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03


百年車展風光不再,日內瓦車展宣布停辦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01 16:00:00

發文

#619501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日內瓦車展主辦單位於 5 月 31 日宣佈震撼車界的消息:未來日內瓦車展將不再舉辦。主辦方指出,疫情後的市場條件艱難,加上汽車業內的「諸多不確定性」,已經侵蝕了歐洲大型車展的吸引力。主席 Alexandre de Senarclens 指出,車廠的缺乏興趣,加上近年巴黎和慕尼黑等車展的日益競爭,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內瓦車展主辦單位於 5 月 31 日宣佈震撼車界的消息。未來的車展也無限期暫停

車展委員會補充說明,由於繼續投資車展的風險過大,因此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取消車展的決定是基於認定歐洲市場條件不利於未來日內瓦車展的成功舉辦。」

2024 日內瓦車展是自 2019 年以來首次恢復舉辦。此次車展有 23 間車廠參加,相較於疫情前規模明顯更小。因 Covid-19 在歐洲蔓延而讓 2024 日內瓦車展在最後一刻時才宣布取消,也讓當時參展車廠與主辦單位因經濟損失而產生摩擦。

這一決定不影響日內瓦卡達車展,該車展首次於 2023 年在杜哈舉辦,當時正值日內瓦車展暫停期間。第 2 屆日內瓦卡達車展計劃於 2025 年 11 月舉行。de Senarclens 表示:「這個決定雖然遺憾,但我們依舊重振為車展付出努力,希望在疫情後再次取得成功。」

廣  告
首屆日內瓦車展於 1905 年舉辦,一直被視為歐洲重要的車展之一,鼎盛時期有多達 120 個車廠與參展者和約 60 萬人次的觀眾。

2024 日內瓦車展是自 2019 年以來首次恢復舉辦。此次車展有 23 間車廠參加,相較於疫情前規模明顯更小,其中缺席的包括 Stellantis 和 Volkswagen 集團。除了疫後需重振的展覽規模外,因 Covid-19 在歐洲蔓延而讓 2024 日內瓦車展在最後一刻時才宣布取消,也讓當時參展車廠與主辦單位因經濟損失而產生摩擦。

首屆日內瓦車展於 1905 年舉辦,一直被視為歐洲重要的車展之一,鼎盛時期有多達 120 個車廠與參展者和約 60 萬人次的觀眾。

在日內瓦車展頒發的歐洲年度風雲車獎項。

Bugatti以特別版Chiron告別W16引擎,V16油電後繼車款本月登場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6/01 16:00:00

發文

#619501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Bugatti 日前宣布,將以特別版 Chiron Super Sport L’Ultime 正式結束這款超跑的生產,這也象徵著 W16 引擎、以及 Chiron 推出 8 年的光輝歷史畫下句點。這款有著獨特塗裝和紀念徽章的特別版車型,僅打造出 1 輛,亦是第 500 輛、最後一輛的 Chiron。

Chiron Super Sport L’Ultime 是第 500 輛、亦是最後一輛 Chiron。

這款特別版的 Chiron,採用了經典的「Atlantic Blue」與「French Racing Blue」雙色塗裝,致敬 2016 年首次亮相的初代 Chiron。車身側面印有多個重要地點名稱,如 Geneva(首演)、Paul Ricard(測試)、Ehra-Lessien(突破時速 300 英哩)、Chateau Saint Jean 和 Cape Canaveral(創下最高速度)以及 Molsheim(生產地),這些地點見證了 Chiron 的輝煌時刻。

經典的「Atlantic Blue」與「French Racing Blue」雙色塗裝,致敬 2016 年首次亮相的初代 Chiron。
車身側面印有多個重要地點名稱,這些地點見證了 Chiron 的輝煌時刻。

作為第 500 輛、也是最後一輛 Chiron,車身上點綴了多個「500」的字樣,包括尾翼下方、輪圈,甚至刻在引擎蓋上。這輛車搭載的 8.0 升 W16 引擎同時也是最後 1 具,未來 Bugatti Chiron 後繼車將迎來全新的動力單元。

內裝方面,Bugatti 稱其為「碳纖維交響曲」,不僅以多種藍色調點綴,與碳纖維和皮革組合,展現了 Chiron 的精湛工藝。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工藝與科技的結合。

Bugatti 稱其內裝為「碳纖維交響曲」,不僅以多種藍色調點綴,與碳纖維和皮革組合,展現了 Chiron 的精湛工藝。
廣  告

Bugatti 總裁 Christophe Piochon 表示:「這款量身訂製的藝術品重溫了 Chiron 8 年來的宏偉旅程,這些令人難忘的時刻遍布世界各地,為 Chiron 創造了無數粉絲,並取得了無數業界首創的突破和世界第一的成就。」

Piochon 也宣布,Chiron 的後繼車款,將於本月正式揭幕。

Chiron 的後繼車將採用自然進氣 V16 引擎取代 4 渦輪 W16 引擎。而這具 V16 引擎將長達 1 公尺,大幅多出 40 公分;雖然體積龐大,但車輛的外觀仍將保持 Bugatti 一貫的設計風格。

這次的告別,也意味著 Bugatti 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未來的車型將在保持品牌經典元素的同時,迎來更多創新和突破。執行長 Mate Rimac 先前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透露,Chiron 的後繼車將採用自然進氣 V16 引擎取代 4 渦輪 W16 引擎。而這具 V16 引擎將長達 1 公尺,大幅多出 40 公分;雖然體積龐大,但車輛的外觀仍將保持 Bugatti 一貫的設計風格。


新增內外套件、售價85萬元不變,Nissan Kicks Highlight特式版上市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16:00:00

發文

#619500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裕隆日產針對 Nissan Kicks 推出 Highlight 特式車型。於旗艦版之上新增內外觀紅色套件與黑化輪圈點綴,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樣貌。新車售價維持 85 萬元,採限量供應 350 輛。

Nissan Kicks 推出 Highlight 特式車型,新車售價 85 萬元,採限量供應 350 輛。

Nissan Kicks Highlight 特式版的配備升級 Highlight 外觀套件,其內容包含側裙飾條,以及前車燈、後視鏡與前保桿下的飾板,加上擾流尾翼,再搭配上水箱護罩專屬車標以及黑化輪圈,相當引人注目。

廣  告
Highlight 外觀套件再搭配上水箱護罩專屬車標以及黑化輪圈,相當引人注目。

在車內部份,Highlight 特式版亦升級潮流內裝套件,在方向盤、儀錶板、中央扶手等處增加紅綴皮革質感縫線,以及相當吸睛的黑灰雙色專屬皮革座椅與 Kicks 專屬頭枕、腳踏墊等。

Highlight 特式版升級潮流內裝套件。

其餘配備部分,Nissan Kicks 全車系標配 ICC 智慧型全域定速控制系統、AVM 360 度環景影像監控系統,以及 PFCW 超視距追撞警示系統等,且榮獲 TNCAP 五星安全。8 吋智慧影音多媒體系統 X-Media III 支援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旗艦版則增列 BSW 盲點偵測、AHB 遠近光燈自動調節以及 6 支揚聲器等配備


[U-EV] 歐洲設計生產、Volkswagen集團預告2027年推出2萬歐元入門電動車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16:00:00

發文

#619500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Volkswagen 集團於 5 月 28 日宣布,集團董事會決議將推出一款在歐洲生產、並為歐洲市場打造的小型電動車,價格帶設定為 2 萬歐元(約新臺幣 70 萬元),預計將於 2027 年正式推出。屆時可望與量產版 Volkswagen ID.2all,以及 Volkswagen ID.車系以及集團內各品牌產品構成相當完整的電動車戰力。

Volkswagen 集團於 5 月 28 日宣布,集團董事會決議將推出一款在歐洲生產、並為歐洲市場打造的小型電動車,價格帶設定為 2 萬歐元。
廣  告

Volkswagen 集團執行長 Oliver Blume 表示:「自多個世代以來,人們都將 Volkswagen 集團旗下品牌與他們的第一輛車、以及售價合理的交通工具聯繫在一起。Volkswagen 作為擁有眾多強大品牌的集團,至今仍肩負這一社會責任。」

而 Volkswagen 品牌執行長兼核心品牌集團負責人 Thomas Schäfer 則提到:「未來是屬於電動車的。電動車的普及──尤其是入門級市場,需要更有吸引力的車型。」他表示:「集團的品牌承諾是『讓電動車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即使價格親民,但新車在技術、設計、品質和體驗方面,依然會在入門市場樹立新標竿。」

Volkswagen 在這個計畫中將高度依賴歐洲本地化,這反過來也有利於歐洲的工業地位。

而這項計畫非常強調「從歐洲、為歐洲(From Europe, for Europe)」的出發點,代表 Volkswagen 集團將不會從將新車產線設立於中國或是美國。這同時也是地緣政治挑戰下的,Volkswagen 集團回應歐盟官方的期待。Volkswagen 在這個計畫中將高度依賴歐洲本地化,這反過來也有利於歐洲的工業地位。另一個優勢是:零件的長途運輸路徑減少,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碳足跡。

ID.2all 乃是以集團全新 MEB Entry platform 所打造。

Blume 強調:「推出從歐洲、為歐洲設計的入門級電動車,是對歐洲工業地位的堅定承諾,並且符合歐洲工業政策的利益,並且最終是為了歐洲顧客的福祉,」Schäfer 則補充說道:「由於能源、材料和原材料成本上升,這項任務變得更加艱鉅。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只有在政治支持和具有競爭力的框架條件下,歐洲的電動車市場才能成功。」

ID.2all SUV 的推出,也在 Volkswagen 的規劃。

Volkswagen 集團強調,此計畫是讓電動車於歐洲普及的重要里程碑。目前,旗下核心品牌集團(Volkswagen、Volkswagen CV、Škoda、Seat 與 Cupra)正密切籌備「電動城市車系列」,計劃在 2025 年底前推出價格在 25,000 歐元以下的電動車型。這包括兩款來自 Volkswagen 和 Cupra 的新款小型級距車款,以及兩款來自Škoda 和 Volkswagen 的小型 SUV。這 4 款車將在西班牙生產。隨著 2 萬歐元的入門電動車計畫啟動,可見 Volkswagen 集團正邁出重要的下一步。

Škoda 旗下全新電動休旅 Epiq。

現行Suzuki Swift官網下架,大改款新車傳7月上市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16:00:00

發文

#619500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U-CAR 過去陸續報導過,新世代 Suzuki Swift 傳出會在 7 月份正式上市,同時環境部新車審驗資料中也有新車的一款車型資訊出現。

