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嗎

2007/06/03

註冊日期

121

累計好評

776

發文總數

25

New Mondeo 的販售車型已經決定了???

剛剛上線看了一下,發現了U-CAR內的廣告,我沒看錯吧,已有搶先看的網頁了嗎?

看了一下,裡面的基本規格裡有 四門、五門、和 WAGON 車型的樣子,真是令人太震驚了。

這是真的嗎?

<a href="http://www.ford.com.tw/servlet/ContentServer?cid=1178822553766&pagename=FLH%2FDFYPage%2FFullwidth1024&c=DFYPage&utm_campaign=MB0069_Ford_Escape_Mondeo_200710&utm_source=U_Car_All&utm_medium=LREC_850x200&utm_content=Mondeo" >專屬網站</a> 😲 😆 😵

各有特色的歐盟車牌

最近在路上看到很多歐洲血統車和少數的日本車掛上歐盟車牌,引發了找尋相關資料的興趣,結果發現我們現在看到路上使用的車牌左藍右黃白底的歐盟車牌,是屬於葡萄牙政府所頒發的一般車牌式樣,正確的英文單字應為 P 。而其他的歐盟成員國的一般車牌式樣,除了法國、荷蘭、西班牙、盧森堡、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營業用車(計程車等)外,皆為左藍白底所構成,並無右黃存在。
而左藍黃底的式樣,為法國、荷蘭、西班牙、盧森堡、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營業用車(計程車等)等的一般車標準式樣,且義大利為左藍右藍白底,羅馬尼亞的臨時牌為左藍右紅白底。
而右邊印有兩層小數字的,也只有葡萄牙一般車牌跟羅馬尼亞的臨時牌才有。
而屬於歐盟27個成員國的標準官方國碼所代表英文單字所代表的意義為

A --> 奧地利
B --> 比利時
BG --> 保加利亞
CY --> 賽普勒斯
CZ --> 捷克
D --> 德國
E --> 西班牙
EH --> 法屬巴斯克自治區
EST --> 愛沙尼亞
F --> 法國
FIN --> 芬蘭
FO --> 丹麥
GB --> 英國
GR --> 希臘
H --> 匈牙利
I --> 義大利
IRL --> 愛爾蘭
L --> 盧森堡
LT --> 立陶宛
LV --> 拉脫維亞
M --> 馬爾他
NL --> 荷蘭
P --> 葡萄牙
PL --> 波蘭
RO --> 羅馬尼亞
S --> 瑞典
SK --> 斯洛伐克
SLO --> 斯洛伐尼亞

而查了一下現在有在賣的,左藍右黃白底部份有 D,J,K,F,T,S,左藍黃底的有 F、J、D。

其實只有左藍黃底印 F ,而右邊沒小數字的車牌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車牌裝飾一下很美觀(我個人其實也很喜歡這種車牌的配色),但記得要選對的。

大部分的德國車,如果有左藍印 D 、白底且右邊無小數字的話,就是對的。

與各位分享 ~ 🙂

國道內線車道行駛風險與親身經歷

之前報載女導演死亡車禍,我的妹婿親眼看到其事故現場。

我妹婿在回南部的路上,行使中山高時,開在最外側車道,在當時的車陣中,我妹婿算是排第三輛。

當行駛苗栗段時,看到中間分隔島卡著一輛車,一個人橫掛在樹上,而該名女導演就躺在內線車道。

在急煞車的同時,我妹婿,眼睜睜的看著第一輛行駛內線車道的車,煞車不及的同時,不偏不倚的輾過女導演。

而第二輛中間車道的車,也在緊急煞車、作動態迴避的同時,也撞到些許東西。

而我妹婿,身為第三輛車,因距離較充足,且加上行駛外線車道,充分閃過了所有"障礙物"。

但他看到的是,女導演的斷手跟斷腳,散佈在路上~~~

事後,嚇的他第二天要北上時,將車放南部,轉搭高鐵北上,並心有餘悸的告訴我,如果他早個五秒開內線車道,今天輾過女導演的就是他了。真是令人難過。

這則經驗告訴我們,行駛內線車道的風險,比較上好像大上許多。

而我個人遇到的是,在前面車緊急煞車不及,在小弟我即使保持約70公尺,加上行使內線車道,中間車道有車的同時,應閃避不及造成追撞,花了我10萬元大洋~~~

真是痛啊~~

油量只剩 37 天 ?

