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11


[U-EV]有望延續Ioniq 5 N動力架構,外媒捕獲Genesis GV60 Magma測試車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5 16:00:00

發文

#619529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現代集團旗下豪華品牌 Genesis 於 2021 年首度推出了豪華跨界休旅車款 GV60,其可視為與同集團 Hyundai Ioniq 5 與 Kia EV6 車系的孿生車款,但有鑑於其豪華品牌的設定,除了擁有專屬的 Genesis 品牌外觀設計,內裝設計及配備部分亦較 Hyundai Ioniq 5 與 Kia EV6 更加豪華。

Genesis 於 2024 年美國紐約車展首度揭示性能子品牌 Magma,並首度展示 GV60 Magma 概念車款,且預告將會正式量產。

而在 2024 年美國紐約車展上,Genesis 品牌則首度帶來以現行 GV60 車系為基礎、所衍生出的概念車款 GV60 Magma,其中 Magma 將成為 Genesis 品牌車系中的高性能子品牌,與 Hyundai 旗下 N 系列車款相同,於 Genesis 車款中掛上 Magma、即視為其將擁有車系中最強悍的動力輸出表現,同時在 GV60 Magma 概念車推出時,Genesis 亦確認此款車型將走向量產之路,同時 Magma 高性能型號未來也將普及在旗下市售車款。

GV60 Magma 概念車款具備專屬的前後保桿造型設計,車身輪拱亦較一般車型明顯更為突出,搭配大尺碼的胎圈設定,暗示其將擁有強悍的動力性能輸出表現。

近期海外媒體亦首度捕獲 GV60 Magma 的偽裝測試車款,雖然測試車刻意採用與現行量產車款相似的前後白色保桿造型,但大尺碼的輪圈以及沿用自 Ioniq 5 N 的紅色煞車卡鉗與煞車系統,卻仍透漏了這款測試車型的真正身分。

據外媒報導指出,GV60 Magma 預計將採用與 Hyundai Ioniq 5 相同的動力基礎,以 84 kWh 電池組搭配雙馬達電動四驅配置,具備 650 匹馬力綜效輸出表現。

雖然原廠尚未揭示 GV60 Magma 車型的動力規格,但據外媒最新的報導指出,其將有望採用來自現行 Hyundai Ioniq 5 車型的動力架構,除了配置容量為 84 kWh 電池組外,由前後各一具電動馬達所構成的電子四驅系統,預計將可提供達到 650 匹馬力的綜效輸出表現,但有鑑於其豪華品牌的高性能車款定位,預計在車重部份將有所增加。


專屬外觀內裝配置、限量100輛, Mercedes-AMG 推出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特式車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5 16:00:00

發文

#619529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Mercedes-Benz 近期以 Mercedes-AMG SL 63 4Matic+車型為基礎,首度推出了 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 特式車,擁有專屬的外觀配色及內裝配置設定,且僅限量生產 100 輛方式推出,新車正式售價目前則尚未公佈。

Mercedes-Benz 近期首度推出 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 特式車,具備專屬外觀及內裝色,將採限量 100 輛的方式推出。
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 特式車將 AMG 夜色套件、AMG 夜色套件 II、AMG 空氣力學套件列為標配,在車身多處飾板皆施以高光澤黑色烤漆處理。

根據原廠提供的資訊顯示,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 特式車在外觀部分特別選配了 Manufaktur 特選色中的 Kalahari Gold Magno 金屬車色,並搭配採用黑色塗裝的 21 吋 AMG 鍛造 10 輻式鋁圈,輪圈及中心孔蓋亦施以 Kalahari Gold Magno 金屬車色點綴,同時還擁有具備白色 AMG 字樣的黑色煞車卡鉗,透過上述專屬外觀配色,強調其獨特的限量特式身份。

內裝採用黑色 Nappa 真皮包覆搭配特殊縫線處理,並具備 AMG Performance 賽車化座椅及 AMG Performance 方向盤,座椅採稜格紋金色縫線處理,並擁有電動調整及通風機能。
廣  告
中控台採用專屬金色飾板配置,並鑲崁車型專屬銘牌,凸顯其限量車款的身份。

內裝配置上,SL 63 Manufaktur Golden Coast 特式車則標配了採用 Nappa 真皮包覆的 AMG Performance 賽車化座椅,並施以稜格紋及金色縫線處理,同時還具備了電動調整及通風機能,藉此強化程度乘坐的舒適性表現。 列為車型標配的 AMG Performance 方向盤同樣採用黑色 Nappa 真皮包覆,並具備車型專屬的金色縫線訂製項目,而中控台除了採用金色飾板外,上方更鑲崁了專屬銘牌凸顯其限量身份。


預計2025年10月停產,外媒揭示現行Porsche Boxster/Cayman退場時間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5 16:00:00

發文

#619529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Porsche 於 2022 年的品牌年度會議上,即曾公布將在 2025 年推出採純電動力的新一代 Boxster/Cayman 車系,也表示現行世代的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將是最後一代採用燃油動力的車型,同時採用純電動力的新一代 Boxster/Cayman 車系,亦將繼純電 Macan 車系之後登場,成為 Porsche 品牌旗下第三款純電車型。

近期據外媒報導指出,Porsche 美國經銷商會議洩露資訊顯示,現行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將在 2025 年正式停售。

近期根據海外媒體最新的報導顯示,透過美國經銷商會議所洩露的簡報資料顯示,現行世代車型代號 982 的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預計將在 2025 年 10 月停產,對比新一代純電 Boxster/Cayman 車系即將在 2025 年推出的資訊,可預期純電 Boxster/Cayman 車系將直接繼承現行燃油動力的產品線,而不會與現行 Macan 車系相同、採燃油及純電動力雙線並行的銷售策略。

受到歐盟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車輛網路安全法規影響,現行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以及燃油 Macan 車系將在 7 月 1 日起正式推出歐盟市場,但採限量生產的 718 Cayman GT4 RS 和 718 Boxster RS Spyder 則不受影響。

雖然現行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預計在 2025 年 10 月才會正式停產,但據外媒報導顯示,由於未能符合歐盟於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車輛網路安全法規,現行 718 Boxster/Cayman 車系將在 7 月 1 日起正式在歐盟市場停售,另外同樣不符合規範的燃油 Macan 車系亦將停止販售,但採限量推出的 718 Cayman GT4 RS 和 718 Boxster RS Spyder 將不受法規限制 ,仍可繼續在歐盟市場販售。

Porsche 新一代 Boxster/Cayman 車系,將有望採用源自 Mission R concept 概念車的設計風格,並採用以輕量化為訴求的 SSP Sport 純電模組平台,具備後驅及四驅設定。

而在新一代純電 Boxster/Cayman 車系部分,據外媒指出其將採用 Porsche 新世代 SSP Sport 純電模組平台架構打造,採用輕量化強調操控性能的設計,且具備了後輪驅動及四輪驅動設定選擇,新一代純電 Boxster/Cayman 車系除了單馬達後驅設定外,預計將首度提供雙馬達四輪驅動配置,且擁有至少 400 匹綜效動力輸出。


回歸初代方正經典設計,Fiat公佈新一代Grande Panda車系外觀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5 16:00:00

發文

#619529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於 Fiat 旗下擁有悠久車型歷史的微型跨界掀背車款 Panda 車系,其中第 2 代車型亦曾導入國內販售,近期 Fiat 則首度公佈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的官方外觀定裝照,刻意加入 Grande 名稱象徵其車身尺碼的放大,同時 Grande Panda 亦被視為 Fiat 品牌新世代車款的首發先鋒,接續在 2027 年前、每年都將推出一款新車型。

Fiat 首度公佈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的官方外觀定裝照,亦是品牌新世代車款的首發車型。
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門鈑件具備 Panda 車型字樣,車尾門板左側亦具備 FIAT 品牌拓印,頗有向經典致敬的設計特色。

以 Fiat 於 2024 年初發表的 Concept City Car 概念車為基礎、量產而來的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在外觀上除了承繼概念車款的方正線條設計外,車頭及車尾燈組皆以 X 字形搭配方型燈組的設計,展現出前衛的設計風格。而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在車側車門鈑件更擁有 Panda 車型字樣,車尾門板左側亦具備 FIAT 品牌鈑件拓印,頗有向經典致敬的外觀設計風格特色。

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外觀融合初代車款及 Concept City Car 概念車的設計特色,頭燈組更刻意以 X 字形搭配方型燈組設計,展現兼容復古及前衛的設計。
廣  告
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將採用來自 Stellantis 集團的 Smart Car Platform 平臺打造,並有望提供油電與純電的動力選擇。

Fiat 尚未公佈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的內裝設計和動力編成,但具外媒報導顯示,新一代 Grande Panda 車系應採用與現行 Citroën C3/e-C3 相同的底盤架構及動力基礎,皆是以 Stellantis 集團的 Smart Car Platform 平臺打造,車身長度略短於 Citroën C3 車系。動力部分則預計提供油電與純電選擇,其中包含了 1.2 升三缸油電混合動力,以及單馬達搭配 44 kWh 容量電池組的純電動力設定,提供消費者多元的動力選擇。


[U-EV]Honda與三菱商事合組ALTNA公司,10月將推小型純電輕型車N-VAN e: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4 16:00:00

發文

#619525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onda 近日宣布與三菱商事合作,各自出資 50%合組名為 ALTNA 的新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優化電動車使用成本,將推展電池租賃服務、電池再利用提升能源運用效率、以及智能充電相關業務等內容,而電池租賃服務的部分,最主要就是透過即將在 10 月份所發表、滿足自用與商用的輕型車 N-VAN e:進行系列操作。