而在 5 月 31 日晚間,現行 Suzuki Swift 車系的資訊已經從國內總代理金鈴汽車官網下架,可見現行世代已經接近出清完畢。

在 5 月 31 日晚間,現行 Suzuki Swift 車系的資訊已經從國內總代理金鈴汽車官網下架。
廣  告

Suzuki 第 4 代 Swift 車系現已經陸續在日本與歐洲等市場推出。而以歐規左駕車型來分析,國內導入的 GLX 車型,在歐洲市場配備單一直列 3 缸 1.2 升引擎加上 12V Mild Hybrid 動力、CVT 無段變速箱、9 吋中央觸控螢幕、以及多項先進安全技術,包括升級至第 2 代的 DSBS II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具維持置中功能的 LKA 車道維持輔助,與 DMS 駕駛疲勞監視系統等。在配備等級方面,與日規頂級 MZ 車型基本相同。

第 4 代 Swift 車系在歐洲市場配備單一直列 3 缸 1.2 升引擎加上 12V Mild Hybrid 動力、CVT 無段變速箱、9 吋中央觸控螢幕、以及多項先進安全技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歐規第 4 代 Swift 車系,全車系都是採用傳統機械式駐車煞車(手煞車),僅有日規頂級 MZ 車型才配有電子式駐車。此外,歐規全車系亦都採用後輪鼓煞的設計,日規車型則是同樣僅有 MZ 車型採用碟煞。

歐規第 4 代 Swift 車系,全車系都是採用傳統機械式駐車煞車。亦都採用後輪鼓煞的設計,日規車型則是僅有 MZ 車型才配有電子式駐車及採用碟煞。

除了大改款 Swift 新車傳 7 月上市以外,U-CAR 亦接獲消息指出,新車上市前的銷售暖場活動,預計將於 6 月便開始推出。對於 Swift 新車有興趣的消費者,可在接下來密集關注 U-CAR 網站以及新車資訊。


300匹最強GTI發表!小改款Volkswagen Golf GTI Clubsport德國首演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16:00:00

發文

#619500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Volkswagen 在 5 月 31 日於德國舉辦的 Nürburgring 24 小時耐力賽上,正式發表全新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新車跟隨著小改款 Golf GTI 的腳步,具有更鋒利的外觀設計、升級的娛樂系統以及更熱血硬派的車輛設定。

Volkswagen 在 5 月 31 日於德國舉辦的 Nürburgring 24 小時耐力賽上,正式發表全新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

緊隨小改款 Golf GTI,全新 Golf GTI Clubsport 的車頭設計使其外觀更加強悍且獨特。標配的 LED Plus 頭燈有著煥然一新的視覺感,並首次配備可發光的 VW 廠徽。後方的大型尾翼確保高速時最大的下壓力。而延續小改款車型、重新設計的 LED 尾燈組讓整體造型更加洗練。

重新設計的 LED 尾燈組讓整體造型更加洗練。

在其他升級部分,全新 19 吋 Queenstow 輪圈設計以 5 個橢圓半圓致敬第 5 代 Golf GTI 經典的 Detroit 輪圈。原廠另有全新 19 吋 Warmenau 鍛造輪圈可供選配,單顆僅重 8 公斤。而在內裝部分,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 換搭了全新真皮運動方向盤,亦回歸傳統按鍵設計。搭載全新的資訊娛樂系統,採用 12.9 吋觸控螢幕,以及結合 ChatGPT 功能的 IDA 語音助手。

全新 19 吋 Queenstow 輪圈設計以 5 個橢圓半圓致敬第 5 代 Golf GTI 經典的 Detroit 輪圈。
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 換搭了全新真皮運動方向盤,亦回歸傳統按鍵設計。搭載全新的資訊娛樂系統,採用 12.9 吋觸控螢幕,以及結合 ChatGPT 功能的 IDA 語音助手。

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 採用代號 EA888(LK3 evo4)的新世代 2.0 升渦輪引擎,輸出最大馬力可達 300 匹(221kW)、扭力輸出則為 40.8 公斤米(400 Nm,並有電子控制的前輪差速鎖定。DCC 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則作為選配,可搭配專屬 Special 駕駛模式,可以匹配 Nürburgring 的特殊賽道特性,發揮車輛最大性能。

數據方面,Golf GTI Clubsport 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5.6 秒,最高時速被電子限制在 250 km/h。不過,可透過選配 Race 套件將最高時速解鎖提升至 267 公里。

小改款 Golf GTI Clubsport 採用代號 EA888(LK3 evo4)的新世代 2.0 升渦輪引擎,輸出最大馬力可達 300 匹。

[U-EV]當Ford還在哭喊每輛電動車賠XX萬美元,GM在美國造出EPA里程500公里、售價3萬美元的RAV4尺碼平價電動休旅,外媒喻為全壘打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16:00:00

發文

#6195011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美國 GM 通用集團旗下的 Chevrolet 品牌,近日上市全新純電跨界車型 Equinox EV,其今年稍晚加入的最入門單馬達前驅 Equinox EV LT、售價僅 34,995 美元起(約臺幣 113.6 萬),搭配美國 7,500 美元(約臺幣 24.4 萬)的 IRA 電動車補貼,等於入手價低於 3 萬美金、甚至將僅約臺幣 89 萬。

近期諸多外媒在試駕後,對其包含約 4.8 米車長、前驅單馬達 213 匹、加上美國 EPA 續航高達 513 公里等產品特色感到驚艷,等於用臺幣不到 90 萬平易近人的售價,就能買到約 Toyota RAV4 車格的長續航電動休旅,被外媒譽為是擊出「全壘打」的產品。對比近期另一美國車廠 Ford 對外聲稱每售出 1 輛 Mustang Mach-E 電動車賠 10 萬美元,Chevrolet 在純電市場整裝後的強棒出擊、反而較受外媒推崇。

Chevrolet 最早是於 2022 年 1 月 CES 展釋出純電跨界休旅 Equinox EV 的推出計畫,並在同年 9 月對外亮相實車,但受到原廠生產排程等節奏延宕,直至 2024 年 5 月下旬才正式於北美市場上市,此車是採用 Ultium 電動車模組化平臺打造,但其並非未來許多 Ultium 平臺高階車型可能採用的 800V 高電壓架構,而是因應成本在電氣系統採用目前市場主流的 400V 電壓的架構。

Chevrolet Equinox EV 採用美國 GM 通用集團旗下最新的 Ultium 電動車模組化平臺打造。但其並非未來許多 Ultium 平臺高階車型可能採用的 800V 高電壓架構,而是成本控制上較為主流的 400V 電壓架構。

Equinox EV 售價符合主流水準,入門版搭配補貼更殺入 3 萬美元內

車系的編成部分,目前北美市場初期販售的 Equinox EV,分別由入門至高階分別有 2LT、2RS、3LT、3RS 共 4 種車型等級,各等級又各自提供 FWD 單馬達前驅、雙馬達 eAWD 雙馬達四驅兩種動力布局可選,建議售價則從 43,295 美元(約 140 萬臺幣)、一路延伸至 50,095 美元(約 163 萬臺幣)。但因為 Equinox EV 生產產線設在墨西哥,加上全車採用多項源自北美產地的電池等零組件,因此 Equinox EV 多數車型將可享有美國 IRA 降低通膨法的電動車補助規範,最高每輛車可獲得高達 7,500 美元(約臺幣 24.4 萬)的補貼,補貼完後 2LT 前驅車型的價格可落在 3.5 萬美元(約臺幣 113.6 萬)左右的水準。

北美市場初期販售的 Equinox EV,建議售價從 43,295 美元(約 140 萬臺幣)起跳。但因為 Equinox EV 生產產線設在墨西哥,加上全車採用多項源自北美的零組件,可符合 IRA 電動車補貼最高 7,500 美元,補貼後的入手價可落在 3.5 萬美金左右。

不僅如此,Chevrolet 更公布將在 2024 年稍晚推出名為 Equinox EV LT、比現行 2LT 更為入門的車型,其建議售價設定為 34,995 美元(約臺幣 113.6 萬),屆時若再加計 7,500 美元的 IRA 電動車補貼,其將會落在 3 萬美元門檻內,達到 27,495 美元(約臺幣 89.3 萬)的親民入手價。

可說 Equinox 這樣「殺」的售價設定,將比起主要對手 Ford Mustang Mach-E 的 39,995 美元(約 129.9 萬臺幣)、Volkswagen ID.4 的 39,735 美元(約 129 萬臺幣)、Nissan Ariya 的 39,590 美元(約 128.6 萬臺幣)、Hyundai Ioniq 5 的 41,800 美元(約 135.7 萬臺幣)、Kia EV6 的 43,975 美元(約 142.8 萬臺幣)等起售價,甚至比 Tesla Model Y 入門 Long Range RWD 車系的 44,990 美元(約 146.1 萬臺幣)建議售價都更為平價。

Chevrolet 還公布將在 2024 年稍晚,推出名為 Equinox EV LT 入門車型,其建議售價設定為 34,995 美元(約臺幣 113.6 萬),若再加計 7,500 美元的 IRA 電動車補貼,其將會落在 3 萬美元門檻內。
Ford Mustang Mach-E 在美國當地售價為 39,995 美元(約 129.9 萬臺幣)起,比起 Equinox EV LT 入門車型多上不少。

Equinox EV 具備中型 SUV 車格、長續航、親民價,外媒譽「全壘打」

不僅如此,多個美國媒體如 InsideEV 等在試駕 Chevrolet Equinox EV 後,皆紛紛分析指出 Equinox EV 可說是整合中型休旅車車格、純電長續航動力、親民售價的全方位「全壘打」產品。

動力規格部分,Equinox EV 全車系搭載可用容量 85kWh 的 NCMA 三元鋰電池組,採用前驅單馬達的 FWD 動力車型,其前置永磁同步馬達最大輸出來到 213 匹、33.5 公斤米,美國 EPA 續航約高達 513 公里 (319 英里) ,與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RWD 的 515 公里(320 英里)相仿。至於 eAWD 雙馬達四驅車型,其前後永磁同步馬達的綜效輸出為 288 匹、47.8 公斤米,EPA 續航公布為約 482 公里(300 英里)。電氣規格雖為 400V,但 DC 快充功率也有達到符合主流標準的 150kW,原廠強調最快可在 10 分鐘補充約 124 公里(77 英里)的續航。