敝人對中油運作的狀態跟經濟是不懂,但有幾點覺得百思不解。

報載如果全部的用油人士因台朔漲價的關係,而全部跑到中油加的話,中油只剩 37 天的儲油,且中油凍漲後將虧損連連,或者已經虧損連連。

第一:開放給民營加油站後,中油會因此調整儲油量嗎,而讓國內剩下無油可加的地步?剩下37日可用的油的意思是,用完37日後,國內將無油可用?中油不會再購置原油嗎?

第二:承一,原油馬上買就可以馬上用?中油是依據期貨市場的牌價來購油?因此現在我們加的油都是90美元1桶以上的油?如果現在用的油是幾週前,甚至幾個月前原油提煉的,虧損的幅度如此多嗎?

使用者付費絕對合乎市場法則跟道理,雖是老梗了,但沒有透明的相關資訊,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況且中油還是國營的,拿人民的稅金在做事,賺錢或虧損,是否應該更透明,讓老百姓知道實際的情況。

不要打什麼跟其他國家相較,1公升油價是相對便宜的廣告,人家年所得多少,我們年所得又是多少?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遊記

此次因公務到北京出差,分享在北京的所見所聞。北京的市區道路品質好到我們無法想像,甚至高速公路的道路平整度都比我們高。我們台灣真的要加加油了,廢話不多說,就以下資訊分享給所有關心國際機場興建議題和台灣未來發展的所有網友。由於拍攝的是用2M畫素的手機,畫面不清晰敬請見諒。

首先先看分享全聚德的烤鴨的美食分享。


也不知是小的味覺較遲鈍與否,說實在話,味道真的很普通,價錢卻貴到"靠到北京",我們台灣較有知名度的烤鴨店,都比他好吃...😝


如果以Google Earth在10.00km鳥勘實際投影面積來看,下面為北京首都(粉紅),桃園國際(綠色)和高雄國際(黃色)的相對面積比例,北京首都明顯大許多。


入境時拍的比較少,但還是有抓到一些相片。
入境時從Gate下機後,要到T3入境審查時,要搭乘電車的地方。


提取行李時的轉盤資訊看板。






提取行李用的轉盤,其提取行李的地方很寬闊,轉盤的長度也很長,從下機到提取行李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

接下來是出境篇了,每次要回台灣,心裡充滿相當多的喜悅。


在去機場的路上的北京街景

北京市的道路相當寬廣,北京在建設市區時,按造當地人的說法,由市中心一環一環的往外建跟執行道路更新,現在已建到第七環。而環市道路的寬度相當寬廣,平均雙向八到十線道,長度也藉由環繞的關係也越來越長。
基本上北京市裏的建築物規畫相當整齊,每棟大樓的單一樓地板面積相當”粗”,也可能是人口的關係,樓地板面積讓整個大樓看起來都相當”巨大”。




環市一景




也是環市一景




搭乘計程車前往機場途中的景像。



北京公路周遭綠化的程度也只能以”巨大”來形容,行道樹高於路燈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此一說為當初為了不讓外國人看到其他地方落後的發展,因此先以巨大的行道樹遮住兩旁讓人無法一窺究竟。但現在發展起來了,反而像在森林裏的建築,變成相當具有原始味道的生活區。



快到機場了,眼前那個巨大的龜殼應該是機場捷運或電車之類的轉運站。


終於到了機場,雖然之前也造訪過一次,但現在還是讓我很震撼,搭乘長榮的地方下車所看到View,也真的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


看到我們長榮的資訊版,備感親切。長榮、華航直飛北京確實讓前往北京的國人相當便利。🙂


走進航廈,感覺還是很寬闊。



前往長榮櫃台Check In



長榮櫃台


搭乘電車前往出國審查Gate。


味千拉麵,香港機場也有,其叉燒拉麵相當好吃。🙂



抵達出國審查。



通過出國審查後,執行安檢,跟桃園機場相較,中方的出國審查相當嚴厲。身上有金屬物通過金屬探測器後,被安檢人員用手持式金屬探測器檢查相當久。相較之下,台灣相對鬆散,安檢人員還給我聊開,當我要從台灣出境時,身上有零錢的關係被探測器發出嗶嗶聲,安檢人員因為聊天的關係,就直接沒看到叫我過去。這在我所旅行過的其他國際機場是沒有看過的。😌



候機室看到的免稅店。


候機室理的必勝客,還沒開始營業。



候機大廳視景之一。


前往長榮登機Gate。


途中看到溫馨提示,跟香港一樣。


抵達登機Gate。



在候機室座椅中間,有提供插座給讓人使用。便於讓商務人士使用,相當貼心的設計。但無線網路卻是要付費,請跟台灣或香港學學好嗎,要國際化就要無料..


