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的時代過去了嗎?2004 年即將告終,今年,德國車在德國市場的總體表現出人意表的低迷,而在全球消費者的心中,德國製造的汽車產品,似乎也不再是以往那種永遠不敗的形象了。

頂尖品牌的憂鬱

New Opel Astra 極力擺脫以往的負面形象,新車在歐洲的好評更是未曾中斷,但是否能因此扭轉世人對該品牌的看法,則仍需要觀察。

今年對德國汽車工業來說,堪稱是相當艱辛的一年,除了因為消費者信心指數不足所導致的銷售量下滑外,在諸多的車主滿意度調查中,一向給人堅固耐用印象的德國車,也頻頻在整體評價上被轟得滿頭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德國世界報最近在一篇名為「汽車巨頭們的虧損總結」的報導中,毫不客氣的點出目前德國汽車產業的問題癥結。

「過度考慮成本,忽視產品品質」,德國世界報認為,遷就降低生產投資所導致的後果,往往就是流失了無形的品牌形象,而這些因素,正是這些德國汽車品牌虧損的主要原因;世界報指出,Opel 汽車近年來不斷想擺脫過去給消費者的負面觀感,但仍舊因產品問題偏高,並因此不得不經常召回的作法相當引人注意,此外,Opel 被排除在美國及中國這樣的重要市場之外,是因為美國通用汽車不想讓該品牌參與市場競爭所致。自 80 年代以來,Opel 總共換了 15 位董事會主席,而擔任該項職務的美國人中,懂得德語的人寥寥可數,更遑論熟知歐洲汽車文化了,世界報對此現象所做的解讀是,「因為美國人認為數量比品質更為重要」。

甫改款的 A-Class,賦予了 Mercedes-Benz 入門車新的價值,但在這個背後,近來頻受車輛召回陰影壟罩的品牌形象,似乎更受媒體重視。

Mercedes-Benz 的問題也不小,當 1998 年五月與美國 Chrysler 的「天堂婚禮」過後,該公司卻陷入嚴重虧損的惡夢;而同樣的問題在幾年後再次發生,在與日本三菱自動車的合併案中,因該公司體質不佳,讓 Daimler-Chrysler 掉入另一場危機,2004 年,兩造終止合作,Daimler-Chrysler 曾經表示,這場合併需要至少 40-50 億歐元做為整頓的資金,三菱自動車對該公司而言,只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罷了。

除了合併案頻頻受挫外,這個向來被稱為「印鈔機」的德國高級品牌,近年來在品質的控管上似乎也出現了漏洞,頻繁的召回行動不僅讓 Mercedes-Benz 的形象受損,部份車款的改款也存在著問題。

挾著經典名號,但全新的 Golf V 的上市卻不如想像中順利,因品牌策略的影響,導致新車的銷售表現,一度落後全新的 Opel Astra。

Volkswagen 的危機同樣是因合併引起,世界報認為,併購 Bugatti、Bentley 及 Lamborghini 之後,讓該品牌因為過度投注於生產此類超級跑(房)車所帶來的效益,反而忽略了 Passat 及 Golf 兩款車的銷售,而事實上,併購案的成型並未使 VW 獲利,倒是全新 Golf 因錯失新車優勢嚐到苦果,甚至一度在德國當地的銷售成績落後同樣是全新車款的 Opel Astra,最後,Volkswagen 原廠不得不調整銷售策略,才使得情況有所改善。而從最近因勞資問題所衍生出的窘境,可以看出 Volkswagen 正因為一場看不見的風暴,面臨調整步調的抉擇。

走過險惡的一年,德國汽車工業所面臨的,將是其它競爭品牌的一再挑戰,世界報的批評雖然直接,卻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德國汽車是否能再像以往所向披靡?全球消費者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