Equinox EV 全車系搭載可用容量 85kWh 的 NCMA 三元鋰電池組,在電氣電壓架構規格雖為 400V,但 DC 快充功率也有達到符合主流標準的 150kW,原廠強調最快可在 10 分鐘補充約 124 公里(77 英里)的續航。

車格方面,Equinox EV 也有達到美國市場主流的中型跨界休旅水準,車身長寬高為 4,840x1,954x1,646mm、軸距為 2,954mm,比起臺灣市場主流中型 SUV 車款 Toyota RAV4 的 4,600x1,855x1,690mm 尺碼大上些許,大致與主要純電休旅對手 Tesla Model Y 的 4,751x1,921x1,624mm 尺碼相仿。至於行李箱容積部分,雖然 Equinox EV 並沒有前行李箱,但第二排未傾倒前有 747.6 公升、第二排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619.9 公升,在同級距中也算是水準之上的表現。

車格方面,Equinox EV 也有達到美國市場主流的中型跨界休旅水準,比起國人所熟知的 Toyota RAV4 會略大一些。
Equinox EV 並沒有前行李箱,但第二排未傾倒前有 747.6 公升、第二排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619.9 公升。

而且配備部分即便是未來才會上市的最入門 Equinox EV LT 車型,其 3.5 萬美元的建議售價,也仍舊包含 11 吋數位儀表、17.7 吋大尺寸觸控螢幕與 Google Built-in 車載系統、19 吋鋁圈、雙前座手動座椅等配置。至於穩定度與便利性備受外媒推崇的 GM 集團 Super Cruise 駕駛輔助系統,則是需要往上升級到 2LT 等以上等級才享有,其包含部分路段放手自動駕駛、自動變換車道高階駕駛輔助功能。

即便是未來才會上市的最入門 Equinox EV LT 車型,其 3.5 萬美元的建議售價,也仍舊包含 11 吋數位儀表、17.7 吋大尺寸觸控螢幕與 Google Built-in 車載系統。不過圖示中的 Super Cruise 駕駛輔助則要到 2LT 以上等級才享有。

即便 Equinox EV 並沒有優異的 800V 電氣規格,但透過親民的售價、能與對手 Model Y 匹敵的長續航、加上足夠實用的中型 SUV 大空間,甚至還有加上 IRA 補助後落在 3 萬美元大關的設定,讓 Equinox EV 整體的產品魅力,可說是能夠與 Model Y 等競品一搏的本錢。

外媒認為 Equinox EV 即便整體表現未過特別突出,但透過整合平價、中型 SUV 空間、還有長續航等關鍵要素,整體的產品魅力,可說是能夠與 Model Y 等競品一搏的本錢。
廣  告

Ford 原廠電動布局陷入苦戰,GM 集團平價搶市成為業界指標?

美國 GM 這樣積極在電動車市場搶市的策略,對比先前北美 Ford 可說是兩樣情。Ford 北美高層日前宣稱,旗下中型純電休旅 Mustang Mach-E 若計新車研發與製造總成本,加上目前在北美 2024 年第一季僅售出約 9,589 輛等平平的銷售成績,可說是「每賣出一輛就會賠掉美金 10 萬」。甚至美國 Ford 也逐步減產 Mustang Mach-E、F-150 Lightning 的產量,還透過提供大幅降價優惠期望望能減低庫存壓力,再加上 Ford 的 Model e 電動車部門高昂的研發成本與電池廠投資成本,皆成為目前 Ford 面臨的難題。

兩相對照之下,美國 GM 通用集團透過 Ultium 平臺多款純電新車布局,加上積極的定價與符合 IRA 補貼的北美產地等策略,相對而言獲得更多外媒的掌聲,至於市場是否同樣給予肯定、也可後續留待時間來驗證。

Ford 北美面對目前市場上 Mustang Mach-E 的現車庫存有著極大壓力,喊出「每賣出 1 輛就會賠掉美金 10 萬」的說法。對比美國 GM 通用集團仍大刀闊斧的積極推出平價電動車產品搶市,Ford 原廠未來在電動車市場的布局、勢必得做出大幅調整。

[U-EV]隨Porsche Macan Electric投產,萊比錫工廠成為電動車生產基地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2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Porsche 於 5 月 14 日為 Macan Electric 正式進入產線,在德國薩克森邦的工廠舉行開工盛典,近年來,Porsche 為生產電動 Macan 已投入約 6 億歐元擴建工廠,工廠新增設施包括全新的車身組裝線,其全新 Macan 的產量正逐步提升中。該工廠內部的動線設計為因應未來各項調整,著重於將靈活性極大化,汽油、油電混合和純電動車款將於同一條生產線上製造。

Porsche 於 5 月 14 日為 Macan Electric 正式進入產線,近年來,Porsche 為生產電動 Macan 已投入約 6 億歐元擴建工廠,該工廠內部的動線設計為因應未來各項調整,著重於將靈活性極大化,汽油、油電混合和純電動車款將於同一條生產線上製造。

繼 Taycan 之後,全新 Macan 是 Porsche 推出的第 2 款純電動車型。Porsche 預期至 2030 年,純電動車款將佔新車交付數量的 80%以上,而具體狀況則取決於客戶需求和全球各市場電動車發展的進程。

執行董事會主席 Oliver Blume 在活動中表示:「Porsche 深信電動車即是未來。推動產業轉型是企業、政治和社會的共同責任。然而,這種轉型並非同步在各地區如期進行。因此,我們保持高度靈活,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陣容,維持搭載熱血激情的內燃引擎車型、高效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與純電動車行的 3 種不同動力系統。Porsche 在萊比錫的生產工廠在靈活性和永續性實為業界先驅與典範,不僅只在 Porsche 內部而言,而是對整個汽車產業亦是如此。」

執行董事會主席 Oliver Blume 在活動中表示:「Porsche 在萊比錫的生產工廠在靈活性和永續性實為業界先驅與典範,不僅只在 Porsche 內部而言,而是對整個汽車產業亦是如此。」

Porsche 生產執行董事會成員 Albrecht Reimold 表示:「在 Porsche 的生產過程中,所有工廠皆具體實踐『智慧、精簡、環保』的理念,並向未來智慧互聯工廠的願景前進,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Porsche 更致力走向 2030 年實現整體價值鏈的碳中和目標。」萊比錫工廠因其永續發展成果獲得眾多獎項,包括 2021 年的「Lean and Green Management Award」,2023 年的「Factory of the Year」,具體見證 Porsche 在薩克森邦工廠的嚴格永續發展標準。

廣  告

Porsche 在薩克森邦的工廠擁有超過 4,600 名員工,負責生產 Macan 和 Panamera 車型,Porsche 也在萊比錫地區的教育、文化、社會問題、體育和環境等領域深耕多年。萊比錫工廠在擴大 Macan 造車規模的過程中,快速地訓練員工製造電動車的專業能力,全力迎接新的任務。工廠經理 Gerd Rupp 在活動中強調:「透過 AR 擴增實境等技術,生產流程的穩定度與效率提升。然而,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人。工廠的生命和靈魂來自於我們積極應用技術的 Porsche 員工。」

Porsche 在薩克森邦的工廠擁有超過 4,600 名員工,負責生產 Macan 和 Panamera 車型,萊比錫工廠在擴大 Macan 造車規模的過程中,快速地訓練員工製造電動車的專業能力,全力迎接新的任務。

[直購直測] Tesla Model Y RWD車主日記,U-POWER民善站8~100%充電曲線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U-CAR 推出 [ 直購直測 ] 測試計畫後,陸續購買各款品牌新車執行長期測試,持續跟讀者分享日常實際用車體驗。而隨著車壇新車在傳動系統,迎來油轉電的巨大變革,U-CAR [ 直購直測 ] 所購買公務車也轉型以純電動為主。2024 年 5 月 14 日,迎來 Tesla Model Y RWD 加入公務車陣容,現在,U-CAR 階段性彙整相關報導提供給讀者們。

新啟用的 U-POWER 內湖民善站位於臺北市區,目前第一階段提供 CCS1 與 CCS2 各 6 個充電車位,總共有 12 個充電車位。

《U-POWER 民善站 8~100%充電曲線》

[ 直購直測 ] Tesla Model Y RWD–車主日記
2024.05.14 交車
2024.05.29 (交車後第 16 天)
累積里程:2,261 公里

U-CAR 於 5 月 14 日新添公務車生力軍 Tesla Model Y RWD 後,已執行 Model Y RWD 與 Luxgen n⁷完全斷電的能耗測試,也先行公布兩款車的能耗測試成績。現在,回歸常態公務派車,並在 5 月 29 日利用 U-POWER 新啟用的內湖民善站,進行 SOC 電池百分比 8~100%的充電,並提供 DC 快充功率曲線紀錄給網友參考。Model Y RWD 自 8%起充後,很快就到接近 180 kW 的最高充電功率峰值,維持一段高原功率後,到 28%後開始稍降到 155 kW,之後逐步降低充電功率,約在 34%以前仍可維持在 120 kW 以上。

Tesla Model Y RWD 於 5 月 29 日利用 U-POWER 內湖民善站,進行 SOC 電池百分比 8~100%充電紀錄。

至於在 35%至 80%之間,雖然充電功率曲線有所起伏,但仍穩定維持在 90 至 110 kW 之間,充電至 80%時仍保有 90 kW 充電功率,至此累積時間為 24:26 秒並補進 47.2 kWh,接著,充電到 90%時功率則落在 53.3 kW,累積充電時間為 30 分 13 秒,剛好接近半小時左右。
觀察充電至 99%時的功率約為 23.3 kW,此時由槍櫃螢幕所記錄的充電累積時間為 39 分 24 秒,莫約 40 分內達到 8~99%充電,而在 99%之後進入涓流充電,最終以 46 分 12 秒的時間,在 U-POWER 站點完成 8~100% DC 充電流程。U-POWER 系統所紀錄的總充電電量為 60.03 kWh、最高充電功率為 180.6 kW 與平均充電功率 77.99 kW。

  1. Model Y RWD 充電區段紀錄
  2. 8-80% 24:26
  3. 8-90% 30:13
  4. 8-99% 39:24
  5. 8-100% 46:12
  6. 總充電電量:60.03 kWh
  7. 最高充電功率:180.6 kW
  8. 平均充電功率:77.99 kW
  9. 充電站點:U-POWER 內湖民善站 2024.05.29
廣  告