另外一角則有Coffee shop。


終於要Boarding 了。


空橋一覽。


看到長榮Mark,代表家要近了。

以上為小的此次的旅遊所見,下次有機會經由香港機場,有時間再跟大家報告。
機場是一國之門之一,其所投入的資源可看到該國的縮影與強大,或許只是單一角度,卻是所謂的面子工程。台灣,加油!🙂

[ 安全提示 ] 國道停止車流中的最後一輛車 !

看到國道發生的重大連環車禍,除對往生者默哀外,其實衍生出來的行車駕駛習慣,往往被國人忽略。<br><br>當我個人於國道行駛中,遇到前面車流因故頓停時,如果我是最後一輛車的話,我一定會馬上打雙黃燈警示後方,除非遇到緊急情況。<br><br>說穿了就是要請後方的車輛放慢腳步,尤其是有些車主喜跟屁股,打雙黃燈不僅可達到警示效果,也可以減少自己被追撞的機率。<br><br>不管怎麼被追撞,當責任被釐清事後方車輛的責任時,再怎麼收到賠償去修車,其實車子的完整度絕對不如以往。<br><br>再者,被小車撞還好,被貨車或大型客車撞的話恐怕凶多吉少。<br><br>因此在此提醒各位,在國道車流的最後一輛車,切計,請打雙黃燈,不僅警示他人,更保護自己。<br><br>而在日本,這也是行之有年的駕駛習慣....<br><br>祝大家行車平安,順心如意。

[ 轉貼 ] 中油針對浮動油價機制及盈餘提出說明

中油今(22)日針對浮動油價機制及98年度盈餘提出進一步說明。<br> 中油表示,浮動油價機制係由政府制定,中油必須遵守該機制之作業原則訂定國內油價,其過程極為公開透明,且受到輿論的強力監督,中油不會也不必從中溢收民眾的錢財。對於監察院調查浮動油價機制的糾正案,中油表示尊重,並將於接到正式糾正案文後,針對糾正內容進行檢討,儘速向監察院提出詳細說明。<br><br> 有關中油公司98年稅後盈餘達289億元一節,中油指出,其係包含存貨跌價利益284億元的帳面收入,事實上,中油98年整體營業的盈餘僅有5億元。其中,有賺錢的部分為石化品3億元,天然氣26億元,轉投資事業26億元及其他收入39億元,至於油品部分則大幅虧損87億(汽油部分虧8億元,柴油部分虧38億元,燃料油部分虧41億元),另外,海外油氣業務也虧2億元(詳如下表)。以上資料顯示,中油公司98年的營業利益並非來自於浮動油價機制的貢獻,而是"中油全體同仁努力的結果"。<br><br>-----------------------------------------------------------------<br><br>最後一句話讓人想吐....😝

[ 轉貼 ] 原來我們的祖先是海棉寶寶

(法新社雪梨6日電) 人類可能是猩猩的後代;但澳洲科學家發現人類與海底生物更相近的證據。一項研究指出,海綿動物有7成基因與人類相同。

世界遺產大堡礁的海綿基因序列顯示,這種古老的海洋動物有許多基因跟人類相同,包括與疾病與癌症相關的基因。

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領導研究的迪克南(Bernard Degnan)說,研究結果「可解釋一連串差異」,並可為癌症與幹細胞研究的突破奠定基礎。他並說:「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幹細胞的看法,以及如何將海綿運用在未來醫學。」

研究本周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是國際科學家團隊5年以上的研究成果。(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挖咧,難怪看到海棉寶寶大家都一副很熟的樣子....😰

重機騎士上國道

上個月下午於新竹68快速道路,往南寮方向遇到一群重機騎士,雖然下一點小雨,但應該不至於與大到無法駕駛的地步,途中遇到了一群重機騎士,沿路危險駕駛不講,不是騎路肩超車,就是在車群中鑽來鑽去,還給我鑽那種小縫,那些重車群以BMW居多,我是認為,他們自己如果發生意外不小心身亡就算了,如果影響到其他行車的駕駛者,那不是很倒楣?