Honda 與三菱商事合組名為 ALTNA 的新公司,在 10 月份將正式推出名為 N-VAN e:的純電輕型車款。

N-VAN e:其實是以傳統燃油車 N-VAN 為基礎所打造的電動車,維持其原本輕型車擁有出色空間、高頂等優勢,不過 Honda 目前並未溝通太多產品細節,包含動力輸出數據等資料都尚未透露,不過表示其搭載的電池提供約莫 245 公里續航力,快充則是支援到最高 50kW 功率;依車型不同提供有單座、雙座以及四座等不同設置,也就是能滿足載貨、日常乘用等不同需求。

N-VAN e:乃是以既有油車平台來進行打造,原廠尚未公布動力架構,但透露其擁有約莫 245 公里續航里程,支援 50kW 快充功率。

價格部分,Honda N-VAN e:共計推出 e: G、e: L2、e: L4、e: Fun 等 4 種車型,Honda Sensing、舒適便利配備等內容則依車型不同而有所差異,價格設定從 243.98 萬日圓到 291.94 萬日圓不等。最為關鍵的,是 ALTNA 公司會保留電池所有權,並積極監控電池健康狀態,從新車到二手車等持續掌握,當電池不再適合車輛使用時,則會將電池改為公司的儲能業務使用。

廣  告

此外,ALTNA 公司也將提供智慧充電服務,也就是協助車輛用戶如何更有效率進行充電,避開尖峰時刻充電,不僅能節省充電費用,同時也避免充電塞車而有助於節省充電時間;Honda 與三菱商事攜手成立 ALTNA 公司,主要就是希望能更加提升電池運用及成本,從而更進一步達到環保效益。


[U-EV]Alpine正式發表A290車系,車重僅1.5噸,搭載52kWh電池組、續航378公里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4 16:00:00

發文

#6195258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隸屬於 Renault 麾下、主打性能戰力的子品牌 Alpine,日前就先行透過偽裝車方式,預告將在 2024 年 LeMan 賽事期間發表純電新作 A290,而原廠也依循預告正式發表 A290,搭載容量 52kWh 鋰電池組,車重設定在 1,479 公斤,車系最大續航約莫為 378 公里。Alpine 共計為 A290 推出 GT、GT Premium、GTS、GT Performance 等不同車型。

Alpine 規劃在 2030 年前推出 7 款純電作品,而近日 Alpine 則正式亮相了第一款電動車,以 Renault 5 E-Tech 為基礎所打造的 A290 車系,共計推出有 GT、GT Premium、GTS、GT Performance 等車型。

針對品牌電動車發展藍圖,先前 Alpine 就表示在 2030 年前,包含 A110 後繼純電版、跨界休旅在內等作品,總計將推出 7 款純電作品,而首先登場的就是掀背車型的 A290,從外觀造型來看就不難得知,Alpine A290 其實就是源自 Renault 的 5 E-Tech 車系,但在 Alpine 的妝點之下,帶來了更顯運動化的魅力,頭燈 X 樣式以及動感空力套件組合,紅色 Brembo 卡鉗等突顯更多鋼砲氣息。

Alpine A290 車系主打性能以及維持 Alpine 在樂趣上的品牌魅力,源自 Renault 5 E-Tech 的電能架構稱不上驚豔,配置了 52kWh 鋰電池組,快充則是支援最高 100kW 的充電功率。

在動力架構部分,Alpine 賦予 A290 多種不同輸出設定,頂規的 GT Performance 車型擁有 160kW (220ps) 最大馬力,扭力則為 30.6 公斤米,能在 6.4 秒完成靜止到時速 100 公里加速,入門的 A290 GT 車型則具備 130kW (180ps) 最大馬力與 29 公斤米最大扭力,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為 7.4 秒。

廣  告

電池架構部分,Alpine A290 搭載了容量 52kWh 的鋰電池組,支援最大 100kW 的快充功率,原廠表示從 15%到 80%補電所需時間約為 30 分鐘,從電池、快充功率等數據來看,Alpine A290 絕對稱不上驚艷,但 Alpine 還是有維持品牌應有的樂趣與操控特點,車重維持在 1.5 噸以下設定,並有著 57%:43%的前後重輛配置。


Nissan GT-R北美市場推兩款特式,R35世代即將在10月告別北美,後繼仍未有確切資訊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4 16:00:00

發文

#6195259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Nissan 麾下頂尖性能代表的 GT-R 車系,在現今車壇電能化潮流中將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與變化,一直有著相關訊息在網路上流傳,原廠亦有不少資訊先行透露,只是一切都還不是正式;不過,近日北美 Nissan 發布了兩款限量特式版 GT-R,並且預告在 2024 年 10 月份,現行 R35 世代 GT-R 將在北美市場畫下句點。

北美 Nissan 近日再次溝通兩款特式車,分別是 T-spec Takumi Edition,以及 Skyline Edition,最重要的,則是預告現行世代 GT-R,將在 2024 年 10 月份在北美市場畫下句點。

先來說說北美 Nissan 這次所發表的兩款特式車,其實並非是新成員,分別是先前已經亮相過、致敬打造 GT-R 的匠人技師們所推出的 T-spec Takumi Edition,以及另一款冠上 Nissan 經典 Skyline 之名的 Skyline Edition,前者北美市場售價為 151,090 美元,約莫臺幣 489 萬元,Skyline Edition 價格則是 131,090 美元,約合臺幣 424 萬元,北美 Nissan 也祭出不到 200 輛配額來進行溝通。

廣  告

北美 Nissan 表示,R35 世代 Nissan GT-R 從 2007 年於北美市場問世至今,已經來到了 17 個年頭,期間為了展現產品競爭力,也推出多款特式也持續積極更新,北美 Nissan 確認 R35 世代 GT-R 將在 2024 年 10 月份,在北美市場畫下世代的句點。

北美 Nissan 僅表示 R35 世代將在北美市場畫下句點,至於下一代產品何時亮相、或者是會採用何種動力架構等資訊,則仍舊尚未透露。

針對下一代產品則並沒有太多表示,僅以 Nissan 將會高度專注於未來與下一代產品的性能實力展現」來描述,原文在專注一詞更是用了「hyperfocused」來描繪,這也讓人直覺上的聯想到概念車 Hyper Force concept,不過依循先前傳出的資訊來看,R35 畫下句點後,要等上不少年頭才有機會看到 R36 的現身了。


為車迷點燃熱情,台灣保時捷打造亞洲首座保時捷駕駛中心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4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在 Porsche Track Experience 邁入 50 周年之際,台灣保時捷為亞洲打造的首座「保時捷駕駛中心」正式啟用,為保時捷品牌寫下歷史新頁。座落於台灣中心地帶的保時捷駕駛中心不僅完美體現保時捷純正賽道基因,更融入台灣獨特的視角與元素,彰顯保時捷品牌對於創新、性能以及台灣市場潛力的信心。

台灣保時捷打造亞洲首座保時捷駕駛中心,開幕典禮正式剪綵 (由左至右:台灣保時捷行銷與顧客關係處長沈佳樺、保時捷海外銷售事業部副總裁 Matthias Becker、台灣保時捷總裁 Christian Nater、保時捷日本、南韓、台灣區域處長 Sebastian Hoelzel、麗寶樂園渡假區董事長陳志鴻)
  1. 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
  2.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月眉東路一段 185 號
  3. 營業時間:10:00-18:00
  4. 電話:0800-718-911
  5. 網址:https://porschedrivingcentre.tw/about

保時捷海外銷售事業部副總裁 Matthias Becker 表示:「我們深知投資海外及新興市場的重要性,尤其在充滿活力的亞洲市場,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成長與創新潛力。憑藉靈活應變、不斷創新,以及對卓越的堅持,保時捷將持續為台灣的忠實車迷帶來更優異的產品和服務。綜觀全球市場,台灣卓越的創新能力著實令人驚豔。我們觀察到台灣消費者對於生活細節有著高度的品味追求,而台灣保時捷車迷的熱情與社群規模的蓬勃發展,更是我們得以在台灣獲得成功的關鍵。」

座落於台灣中心地帶的保時捷駕駛中心不僅完美體現保時捷純正賽道基因,更融入台灣獨特的視角與元素,彰顯保時捷品牌對於創新、性能以及台灣市場潛力的信心。

台灣首座保時捷駕駛中心不僅是一座賽道,它見證了保時捷的輝煌歷史、對卓越的追求,更為在地車迷點亮熱情,擘劃汽車產業的未來願景。「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具有 FIA 認證的專業賽道,提供豐富多元的駕駛體驗課程,無論是忠實車迷或是初次接觸 保時捷的朋友,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駕駛樂趣。

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駕駛課程包含:讓新車主體驗七款不同車型的「Discover」課程、追求極致性能的「Pilot」和「Pilot GT」課程、可體驗兩種車型差異的「Pilot Mix」課程,以及為經驗豐富的車主設計、精進駕駛技巧的「Track Day」和「Track Experience」活動。

台灣保時捷總裁 Christian Nater 表示:「我們在此一同慶祝夢想的實現。這個夢想,起源於我們過去數月裡,在台灣各地四處尋覓能提供極致保時捷體驗的完美場地,遍尋不著符合我們夢想中的地點,於是我們決定親手打造。全新的保時捷駕駛中心是一個創新與激情相遇的地方,奢華與性能在此完美交融。這不僅只是一條賽道,它是保時捷車迷靈魂的遊樂場,它是一張空白畫布,您可以在此盡情揮灑屬於您的保時捷故事!」

「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積極推動永續發展,近期更增設充電站,展現台灣保時捷致力於引領台灣移動新未來的決心