Model Y RWD 兩次快充曲線、時間、功率數據大致接近

最後,U-CAR 也提供先前 2024 年 2 月份,編輯部以 Tesla 提供的 Model Y RWD 媒體試乘車,執行能耗測試時所記錄的 5%~100%充電曲線,兩相比較在整體充電功率數值與 SOC 各區段所需時間差異不大,小差異是這次 180 kW 的峰值稍微提早在 28%就開始調降,之前充電曲線在峰值功率可維持到 30%才開始掉,另外,此次充電曲線在中段有稍微拉高小區段峰值,跟之前有稍微的些許不同。

對於先前U-CAR 試車組所規劃 Model Y RWD 與 Model Y Long Range,所進行臺北至彰化員林來回的對比續航測試,來一探兩者在能耗、續航、還有快充性能差異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延伸閱讀相關測試報告。


《快充僅 21 分鐘、380 公里對比四驅續航─Tesla Model Y RWD 版試駕》
https://newcar.u-car.com.tw/Tesla/Model%20Y/6636/article/322277


[直購直測]輕油電確實有助益─ Nissan「All New X-Trail」旗艦版平均油耗測試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在先前編輯部 Nissan 「All New X-Trail」直購直測的購車篇章中,就有提到過這是 U-CAR 編輯部首次購入搭載輕油電動力科技的公務車,作為油電科技發展一環的輕油電科技,當然會對整體效能有所助益,只是這項助益有多少,會是值得觀察的重點所在。相比單純燃油引擎配置,輕油電車款在長期持有的狀態下,應當會直接在「荷包」上有明顯展現。

不過,裕隆日產導入國內的現行世代 X-Trail,除了輕油電版本之外,就是搭載增程式動力科技的 e-Power 車型,並沒有純燃油引擎車型的選項,而在沒有直接相同對照組存在的狀態下,輕油電車型的優勢自然也比較難主觀、直覺的展現。為此,U-CAR 編輯部決定直接進行一次平均油耗測試,透過同為 1.5 升渦輪引擎配置的直接競爭對手,以平均油耗成績來做為參考。

超過 5,700 公里公務使用,感想如何?

從 2024 年 1 月份交車後,歷經了數個月份的公務使用,這輛「All New X-Trail」旗艦版累積里程已經超過 5,700 公里,中型 SUV 車格、647 公升的行李廂基礎容積、提供駕駛輔助與安全防護的 ProPilot 智行安全系統等,成為活動與拍攝工作等的公務車好選擇之一;還有部分已經被智慧裝置無線串聯科技給「寵壞」的同事,也反應說無線 Apple CarPlay 深得他們的心。

數位科技同樣也是 Nissan 「All New X-Trail」加分項目,旗艦版標配的 12.3 吋數位儀表、12.3 吋中控螢幕、10.8 吋數位抬頭顯示器,對於資訊掌握與傳遞也是相當不錯,Bose Premium Sound System 音響系統同樣也是加分不少,此外,Approach Unlock 靠近自動解鎖與 Walk Away Lock 離開自動上鎖功能,則是提升了日常用車時的便利性。

「All New X-Trail」搭載的許多便利性配備,對於編輯部同仁來說,確實提供不少便利性。

在動力架構部分,也是此次測試的重點所在,「All New X-Trail」搭載了實際排氣量 1,497 c.c.的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並且有著 VC-Turbo 可變壓縮比技術配置,搭配的是 12V 之輕油電科技;VC-Turbo 可變壓縮比乃是能夠調整連桿角度,從 8:1 到 14:1 之間自動轉換壓縮比,藉此實現動力與效能兼具的成果。而輕油電科技則是在起步、爬坡等不同需求時,藉由驅動電動馬達輔助引擎。

「All New X-Trail」動力心臟為 1.5 升渦輪引擎,搭配無段變速系統,並有著 Eco、Normal、Sport 等三種不同駕駛模式能夠逕行搭配運用。

在測試過程中行經山區道路、市區起步時,可以藉由數位儀表中的渦輪增壓可變壓縮比顯示頁面,清楚看到當下「All New X-Trail」的動力輸出狀態,究竟是偏近於省油還是 Power (動力) 狀態,對駕駛人來說也是一個可以做為參照,從而更有效運用油門踏板;當然,Sport 運動、Normal 標準以及 Eco 節能等三種駕駛模式選擇,同樣也對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有所助益。順應此次的測試目標,在啟動引擎後自然就是選擇了 Eco 節能模式。

廣  告

U-CAR 平均油耗測試怎麼測?

雖然 U-CAR 定型化平均油耗測試已經行之有年,但在此還是再次講述一下內容,測試車輛先以加滿油的狀態後出發,路線則是石碇交流道附近的加油站為起點與終點,途經 106 乙、臺 9 線的北宜公路、宜蘭頭城接上臺 2 線的濱海公路,在基隆市銜接國道 3 號往南,再經由國道 5 號往石碇交流道前進回到起點,包含了山區道路的上下坡、濱海公路、市區道路、高速公路等各種駕駛環境。

在車輛設定部分,加油在加油槍跳停之後需要停等 10 秒時間,然後再行加油到再次跳停,胎壓則是依照原廠建議胎壓設定,車室內雙區恆溫空調設定在 24˚C、2 段風量;載重則是以 200 公斤來設定,除含駕駛在內兩位乘員之外,其餘搭配器材行李與配重,來模擬一般家庭 3 位乘員的使用需求。

展開平均油耗測試前也要量測胎壓,依循原廠建議胎壓值來做調整,「All New X-Trail」原廠建議胎壓分別是前 33PSI、後 30PSI。
  1. 測試原則:依據當下該路段的法定最高速度行駛,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啟用定速或主動車距巡航功能,並開啟車輛搭載的各式節能模式與配備。
  2. 輪胎花紋規格:Maxxis Bravo HPM3;235/60 R18。
  3. 輪胎胎壓:前 33PSI、後 30PSI。
  4. 冷氣空調:電子顯示空調調整至 24˚C,風量開到 2 段。
  5. 車上載重:2 位工作人員+攝影器材+其他行李與添重物品,總計約 200 公斤。
  6. 加油方式:熄火靜置 10 分鐘,以出發時的同一支加油槍加滿跳停後,靜置 10 秒鐘等油面回穩,再補 1 次跳停。

進行平均油耗測試當天出發時天氣晴朗,甚至在太陽下還顯得有點炙熱,但 5 月初天候的不穩定,下午陽光被厚厚雲層所遮掩,在濱海路段甚至還飄著細雨;平均油耗測試的前段,也就是 106 乙與北宜公路前段,主要都是上坡路段。

重點規格資訊
車型 Nissan X-Trail
旗艦版
Honda CR-V
Vti-S
車長 (mm) 4,678 4,690
車寬 (mm) 1,840 1,865
車高 (mm) 1,727 1,680
軸距 (mm) 2,705 2,700
車重 (kg) 1,637 1,588
引擎 1.5 升渦輪引擎 1.5 升渦輪引擎
排氣量 (c.c.) 1497 1498
動力科技 渦輪增壓
可變壓縮比
12V 輕油電
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 204ps 193ps
最大扭力 (kgm) 30.6 24.8
變速系統 CVT 無段變速 CVT 無段變速
輪胎尺碼 235/60 R18 235/60 R18
市區油耗 (km/l) 13.55 12.18
高速油耗 (km/l) 17.92 17.31
平均油耗 (km/l) 16 15
能效等級 2 級 2 級

在 Eco 節能駕駛模式下,「All New X-Trail」動力傳輸並不以厚實為主,但並不會有太過嚴重的重拖,甚至面對一些較為陡峭的坡度,只要撥動方向盤左後方降檔撥片,讓轉速稍微提升一下就能順利對應。換檔撥片在下坡路段同樣也帶來不少便利性,藉由強制降低檔位來進行引擎煞車,能夠減少煞車皮過熱的窘境發生。

數位儀表的顯示內容中,可以選擇駕駛人需要的資訊來顯示,在渦輪增壓可變壓縮比的圖示頁面中,駕駛人可以從省油或是 Power 的示意圖,了解到車輛當下究竟節能與否。
「All New X-Trail」搭載 VC-Turbo 可變壓縮比技術以及 12V 輕油電科技,VC-Turbo 可變壓縮比乃是能夠調整連桿角度,從 8:1 到 14:1 之間自動轉換壓縮比,對應不同駕駛需求狀態而做出調整,從而兼顧性能與效能。

從「All New X-Trail」的 12.3 吋數位儀表所顯示的旅程資訊,可以清楚看到在爬坡路段時,儀表顯示的平均油耗並不出色,甚至一開始還是低於每公升 10 公里的數據,不過在北宜公路進入頭城鎮範圍的下坡路段開始,儀表顯示的平均油耗就開始提升,在濱海、市區的「平坦」路段,不大腳油門也不刻意控制轉速的「平和」駕駛,同樣對於油耗也有所提升。

標配的 ProPilot 系統,只要按下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鈕就能啟動,隨後透過 ICC 智慧型全速域定速控制系統調整車速,就能夠享受較為輕鬆的旅程。

至於高速公路路段,直接按下三幅式方向盤右側盤輻處、醒目藍色的 ProPilot 系統按鈕,然後操作一旁 ICC 智慧型全速域定速控制系統的按鈕,啟動系統並設定跟車車速後,迎來輕鬆的一段高速體驗,高速巡航狀態對燃油引擎而言,更是能耗表現的最佳場域。

完成平均油耗測試後,「All New X-Trail」儀表顯示資訊為總里程 166.6 公里,平均油耗每公升 16.1 公里。
停等 10 分鐘後再進行加油,並且維持同一加油島、同一加油槍的設定,並且跳停後等待 10 秒、再行加至跳停,總計消耗的油量為 10.93 公升。

回到石碇交流道附近、旅程出發時的加油站後,總里程為 166.6 公里,「All New X-Trail」的旅程電腦顯示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6.1 公里,儀表顯示與能源局公布的平均油耗每公升 16 公里,數字上更加出色;讓車輛靜置 10 分鐘後開始加油,相同加油島的同一支加油槍,跳停之後等待 10 秒再加至跳停,總計加油量為 10.93 公升,計算後得到實際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5.24 公里。

平均油耗測試數據
車型 Nissan X-Trail Honda CR-V
總行駛里程 166.6 km 166.9 km
行車電腦顯示油耗 16.1 km/l 13.8 km/L

添加油量

10.93 L

12.044 L

實測油耗值

15.24 km/l 13.86 km/l

Nissan 「All New X-Trail」實際每公升 15.24 公里的平均油耗成績,相比能源局所公布的數據,其實相去並不遠,比較關鍵的是作為對照、沒有輕油電科技輔助的直接競爭對手,也繳出了每公升 13.86 公里的成績,以休旅車而言表現同樣不俗,但輕油電科技輔助下,每公升可行駛公里數有著小幅提升,對於更注重能耗的消費者而言,應當會是更為值觀的參考助益。