我說連狗教了就會聽,有些人就是無視於不管是法律上或是重機騎士自己的道德規範,把道路當賽道,把高速駕駛當把戲玩。

這怎麼叫人支持重機上國道? 雖然我自己也持有重機執照,但我還是極力反對重車上國道,香港日本我不是沒去數十次,我也看到那邊重機騎士的素質,真的真的,我們的騎士素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台中適合帶外國人去的酒吧

原廠的老外要來台中出差,老闆叫我探尋台中可帶老外去喝酒的PUB

二個條件是

一、外國人多聚集的酒吧

二、有會辣英語的辣妹酒吧


不知有哪位大大可指點迷津,告知小第一下....感激不盡

令人不安的秋颱,天佑台灣

最近天氣異常變化,夏季颱風異常的少的同時,秋颱不知會不會很嚴重 ?

最近在整理文檔時,發現八八風災當時有人在數字網整理了一堆資料嘲諷當時政府的作為。在不希望天災降臨的同時,如果有很嚴重的秋颱,也希望政府能夠記取教訓,不要重踏覆轍,好好事先準備相關措施,來保護並愛惜住在這塊土地的人民。

回想八八風災喪生的人們,令人感到難過外(尤其是小林村媽媽抱小孩那一幕),也希望今年到年底台灣能像現在的天氣一樣,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轉貼自 01 - 2009/8/17 (星期一) 下午 03:28

原文如下--------------------------------------------------------------



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50年來最大的風災,背後的除了天災,還包括人禍。
為甚麼有那麼多理由和藉口?
【保護這塊土地人民的性命】,不是一個政府最低的要求標準嗎?

我花了一些時間整理這些資料,除了為那些死去的同胞,為盡力救援的英雄,
也是為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爭取政府下次能正確施政的機會。

30秒可以貼一篇嘴砲文,但我是花了很多時間才整理出這些資料,
所以請回文的朋友尊重一下你自己的發言,也包容一下部份資料不夠完整。

1.我先貼出概要,會陸續補充圖片和資料連結,為了方便閱讀,分成幾篇討論。
2.這些資料我有盡量去求證,但不保證100%正確,歡迎大家補正。
3.大家補正的資料或連結,我會在有空時更新。
4.這篇文章也歡迎大家轉貼,無須知會。
5.你的努力可以用在幫政府化妝,也可以用在提高政府的標準。
6.感謝各位熱心網友踴躍提供資料,才能讓這篇文章更周全,感恩~



---------------------------【有名和無名的英雄】---------------------------

◎雲林口湖鄉青蚶村長繆榮堂為避免村莊淹水,冒雨關閉水門,自己卻溺斃殉職。
◎空勤隊 NA-502 三位殉職的機員:正駕駛張順發、副駕駛王宗立及機工長黃鎂智。
◎消防員張瑞賢於救援時,不幸溺斃殉職。
◎台東太麻里兩員警江文祥和許金次,8/8前往通知村民撤離時,遇見太麻里溪潰堤,2員警失蹤。
◎屏東縣的佳暮村四英雄:賴孟傳、柯信雄、徐仁輝、徐仁明,救援全村135鄉親後,在母親淚水中,又再次投入其他村莊救援。
◎高雄縣桃源鄉勤和村20名布農族青年(14~32歲),在颱風夜組成了「勤和義勇軍」,力救全村210人。
編按:好傢伙!一個也不少~無愧你們祖靈的名聲!
◎感謝軍警消投入救援的各位英雄。
◎部份一直待命卻無法立即投入災區的國軍,因為高層沒有下命令而無用武之地,想必心中一定很難過。
◎感謝日本在8/8就提出救援台灣的建議,幾天後又再次提出救援建議。
◎感謝美國詢問台灣是否需要協助救災,AIT並主動捐款。
◎感謝其他捐款的國家(包括對岸的中國)、團體與個人。




---------------------------【無可避免的悲劇】---------------------------

過度樂觀的氣象單位:
◎颱風觀測追風計畫的中央大學大氣系主任林沛練說:「莫拉克是個好颱風!主要雨量都降在集水山區。」
◎中央氣象局因為正確預估莫拉克會登陸台灣,以致於後來不理會國外氣象單位的警告,輕忽莫拉克的雨量。
◎雨量預估不正確,南部雨量一再修正,由800、1000....一直到2700,兩三天內修正達兩三倍。
8/6上午氣象局一開始預估高屏台東山區雨量為300~800
8/7下午氣象局三度修正南部四縣市雨量為1000~ 1400mm
8/8晚上氣象局四度修正屏東山區雨量到2000~2500mm(過去只有2004年愛利颱風曾經出現1200~2000mm的預估)
8/9晚上氣象局再度修正(也忘了幾次啦~)為2700mm
◎究竟這次雨量有多驚人?單一地點的最高雨量前10名中,莫拉克包下9名(除了第四名外)。

編按1:平常颱風只要超過800mm雨量就常常會有災難了,面對2500mm以上的降雨,連我是個外行人員,8/8都知道南台灣會很慘了,氣象單位為何不警告中央,要趕快展開救援計畫?
編按2:行政院長劉兆玄雖然在8/8指示要盡力救災,卻遲至12號才要真的動起來(我想是因為11號晚上劉揆要飛回新莊陪美國回來的兒子看職棒象獅大戰,享受天倫之樂以後,才有心思救災吧?!)