「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從裡到外,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以體現保時捷品牌的獨特基因。從天花板與牆面上展示的經典賽車海報,到簡報室中以 「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 」客製化服務概念打造的座椅,各個元素都展現保時捷豐富的賽車歷史與對速度的熱情。不僅如此,「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採用對環境低衝擊的材質打造整個設施。近期更增設充電站,展現台灣保時捷致力於引領台灣移動新未來的決心。

廣  告

「台灣保時捷駕駛中心」也將透過推動保時捷獨特的駕駛體驗,鼓勵台灣車迷交流,更促進產業永續發展。未來也將持續推出豐富多元、適合不同程度駕駛的訓練課程,為保時捷在台灣市場開啟結合性能表現與駕馭樂趣的全新篇章。


3M推出新款「車身改色膜」,提供多色多質感系列與最高5年保固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4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車色選擇,3M 發表新款「車身改色膜」產品,採用鑄造級製程,擁有多種膜料及膠的專業技術,具備延展性好、低收縮特性,同時還有高耐候性適合長期使用的特點,移除後不傷車漆不易殘膠,提供車主安心保護原廠烤漆的優點。

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車色選擇,3M 發表新款「車身改色膜」產品,採用鑄造級製程,擁有多種膜料及膠的專業技術。

新推出的 3M 車身改色膜產品,有提供亮面、緞面、霧面、特殊紋理、珍珠光等系列共近百種色彩花樣供消費者選擇,「3M 車身改色膜 2080 高亮系列 」更有超高亮度鏡面效果的全新 12 花色。3M 表示,臺灣消費者在選擇車身改色膜時,偏好烤漆光澤感的高亮鏡面質感、以及介於亮面和霧面之間的緞面絲綢質感。其中喜愛高亮鏡面的車主,在選擇花色時,經常挑選金屬色系的顏色;而選擇緞面質感的消費者,則是偏好白色、灰色等色彩。

廣  告
3M 車身改色膜的熱門顏色:天空藍。
高亮鏡面質感系列的金屬鋁色系。

3M 為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建議消費者可至 3M 的授權經銷商進行洽詢,除了可確保符合 3M 原廠的服務流,以及專業認證技師施工程序,同時經銷通路會提供 3M 保固卡,可享 3M 原廠最高 5 年保固。

為回饋消費者支持,3M 特別祭出抽獎活動,於 2024 年 6 月 15 日至 10 月 31 日,凡活動期間安裝 3M 車身改色膜或車漆保護膜,寄回保卡登錄,即可抽 iPad Pro 以及 3M 空氣清淨機。


油耗精進、強化主動安全配備,Taiwan Suzuki預告大改款Swift 7月10日正式上市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4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U-CAR 已陸續報導過 Suzuki 全新 Swift 的訊息,包括新車送測資訊、舊車型官網正式下架,並在 5 月份能源署資料中也揭露了 Swift 的油耗成績。而近日金鈴汽車也首度、正式預告新世代 Swift 即將上市的訊息,發表時間就落在 7 月 10 日,同時車輛不僅在外觀上有著嶄新、更精緻的設計面貌,同時改款重點也包括油耗的數字精進,並且主動安全配備上也同步進化。

近日金鈴汽車也首度、正式預告新世代 Swift 即將上市的訊息,發表時間就落在 7 月 10 日,同時車輛不僅在外觀上有著嶄新、更精緻的設計面貌,同時改款重點也包括油耗的數字精進,並且主動安全配備上也同步進化。

除了內外觀改變,油耗精進及安全配備強化為重點

新世代 Swift 在外觀上不同於過去的傳統風格,採用高質感、更精緻的設計,線條更加動感洗練,也增添不少時尚風采,同時也兼具些運動化的風格,其新設計的前後 LED 頭燈、水箱護罩、下氣壩等處,相較前一代車型造形上更為流線;而承襲 Suzuki 家族 DNA 的蚌殼式引擎蓋,增加環繞整車的圓形腰線,懸浮式車頂增添輕盈感,搭配上擴展式輪拱也凸顯車身的立體腰線。

全新 Swift 在外觀上不同於過去的傳統風格,採用高質感、更精緻的設計。
新世代 Swift 在外觀上線條更加動感洗練,也增添不少時尚風采,其新設計的前後 LED 頭燈、水箱護罩、下氣壩等處,相較前一代車型造形上更為流線;而承襲 Suzuki 家族 DNA 的蚌殼式引擎蓋,增加環繞整車的圓形腰線。

走進車室內,全新 Swift 採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人機互動設計,搭配上懸浮式 9 吋螢幕,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也都擁有,儀表則採用雙環式設計搭配中間資訊幕組成,而內裝 Two-tone 配色、時尚 3D 紋理設計與磨砂鍍層的塗裝提升層次與質感,此外,原廠表示車廂空間的高效率運用,除了提供更舒適的坐姿,在乘員滿載的狀態下,行李艙還能具備 265 公升的大容量。

全新 Swift 採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人機互動設計,搭配上懸浮式 9 吋螢幕,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也都擁有,儀表則採用雙環式設計搭配中間資訊幕組成。

內外觀改變固然是一大重點,不過改款的其他關鍵則是在動力以及主動安全配備上;從先前環境部新車審驗資料得知,新世代 Swift 將延續單一車型設定,同時引擎排氣量和前代同為 1,197c.c.,採 3 缸引擎搭配 12V 輕油電輔助,參考日本市場的資料,雖然最大馬力 82 匹與 11 公斤米扭力與舊車型差不多,但引擎架構採用全新設計,輕量化本體及更高的壓縮比,成就更佳的燃油效率,油耗達到 24.5km/L,較原先的 22.3km/L 有所進步,能源效率則為 1 級。

新世代 Swift 引擎排氣量和前代同為 1,197c.c.,採 3 缸引擎搭配 12V 輕油電輔助,參考日本市場的資料,最大馬力 82 匹與 11 公斤米扭力與舊車型差不多,但引擎架構採全新設計,輕量化本體及更高的壓縮比,成就更佳的燃油效率,油耗達到 24.5km/L。
廣  告

主動安全配備部分,舊款 Swift 就已導入了 Suzuki Safety Support 主動安全系統,不過在新世代車型上更是將系統強化,此前的 ACC 主動式車距巡航系統可在時速 40 公里以上進行設定 3 段與前車距離,不過並非全速域,但這代 Swift 則升級到全速域設定,同時亦導入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TSR 道路速限辨識輔助系統,搭配上更加進化的 DSBS II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透過檢測前方的車輛、自行車和行人以避免及減少碰撞損害,並結合 Heartect 平臺與高剛性車體,強化整體車輛安全性表現。

新世代 Swift 具備全速域 ACC 主動式車距巡航系統,同時亦導入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TSR 道路速限辨識輔助系統,搭配上更加進化的 DSBS II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
全新 Swift 採用 Heartect 平臺與高剛性車體。

[U-EV]歐盟加徵中國電動車臨時關稅7/4起執行,加徵比例17.4%到38.1%不等、Tesla另行單獨計算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48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日前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販售,將會加增 10%到 25%不等的臨時關稅,並很可能在 7 月就開始執行,而近期歐盟則正式公布確認 7 月 4 日起,中國進口電動車將須加徵臨時關稅,關稅稅率則依品牌各有不同,從 17.4%到 38.1%不等。也就是說,歐盟將針對中國進口到歐盟境內販售的電動車,徵收 27.4%至 48.1%不等的稅金。

歐盟執行委員會近日確認將在 7 月 4 日起,針對中國進口歐盟的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稅額因應不同品牌而有差異,BYD 比亞迪將被加徵 17.4%,是現階段公布資訊中最少者。

歐盟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在 2023 年 10 月份,對中國輸入歐盟的電動車展開調查,調查的目標是反補貼,主要是為了查詢揮軍歐洲市場的中國電動車,是否在中國市場就已經有著大幅補貼;該項調查依規定需要再 13 個月內完成,而在調查開啟的 9 個月後可以施加暫時性關稅措施,主要是想要避免獲得中國政府補貼的電動車,能夠以低價大量進入歐盟市場,從而對市場、產業造成威脅。

吉利汽車進口歐洲的電動車從 7 月起,則需增加 20%的臨時關稅,最高的則是 SAIC 上汽,增加的稅額為 38.1%,加上原本進口歐洲的 10%稅金,意味著上汽電動車進口到歐洲要課稅達 48.1 個百分點。

這次針對中國電動車所公布的加徵臨時關稅,就屬於前面所提到,9 個月後所施加的暫行性關稅,意味著在 2024 年 11 月前還會有最終調查報告,屆時的舉措才會是最終正式版本;歐盟針對進口車款一般關稅稅率設置在 10%,而 7 月起比亞迪電動車進口歐盟將要加徵 17.4%,吉利汽車為 20%,上汽則是最高額的 38.1%。

其他部分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企業,加徵的臨時關稅稅率為 21%,不配合執行委員會調查的氣屆則會加徵稅率 38.1%;加上原本歐盟所設置的 10%關稅,此次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所公布的臨時關稅,最高仍舊維持在 50%以內,此外調查尚未正式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與歐盟之間的交鋒尚未結束。

廣  告

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一樣有設廠並出口海外的 Tesla,並未在此次所公布的加徵臨時關稅名單中,另外,部分歐洲品牌也一樣在中國生產電動車款,歐盟增加臨時關稅的措施公布後,是否會帶來中國方面的反應、或者是對歐洲品牌帶來影響,仍是後續值得關注的。而先前比亞迪與奇瑞汽車都已陸續規劃在歐洲設廠,後續也能夠獲得在稅賦上的一些競爭優勢。


