024 年的 10 月 6 日、正式推出品牌新世代 Ultimate Series 限量插電油電超跑:W1,但是因為 W1 其實目前仍在原型車開發階段,預計 2026 年才會開投產,所以這次W1 亞洲首發預賞會後,McLaren Asia 特別為我們安排了與 McLaren 設計總監 Tobias Sühlmann 和產品經理 Heather Fitch 的簡單專訪,讓我們得以窺探更多有關 W1 的秘密……

由於日本是 McLaren 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所以自然是將 W1 的亞洲媒體與 VIP 首演選擇在東京,並請到 McLaren 原廠設計總監 Tobias Sühlmann (圖左二) 和產品經理 Heather Fitch (圖左一) 出席 (圖右一為 McLaren 日本代表 Yoshihiro Masamoto、右二則為 McLaren 亞太區總監 Charlotte Dickson)。
由於 W1 目前仍在原型車開發階段,所以這次 W1 的亞洲首發預賞會後,McLaren Asia 特別為我們安排 McLaren 設計總監 Tobias Sühlmann (圖左) 和產品經理 Heather Fitch (圖右) 的專訪。

設計總監 Tobias Sühlmann 專訪

U-CAR:可以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W1 的設計概念嗎?

Tobias Sühlmann由於我進入 McLaren 的時後,W1 的設計幾乎已經完成了,所以我加入後,大多是在空氣動力上進行調整,例如:有一個車門的把手原設計不佳,我修改了設計、解決那個問題,並讓車輛的設計更為平衡,不過,這輛車真的太棒了! 從車外來看,W1 其實就像是一個很大的分流器,從車頭下方開始,你可以看見一個可活動的下擾流,然後車頂安裝了一個非常新的東西:氣流轉向器,不但能為引擎室提供空氣,也能為尾翼導流,然後在車尾,我們設計了一個令人驚奇的主動空氣動力尾翼。 W1 的設計是典型的 McLaren 風格,也就是每一個設計都有功能,而且我們讓每一個功能都可以被看見。因此,W1 的車身沒有多餘的脂肪,甚至它的鷗翼式車門都不是噱頭,而是一個可以用來導引車身氣流、減少風阻,且讓空氣能夠在座艙周圍順暢流動的設計。
Tobias Sühlmann 表示:W1 採用鷗翼式車門並不只是因為好看而已,主因是將車門的鉸鏈移至車頂後,可讓座艙邊緣擁有更好的氣流通道。

U-CAR:W1 的外觀設計與其他 McLaren 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設計未來會成為 McLaren 的新世代設計語彙嗎?

Tobias Sühlmann嗯……,W1 是一款定位非常獨特的車型,所以它的外型確實與其他車款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我們未來在設計新車時,當然會參考一些它的設計;不過,我們想保有 W1 的獨特性,加上設計團隊在設計新車時,總是會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所以 W1 的設計將會是獨一無二的。

你最喜歡 W1 的哪個設計?

Tobias Sühlmann其實 W1 的整體比例非常好,所以車上的每一個設計我都很喜歡,尤其是我們所謂的「性能線」、也就是從車頭正中央穿過座艙到後分流器的這段,因為我們把座艙設計得很低、前懸設計很短,所以坐在裡面會讓你有被保護的感覺,且可以很清楚地判讀轉向角度;此外,我也很喜歡 W1 的尾翼與分流器,尤其是可以變型的尾翼,所以你可以開著它與伴侶去餐廳,還可以在第二天讓它變成一頭野獸、跑上賽道。
Tobias Sühlmann 表示:W1 從車頭正中央穿過座艙到後分流器的這條「性能線」,是他最喜歡的設計。

U-CAR:可以請你為 U-CAR 的網友們描繪 W1 的外觀設計嗎?

廣  告

產品經理 Heather Fitch 專訪

U-CAR:第一個問題來自我們一位忠實的讀者,他想知道、越來越多超級跑車改為四輪驅動設計,為什麼 McLaren 目前仍然堅持採用後輪驅動的設計?

Heather Fitch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在創造每一輛 McLaren 時,我們都會堅持自己的 DNA,並看看車主們想要什麼,以及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時意味著什麼;因為我們的客戶都很喜歡駕駛它們、使用它們。舉例來說,幾週前我就遇到了一位至今都還駕駛 P1 與朋友們一起長途旅行的車主。 對我們來說,只有後輪驅動才能讓車主獲得真正的駕駛樂趣與操控快感,所以後輪驅動設定才符合我們造車的 DNA 和原則。
Heather Fitch 表示:對 McLaren 來說,只有後輪驅動才能讓車主獲得真正的駕駛樂趣與操控快感,所以 W1 才會堅持採用後輪驅動的設定。

U-CAR:能告訴我們為什麼它被稱為 W1 嗎?