車麗屋奪雙料肯定,獲頒卓越企業經營獎及服務金賞認證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車麗屋繼 2024 年 2 月獲頒行政院第 27 屆國家品質獎後,接續傳出好消息,車麗屋在 5 月 30 日獲頒 Deloitte & Touche 2024 卓越管理企業評選獎,也是繼 4 月獲頒 TCFA 服務金賞認證之後再次得獎,來自各界的專業評鑑及授獎,表彰出車麗屋卓越的企業經營體質,以及門市店的服務品質。

Deloitte 卓越企業經營獎,本屆得獎者合影。

國際級的經營管理獎,Deloitte 卓越管理企業

勤業眾信 (Deloitte & Touche,以下簡稱 Deloitte) 為各企業提供審計、稅務、風險諮詢、財務顧問、管理顧問及其他相關服務。全球 Fortune Global 500 大中,超過 90%的企業皆是 Deloitte 遍及全球的會員公司客戶。在台灣,Deloitte 堪稱是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之首,而由 Deloitte Private 主辦的卓越管理企業(Best Managed Companies)評選,更是受到企業界的重視與肯定,車麗屋在今年獲邀參加評選,首次參選即獲獎,更彰顯車麗屋在評選的各面向都獲得 Deloitte 評選委員團隊的高度肯定。

Deloitte 卓越企業經營獎由卓豐閔董事長授獎。

卓越管理企業(Best Managed Companies)評選項目區分四大構面,包含策略 Strategy、能力和創新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企業文化和承諾 Culture and Commitment、公司治理與財務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s 等。車麗屋在創辦人卓豐閔董事長的帶領下,秉持著「積極、負責、分享」的經營理念,透過業界第一的高品牌價值、高度的數位化管理及系統應用服務、競爭力第一的商品線及供應鏈,打造出全台最大的汽車百貨連鎖通路。未來將發展 368 全通路行銷計畫,對外開放授權店與加盟店合作,擴大車麗屋的連鎖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廣  告

連鎖加盟協會服務認證~TCFA 服務金賞認證

車麗屋在近期也獲得 TCFA 頒發的服務金賞認證,這項認證旨在建立與評鑑優質服務的標準與審核機制,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 ( Taiwan Chain Stores and Franchise Association )」,英文簡稱為:TCFA,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是全臺最早成立,也是企業總部規模最大及從業人數最多的連鎖店組織,除本土自創的優質品牌外,國際知名品牌來臺都會選擇加入 TCFA,會員多以各連鎖加盟業種前 3 大至前 5 大品牌為主。

TCFA 服務金賞認證-業務處黃永吉處長代表車麗屋授獎。
廣  告

服務金賞認證的評核流程是 TCFA 委託日本最大神秘客公司進行,此次車麗屋汽車百貨楊梅店及新營店被抽選為抽查的門市,在經過多位神秘客評核超過 50 項服務指標後,車麗屋兩間門市均在於服務款待力、基礎運營力、團隊服務力等項目上獲得高度讚揚,成功替車麗屋爭取到 TCFA 服務金賞認證的榮耀!此次服務金獎的認證是對車麗屋第一線員工辛勤工作,追求第一服務政策下的實質肯定,車麗屋將會持續努力,不斷提升服務水準,超越顧客的期待。

車麗屋董事長卓豐閔表示,要感謝所有此獎項參與同仁與主管的努力,不僅創造個人與單店榮耀,更促進品牌整體的服務品質發展!其實管理品牌就與經營家庭一樣,必須面面俱到。各店長也都是具備溝通力與執行力的一店家之主,大家除了秉持專業服務顧客、追求營運績效,面對員工也要能溝通協調、帶動士氣,鼓勵分享與創新精神,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前來的顧客也能感受到車麗屋服務的熱忱與專業,讓品牌運作更順暢。

車麗屋董事長卓豐閔於 Deloitte 最佳管理公司獎頒獎典禮致感謝詞。

單一車型送測,Suzuki全新Swift現身環境部新車審驗資料,傳7月正式發表上市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7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U-CAR 先前才報導過,Suzuki 新世代 Swift 傳出會在 7 月份正式上市,而如今在政府機關資料中有了最新資訊;在最新一期環境部新車審驗資料中,金鈴汽車送驗了 Swift 車型,從車型名稱來看和過往所送測的 Swift 並未有不同,但是較大關鍵則在於這次所送驗的 Swift 引擎族代號並不相同,加上從此前傳出新車即將上市的訊息看來,推測應當就是全新的 Swift;另外從僅送驗 1 個車款資料來看,新款 Swift 可望延續現行車型的配置。

最新一期環境部新車審驗資料中,金鈴汽車送驗了 Swift,從車型名稱來看和過往所送測的 Swift 並未有不同,但是較大關鍵在於這次所送驗的 Swift 引擎族代號不相同,加上此前傳出新車即將上市的訊息看來,推測應當就是全新的 Swift。

引擎族代號洩機,可能延續現行車型設定

在 2023 年 11 月時,Suzuki 原廠透過官網揭露了新世代 Swift 的訊息,並於 12 月份正式發表,而除了在日本販售外,Swift 車系也進入到歐洲以及印度市場,如今新車也即將進入到國內;從金鈴汽車送驗的資料來看,僅有單一 Swift 的訊息,同時 1,197c.c.的排氣量、CVT 與 5 門都和此前送測的 Swift 相同。

不過最大關鍵則在引擎族代號,現行世代的 Swift 其小改款車型於 2020 年登場後,逐年送驗的引擎族代號都為「GSK1.2SWT-21」,而這回送測的引擎族代號則是「GSK1.2SWT-25」,同時行車型態 CO、NMHC、NOx 和 THC 也和現行車款不同,因此也推測金鈴汽車送驗的是全新 Swift。

在 2023 年 11 月時,Suzuki 原廠透過官網其揭露了新世代 Swift 的訊息,並於 12 月份正式發表,而除了在日本販售外,Swift 車系也進入到歐洲以及印度市場,如今新車也即將進入到國內
從金鈴汽車送驗的資料來看,僅有單一 Swift 的訊息,排氣量、CVT 與 5 門都和此前送測的 Swift 相同,不過最大關鍵則在引擎族代號,現行世代逐年送驗的引擎族代號都為「GSK1.2SWT-21」,而這回送測的引擎族代號則是「GSK1.2SWT-25」

在日本市場的 Swift 提供純然油/輕油電、2WD/4WD、手排/CVT 等不同組合,不過從僅有 1 個車型的送驗資料看來,新世代 Swift 可望延續現行車款的設定,採前驅輕油電搭配 CVT 的設定。而從時間軸來看,送驗資訊也算符合先前傳出的訊息、新車會在 7 月份正式來發表,在車輛上市之前,其都會先送測各處政府機關系統,預期接下來也會在噪音查詢資料處以及能源署油/能耗中現身,屆時也能得知車輛的油耗成績。

此外,據了解現行世代的 Swift 會在今 ( 5/31 ) 全部出清,同時國內 Suzuki 官網在晚上也會把舊款 Swift 的資料下架,屆時會不會同步將新款的 Swift 預告放上也值得來關注。

在日本市場的 Swift 提供純然油/輕油電、2WD/4WD、手排/CVT 等不同組合,不過從僅有 1 個車型的送驗資料看來,新世代 Swift 可望延續現行車款的設定,採前驅輕油電搭配 CVT 的設定。
廣  告

新世代 Swift 在外觀上有著更精緻、亮麗並帶有些運動化的風格,包括新設計的前後 LED 頭燈、水箱護罩、下氣壩等處,相較前一代車型造形上更為流線,也增添不少年輕化的氛圍;此外,內裝也有嶄新的面貌,新的中控臺導入了三角幾何圖形設計,搭配上 9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也都擁有,儀表則採用雙環式設計搭配中間資訊幕組成,中控臺中下段則有恆溫空調、電源供應插孔、傳統排檔桿、EPB 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等等。

新世代 Swift 在外觀上有著更精緻、亮麗並帶有些運動化的風格,相較前一代車型造形上更為流線,也增添不少年輕化的氛圍,並且內裝也有嶄新的面貌,新的中控臺導入了三角幾何圖形設計,搭配上 9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

新世代 Swift 動力上搭載了代號 Z12E 1.2 升 3 缸引擎搭配 12V 輕油電輔助,雖然最大 82 匹馬力和 11 公斤米扭力與現行車款差不多,但是透過高速燃燒和高壓縮比等技術可提高引擎的燃燒效率,有助於降低油耗,同時駕駛特性上也更為靈敏,燃油車型平均油耗來到 23.4km/L,油電車型則是 24.5km/L。此外,原廠也強調全新 Swift 的剛性以及懸吊都進行了優化,並且也搭載了 Suzuki Safety Support 駕駛輔助系統。

動力上搭載了代號 Z12E 1.2 升 3 缸引擎搭配 12V 輕油電輔助,雖然最大 82 匹馬力和 11 公斤米扭力與現行車款差不多,但是透過高速燃燒和高壓縮比等技術可提高引擎的燃燒效率,有助於降低油耗。

25項免費行車安全檢查,滿額好禮與保養換油折扣等優惠,Honda Motorcycle 2024夏季健檢活動正式開跑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8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onda Motorcycle 夏季車主服務活動即日起正式開跑,活動期間 ( 2024/5/31 至 2024/07/31 ) 於全臺各區 Honda Motorcycle 經銷商舉辦免費車輛健檢活動,除 25 項免費行車安全檢查外,滿額好禮與保養換油折扣、部用品販促等優惠活動同步實施中。

Honda Taiwan 除了定期舉辦車主各項車輛健檢活動之外,更要求所有服務技師對於自身的專業能力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同步提供服務技師與日本相同的完整認證訓練,並透過定期舉辦 S-CON ( Service Contest 服務技能競賽 ) ,激勵所有服務技術人員能夠在爭取最高榮譽的過程,時時刻刻精進自己的技術能力。

Honda Motorcycle 夏季車主服務活動即日起正式開跑,活動期間 ( 2024/5/31 至 2024/07/31 ) 於全臺各區 Honda Motorcycle 經銷商舉辦免費車輛健檢活動。

25 項免費車輛健檢

  1. 活動期間回廠執行 25 項免費車輛健檢,即贈打檔保護套 1 個。 (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活動滿額禮