[直購直測]煥然ㄧ新,揭秘「Tesla零接觸」交車,Tesla Model 3煥新版交車流程紀實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50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23 年 9 月 Tesla 率先於中國、歐洲等地區發表小改款 Model 3,臺灣市場則是於 2024 年 1 月正式開賣「Model 3 煥新版」,初期規劃 RWD 後輪驅動、Long Range 四輪驅動雙車型編成,後續於 4 月份追加發表小改款 Model 3 Performance 車型,截至 2024 年 6 月份,目前國內提供 3 款車型選擇,建議售價分別為新臺幣 169.99 萬、199.99 萬、233.79 萬。

2023 年 Tesla 率先於中國、歐洲等地區發表小改款 Model 3,臺灣市場則是於 2024 年正式開賣「Model 3 煥新版」,現階段規劃 RWD 後驅、Long Range 四驅及 Performance 共 3 種車型。

歷經等待迎來直購直測「煥新」夥伴

U-CAR 編輯部與 U-POWER 團隊過去透過 [ 直購直測 ] 單元,購買不同級距、品牌的車款,透過長時間持有、使用車輛,搭配 U-POWER 站點的測試,為網友提供更完整的電動車使用分享 ; 在國內 Model 3 煥新版展開接單的同時,U-CAR 與 U-POWER 決定訂購一輛 Model 3 RWD 後驅版本,歷經幾個月的訂單排序、等車,最終在 2024 年 6 月迎來「Model 3 煥新版」交車。

在國內 Model 3 煥新版展開接單的同時,U-CAR 編輯部與 U-POWER 團隊決定訂購一輛 Model 3 RWD 後驅版本。
歷經幾個月的訂單排序、等車,U-CAR 編輯部與 U-POWER 團隊最終在 2024 年 6 月迎來「Model 3 煥新版」交車。

不同於以往尊榮儀式感的「零接觸」交車

在接到原廠的配車通知後,U-CAR 依約來到 Tesla 臺北內湖堤頂交付中心,在新冠疫情後,Tesla 改為「零接觸新車交付流程」,因此不同於傳統車廠的一對一「尊榮交車儀式」,Tesla 採用集體報到、點交資料、上車自主學習新車功能的流程,原廠稱全程時間約 25 分鐘,雖然名稱上稱呼為「零接觸」交車,但現場還是會有工作人員協助辦理、車輛整備檢查,以及新車功能學習的輔助。

在接到原廠的配車通知後,U-CAR 依約來到 Tesla 臺北內湖堤頂交付中心,在新冠疫情後,Tesla 改為「零接觸新車交付流程」。
Tesla 臺北內湖堤頂交付中心現場陳列多輛等待交車的 Model 3 煥新版。
Tesla 臺北內湖堤頂交付中心現場等待交付的 Model 3 煥新版,除了 RWD 後驅車型之外,也包含 Long Range 四驅。
Tesla「零接觸新車交付流程」全程時間約 25 分鐘,雖然名稱上稱呼為「零接觸」交車,但現場還是會有工作人員協助辦理、車輛整備檢查,以及新車功能學習的輔助。

跨入純電時代,歡迎加入 Tesla Family

抵達 Tesla 規劃在地下 4 樓的內湖交付中心,需準備新車訂購人的相關證件、資料,並於接待櫃檯進行資料確認,包含手機訂單顯示的交付日期、時間,同時在實體紙本購車訂單上確認訂購車輛規格,並完成簽名,服務人員會協助完成接受手機上的購車條款及訂購合約,在完成勾選及資料確認後,手機會出現「歡迎加入 Tesla Family」的字樣,象徵可以前往下一步驟進行新車檢查。

抵達 Tesla 規劃在地下 4 樓的內湖交付中心,需準備新車訂購人的相關證件、資料。
Tesla 內湖交付中心現場提供隔熱紙選購參考。
準車主抵達新車交付中心後,需準備新車訂購人的相關證件、資料,並於接待櫃檯進行資料確認。
Tesla 新車訂購資料包含手機訂單顯示的交付日期、時間,同時需要在實體紙本購車訂單確認上訂購車輛規格,並完成簽名。
服務人員會協助完成接受手機上的購車條款及訂購合約,在完成勾選及資料確認後,手機會出現「歡迎加入 Tesla Family」的字樣。

開箱 Model 3 煥新版,Etag 需前往指定通路申辦

內湖交付中心至多可同時提供 25 輛新車交付,當天 Tesla 規劃多個梯次進行車主分流,U-CAR 實際交車當下,約有 10 輛 Tesla 新車車主同時進行點交,車款包含 Model 3 煥新版、Model S 與 Model X。現場除了會協助設定藍芽鑰匙配對之外,也會進行駕駛人設定檔、手機 Tesla App 的設定,值得注意的是,Etag 的安裝並非在現場可以同步完成,需備妥行照前往指定通路申辦。

內湖交付中心至多可同時提供 25 輛新車交付,當天 Tesla 規劃多個梯次進行車主分流。
U-CAR 實際交車當下,約有 10 輛 Tesla 新車車主同時進行點交,車款包含 Model 3 煥新版、Model S 與 Model X。
值得注意的是,Etag 的安裝並非在現場可以同步完成,需備妥行照前往指定通路申辦。

上車點交 2 張卡片鑰匙,進行系統基本介紹及功能開通

進入車輛點交流程,服務人員會將車輛急救包、三角警示牌等配件放置在車頭行李箱中,準車主可透過剛剛設定好的 Tesla App 操作並進入車輛,U-CAR 實際領車時,Model 3 煥新版顯示的總里程為 15 公里,進入車輛後,會看到原廠準備的 2 張卡片鑰匙,原廠將透過廣播連動方式,統一播放教學指示,車主可以在車內直接操作學習車輛設定,若遇到疑問則可按下雙閃警示燈,將由有原廠人員過來協助。

進入車輛點交流程,服務人員會將車輛急救包、三角警示牌等配件放置在車頭行李箱中,準車主可透過剛剛設定好的 Tesla App 操作並進入車輛。
進入車輛後,會看到原廠準備的 2 張卡片鑰匙。
Tesla 原廠透過廣播連動方式,統一播放教學指示,車主可以在車內直接操作學習車輛設定。
U-CAR 實際領車時,Model 3 煥新版顯示的總里程為 15 公里 (圖為駛出交車中心後,故總里程為 18 公里)。
廣  告

有鑒於部分車主可能是第一次購入 Tesla 車款,教學指示會從基本的包含車輛換檔、開關門、燈光、雨刷、後視鏡及座椅調整開始講解,接續會指引開啟「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與行車記錄器功能,並設定為「按喇叭」儲存影像的功能啟用,完成設定後,可透過駕駛人設定檔儲存,未來即使更換駕駛也可以快速找回相關車輛設定,另外,新版本的車載系統使用邏輯接近智慧型手機,原廠強調,可將行車記錄器等重要、常用功能拖移移動至下方快速選單,提升使用直覺性。

有鑒於部分車主可能是第一次購入 Tesla 車款,教學指示會從基本的包含車輛換檔、燈光等設定開始講解。
Tesla 交車當下的廣播教學,包含指引車主設定方向盤、後視鏡高度,以及座椅乘坐姿勢,完成後可使用駕駛設定檔儲存。
Tesla 交車當下的廣播教學會指引開啟「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與行車記錄器功能。
Tesla 交車當下的廣播教學會指引車主進行手機鑰匙綁定。
Tesla 交車當下的廣播教學會指引車主啟用行車記錄器功能,並設定為「按喇叭」儲存影像的功能啟用。
Model 3 煥新版採用的新版本的車載系統,使用邏輯接近智慧型手機,原廠強調,可將行車記錄器等重要、常用功能拖移移動至下方快速選單,提升使用直覺性。

實際交車時間約 50 分鐘,「S3XY」打卡牆創造難忘交車回憶

完成車輛功能學習與設定後,準車主可以自行檢查車輛的外觀、內裝,原廠也會同步進行車頭行李箱、電動尾門的開啟及高度設定,在原廠規劃的短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交車流程後,車主就能自行開車離開交付中心了 ; 原廠在交車區規劃了「S3XY」霓虹燈擺拍打卡牆,上方還畫上相對應車款的輪廓,讓準車主能留下難忘的交車回憶。

完成車輛功能學習與設定後,準車主可以自行檢查車輛的外觀、內裝。
結束車內廣播教學之後,Tesla 原廠會同步進行車頭行李箱、電動尾門的開啟及高度設定教學。
Tesla 的交車流程相當緊湊,在規劃的短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交車流程後,車主就能自行開車離開交付中心了。
原廠在交車區規劃了「S3XY」霓虹燈擺拍打卡牆,上方還畫上相對應車款的輪廓,讓準車主能留下難忘的交車回憶。

煥然一新!Model 3 將帶來豐富測試報導

U-CAR 編輯部迎來 [ 直購直測 ] 單元的最新夥伴-Model 3 煥新版,除了擔當 U-CAR 編輯部日常公務使用、U-POWER 團隊進行站點、充電測試之外,接下來也將規劃更豐富、多元的測試計畫,提供讀者全方面的新世代電動車使用分享及報導。

U-CAR 編輯部迎來 [ 直購直測 ] 單元的最新夥伴-Model 3 煥新版,未來將擔當 U-CAR 編輯部日常公務使用的重要角色。
U-CAR 接下來將透過 Model 3 煥新版,規劃更豐富、多元的測試計畫,提供讀者全方面的新世代電動車使用分享及報導。
Model 3 煥新版未來將成為 U-POWER 團隊進行站點、充電測試的好夥伴。

【試駕】Bob試駕 Hyundai Ioniq 5 N:集所有性能特質於一身的純電休旅!成為高性能的條件不單只有大馬力?|新車試駕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4 00:00:00

發文

#6195251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Bob本集受邀前往韓國HMG駕駛中心深度體驗Ioniq 5 N,滿載性能情懷的純電休旅能夠帶給我們什麼體驗?一起看下去吧!

