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針對國內電動大客車之充電營運需求,於交通部運研所支持下,打造出臺灣首創的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可滿足充電自動化,並導入 AI 及大數據技術於充電應用中,能夠提供客運業者即時且全時段的智慧充電服務。

工業技術研究院針對國內電動大客車之充電營運需求,於交通部運研所支持下,打造出臺灣首創的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

在政府發表的「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將優先推動 2030 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同時於 2020 年即啟動一系列之電動巴士補助計畫,預計到 2023 年底目標為 2,300 輛;而現有電動巴士之充電需求與營運議題開始浮現,例如尖離峰充電分配、班表、區域電網負荷、車輛電池健康度分析等。針對上述需求,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後簡稱工研院)在交通部運研所的支持下,打造出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可滿足客運業者之立即性需求。

在政府發表的「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將優先推動 2030 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同時於 2020 年即啟動一系列之電動巴士補助計畫,預計到 2023 年底目標為 2,300 輛

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有助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由工研院研發之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可降低營運成本,包含:降低充電站之契約容量、降低人事成本、延長電動巴士電池壽命;另外,透過 AI 人工智慧的模式學習,可精確預估電動巴士之路線能耗、藉此提升電動巴士之稼動率。

廣  告

首先,針對充電站之契約容量,在傳統的人工調配之下,充電調配可能會發生契約容量無法達到最佳化的情況,而透過智慧充電服務系統之後,由系統自動分配並均化充電之需求,能夠達到降低充電站契約容量之效果,根據工研院提供之資料,實證後可降低 50%之契約容量。

智慧充電服務系統自動分配並均化充電之需求,能夠達到降低充電站契約容量之效果,根據工研院提供之資料,實證後可降低 50%之契約容量。

此外,智慧充電服務系統可提供預排車位、充電樁分配調度、用電監控、尖離峰分配等功能,對於巴士營運商來說,可降低人事成本,同時亦能降低人為出錯之機率。

而透過系統監控每輛電動巴士之電池狀態、電壓、能耗、路線循環等狀況,智慧系統能夠自動分配並調整每輛巴士之充電條件,藉此來維持電池之健康度,讓電池汰換的頻率降低,達到降低營運成本之效果。

透過系統監控每輛電動巴士之電池狀態、電壓、能耗、路線循環等狀況,智慧系統能夠自動分配並調整每輛巴士之充電條件,藉此來維持電池之健康度,讓電池汰換的頻率降低,達到降低營運成本之效果。

電動巴士上搭載有監控模組,可掌握 GPS、SOC 電池電量、電池溫度、路線等資訊,透過用電效率/續航力/充電等數據,搭配電動巴士之車載數據,可以結合成訓練模型,並且進行模型精準度驗證,以及配合機器學習(XGBoost)建立能耗預測分析模型,達到提升營運效率之目的,讓電動巴士商業化營運有正向的循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