  1. 活動期間消費滿 4,000 元,即贈 Honda Motorcycle 限量後座包 1 個。 ( 單筆消費限領 1 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原廠機油折扣禮

  1. 活動期間回廠保養且更換原廠 Pro Honda 機油顧客,可於結帳時獲得原廠機油折扣卷 ( 1L ) 乙張 ( 不限機種類別,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指定部品&用品價格優惠,最多 5 折起

原廠機油特惠販促活動

  1. 一次購買 4 罐 Honda 原廠全合成機油 ( G3/G4/S9 ) ,贈送限量吸水杯墊 1 個 (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輪胎販促特惠活動

  1. Michelin-活動期間單筆購買前後輪一組,不限定花紋前輪,贈送米其林拖拉箱 1 個。
  2. Pirelli-活動期間單筆購買前後輪一組,不限定花紋前輪,贈送 Honda x Pirelli 便利騎士頭套 1 個。
  3. Dunlop-活動期間單筆購買前後輪一組,不限定花紋前輪,贈送 Dunlop 保溫壺 1 個。

活動期間用品加碼贈送

  1. Michelin-購買攜帶式無線充氣機,贈送 EVA 限量收納包+限量口罩+限量反光貼紙 1 個。
  2. SHAD-購買 FORZA350 48L 後箱,贈送 SHAD 迷你置物箱 1 個。
  3. 購買 CB/CBR650R、CB300R、Rebel500 貨架+置物箱,贈送騎士手環包 1 個。

Honda 車主獨享消費分期輕鬆付

  1. 活動期間消費搭配台新銀行、富邦銀行信用卡,除享分期 0 利率,單筆分期達滿額門檻,加碼贈滿額好禮 ( 禮品由各家銀行提供 )

雖少了點科技感、無損四環純電入門定位─Audi Q4 Sportback e-tron試駕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89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雖然早在 2021 年第二季就已經發表,原廠也在 2023 年時進行過一次升級動作,以電動車產品週期而言新鮮度稍稍有所下滑,但無論從品牌端、或者是市場面來看,Audi Q4 e-tron 以及 Q4 Sportback e-tron 的正式導入臺灣,仍然是相當重要且關鍵的一件事情。

因為 Q4 e-tron 家族的現身,意味著 Audi 麾下電動車在現行入門產品的現身後,有了更完整的建構,而從市場面來看,則是意味著傳統德系豪華車廠在電動車市場的全新戰局,對於有意轉頭電動行伍的消費者而言,更多競爭也代表了更多選擇。根據側面了解,後續 2025 上半年,Audi Taiwan 就有機會在國內推出 Q6 e-tron 車系,屆時 Audi 純電休旅軍容就更趨完整。

Audi Taiwan 在 2024 年 5 月中旬正式在國內導入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車系,雖然 Q4 e-tron 家族在 2021 年時就已經於歐洲市場發表,但隨著 Q4 e-tron 的導入,卻也是逐步將四環品牌的電動車戰力佈局完整構築而出,後續在 2025 年 Q6 e-tron 導入後,純電 SUV 的戰力就更加全面。

也正因為 Audi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的重要性,因此在前往港都參與試駕活動前,就對這款豪華純電入門 SUV 有著許多期待,雖然還是有些部分不如預期,但試駕過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 後,確實地享受到駕馭樂趣,只是受到時間安排限制,實際電耗表現的測試需要等待後續另行借測了。

早鳥優惠 199 萬設定,確實具備很強吸引力

Audi Taiwan 在 2024 年 3 月初時,就正式公布 Audi Q4 e-tron 家族的部分導入資訊,除了會有 SUV 與 Sportback 兩車系之外,也都會推出 45 與 55 兩種動力架構選擇,緊接著在 4 月中旬時,Audi Taiwan 先行公布了 Q4 Sportback e-tron 45 Edition One 線上馭定版,並且訂出了 219 萬售價,此一售價讓人對於 Q4 e-tron 與 Sportback e-tron 正式售價有了更多期待。

5 月中旬 Audi Taiwan 正式發表 Q4 e-tron 家族,Q4 e-tron 車系有著 45 advanced 與 55 quattro S line 兩種車型,Q4 Sportback e-tron 則提供 45 advanced、45 S line 以及 55 quattro S line 總計 3 車型選擇,整個 Q4 e0tron 家族價格帶落在 209 萬至 245 萬之間,Q4 e-tron 家族確實介於 Q3、Q5 之間的價格範疇,而且別忘了,Q4 e-tron 家族外觀尺碼與 Q3 相仿,但電動車的優勢使然,因此車室空間足以比擬 Q5、甚至於 Q7 等。

Q4 e-tron 家族的車格設定介於 Q3 與 Q5 之間,但受惠於電動車架構優勢,在空間表現更貼近于中大級距,搭配 Audi Taiwan 價格策略的出色設定,確實成為品牌當前推展電動車款的重要助力。根據側面了解,Q4 e-tron 國內 2024 年配額約為 600 輛,2025 年則設定在 1,000 輛。

此次試駕活動中率先體驗的,是更為運動化的 Q4 Sportback e-tron,並且是頂規版本的 55 quattro S line 車型,採用的是前軸非同步感應馬達、後軸永磁同步馬達的雙馬達設定,動力數據分別是 340 匹 (250kW) 與前 13.7/後 55.6 公斤米的輸出,要注意到的,是攸關加速起步的扭力數據相當出色,即便是單馬達的 45 車型,後軸馬達也同樣有著 55.6 公斤米扭力輸出。

Audi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車身尺碼落在車長 4,588mm、車寬 1,865mm、車高 1,632mm,軸距則是來到 2,764mm。

在進行靜態拍照時與原廠工作人員進行了一段交談,內容則是究竟選擇 SUV 車型的 Q4 e-tron,還是導入跨界元素的 Sportback e-tron,坦白說這個問題就是屬於沒有標準答案的範疇,考量到個人用車需求,更具運動化氛圍的 Sportback e-tron 更得我心,或許如果是更多家庭的消費者,對車尾行李廂更方正的 SUV 版本會更多青睞。

SUV 車型的 Q4 e-tron 車尾行李廂容積,為 520 公升至 1,490 公升,而跨界運動風的 Q4 Sportback e-tron 則是 535 公升至 1,460 公升。

事實上,從 Audi Taiwan 所公布的規格資料來看,Q4 e-tron 的車尾行李廂基礎容積為 520 公升,第二排座椅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490 公升,而 Sportback e-tron 基礎容積卻是更大的 535 公升,擴充後容積則是 1,460 公升,兩者之間互有所長。

Q4 e-tron 導入個性化樣是頭燈組,車尾燈組同樣擁有高辨識度,為外觀整體帶來充裕的科技質感。

至於在外觀造型部分,坦白說,無論 Q4 e-tron 還是 Sportback e-tron,都將從 e-tron 開始的家族風貌盡情展露無疑,而為了效能得以有更多提升,導入如氣壩導流、前輪導流板、平整化底盤、後分流器、主動式冷卻空氣閥等諸多空力設計,都賦予了 Q4 e-tron 家族更多動感基因,也符合著 Audi 一貫給人的科技與運動化印象。

Q4 Sportback e-tron 在外觀導入諸多空力設計,包含氣壩導流、前輪導流板、平整化底盤、主動是冷卻空氣閥門等,整體達到 0.26 風阻系數,前輪碟煞系統搭配的是實心碟,後輪則是配製鼓煞,這與電動車大量運用動能回收系統的設計出發有很大關係。

沒有三螢幕、數位虛擬駕駛座艙,確實科技感少了點

延續著對於科技感的期待,走進駕駛座艙後卻會多少有點失望,Audi 給予消費者的印象,多半都是從裡到外都科技氛圍滿載,尤其是先前已經在國內市場推出的電動戰力如 Q8 e-tron、e-tron GT 等,駕駛座艙內的 12.3 吋數位儀表、10.1 吋中控螢幕以及空調介面的數位螢幕,合組成的三螢幕配置,即便不是猶如電動車新創品牌、賦予電動車平板操控介面般的數位科技,但也還是有著濃厚科技視覺印象。

作為品牌純電休旅入門設定的 Q4 e-tron,與 Q3、Q5 等車系相同,並未導入高階戰力的三螢幕駕駛座艙設計,雖然符合家族產品設定的節奏,但在追求並代表著品牌科技實力的電動車市場上,多少對於市場競爭力有所影響。

然而,Q4 e-tron 與 Q4 e-tron Sportback 則是標配著 10.25 吋數位儀表、11.6 吋中控螢幕,並且不支援全數位虛擬座艙的選項,數位儀表的顯示就比較簡單一些,沒有花俏的全螢幕切換功能。如果從產品定位並對照燃油車系如 Q5、Q3 等,並不會感覺到絲毫訝異,因為現行 Q5 與 Q3 車系也都是標配雙螢幕,在 A6 以上車型才開始標配三螢幕。

在 Audi 麾下許多車系中也有導入的全數位虛擬座艙功能,並未導入 Q4 e-tron 家族中也不提供選配,據了解這是原廠目前並未提供亞太市場進行選擇的規劃。

根據了解,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並沒有提供全數位虛擬座艙選配,主要是原廠並未開放給亞太市場,其實豪華品牌針對車系等級做出配備區隔,是相當合理的一種規劃,但在 Q4 e-tron 與 Q4 e-tron Sportback 上卻讓人感到些許可惜。

試駕的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 另行選配了全景天窗、三區恆溫空調套件、跑車座椅+Fine Nappa 真皮、SONOS Premium 音響系統等配備。
  1. 試駕車輛選配內容:
  2. 全景天窗 (NT$57,000)
  3. 21 吋 Audi Sport 鋁合金輪圈 (NT$52,000)
  4. 三區恆溫空調套件 (NT$37,000)
  5. 跑車座椅+Fine Nappa 真皮 (黑色) (NT$33,000)
  6. 黑色外觀套件+黑色後視鏡蓋 (NT$30,000)
  7. SONOS Premium 音響系統 (NT$18,000)
  8. 多彩環艙氛圍照明套件 (NT$4,000)

因為電動車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電能科技」的競逐,軟體實力同樣也是攸關使用體驗的環節,別忘了,在電動車市場競爭中,並不僅是面對著傳統車廠品牌,還有許多電動車新創品牌,在軟體上的領先幅度更是傳統品牌難以望其項背;因此,即便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屬於現行四環品牌電動戰力入門代表,但更不應該在數位化體驗中太過落後,或許後續藉由升級或是新年式的契機與德國原廠爭取,會是重要的加分設定。