能源署2024年5月油/能耗:Ariya雙車型及全新Kona續航揭露、Swift油耗精進,MG4小電版送測但未上市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52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經濟部能源署近期公布 2024 年 5 月送測車款的油耗與能耗,其中在進口小客車以及電動小客車皆有不少車型資訊,也包含近期上市或是還未發表的新車;在電動車方面,近日正式上市、MG 國內第 3 款作品 MG4 送測了 3 個車型,至於 Maserati Grecale Folgore、Mercedes-Maybach EQS 680 SUV、Tesla Model 3 都在之列,同時即將登場的 Nissan Ariya 以及 Hyundai 全新 Kona 也正式出現在此。

燃油車方面,包含了 BMW 總代理汎德近期所發表的小改款 4 Series Coupé、敞篷 4 Series Convertible、M4 Coupé與 M4 Convertible,同時Škoda 小改款 Scala 以及 Kamiq 也一同出現,而關鍵新車則落在 Suzuki 全新 Swift 身上,油耗成績較上一代車型還出色,至於也即將登場的三門 Mini Cooper 也在名單中。

2024 年 5 月進口小客車耗能證明核發資料
廠牌 車型 排檔 燃油 排氣量 市區
油耗
高速
油耗
油耗
測試
能效
等級
BMW 420i Coupe A8 汽油 1,998 11.89 16.45 14.4 3 級
430i Coupe A8 汽油 1,998 11.8 16.16 14.2 3 級
430i Convertible A8 汽油 1,998 11.48 15.54 13.7 3 級
M440i XDRIVE Coupe A8 汽油 2,998 9.59 14.62 12.3 3 級
M4 Competition M xDrive Coupe A8 汽油 2,993 6.62 12.56 9.5 5 級
M4 Competition M xDrive Convertible A8 汽油 2,993 6.86 11.45 9.2 5 級
Jaguar F-Pace 423kW A8 汽油 5,000 6.02 10.52 8.3 4 級
Mercedes-Benz CLE 200 Cabriolet A9 汽油 1,999 10.34 16.77 13.7 3 級
AMG CLE 53 4Matic A9 汽油 2,999 7.87 13.82 10.8 4 級
Mini Mini Countryman S All4 A7 汽油 1,998 10.88 16.52 13.9 3 級
Mini Cooper C A7 汽油 1,499 12.97 19.12 16.3 3 級
Skoda Fabia 1.0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999 16.05 21.44 19.1 2 級
Fabia 1.5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1,498 15.27 21.36 18.6 2 級
Kamiq 1.0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999 15.36 20.56 18.3 2 級
Kamiq 1.5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1,498 15.39 21.52 18.8 1 級
Scala 1.0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999 15.26 20.49 18.2 2 級
Scala 1.5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1,498 14.87 21.67 18.6 2 級
Suzuki Swift GLX CVT 汽油 1,197 22.84 25.52 24.5 1 級
Volkswagen T-Cross 230 TSI Hatchback A7 汽油 999 15.37 19.96 18 3 級
插電式複合動力車型
Mercedes-Benz (WLTC) AMG GLC 63S E Performance Coupe A9 油 、電 1,991 32 15 12.3 4 級
註 :未備註之車型係使用汽油,其能效結果依據歐盟 1999/100/EC 指令及其後續修正指令之測試方法執行(NEDC 行車型態)。
註一:此車型係插電式複合動力車,使用汽油與電能,其能效結果係依據歐盟 1999/100/EC 指令及其後續修正指令之測試方法執行(NEDC 行車型態),能效測試值係電能與汽油引擎效率合併計算而得。
註二:能源效率等級分級基準,係依經濟部 110 年 6 月 24 日經能字第 11004602630 號公告之附表 16 辦理。每個排氣量等級各分為 5 個能源效率等級,能源效率等級數字愈小者愈佳;但不同排氣量等級車輛之能效表現比較,應以「能效測試值」為準。
2024 年 5 月電動小客車耗能證明核發資料
廠牌 車型 製造 排檔 最大輸出
馬力 (hp)
純電行程
(公里)
能效
測試值
Hyundai Kona-A 進口 A1 133 448 7.5
Maserati (WLTC) Grecale Folgore 進口 A1 550 424 3.7
Mercedes-Benz Maybach EQS 680 進口 A1 649 702 4.4
中華名爵 MG MG4 EH321B 國產 A1 167 417 6.3
MG MG4 EH322B 國產 A1 201 567 6.1
MG MG4 EH323B 國產 A1 429 491 5.8
Nissan (WLTC) Ariya 160kW 進口 A1 214 423 5.7
Ariya 178kW 進口 A1 238 548 5.4
Tesla (WLTC) Model 3 H6LR 進口 A1 256 527 7.9
Model 3 H5LDB 進口 A1 371 608 6.9
註 :未備註車型之能效結果係依據歐盟 ECE R101 及其後續修正指令之測試方法執行(NEDC 行車型態)。
註一:此車型之能效結果係依據歐盟 ECE R101 及其後續修正指令之測試方法執行(WLTC 行車型態)。

多款純電新車送測,Ariya 及全新 Kona 將登場

在 5 月份電動小客車能源效率送測名單中,包含 MG 在 6 月 13 日正式發表純電 MG4 車系,而 EV 旗艦版與 XPower 兩種車型在 NEDC 標準下續航成績分別為 567 公里以及 491 公里,能效值則是 6.1km/kWh 以及 5.8km/kWh,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華汽車其實有送測另一款小電版 MG4,也就是更入門的後驅單馬達車型,其繳出 417 公里的續航成績,以及 6.3km/kWh 的能效值,參考中國 MG4 車系的編成,其就是具備 170 匹馬力、搭載容量 49kWh 的 LFP 磷酸鐵鋰電池的出海冠軍版車型,不過該款車型最終並未在國內上市。

MG 在 6 月 13 日正式發表純電 MG4 車系,EV 旗艦版與 XPower 兩種車型在 NEDC 標準下續航成績分別為 567 公里以及 491 公里,不過中華汽車其實有送測小電版車型,繳出 417 公里的續航成績,不過該款車型最終並未在國內上市。

而在 2024 年臺北車展亮相的 Nissan 純電休旅 Ariya 能耗數據也正式揭露,其有中規以及高規兩款車型,先前也曾流出 Ariya 的大約續航里程和重點規配,而從能源署所公布的訊息來看,中規和高規車型分別具備最大 214 匹馬力 ( hp ) 與 238 匹馬力 ( hp ) ,兩款款車型所搭載的電池容量為 66kWh 和 91kWh,在 WLTC 測試標準下,續航成績為 423 公里與 548 公里,能效值則是 5.7km/kWh 以及 5.4km/kWh。

在 2024 年臺北車展亮相的 Nissan 純電休旅 Ariya 能耗數據也正式揭露,其有中規以及高規兩款車型,分別搭載的電池容量為 66kWh 和 91kWh,在 WLTC 測試標準下,續航成績為 423 公里與 548 公里,能效值則是 5.7km/kWh 以及 5.4km/kWh。

另外在 3 月初的 2024 年度南陽實業品牌發展計畫中,南陽實業預告了大改款 Kona Electric 即將在下半年登場的訊息,先前新車也出現在車輛安全資訊網中,而這次也正式出現在送測名單中。新世代 Kona Electric 在發表之時提供 48.4kWh 電池容量的標準版,以及電池容量 65.4kWh 長里程版本車型,兩種車型動力也不盡相同,而從能源署資訊來看,南陽實業這次僅送測入門小電版車型,具備 133 匹馬力 ( hp ) 以及 NEDC 最高 448 公里續航表現,能效值則是 7.5km/kWh。

在 3 月初的 2024 年度南陽實業品牌發展計畫中,南陽實業預告了大改 Kona Electric 即將在下半年登場的訊息,從能源署資訊來看,南陽實業這次僅送測入門小電版車型,具備 133 匹馬力以及 NEDC 最高 448 公里續航表現,能效值則是 7.5km/kWh。

於 1 月正式開賣的 Tesla 小改款 Model 3 這回則送測了入門 RWD 以及 Long Range 兩款車型,在 WLTC 標準下,續航里程分別是 527 公里以及 608 公里,能效值則為 7.9km/kWh 以及 6.9km/kWh;而 Tesla 原廠雖然未公布小改款 Model 3 的動力數據,不過透過能源署的資料得知,RWD 車型最大馬力來到 256 匹 ( hp ) 、Long Range 車型則是 371 匹 ( hp ) 。

至於在 6 月初所發表的 Mercedes-Maybach EQS 680 SUV 以及 Maserati Grecale Folgore 也一同出現在此,前者在 NEDC 標準下,繳出 702 公里續航、4.4km/kWh 的能效值,後者則採用 WLTC 標準,續航成績為 424 公里、能效值是 3.7km/kWh。

1 月正式開賣的 Tesla 小改款 Model 3 這回則送測了入門 RWD 以及 Long Range 兩款車型,在 WLTC 標準下,續航里程分別是 527 公里以及 608 公里,能效值則為 7.9km/kWh 以及 6.9km/kWh,最大馬力為 256 匹 ( hp ) 與 371 匹 ( hp ) 。
6 月初所發表的 Mercedes-Maybach EQS 680 SUV 以及 Maserati Grecale Folgore 也一同出現在此,前者在 NEDC 標準下,繳出 702 公里續航、4.4km/kWh 的能效值,後者則採用 WLTC 標準,續航成績為 424 公里、能效值是 3.7km/kWh。
廣  告