---------------------------

逃生無門的災民:
◎南北雨量預估錯誤,直到8/7(已放颱風假了)土石流警告也幾乎是集中在中北部,沒對南部積極預警。
◎8/7白天南部沒有獲得積極預警時,當天屏東縣(三地門鄉)突然下起1003mm的雨量(超過350mm已經稱為超大豪雨)。
◎8/7傍晚對甲仙發佈黃色警告,8/7晚上11點追加發佈紅色警告(僅對19戶發佈而已,村民雖然撤到小林國小,但國小最後也是被掩沒掉)。
編按1:8/7晚間,馬英九離開防颱中心跑去喝喜酒吟詩,卻怪鄉民死守家園不肯撤退,接近子夜的土石流警報,是要村民如何攜老帶小的摸黑下山?
編按2:如果你馬英九可以在大雨中,背起周美青走下山來,我們全家2012年全部投你。

◎8/8雖然發佈南部多處土石流警告,但當時南部已經風大雨大(南部所有地方當天的雨量都超過1000mm),從白天起,南部各地封橋、坍塌、潰堤,淹水,災難已經不可避免了。
◎8/8晚間當溪水暴漲、斷橋停電,山上的老弱婦孺不可能摸黑下山,只有死守家園,等待老天的決定。
◎8/9清晨6:10,甲仙上游堰塞湖潰壩,全村掩沒,幾百人瞬間沒了聲音.....(淚)。
◎原本小林村也只有幾處會有土石流(所以8/7只對19戶發佈),這次會全村被掩沒,許多人歸咎於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即使高雄縣政府和議會反對,但該工程在陳水扁中央政府主導下,還是強力執行。




---------------------------【各縣市政府】---------------------------

◎高雄縣長楊秋興颱風期間因為招商出國(8/1出國,8/9中午趕回),但仍需承擔政治責任。
◎其他縣市長雖然有留守,但災後卻沒有作好清查各山地鄉的災情回報。
◎8/8晚上南部縣市長應該都知道已經面臨重大災情了,卻沒有積極向中央和地方軍隊要求救援。
◎8/16高雄縣桃源鄉一度傳出安全無虞,但昨晚傳出桃源鄉長希望今天能帶領剩餘的400多名鄉民撤出村莊,遭縣長楊秋興痛批「棄鄉而逃」,部分已經下山災民親屬激動痛罵!
◎後續災區救援與復原表現,就等各縣市執行後再評論了。







下次後保桿要更換,不用出險或自費,記得學這招

這支在高雄水災大出風頭的國民黨議員,我看也是爾爾,仗著有權有勢什麼都對就是了 ~~




倒車撞人叫後車追撞,下次我後保險桿要換,也不用出險了,用這招就好了 😀

楊淑君,妳在我們心目中已經是金牌!

在我跟韓國人曾經共事的經驗裏,我能夠從中體會妳的痛

雖然韓狗再度發揮賤功

雖然支那依然從中作梗

但,不會損及妳金牌級的身手,應該擁有的金牌級榮耀

我相信,妳在我們大家的心中,妳已是金牌選手

楊淑君加油,台灣加油


PS : 還是要醮一下,韓狗支那人去吃屎 😠

[ 轉貼 ] 韓網友看跆拳爭議「台灣自以為優越」

國際媒體仍然繼續關注,中華跆拳道好手楊淑君失格事件,南韓媒體對於爭議判決避重就輕,韓聯社卻大篇幅報導,台灣人的反韓情緒!南韓網友更批評,台灣人的激動情緒,卻都是因為長期以來,「自以為高於韓國人」的優越感作祟。

楊淑君事件延燒,國際媒體持續關注,南韓媒體對於比賽爭議內容,大多避重就輕,但是以「韓聯社」為首,都把報導重心擺在台灣國內的反韓情緒,南韓體育媒體認為,台灣媒體毫不修飾的播出,民眾燒南韓國旗,砸泡菜的畫面,加深台韓裂痕;南韓網路媒體「亞洲經濟」,更節錄出南韓網路上,網友的3種意見,有人認為楊淑君的對手是越南人,主審也不是韓國人,為什麼台灣人要衝著只對南韓發火?