受惠於電動車架構優勢,車室空間的寬敞表現不在話下,以身高 170 公分、不顯瘦的中年男子為例,雖然 Sportback 輪廓所以頭部空間並不出色,但膝部空間卻是非常充裕,不過,因為電池組設計所以地坢較高的特點,也是同樣存在,所幸膝部空間寬敞,乘員擁有更多腿部伸展空間。

除卻駕駛座艙的數位科技氛圍少了點,在空間表現上卻是一貫的電動車優勢,軸距來到 2,704mm 設定,讓這輛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除車尾行李廂容積落在 535 公升至 1,460 公升之外,後座空間的寬敞更不在話下,雖然因應 Sportback 車型的車尾線條,後座頭部空間稍稍受限,但膝部空間卻是絕對令人歡快。

廣  告

輕快的操駕樂趣,調整動能回收等級更輕鬆

前面有提到 Q4 e-tron 家族的動力配置設定,入門 45 車型是後軸單馬達配置,而 55 quattro 車型則是增加前軸馬達的雙馬達設定,主要是以後軸驅動為主、前軸為輔,因此有著前 13.7 公斤米 / 後 55.6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設定;電動馬達特性使然,加速力道的隨時湧現,讓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 馳騁樂趣濃厚,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應激烈操駕時的底盤表現。

55 quattro 車型採用了雙馬達設定,後軸馬達與 45 的後軸馬達相同,都是 55.6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前軸馬達則是 13.7 公斤米的設定。

Audi Taiwan 導入國內的 Q4 e-tron 家族,S line 車型都配置有 Sport suspension 運動化懸吊,quattro 車型還有跑車式轉向系統,前者除比舒適型懸吊調降 15mm 之外,還採用彈簧式減震器設計,搭配電動車原本重心就較低的特色,在試駕過程中幾次較為激烈的切換與轉向,可以感受到底盤給予駕駛人的紮實反饋,提供更豐富的駕馭信心,這也是傳統車廠在面對電動新創品牌時,為數不多的優勢之一,但卻也透露著產品出發的截然不同,也反應出當前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態勢。

Q4 e-tron 的車載系統可說是給人濃濃熟悉感,在操作上自然不會有太多不適,透過駕駛模式的選擇,駕駛人能夠更盡情的掌握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國內導入的 S line 車型都配置有 Sport suspension 運動化懸吊,quattro 車型還有跑車式轉向系統配置。

Q4 e-tron 全家族都標配有「換檔撥片」,但這個與傳統燃油車款相同的撥片,其實在電動車上是不同功能的設計,乃是可以調整動態表現的「動能回收調整撥片」,共有 D1 到 D3、加上全關的四段可調設計;主要差異是動能回收介入多寡,箇中差異駕駛人只又鬆開加速踏板後就能清楚感受,D1 等級動能回收減速力道為 0.06g、D2 為 0.1g、最大的 D3 則是 0.15g,如果是在煞車時則會有 0.3g 的煞車力道。

電動馬達動力輸出的迅捷優勢,搭配紮實底盤、電池組帶來的低重心特點,駕馭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 比預期中更具樂趣。
傳統油車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在 Q4 e-tron 與 Q4 Sportback e-tron 上仍舊維持,不過其功能卻變成了動能回收調整撥片,在儀表左側可以看到動能回收等級的設定。

如果將排檔桿再往下撥動一次,檔位就會從 D 檔換成動能回收為主的 B 檔,此一檔位下就沒有動能回收調整的功能了,只要稍微鬆開加速踏板,就會有著最明顯的減速力道傳出,這一點在市區塞車時頗為好用,不過要留意的是雖然最大等級動能回收,能夠支援 One-Pedal 的駕駛方式,但並不會減速到完全停止。

整體而言,除了配置的軟體比較難以和競爭對手抗衡,在動力、操控、駕乘體驗、還有價格設定上,Q4 e-tron 都給人不錯的感受。

整體而言,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tro S line 在動力輸出、操控實力、車室空間舒適與寧靜度等,都給人相當不錯的感受,雖然軟體表現上比較無法和電動車市場前段班相比,但對於從油車切換過來的消費者而言,並不會有太大落差感。

因應試駕行程安排的關係,並沒有太長時間進行電耗測試,不過還是稍微體驗一下 Q4 e-tron 的快充表現。

至於在電池系統與續航表現上,由於行程設定的緣故,因此並沒有特別進行完整電耗測試,在取到車時電量約莫落在 85%左右,完成所有拍攝行程與試駕體驗後,電量則是來到了 60%,還是簡單的進行充電體驗一下。

從車載系統中的車輛選單、下一層的充電功能設定,可以勾選電池保護功能,開啟狀態下,充電目標會主動設定在 80%。

Q4 Sportback e-tron 全車系都是標配標稱容量 82kWh、實際可用 77kWh 的電池組,雙馬達車型支援到 175kW 的快充功率,雖然 60%電量起充並不會達到最高功率,但還是有著超過 110kW 的峰值,但沒有留意到的,是試駕車輛在車輛設定中勾選了電池保護功能,在此功能下標準設定在 80%的充電量,因此在 11 分鐘後就停止了充電動作,不過也因為此次並不是專門進行電耗測試,因此也剛好淺嚐即止的充一下。

至於後續針對 Q4 e-tron 家族的電耗測試,應當會選擇 45 車型,測試一下入門車型的實際表現為何,屆時再帶來相關的詳盡報導。


利曼24小時耐力賽即將開賽,Goodyear固特異為LMGT3級唯一贊助商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91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24 年是 Goodyear 固特異輪胎回歸世界耐力錦標賽 WEC 以來的重要一年。Goodyear 作為全新登場 LMGT3 級別的獨家輪胎供應商,積極展現對國際賽車運動的承諾與投入。固特異與參戰的 9 個世界頂尖 GT 賽車品牌攜手合作,包含 Aston Martin、BMW、Corvette、Ferrari、Ford、Lexus、McLaren、Porsche 與 Lamborghini,共同爭取耐力賽的最高榮譽。

2024 年是 Goodyear 固特異輪胎回歸世界耐力錦標賽 WEC 以來的重要一年。Goodyear 作為全新登場 LMGT3 級別的獨家輪胎供應商,積極展現對國際賽車運動的承諾與投入。

Goodyear 賽車運動部門銷售經理 Mathias Kipp 表示:「固特異非常榮幸成為 LMGT3 組別的獨家輪胎供應商。固特異貫徹『從公路到賽道(From Road to Track)』的理念,透過 WEC 賽事展現最新科技應用,更藉此機會試驗用於道路的超高性能輪胎,以推動領域發展。我們與世界頂尖車隊緊密合作,致力打造適應各種極端條件的頂級輪胎。車手的反饋對於固特異科技的不斷改進至關重要,更能帶動固特異輪胎的研發動能源源不絕。我們目標持續創新,開拓賽事駕馭新極限。」

廣  告

WEC LMGT3 組別共有來自 9 家車廠的 18 支車隊參賽,不僅車種多元,賽道佈局更變化多端,為輪胎的操控性能與抓地力帶來嚴峻的挑戰。為了精確追蹤輪胎的使用情況,固特異在每條輪胎內嵌入最新的射頻識別標籤 RFID 技術。這項科技讓車隊能夠透過連接輪胎內的晶片,即時監控輪胎數據,隨時掌握賽車的表現,確保輪胎於任何時間和地點皆能被適當且正確地操控,優化輪胎使用策略。

Goodyear 為因應不同地區賽道及天候狀況,打造三種不同配方的 Eagle F1 輪胎,包含 Medium、Hard 和 Wet,以抓地力與卓越操控性能,助 LMGT3 車隊適應不同強度、氣溫和濕度的賽道。

Goodyear 於 2022 年開始為全新的 LMGT3 組別著手研發能滿足現代 GT3 賽車多樣需求的輪胎。為因應不同地區賽道及天候狀況,固特異運用兩款乾地和一款先進的濕地胎設計,打造三種不同配方的 Eagle F1 輪胎,包含 Medium、Hard 和 Wet,以抓地力與卓越操控性能,助 LMGT3 車隊適應不同強度、氣溫和濕度的賽道。


Nissan夏日感恩回饋,限時推出「皆大歡洗」購車優惠專案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92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Nissan 重視消費者生活需求,持續提供滿足車主細節需求的優質車款,為回饋市場長期支持,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6 月 28 日止,限時推出「Nissan 皆大歡洗」購車優惠專案,活動期間內入主 Nissan 國產全車系 X-Trail、Kicks 及 Sentra,即可獲得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及新車延長保固,讓車主輕鬆一鍵洗淨家中碗盤,把寶貴時間留給最重要的家人與更美好的事物。

此外,Nissan 自即日起更同步推出「繽紛試乘趣」全車系試乘活動,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8 月 2 日止,凡於 Nissan 官網或全國展示中心登記預約並完成試乘,即可獲得限量 Nissan 精美著色組合,與所有支持 Nissan 的廣大消費者共度繽紛夏日美好時光。

Nissan 車主共享高品味質感生活,嚴選優質購車好禮,自即日起至 2024 年 6 月 28 日止,凡購買 Nissan 國產全車系 X-Trail、Kicks 及 Sentra,即可享有「Nissan 皆大歡洗」限時購車優惠,除可獲得日本原裝進口、市價 21,900 元的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另依指定車型可享有價值 2 萬元以上的 68 無限里程或 88 無限里程新車延長保固。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 (型號 NP-TH4WHR1TW) 體積精巧、適用於各類型廚房,具備一鍵啟動潔淨流程,以 80℃高溫洗淨、去油,除菌率達到 99.99%,更採用獨立自動給水,免手動加水;並搭載 360 度高壓噴射水柱,洗淨無死角;擁有高達 11 種智慧洗淨模式,體貼不同情境的清洗需求;內建獨立熱循環烘乾,洗淨後的餐具外觀潔淨不殘水,讓本月入主 Nissan 優質車款的聰明車主安心又舒心,省下更多寶貴時光陪伴重要家人,全家皆大歡喜。

廣  告

歡樂的暑假即將到來,Nissan 特別推出「繽紛試乘趣」全車系試乘活動,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8 月 2 日止,凡於 Nissan 官網或全國展示中心登記預約並完成試乘,即可獲得限量 Nissan 精美著色組合,包含 Nissan 12 色彩色鉛筆組及著色畫紙,讓廣大消費者與 Nissan 共同創造歡樂夏日親子時光,Nissan 誠摯邀請消費者親臨全國展示中心,體驗優質產品與貼心服務,歡喜入主質感生活,詳情請參閱 Nissan 官網。