新世代 Mini Cooper 三門燃油版預約 6/21、全新 Swift 7/10 正式發表

除了電動車有許多新產品之外,燃油車也有不少新車,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先前已發表的,包含 BMW 小改款 4 Series Coupé、敞篷 4 Series Convertible、M4 Coupé與 M4 Convertible,Škoda 小改款 Scala 以及 Kamiq,Mercedes-Benz CLE 200 Cabriolet、CLE 53 4MAtic 等等。

Mini 總代理汎德除了送測先前上市的大改款 Countryman S ALL4 車型外,另也送驗了大改款燃油版三門 Mini Cooper,新車也將在 6 月 21 日正式登場,不過此次出現的資訊僅有入門版的 C 車型,未見高規的 S 車型,車輛搭載 1.5 升動力具備最大 158 匹馬力及 23.5 公斤米扭力,能效值依序為市區 12.97km/L、非市區 19.12km/L、平均油耗 16.3km/L,能源效率為 3 級。

Mini 總代理汎德送測送驗了大改款燃油版三門 Mini Cooper,新車也將在 6 月 21 日正式登場,不過此次出現的資訊僅有入門版的 C 車型,未見高規的 S 車型,平均油耗為 16.3km/L,能源效率為 3 級。 ( 圖為 Mini Cooper S )

壓軸的燃油新車莫過於 Suzuki 新世代 Swift,金鈴汽車近期也正式預告新車會在 7 月 10 日正式發表,車輛在內外觀上有著嶄新設計,同時主動安全配備也有所強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引擎排氣量和前代同為 1,197c.c.,採 3 缸引擎搭配 12V 輕油電輔助,而日規車型最大馬力 82 匹與 11 公斤米扭力也與舊車型差不多,不過引擎架構採用全新設計,輕量化本體及更高的壓縮比,成就更佳的燃油效率,能效值依序為市區 22.84km/L、非市區 25.25km/L、平均油耗 24.5km/L,能源效率為 1 級。

壓軸的燃油新車莫過於 Suzuki 新世代 Swift,金鈴汽車近期也正式預告新車會在 7 月 10 日正式發表,從能源署所透露的資訊,能效值依序為市區 22.84km/L、非市區 25.25km/L、平均油耗 24.5km/L,能源效率為 1 級。

狼堡工廠半世紀造就逾2,000萬輛Golf,Volkswagen總部歡慶Golf 50週年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5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Volkswagen 位於德國狼堡的工廠幅員遼闊、產量豐碩,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之一,全球一半以上 Golf 誕生於此,Golf 不單是狼堡工廠生產最多的車款,也是品牌核心,以安全、卓越品質與豐富駕馭樂趣擄獲千萬車迷的心,成為車壇掀背指標。近日品牌於狼堡工廠邀請親手打造經典掀背的 Golf 生產部門員工、福斯汽車執行長 Thomas Schäfer 等眾多政界代表及賓客一起慶祝 Golf 生產 50 週年。

Volkswagen 總部狼堡歡慶 The Golf 50 週年,邀請親手打造經典掀背的 Golf 生產部門員工、福斯汽車執行長 Thomas Schäfer 等眾多政界代表及賓客齊聚一堂,員工們侃侃而談與 Golf 一同度過的黃金歲月。

Volkswagen 德國狼堡工廠迄今為品牌生產超過 4,800 萬輛汽車,超越全球任何汽車工廠,台灣福斯汽車總裁 Steffen Knapp 提到:「1974 年 3 月 29 日,第一輛 Golf 在狼堡誕生,此後造就 2,000 萬餘輛 Golf,全世界一半以上的 Golf 皆由此出品,也是狼堡製造最多的車款。」這也意味著過去 50 年來,全球每天都有超過 2,000 人選擇購買一輛 Golf,其不僅是 Volkswagen 的核心,更具時代象徵和經典意義,50 年來肩負人們移動及自由,並且以負擔得起的價位提供同級距最先進科技,乘載品牌核心價值。

1974 年 3 月 29 日,第一輛 Golf 在狼堡工廠誕生,此後狼堡造就 2,000 萬餘輛 Golf,全世界一半以上的 Golf 皆由此出品,也是其製造最多的車款。

今年迎來 Golf 問世 50 年里程碑,能夠創造時代風雲,幕後員工功勞不可或缺,Volkswagen 在狼堡工廠齊聚 Golf 生產部門員工、福斯汽車執行 Thomas Schäfer、董事會代表及成員、福斯汽車工會主席 Daniela Cavallo 和下薩克森邦 (Lower Saxony) 總理 Stephan Weil 等眾多政界代表及賓客,一同歡慶 Golf 生日、感謝員工們的傑出成就與 Golf 對品牌及下薩克森邦的重要貢獻。

廣  告

會中邀請了 Volkswagen 大樂團演奏悅耳音樂,並且與 Golf 生產部門員工們交流和 Golf 的故事及特別回憶,其中 Nicola Benenati 已在該部門工作 45 年,歷經所有 8 代 Golf 的生產,而 Roland Walter 分享了過去 50 年來生產的變化。

Volkswagen 德國狼堡工廠幅員遼闊、產量豐碩,迄今為品牌生產超過 4,800 萬輛汽車,不僅是品牌乘用車總部,也是暢銷掀背車 The Golf 的主要產地。

為了慶祝 Golf 50 週年,台灣福斯汽車也推出了 The Golf GTI Edition 50 經典紀念款、The Golf R Edition 50 經典紀念款雙車型向經典致敬,並且熱烈進行「艷夏驚喜-試了就 Golf」試乘抽 Golf 活動,歡迎消費者踴躍參加,共享喜悅,Volkswagen 未來也矢志以多元產品陣容,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持續精進造車工藝、優化線上及線下服務、拓展服務據點與強化基礎建設,全面給予消費者完美顧客旅程。


「天邃藍」、「夜幕黑」、「星辰鈦」、「曙光白」4款新色,Yamaha 2024年式Augur登場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5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Yamaha 山葉機車於 2022 年 12 月發表智能旗艦車款 Augur,而近期原廠也推出全新 2024 年式動感新色,包含「天邃藍」、「夜幕黑」、「星辰鈦」、「曙光白」等 4 款車色,原廠表示 Augur 在「Intelligent」世界觀下,新色從「Dynamic」概念出發,在黑、藍雙肩搭配下,其注入躍動生命感;星芒燈具搭配電子訊號設計般的線性圖騰,於不同的光線照射下更有多元的色澤變化,嶄露先進科技氣息。

Yamaha 推出 Augur 新年式新色,原廠表示 Augur 在「Intelligent」世界觀下,新色從「Dynamic」概念出發,在黑、藍雙肩搭配下,注入躍動生命感。
2024 年式 Augur 提供「天邃藍」、「夜幕黑」、「星辰鈦」、「曙光白」等 4 款車色。
廣  告

Augur 在動感流線設計上,搭配原有的旗艦智能科技「Y-LLA 轉向輔助頭燈」在過彎傾斜車身時,會自動觸發補光機能,亮度依傾角調整,當車身回正,補光自動關閉,讓騎士在夜間過彎時增加路照範圍;而「Y-AU 可變色溫頭燈」對應下雨、起霧等天候狀況,可自由切換白、暖白燈色。

至於「TFT 智慧儀表」採用全彩設計,並搭載正負顯自動切換功能,能對應不同情境,連結手機可顯示多樣資訊 ( 電話、訊息、速限等 ) ,更可使用專屬導航地圖,全面提升實用與便利性,最後,更可透過「 Y-connect TWN APP 」連接手機,藉由車輛與手機連結,讓車主確認機油及電瓶等車輛狀態,使用專屬導航地圖、停車位置及成就徽章等多項功能。

「Y-LLA 轉向輔助頭燈」在過彎傾斜車身時,會自動觸發補光機能,亮度依傾角調整,當車身回正,補光自動關閉,讓騎士在夜間過彎時增加路照範圍。
「Y-AU 可變色溫頭燈」對應下雨、起霧等天候狀況,可自由切換白、暖白燈色。
「TFT 智慧儀表」採用全彩設計,並搭載正負顯自動切換功能,能對應不同情境,連結手機可顯示多樣資訊 ( 電話、訊息、速限等 ) ,更可使用專屬導航地圖,全面提升實用與便利性。
「 Y-connect TWN APP 」連接手機,藉由車輛與手機連結,讓車主確認機油及電瓶等車輛狀態,使用專屬導航地圖、停車位置及成就徽章等多項功能。

[U-EV]中國工信部公布smart #5量產樣貌,單馬達與雙馬達車型皆有,最大續航近550公里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3 16:00:00

發文

#619525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現行已經改為中國吉利汽車主導的 Smart 品牌,在 2024 年北京車展舞臺上,發表了一款名為 Concept #5 的概念車,預告了繼品牌#1 與#3 兩款跨界休旅之後,最新的純電戰力作品,近日在中國工信部最新公告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內容中,有著多款 Smart #5 的資訊揭露,包含單馬達後驅以及雙馬達四驅,以及多種動力輸出的設定選擇。

在 2024 北京車展舞臺上,Smart 展示了概念車 Concept #5,預告品牌最新一款產品,近日中國工信部公布最新一波名單,也揭示了量產版 Smart #5 的相關資訊。

隨著 2019 年時 Mercedes-Benz 與吉利汽車合作,讓吉利汽車佔股 50%入主 Smart 之後,Smart 也等於是邁入了全新世代,成為吉利汽車在電動藍海中的大軍成員之一,隨後也陸續推出#1、#3 等產品,與往昔 Fortwo、Forfour 等世代產品的主打都會微型載具,已經有了極大的差異性。

