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F1歐洲站排位很重要 策略繼續催生正賽變數
#F1

TAEYANG(sauber09)

2012/06/20 15:49:02

發文

#4327920 IP 242.3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加拿大站完賽後,有人總結了一番現階段每逢大獎賽週末的兩大主要看點:一,不同分站車手冠軍的記錄是否會得以延續;二,舒密加能否不再遇到這樣那樣的故障。至少,本週的歐洲站依舊如是。

  連一向不缺少精彩的蒙特利爾正賽都演變成了一場輪胎大戰,更何況是來到以枯燥著稱的Valencia賽道,「保胎」鐵定還是車隊的工作重點。畢竟少進一次站便意味著節省20多秒的時間,加之華倫西亞難於超車的特點,無形中為不同的進站策略運用增加了變數。

  兩週前在吉爾-維倫紐夫賽道的比賽,事後有一個比喻有點意思,就是把一停的格羅斯讓、佩雷茲和兩停的漢米爾頓比成了一場龜兔賽跑。好在最後勝出的還是兔,否則讓速度占據優勢的車隊情何以堪,只怕更是要被輪胎束縛了手腳。可即便如此,所謂的龜也遠不是那麼龜,最後拿到第二的格羅斯讓只是比漢米爾頓慢了2秒,而第三的佩雷茲也就慢了5秒多。比賽中,法拉利、紅牛都因故臨時改了停站策略,效果卻適得其反;賽後,包括 Mercedes 在內都感嘆於蓮花、索伯的一停居然能如此成功,自己卻是無法複制。

  毫無疑問,由於規則上的變化,本賽季車隊之間的實力差距確實縮小了,加上今年的倍耐力輪胎對溫度較為敏感,進一步催生了賽果的意外性。有了加拿大站作例,本週末的華倫西亞,蓮花和索伯被繼續看好也就不奇怪了,因為根據天氣預報顯示,本週末當地的溫度比同期的平均水平還要來得高。此外,紅牛車隊在類似高溫的巴林表現不俗,同樣值得期待。

  歐洲站與巴林站一樣,一樣是軟胎+中性胎的組合,儘管去年的前三名都是採取的三停策略,本賽季由於兩款輪胎表現相對接近且壽命更長,導致進站次數較之上賽季通常來得要少,也就意味著,如果領先車隊普遍在週日正賽使用兩停的話,顯然就會有其他的一些賽車考慮一停,類似加拿大站的情況很可能還會出現。唯一不同的是,Valencia賽道相對不利於超車,DRS神馬的都是浮雲,這大概又會讓車隊的策略制定者有一番考量。

  格羅斯讓和佩雷茲在蒙特利爾的表現確實足夠驚艷,只是撇開紅牛的維特爾不說,阿隆索按照正常的兩停最起碼也能站上領獎台,而不是最後的第五。所以,不管是蓮花還是索伯,有鑒於自身賽車對輪胎的損耗程度相對理想,下一步當然就是寄望於提升排位表現以博取更好的成績,只是很大程度上排位和正賽之間對於輪胎想必存在著某種微妙的平衡,說白了,很容易顧此而失彼。

  鑒於華倫西亞不易超車,對邁凱倫、法拉利、紅牛和 Mercedes 這些車隊來說,顯然首先是要追求排位的表現。由於同樣屬於街道賽,也難怪倍耐力會將寶押在了舒米的身上。漢米爾頓在加拿大的奪冠多少卸掉了惠特馬殊身上的壓力,只是該隊的進站效率依舊是個問題,至於巴頓,上站採取與隊友不同的賽車調校,結果因為週五練習損失掉大部分時間直接導致了週日的掙扎,雖然他的麻煩已經不是一站兩站了,就像巴頓說的,看來他還是要先向隊友的賽車取取經才行。華倫西亞包括後面的銀石,大多數車隊會繼續帶來賽車的升級,法拉利繼上站拿出升級版排氣管後,本站將附上相關的前翼和底板升級,而也是從加拿大站開始,阿隆索、馬莎對於賽車目前的狀況明顯多了不少信心,底氣也是足了起來。

  去年的歐洲站,24部賽車居然全部完賽,想來有此前例,今年的比賽不會更無聊才是。且一旦安全車適時出現的話,更是足以左右場上的戰局。新浪體育: 一級方程式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東風本田舉行記者會宣布e:NS2開賣,並開出限時優惠價15.98萬人民幣起,同時也預告今年還會推出靈悉L以及燁S7。
Volkswagen正式發表了小改款Golf R,外觀造型上進行小針美容,駕駛座艙導入了12.9吋中控,馬力小幅提升至333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