Nissan夏日感恩回饋,限時推出「皆大歡洗」購車優惠專案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00:00:00

發文

#619499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Nissan 重視消費者生活需求,持續提供滿足車主細節需求的優質車款,為回饋市場長期支持,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6 月 28 日止,限時推出「Nissan 皆大歡洗」購車優惠專案,活動期間內入主 Nissan 國產全車系 X-Trail、Kicks 及 Sentra,即可獲得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及新車延長保固,讓車主輕鬆一鍵洗淨家中碗盤,把寶貴時間留給最重要的家人與更美好的事物。

此外,Nissan 自即日起更同步推出「繽紛試乘趣」全車系試乘活動,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8 月 2 日止,凡於 Nissan 官網或全國展示中心登記預約並完成試乘,即可獲得限量 Nissan 精美著色組合,與所有支持 Nissan 的廣大消費者共度繽紛夏日美好時光。

Nissan 車主共享高品味質感生活,嚴選優質購車好禮,自即日起至 2024 年 6 月 28 日止,凡購買 Nissan 國產全車系 X-Trail、Kicks 及 Sentra,即可享有「Nissan 皆大歡洗」限時購車優惠,除可獲得日本原裝進口、市價 21,900 元的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另依指定車型可享有價值 2 萬元以上的 68 無限里程或 88 無限里程新車延長保固。

Panasonic 桌上型自動洗碗機 (型號 NP-TH4WHR1TW) 體積精巧、適用於各類型廚房,具備一鍵啟動潔淨流程,以 80℃高溫洗淨、去油,除菌率達到 99.99%,更採用獨立自動給水,免手動加水;並搭載 360 度高壓噴射水柱,洗淨無死角;擁有高達 11 種智慧洗淨模式,體貼不同情境的清洗需求;內建獨立熱循環烘乾,洗淨後的餐具外觀潔淨不殘水,讓本月入主 Nissan 優質車款的聰明車主安心又舒心,省下更多寶貴時光陪伴重要家人,全家皆大歡喜。

廣  告

歡樂的暑假即將到來,Nissan 特別推出「繽紛試乘趣」全車系試乘活動,自 2024 年 6 月 1 日起至 8 月 2 日止,凡於 Nissan 官網或全國展示中心登記預約並完成試乘,即可獲得限量 Nissan 精美著色組合,包含 Nissan 12 色彩色鉛筆組及著色畫紙,讓廣大消費者與 Nissan 共同創造歡樂夏日親子時光,Nissan 誠摯邀請消費者親臨全國展示中心,體驗優質產品與貼心服務,歡喜入主質感生活,詳情請參閱 Nissan 官網。


清涼一夏、台灣福斯汽車推出夏季健檢,享期間限定冰品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9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台灣福斯汽車邀請車主享受陽光的同時,愛車調整到最佳狀態,自 6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止,夏季健檢沁涼展開,車主回廠即享 4 大免費服務,福斯人禮遇計畫會員獨享指定原廠耗材、冷氣零件、煞車盤/來令片、抗敏防螨粉塵濾網及原廠電瓶 75 折起,同時風箱清洗 1,688 元起 (含工資)以及米其林輪胎買 3 送 1,再加送輪胎保固,而回廠購買指定原廠精品及配件再享優惠 55 折起。

此外,凡至授權經銷商進行賞車、保養及維修服務,皆可免費獲得期間限定冰品:焦糖海鹽及巧克力德式蝴蝶餅冰淇淋,享受清爽夏日時光,一家大小乘坐愛車安心有保護,歡迎 Volkswagen 全臺車主前往鄰近服務中心預約保養愛車、添購時尚實用配件精品。

台灣福斯汽車總裁 Steffen Knapp 表示:「Volkswagen 秉持著 Love Brand 的品牌精神,注重車主全方位擁車感受,專注於提供車主最便利又愉悅的顧客體驗,因此,在夏日豔陽出遊旺季,台灣福斯汽車推出夏季健檢活動,為車主做好萬全準備,貼心提醒車主享受陽光明媚同時,別忘了回廠健檢,隨時保持舒適無憂的駕駛感受。」

廣  告

自 6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止,夏季健檢活動推出涼夏 4 大免費服務,包括車輛安全檢查、車室空氣品質檢測、O3 臭氧除菌/除臭和車輛外觀清潔項目。同時,福斯人禮遇計畫會員獨享指定原廠耗材、冷氣零件、煞車盤/來令片、抗敏防螨粉塵濾網及原廠電瓶 75 折起,原廠電瓶還可享業界最長 3 年保固,帶給車主平安舒爽的夏日時光。

配合夏季來臨,台灣福斯汽車同步推出風箱清洗 1,688 元起 (含工資),採用專業清洗劑清洗風箱,不含過敏性染料或香精,消滅細菌、黴菌、微生物等污染物及其產生的異味,保持車內空氣清新且保護車內乘客的呼吸道,減緩過敏症狀。此外,米其林輪胎買 3 送 1 加送輪胎保固,指定原廠精品及配件如車頂行李箱、車頂行李架、行李廂置物空間分隔配件、分隔鐵網、R T-shirt、GTI 太陽眼鏡和 Volkswagen 不鏽鋼冰塊等,再享優惠 55 折起,台灣福斯汽車以多重優惠提供車主更安心及高品質的擁車體驗。


Škoda 2024夏季健檢即日起開跑, 歡迎預約回廠一起Chill一夏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0 16:00:00

發文

#619499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Škoda 自 2024 年 06 月 01 日起至 2024 年 07 月 31 日止推出 Škoda 夏季健檢活動,不僅提供 6 大類 28 項免費安全檢查,指定零件與輪胎更享有多種優惠。讓 Škoda 車主在炎炎夏日中也能感受到Škoda 對您愛車的重視,除提供原廠完善的保養與 Human Touch 以人為本的服務外,更提供多種車主專屬優惠活動來呵護您的愛車。

在初夏盡情享受陽光之餘,為了讓您的愛車在保持最佳狀態,我們特別推出了一系列夏季健檢活動優惠,無論您是計劃長途旅行,還是在城市中優遊穿梭,我們的專業服務將確保您的愛車行駛順暢,安全無憂,Škoda 暨旗下經銷商特地規劃夏季健檢活動,誠摯的邀請您回廠享受高規格原廠標準服務與檢查,自 2024 年 06 月 01 日起至 2024 年 07 月 31 日止,歡迎車主提前預約回廠與我們 Chill 一夏。

Škoda 2024 夏季健檢活動共計進行 6 大類 28 項安全檢查,內容涵蓋:引擎、避震器、機油、剎車、變速箱功能、電瓶等。在夏季健檢期間Škoda 不僅提供指定保養與磨耗零件如:雨刷片、電瓶、剎車碟、剎車來令片、剎車油、機油濾芯、火星塞等可享 9 折優惠,風箱清潔劑、粉塵過濾芯、空氣濾網,更可享 85 折優惠同時還提供米其林輪胎買 3 送 1,並享有 3 年 3 萬公里之輪胎保固。

廣  告

不僅如此,此次夏季健檢也一併推出限定車主優惠 (限 2020 年 06 月 01 日前新車掛牌客戶): 享機油 9 折優惠,消費滿額 NT$15,000 再贈 Škoda 精品配件兌換卷 NT$1,000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以高規格的原廠標準來守護愛車,讓車主可以安全又安心的暢遊夏季。

此外,本次夏季健檢針對指定原廠精品配件超值清空專案,詳情請洽經銷商 (數量有限,賣完為止)。而為了鼓勵車主回廠參與Škoda 夏季健檢活動, Škoda Taiwan 更提供價值新臺幣 10,000 元的原廠精品配件兌換券做為抽獎贈品,共計 10 個名額,只要拍下夏季健檢體驗照片發布於粉專活動貼文留言區,即可參加抽獎,中獎名單將於 8 月 15 日在Škoda Taiwan 官方粉絲專頁公布。


Škoda 2024夏季健檢即日起開跑, 歡迎預約回廠一起Chill一夏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31 00:00:00

發文

#6194996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Škoda 自 2024 年 06 月 01 日起至 2024 年 07 月 31 日止推出 Škoda 夏季健檢活動,不僅提供 6 大類 28 項免費安全檢查,指定零件與輪胎更享有多種優惠。讓 Škoda 車主在炎炎夏日中也能感受到Škoda 對您愛車的重視,除提供原廠完善的保養與 Human Touch 以人為本的服務外,更提供多種車主專屬優惠活動來呵護您的愛車。

在初夏盡情享受陽光之餘,為了讓您的愛車在保持最佳狀態,我們特別推出了一系列夏季健檢活動優惠,無論您是計劃長途旅行,還是在城市中優遊穿梭,我們的專業服務將確保您的愛車行駛順暢,安全無憂,Škoda 暨旗下經銷商特地規劃夏季健檢活動,誠摯的邀請您回廠享受高規格原廠標準服務與檢查,自 2024 年 06 月 01 日起至 2024 年 07 月 31 日止,歡迎車主提前預約回廠與我們 Chill 一夏。

Škoda 2024 夏季健檢活動共計進行 6 大類 28 項安全檢查,內容涵蓋:引擎、避震器、機油、剎車、變速箱功能、電瓶等。在夏季健檢期間Škoda 不僅提供指定保養與磨耗零件如:雨刷片、電瓶、剎車碟、剎車來令片、剎車油、機油濾芯、火星塞等可享 9 折優惠,風箱清潔劑、粉塵過濾芯、空氣濾網,更可享 85 折優惠同時還提供米其林輪胎買 3 送 1,並享有 3 年 3 萬公里之輪胎保固。

廣  告

不僅如此,此次夏季健檢也一併推出限定車主優惠 (限 2020 年 06 月 01 日前新車掛牌客戶): 享機油 9 折優惠,消費滿額 NT$15,000 再贈 Škoda 精品配件兌換卷 NT$1,000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以高規格的原廠標準來守護愛車,讓車主可以安全又安心的暢遊夏季。

此外,本次夏季健檢針對指定原廠精品配件超值清空專案,詳情請洽經銷商 (數量有限,賣完為止)。而為了鼓勵車主回廠參與Škoda 夏季健檢活動, Škoda Taiwan 更提供價值新臺幣 10,000 元的原廠精品配件兌換券做為抽獎贈品,共計 10 個名額,只要拍下夏季健檢體驗照片發布於粉專活動貼文留言區,即可參加抽獎,中獎名單將於 8 月 15 日在Škoda Taiwan 官方粉絲專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