Smart #5 車長超過 4,700mm,也成為品牌史上最大的一款作品,而 Smart #5 共計有後軸單馬達二驅,以及雙馬達四驅兩種動力架構,並提供 4 種動力輸出設定,採用 800V 平台所打造,電池容量預計超過 100kWh,能在 15 分鐘完成 10%~80%補電。

這一點從工信部工部的資料中不難看出端倪,Smart #5 車長來到 4,705mm,車寬與車高分別為 1,920mm、1,705mm,軸距更是來到 2,900mm 之譜,中型級距的尺碼,也讓 Smart #5 成為目前最大臺的 Smart 車款,競爭對手自然也就鎖定了中型尺碼休旅產品。

廣  告

採用 800V 架構打造的 Smart #5,在工信部資料中並沒有特別溝通電池容量,但預計應當會超過 100kWh 的電池配置,而原廠資訊也預計其續航里程約莫落在 550 公里左右 (WLTP),在快充表現部分則是預計 15 分鐘可完成 10%~80%的補電。

Smart #5 車長超過 4,700mm,也成為品牌史上最大的一款作品,軸距也來到 2,900mm 之譜。

在動力輸出表現上,Smart #5 提供有單馬達後驅、雙馬達四驅、4 種不同動力輸出的設定,單馬達後驅版本分別有 250kW (340ps)、267kW (363ps) 兩種輸出,而四輪驅動版本則是前軸配置一具 165kW (224ps) 的電動馬達,分別可搭配 250kW 或 267kW 輸出的後軸馬達版本,合計共 4 種動力輸出車型選擇。


[U-EV]再啟Luxgen n⁷滿電特仕版預購,6月底前一般消費者有機會同享103.9萬價格入主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2 16:00:00

發文

#619521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Luxgen 納智捷汽車在 2024 年 6 月上旬時,推出了以原先純粹版為基礎並升級配備、同時價格設定在 103.9 萬的「n⁷滿電特仕版」,也就是這款特式作品價格從 109.9 萬調降之外還增加配備,藉以吸引更多國內消費者入主 Luxgen n⁷。針對預購遊戲規則,首波 Luxgen 鎖定 LuxClub<尊榮會員>、<白金會員>進行開放訂購,而在 6 月 13 日下午 3 點起,則是正式開放給一般消費者進行預購。

目前設定在 6 月底前開放預購、8 月起開始陸續交車的 n⁷滿電特仕版,是以純粹版為基礎再增列配件組合,增列的配件包含了旅行式行動充電器 Plus、 V2L 車外供電轉接器、車載充電地圖,提供車主更多實用便利性,以及更為安心的用車體驗。而在滿電特仕版推出之際,n⁷全車系也升級搭載「V2V 車對車供電功能」,已交車的車主,8 月起也可以透過 OTA 更新此項功能。

此外,針對保固部分 Luxgen 也積極以對,營業用車保固從原先的 5 年 60 萬公里,再升級為 6 年 60 萬公里設定,非營業用車車主則享有 8 年 16 萬公里的安心保固服務,營業用車的升級亦可回溯予已交車的營業用車車主。

Luxgen 在 6 月 13 日下午 3 點起,開放一般消費者線上預購的遊戲規則,乃是一般消費者可憑 Luxgen 車主專屬邀請碼,於線上繳交千元申請成為<尊榮會員>,或者如果是裕隆汽車股東,能夠在裕隆汽車官方網站首頁專區,領取股東專屬邀請碼後繳交千元後成為尊榮會員,此外,也歡迎消費者至各展間預約賞車試乘。

廣  告

納智捷-永續智慧移動獎

隨著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也宣示著 Luxgen 正式進入「以軟體定義汽車」的全新篇章,作為臺灣汽車自主品牌,Luxgen 除將持續以創新的數位概念,結合人、車、生活應用情境,為車主帶來更卓越的使用體驗,也深知厚植台灣車聯網、AI、智慧交通人才的重要性。

今年,Luxgen 首次參與由 JOY 協會主辦的「永續幸福創意提案競賽」,特設【納智捷-永續智慧移動獎】,邀請學子們針對創新的 AI 應用提出構想與提案。參賽主題包括: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提出電動車共享創意計劃,探討如何提升交通效率,減少交通堵塞;創新 AI 應用:設計方案以提升電動車的駕駛體驗和路徑規劃效率;AI 解決方案:發想能夠提升電動車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創新 AI 應用,如智能導航系統、行車安全與影音娛樂結合、車內智能助理等。Luxgen 期待通過這次競賽,激發更多創意與智慧,推動永續智慧移動的未來發展。


售價1,528萬起,700匹油電/11秒開篷,McLaren Artura Spider正式發表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2 16:00:00

發文

#6195218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剛在屏東大鵬灣國際賽道辦完「2024 McLaren Track Day」活動的總代理永三汽車,今日 (6/13) 不僅又在臺北南港瓶蓋工廠,正式發表建議售價 1,528 萬元起的品牌首款高性能油電敞篷超跑:Artura Spider,且總代理也同場展演了最大馬力已提升至 700 匹 (PS)、建議售價 1,398 萬元起的 2025 年式 Artura。

McLaren 總代理永三汽車正式在臺發表 Artura Spider,這款高性能油電敞篷超跑國內建議售價為 1,528 萬元起。

Artura Spider 不僅是 Artura 車系 2024 年 2 月甫追加的電動硬頂敞篷車型,也是 McLaren 第二款非限量插電式油電超級跑車,所以外型設計仍然是以 Artura 為基礎進行開發,除了在車身的中後段,換上一片可在時速 50 公里以下操作、只需 11 秒就能完成開篷或關篷的碳纖維電動單片收折式硬頂車頂,且硬頂還能選配電控變色玻璃面板,一鍵變色、阻擋超過 99%的紫外線。

Artura Spider 外型設計仍然是以 Artura 為基礎進行開發,搭配的是碳纖維電動單片收折式硬頂車頂,能在時速 50 公里以下操作、只需 11 秒就能完成啟閉。

此外,為了創造更舒適的開篷駕駛感受,McLaren 的工程師們不僅在 Artura Spider 座艙的後方,加裝了可電動升降的後窗,還在前擋風玻璃外框的兩側,設計了可以導流的小凹槽,為了提升進氣與散熱的效果,還在車身兩側的後葉子鈑和引擎蓋上方,一共增加了 4 個獨立的空氣孔道。

為了創造更舒適的開篷駕駛感受,McLaren 的工程師們不僅在 Artura Spider 座艙的後方,加裝了可電動升降的後窗,還在前擋風玻璃外框的兩側,設計了可以導流的小凹槽。

性能表現方面,2025 年式的 Artura Spider 與 Artura,儘管一樣搭載原廠代號 M630、夾角 120 度的 3.0 升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 2,993c.c.),但在性能提升後,這具引擎現在不僅能在引擎轉速 7,500 轉時、提供增加 20 匹 (PS) 的 605 匹 (PS) 最大馬力,還能在引擎轉速 2,250~7,000 轉間、供輸 59.7 公斤米最大扭力,且搭配一組能額外提供 95 匹 (PS) 馬力/22.9 公斤米扭力的插電式油電系統,提供綜效 700 匹 (PS) 的最大馬力、73.4 公斤米最大扭力。

2025 年式的 Artura Spider 與 Artura,搭載著 3.0 升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 605 匹最大馬力與 59.7 公斤米最大扭力輸出,插電式油電系統則可額外提供 95 匹、22.9 公斤米,讓其綜效表現來到 700 匹與 73.4 公斤米。

因此在搭配換檔速度提升 25%的 8 速 SSG 自手排變速箱後,加了電動敞篷機構、車重增加 62 公斤 (1,457 公斤) 的 Artura Spider,不但由靜止衝刺至時速 100 公里可與 Artura 一樣、僅需 3 秒就可完成,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200 公里也只要 8.4 秒 (Artura 更只需 8.3 秒),且擁有高達時速 330 公里的極速表現。

廣  告

動力模式部分,2025 年式的 Artura 與 Artura Spider,依舊有 Electric (純電)、Comfort (舒適)、Sport (運動) 以及 Track (賽道) 共 4 種可選,懸吊模式則有 Comfort (舒適)、Sport (運動) 與 Track (賽道) 3 種能切換,純電模式下的行駛里程則是由舊年式的 30 公里微增至 33 公里 (NEDC),車身中段容量 7.4kWh 的鋰電池組,2.5 小時可充電到 80%。

Artura Spider 與 Artura 相同,在科技配備部分同樣有所提升,標配 McLaren 第二代資訊娛樂系統,並支援 Apple CarPlay、手機無線充電、環景影像服務等內容。

而且 McLaren 還為 2025 年式的 Artura 與 Artura Spider,重新設計了排氣系統,不只可對應提升的動力,還能提供更渾厚飽滿的聲浪,且加快 90%主動式懸吊系統的反應時間,並標配有彈射起跑控制系統和 VDC (Variable Drift Control) 甩尾控制系統,可以大幅提高駕駛樂趣。

圖為 2025 年式 McLaren Artura,除便利性配備的提升之外,也重新設計了排氣系統等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供更實用的用車體驗,2025 年式的 Artura,將標配支援 Apple CarPlay 的 McLaren 第二代資訊娛樂系統 (MIS II),以及包含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倒車顯影、360 度環景攝影與 Bowers & Wilkins 音響系統 (附 12 支喇叭) 的便利安心套件與科技進化套件,並有 3 種不加價風格內裝,包括:TechLux 科技豪華、Vision 創新現代及 Performance 純粹駕馭套件,且還可選配內建全新盲點與後方車流偵測系統的智慧駕駛輔助套件,符合個人不同的用車需求。