還說台灣選手因為自己的「作弊行為」,遭到失格處分,卻將情緒轉換到韓國人民身上的行為,教人無言以對;更有人說,整起事件只是突顯出,台灣人長期以來,自以為高於韓國人的優越作祟。

CNN體育主播:「根據部份媒體報導,整起事件已經轉變成外交事件。」

失格爭議懸而未決,國際媒體現在關注,楊淑君的眼淚所引爆的後續效應,是否會衝擊到台韓關係。

----------------------------------------------------------


韓狗網友沒錯,畜牲還是跟人是無法比較的,當人的當然比畜牲優越 !!

台塑應該收歸國有

當初開放油牌給台塑,在王永慶的想法上,是為提供國民更好的價格及油品選擇,才讓政府開放給台塑經營油品這一塊。
但沒想到後來的台塑該死的與中油同漲同降,變相的讓政府獨厚台塑,圖利財團。
如果石油是賺錢企業,為何只獨厚台塑,而不學NCC多發3、4張牌給其他財團,促進市場競爭 ?

如果中油再怎麼賺,前還是回國庫口袋的話,雖然大家有怨言,但相信大家都沒話說。
而政府ㄧ變個油價計價公式,政府可以獲利幾百億以上,更別提台塑,獲利只給投資人的話,市井小民變成被變相的剝削的話,乾脆強烈政府把它的油牌收一收算了。

福島県浜通り・茨城県南部で震度6弱、茨城県に津波警報

福島附近又發生地震啦! 希望不要讓有問題的核能發電再度惡化....

吳珈慶,真的是遭台灣封殺的嗎?

關於吳珈慶事件,個人覺得可能有幾項需要澄清,我不懂撞球,協會的規章我還在找,但有沒有懂撞球,甚至是職業選手可以出面講一下 ? 關於協會對於設籍選手的出賽規定 ?

此外,還有幾點也是需要澄清

一、轉籍至新加坡後,是否本來就必須由新加坡球會負責吳家所有出賽事宜,如果要在台灣出賽,不就是代表新加坡國家隊來台灣比賽嗎 ?

二、 如果轉籍後還叫台灣的球會幫他安排出賽,是否甚至違反設籍規定來台灣出賽,那不用說其他台灣國籍球員,隨隨便便一個外籍人士都有權利在台灣出賽的話,請問其他本國籍球員的生計怎麼辦 ? 這樣的論述對嗎 ?

三、吳父當初跟協會談的內容我不清楚,當初是否新加坡有某單位提出相當程度的簽約金給吳家,使得吳家想讓珈慶到新加坡發展,並代表新加坡出賽,但前提是必須移籍新加坡,但吳父是否對於移籍新加坡後,卻又要撞球協會允許不在籍選手在台灣出賽而產生衝突,也就是像中職選手登錄在美職球隊,卻又想要在中職所屬的賽事出賽,造成你換公司後然不成還要求原離職公司安排業務給你接的事件 ?

以上幾點是需要討論的...

泛德,你要玩完了!?

據外電報導,BMW德國已在檢討直接在台設立分公司的可行性,正確的話第三季末應該會宣布明年的布局。😌

其實,Why not ?賓士跟奧迪也都這樣做,希望收回後,把代理商的利益回饋給大家才是....😊

但我看商人的佛心基本上微乎其微....😞

2分鐘,對台鐵來講只是一個意象

2011/09/06 16:39:16

發文IP 92.143.*.*

最近因為調工作區域,而轉通勤的關係,從高雄站轉搭早上 8:15 北上的台鐵區間車通勤,令人不解的是,到今天為止將近一個禮拜的通勤,資訊版老是寫著晚2分,但實際上卻晚3分到8分。 台鐵阿台鐵,你他X的到底是在誤點X小 ? 1. 是司機問題,開車慢吞吞,只憑感覺,沒有看時間在駕車 ? 2. 還是電車性能問題,加速永遠跑不快 ? 3. 還是車長時間掌握度不夠,戴的手錶老是慢兩分? 4. 還是時間對你們來講,只是參考用,誤點就誤點,干我們台鐵屁事? 5. 還是車站調度問題,調度人員喜歡晚兩分再上 ? 正常來講,8點15分的電車,理論上要8點13或14分到,然後於8點15分發車。 你X的你給我8點15分到,然後發車時間看你車掌或駕駛的心情是吧 ? 況且你的時刻表寫的是發車時間,而非抵達當站時間。 如果老是晚兩分,你的時刻表就寫8點17就好了,幹嘛硬撐8點15分,然後來個晚2分 ? 不對,如果你真的改到8點17分,我看你還是會慢兩分,變成8點19分才發車。 如果你們這群公務員不知怎麼讓車子準點的話,我來教你怎麼做 1. 按照時間發車 2. 按照時間停車 3. 按照時間再停車 .......