Heather FitchMcLaren F1 和 P1 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標誌性的車型,所以在設計他們後繼車時,它除了必須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所有技術外,還得將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 所以在開發 W1 時,McLaren 特別找來一級方程式賽車隊部門的工程師,與我們原本就有、業內最好的工程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因此「W」代表了這個團隊,也就是我們想要在賽場與公路上都贏得 World Championship 的決心。
W1 之名不只是為了紀念今年 (2024 年) 剛好是車手 Emerson Fittipaldi 駕駛 McLaren 贏得 F1 車手世界冠軍的第 50 年,也代表了 McLaren W1 的設計團隊,以及他們想要在賽場與公路上都贏得 World Championship 的決心。

U-CAR:W1 所使用的這些空力技術與高科技,是否在未來都會出現在 McLaren 的量產新車上呢?

Heather Fitch與目前 McLaren 的其他車型相比,W1 確實有很多瘋狂的空氣動力設計,而且我們也一直在創新和嘗試新技術,可是關於未來,我們今天不能透露太多:不過,有一點肯定會延續到未來的其他產品中,那就是我們新的設計流程與製造方式。 例如:這次我們在開發與設計 W1 時,不但在設計工作室實際打造了新車的座艙,還以 3D 列印的方式,製作了全新的方向盤、安裝踏板,然後我們便戴上 VR 眼睛、環顧四周,且嘗試加裝不同的選配,最後才根據我們想要的方向來設計。 此外,我們也會持續進行大規模的測試,利用 CFD (計算流體動力學) 軟體來模擬與測試我們的空力設計,並透過一級方程式賽車部門的工具和技術來分析空力、技術與知識,且讓車迷與消費者們了解未來的產品。

U-CAR:你能為我們仔細介紹 W1 底盤與引擎的特別之處嗎?

Heather Fitch好的,由於我們如果繼續使用現有的車身結構,無法對應 W1 強悍的動力,所以從 W1 的底盤開始,我們就運用了很多來自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空力細節與設計,只是這次沒辦法把車輛頂起來展示;此外,W1 的車身結構還是我們有史以來最輕的設計,且我們將座椅整合在其中,並讓底盤與懸吊整合在一起,使其能涵蓋我們需要的一切目標。 引擎方面,沒錯,這是一顆全新引擎 (引擎代號 MHP-8),雖然單從數據與表面來看,它和配置在 750S 車系上的引擎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因為我們在開發新車型時,都會為自己設定更艱鉅的目標,所以為了實現我們對 W1 的期待,唯一的方法、就是採用全新的引擎。 至於動力總成方面的創新,其中有一些、我現在還不能公開,但可以透露的是,我們縮小了引擎的尺寸、減少了 39mm,並在汽缸孔使用了等離子塗層,能幫助引擎轉速攀升到 9,200 轉,且為其搭載了輕量汽缸體、輕量活塞、空心進氣門,以及全新 E-module 電氣模組、附電動馬達倒車功能的 8 速自手排變速箱;所以 W1 不只擁有 McLaren 有史以來最大的綜效馬力輸出 (1,275 匹),結合 1,399 公斤的車重後,還可提供驚人的 911 匹 (PS)/噸之馬力重量比,這不僅是 McLaren 所有可合法上路之超跑最佳表現,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同級超跑中最出色的數據。
Heather Fitch 解釋:按下 W1 方向盤上的「Boost」按鈕後,馬達會將電池內的電力全數耗盡,按下「Aero」按鈕後,W1 車尾的尾翼就會向後伸展,提供更好的空力效應。

U-CAR: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知道 W1 的方向盤不只多了轉速顯示燈,還有兩顆按鈕,能為我們介紹它們的功能嗎?

Heather Fitch是的,為了讓駕駛專注在「駕駛」這件事上,所以 McLaren 一直都沒有採用多功能的方向盤,但在 W1 上,我們設計了一支全新、直徑小一點的方向盤。在 W1 的全新方向盤上,上面除了有一個可以即時顯示轉速的轉速顯示燈外,中央盤輻還有「Boost」與「Aero」兩顆按鈕,按下 Boost 按鈕後,馬達會將電池內的電力全數耗盡,提供 1,275 匹的綜效馬力,不過,實際輸出時間得取決於當時的電池容量,以及駕駛如何操控車輛;按下「Aero」按鈕後,W1 車尾的尾翼就會向後伸展,提供更好的空力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