[U-EV]售價99.9萬元和118.9萬元、雙車型設定,MG MG4正式發表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12 16:00:00

發文

#6195219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在 MG 重新回歸臺灣市場後,2022 年帶來了 HS、2023 年的 ZS,而 2024 年則導入在歐洲市場相當熱門的純電 MG4 車系,此前台灣英倫摩里斯汽車也邀請了媒體先行試駕 MG4 XPower 車型,並在今 ( 6/13 ) 日正式發表。國內 MG4 全車系提供雙車型設定,除了先前已給媒體體驗的頂規、四驅性能版 XPower 車型外,另還有入門後驅單馬達車型。

在 NEDC 標準測試下,MG4 後驅單馬達車型有著 567 公里的續航表現,至於 XPower 車型續航成績則為 491 公里;至於售價部分,MG4 後驅單馬達車型為 99.9 萬元,而 XPower 車型價格則是 118.9 萬元。

MG 今 ( 6/13 ) 日正式發表純電 MG4 車系,規劃頂規版 XPower、一般版 MG4 Electric 雙車型編成,建議售價分別為 99.9 萬、118.9 萬。

中型掀背車格設定,XPower 車型擔綱性能、頂規角色

在中大型 SUV 的 HS、跨界小型休旅的 ZS 之後,國內 MG 的最新產品 MG4 是設定在中型掀背,其車長接近 4.3 米,不過軸距來到相當不錯的逾 2.7 米;而在造型設計上,其在車頭上搭載原廠名為「靈動之眼 LED 頭燈組」、加上下方前氣壩兩側的光劍式 LED 方向燈,而前機蓋處搭配大型 MG 廠徽向內集中塑型、下方梯形進氣格柵則為立體梯形雕塑,呈現上下對稱的視覺,尤其原廠也強調搭載 AGS 主動式進氣格柵下,可以降低 15~20%的風阻,全車風阻係數則來到 0.279,車輛行車電耗能減少 10%。

在中大型 SUV 的 HS、跨界小型休旅的 ZS 之後,國內 MG 的最新產品 MG4 是設定在中型掀背,其車長接近 4.3 米,不過軸距來到相當不錯的逾 2.7 米。 ( 圖為 XPower 車型 )
車頭上搭載原廠名為「靈動之眼 LED 頭燈組」、加上下方前氣壩兩側的光劍式 LED 方向燈,而前機蓋處搭配大型 MG 廠徽向內集中塑型、下方梯形進氣格柵則為立體梯形雕塑,呈現上下對稱的視覺,同時也配上 AGS 主動式進氣格柵。 ( 圖為 XPower 車型 )

同時 XPower 車型也搭載多項銀河曜黑運動套件,包含車側上揚的銀黑雙色側裙,車尾也搭載鈦黑雙色運動化後保桿;而看到車側部分,XPower 側邊也藉由腰線與斜背造型帶來動感視覺,包含中央的水平上腰線、還有下方與銀黑雙色側裙整合的上揚下腰線,創造前低後高的姿態,至於 C 柱處的黑色鋼琴烤漆飾板塑造出類似有後側窗的視覺,搭配上專屬的 18 吋雙色切削鑽石鋁圈,加上橙色的 Continental 卡鉗。

XPower 車型也搭載多項銀河曜黑運動套件,包含車側上揚的銀黑雙色側裙,車尾也搭載鈦黑雙色運動化後保桿,而看到車側部分,XPower 側邊也藉由腰線與斜背造型帶來動感視覺。
XPower 車型搭配上專屬的 18 吋雙色切削鑽石鋁圈,加上橙色的 Continental 卡鉗。

車尾方面,MG4 搭載 3D 鏤空尾翼、配上中央採用原廠稱為天鵝座的貫穿式 LED 尾燈,原廠更強調其尾燈水平面上方的圖騰、更是星空中天鵝座標誌性的十字弓造型,與之相配的是下方鈦黑雙色運動化後保桿,其後保桿也有類分流器造型,尾門中央則有第三煞車燈、廠徽、後霧燈等在中央形成垂直視覺。尾門上右方標示 MG4 Electric 彰顯其純電身分,臺灣市場更特別在尾門左側多出 AWD 字樣銘牌、來讓其與單馬達後驅車型區隔。

車尾方面,MG4 搭載 3D 鏤空尾翼、配上中央採用原廠稱為天鵝座的貫穿式 LED 尾燈,原廠更強調其尾燈水平面上方的圖騰、更是星空中天鵝座標誌性的十字弓造型,尾門中央則有第三煞車燈、廠徽、後霧燈等在中央形成垂直視覺。 ( 圖為 XPower 車型 )
尾門上右方標示 MG4 Electric 彰顯其純電身分,臺灣市場更特別在尾門左側多出 AWD 字樣銘牌、來讓其與單馬達後驅車型區隔。

簡約內裝設計風格,具備智慧車聯網系統

走進 MG4 的車室內,其有著相當簡約的座艙設計風格,方向盤採上下平把雙輻造型,方向盤左側為聲控與駕駛輔助鍵,右側為電話與儀表選單操作,而駕駛座前方有 7 吋數位儀表、並分為 3 大區塊,中央則有 10.25 吋懸浮式觸控螢幕,搭配中央貫穿式造型的黑色鋼琴烤漆出風口、下方懸浮式的排檔座,而中控螢幕當中 MG4 同樣也有中文化主機,但並沒有原廠的導航圖資,主要裝置多媒體連結仍是靠有線的 Apple CarPlay 與有線 Android Auto,不過上述有線連結僅能靠排檔座下方的 USB-A 孔連接、並不支援 USB-C 連接。

走進 MG4 的車室內,其有著相當簡約的座艙設計風格,其有著中央貫穿式造型的黑色鋼琴烤漆出風口,搭配下方懸浮式的排檔座。 ( 圖為 XPower 車型 )
方向盤採上下平把雙輻造型,方向盤左側為聲控與駕駛輔助鍵,右側為電話與儀表選單操作。 ( 圖為 XPower 車型 )
駕駛座前方有 7 吋數位儀表、並分為 3 大區塊。 ( 圖為 XPower 車型 )
中央則有 10.25 吋懸浮式觸控螢幕,同樣也有中文化介面,但並沒有原廠的導航圖資,主要裝置多媒體連結仍是靠有線的 Apple CarPlay 與有線 Android Auto。 ( 圖為 XPower 車型 )

另外在 XPower 車型上還搭載專屬的黑色頂篷、運動化金屬踏板,頂篷上有 LED 照明燈與眼鏡盒,以及 Alcantara 麂皮材質作以搭配紅色縫線,駕駛座座椅則有 6 向電動調整、副駕駛作為手動;同時臺灣的 MG4 導入「My MG App」智慧車聯網系統,其在國內直接內建 4G 聯網功能,屆時能支援遠端解鎖/上鎖、遠端空調控制、遠端加熱座椅、遠端尋車、遠端電池加熱、遠端預約充電等多項功能,還可以遠端透過 My MG App 導航至 U-POWER 等合作充電樁站點。

XPower 車型上還搭載專屬的黑色頂篷、運動化金屬踏板,頂篷上有 LED 照明燈與眼鏡盒,以及 Alcantara 麂皮材質作以搭配紅色縫線,駕駛座座椅則有 6 向電動調整、副駕駛作為手動。
國內的 MG4 導入「My MG App」智慧車聯網系統,其在國內直接內建 4G 聯網功能,屆時能支援遠端解鎖/上鎖、遠端空調控制、遠端加熱座椅、遠端尋車、遠端電池加熱、遠端預約充電等多項功能。

車後廂部分,MG4 在 6/4 分離未傾倒前容積為 363 公升,並提供活動式的後廂隔板,其後廂底板有 9 公分的落差,下潛前可與後排座椅形成平整化空間,下潛後則可擴充 77 公升容積、來到 440 公升之譜,至於 6/4 分離後座則可擴充至 1,165 公升。

車後廂部分,MG4 6/4 分離未傾倒前容積為 363 公升,並提供活動式的後廂隔板,其後廂底板有 9 公分的落差,下潛前可與後排座椅形成平整化空間,下潛後則可擴充 77 公升容積、來到 440 公升之譜。 ( 圖為 XPower 車型 )
6/4 分離後座則可擴充至 1,165 公升。 ( 圖為 XPower 車型 )

XPower 車型具備強悍 435 匹最大馬力

國內 MG4 性能頂規版 XPower 車型搭載由 CATL 寧德時代供應的三元鋰電池組,總容量為 64kWh,採用超薄躺式電池與 CTP ( Cell to Pack ) 技術,具有更佳的能量密度、占用車內更小的體積,採用 NEDC 模式得出 491 公里的續航,能耗為 5.8km/kWh,充電規格使用快充 CCS1、慢充 J1772 設定。

動力部分 XPower 採用前後總計輸出 320kW 的永磁同步馬達,最大馬力來到 435 匹、最大扭力為 61.2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為 3.8 秒,車輛極速為 200 公里,同時 AWD 智慧四驅、搭配上 XDS 彎道動態控制能強化整體操駕表現。至於後驅單馬達車型最大輸出來到 150kW ( 204 匹 ),搭載總容量 64kWh 的電池其續航成績來到 567 公里。

國內 MG4 性能頂規版 XPower 車型採用前後總計輸出 320kW 的永磁同步馬達,最大馬力來到 435 匹、最大扭力為 61.2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為 3.8 秒,車輛極速為 20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