2011/09/06 16:41:50

發文IP 92.143.*.*

最近因為調工作區域,而轉通勤的關係,從高雄站轉搭早上 8:15 北上的台鐵區間車通勤,令人不解的是,到今天為止將近一個禮拜的通勤,資訊版老是寫著晚2分,但實際上卻晚3分到8分。 台鐵阿台鐵,你他X的到底是在誤點X小 ? 1. 是司機問題,開車慢吞吞,只憑感覺,沒有看時間在駕車 ? 2. 還是電車性能問題,加速永遠跑不快 ? 3. 還是車長時間掌握度不夠,戴的手錶老是慢兩分? 4. 還是時間對你們來講,只是參考用,誤點就誤點,干我們台鐵屁事? 5. 還是車站調度問題,調度人員喜歡晚兩分再上 ? 正常來講,8點15分的電車,理論上要8點13或14分到,然後於8點15分發車。 你X的你給我8點15分到,然後發車時間看你車掌或駕駛的心情是吧 ? 況且你的時刻表寫的是發車時間,而非抵達當站時間。 如果老是晚兩分,你的時刻表就寫8點17就好了,幹嘛硬撐8點15分,然後來個晚2分 ? 不對,如果你真的改到8點17分,我看你還是會慢兩分,變成8點19分才發車。 如果你們這群公務員不知怎麼讓車子準點的話,我來教你怎麼做 1. 按照時間發車 2. 按照時間停車 3. 按照時間再發車 4. 按照時間再停車 .......

2011/09/06 17:01:01

發文IP 92.143.*.*

最近因為調工作區域,而轉通勤的關係,從高雄站轉搭早上 8:15 北上的台鐵區間車通勤,令人不解的是,到今天為止將近一個禮拜的通勤,資訊版老是寫著晚2分,但實際上卻晚3分到8分。 台鐵阿台鐵,你他X的到底是在誤點X小 ? 1. 是司機問題,開車慢吞吞,只憑感覺,沒有看時間在駕車 ? 2. 還是電車性能問題,加速永遠跑不快 ? 3. 還是車長時間掌握度不夠,戴的手錶老是慢兩分? 4. 還是時間對你們來講,只是參考用,誤點就誤點,干我們台鐵屁事? 5. 還是車站調度問題,調度人員喜歡晚兩分再上 ? 正常來講,8點15分的電車,理論上要8點13或14分到,然後於8點15分發車。 你X的你給我8點15分到,然後發車時間看你車掌或駕駛的心情是吧 ? 況且你的時刻表寫的是發車時間,而非抵達當站時間。 如果老是晚兩分,你的時刻表就寫8點17就好了,幹嘛硬撐8點15分,然後來個晚2分 ? 不對,如果你真的改到8點17分,我看你還是會慢兩分,變成8點19分才發車。 如果你們這群公務員不知怎麼讓車子準點的話,我來教你怎麼做 1. 按照時間發車 2. 按照時間停車 3. 按照時間再發車 4. 按照時間再停車 5. 按照時間再發車 6. 按照時間再停車 ....... 高鐵速度跟不上就算了,連制度也跟不上,不要跟我說你們台鐵的薪水也跟不上喔 ? 領的比人家多,保障比人家好,福利比人家優,做的事情卻差十萬八千里,誤點的事講幾百年,你們都學不會。 還是小孩玩大車嗎 ? 大家都是成人了,來點會的可以嗎 ?
最近因為調工作區域,而轉通勤的關係,從高雄站轉搭早上 8:15 北上的台鐵區間車通勤,令人不解的是,到今天為止將近一個禮拜的通勤,資訊版老是寫著晚2分,但實際上卻晚3分到8分。

台鐵阿台鐵,你他X的到底是在誤點X小 ?

1. 是司機問題,開車慢吞吞,只憑感覺,沒有看時間在駕車 ?
2. 還是電車性能問題,加速永遠跑不快 ?
3. 還是車長時間掌握度不夠,戴的手錶老是慢兩分?
4. 還是時間對你們來講,只是參考用,誤點就誤點,干我們台鐵屁事?
5. 還是車站調度問題,調度人員喜歡晚兩分再上 ?

正常來講,8點15分的電車,理論上要8點13或14分到,然後於8點15分發車。
你X的你給我8點15分到,然後發車時間看你車掌或駕駛的心情是吧 ? 況且你的時刻表寫的是發車時間,而非抵達當站時間。
如果老是晚兩分,你的時刻表就寫8點17就好了,幹嘛硬撐8點15分,然後來個晚2分 ?

不對,如果你真的改到8點17分,我看你還是會慢兩分,變成8點19分才發車。

如果你們這群公務員不知怎麼讓車子準點的話,我來教你怎麼做

1. 按照時間發車
2. 按照時間停車
3. 按照時間再發車
4. 按照時間再停車
5. 按照時間再發車
6. 按照時間再停車
.......

高鐵速度跟不上就算了,連制度也跟不上,不要跟我說你們台鐵的薪水也跟不上喔 ?

領的比人家多,保障比人家好,福利比人家優,做的事情卻差十萬八千里,誤點的事講幾百年,你們都學不會。
還是小孩玩大車嗎 ? 大家都是成人了,來點會的可以嗎 ?





油價的合理性與公式

2011/09/25 00:41:22

發文IP 246.171.*.*

油價這個問題一直是老問題,國營企業的中油,使用浮動機制來制定油價,而浮動油價的機制好與壞,一直頗有爭議。 因此小的整理了歷史油價紀錄,來驗證油價的合理性。 基本上浮動油價是由 2006/1月起實施,因此特地用虛線隔閡,浮動機制的好與壞,大家可以討論看看。 國際油價(USD) 國內油價(月均價/NTD) 2000/12/1 31.15 20.2 2001/12/1 19.44 18.2 2002/12/1 25.65 20.1 2003/12/1 28.48 20.3 2004/12/1 41.50 23.2 2005/12/1 53.46 24.6 ------------------------------------------------------------------------------ 2006/12/1 61.83 27.9 2007/11/1 90.89 30.7 <- 油價凍漲期 2007/12/1 93.37 30.7 <- 油價凍漲期 2008/6/1 127.83 34.6 2008/7/11 140.98 36.1 2008/12/1 46.52 21.5 2009/12/1 78.84 31.0 2010/12/1 85.67 31.5 2011/8/1 91.04 32.2 * 浮動油價機制自2006年1月開始實施 * 國際油價參考北海布蘭特原油 * 油價凍漲為 2007/11月 至 2008/6月初 * 國內油價為九五無鉛汽油

2011/09/25 00:43:01

發文IP 246.171.*.*

油價這個問題一直是老問題,國營企業的中油,使用浮動機制來制定油價,而浮動油價的機制好與壞,一直頗有爭議。 因此小的整理了歷史油價紀錄,來驗證油價的合理性。 基本上浮動油價是由 2006/1月起實施,因此特地用虛線隔閡,浮動機制的好與壞,大家可以討論看看。 -----------國際油價(USD) ---國內油價(月均價/NTD) 2000/12/1-------31.15 -------20.2 2001/12/1-------19.44-------18.2 2002/12/1-------25.65-------20.1 2003/12/1-------28.48-------20.3 2004/12/1-------41.50-------23.2 2005/12/1-------53.46-------24.6 ------------------------------------------------------------------------------ 2006/12/1-------61.83-------27.9 2007/11/1-------90.89-------30.7 <- 油價凍漲期 2007/12/1-------93.37-------30.7 <- 油價凍漲期 2008/6/1-------127.83-------34.6 2008/7/11------140.98-------36.1 2008/12/1-------46.52-------21.5 2009/12/1-------78.84-------31.0 2010/12/1-------85.67-------31.5 2011/8/1-------- 91.04-------32.2 * 浮動油價機制自2006年1月開始實施 * 國際油價參考北海布蘭特原油 * 油價凍漲為 2007/11月 至 2008/6月初 * 國內油價為九五無鉛汽油
油價這個問題一直是老問題,國營企業的中油,使用浮動機制來制定油價,而浮動油價的機制好與壞,一直頗有爭議。
因此小的整理了歷史油價紀錄,來驗證油價的合理性。

基本上浮動油價是由 2006/1月起實施,因此特地用虛線隔閡,浮動機制的好與壞,大家可以討論看看。

-----------國際油價(USD) ---國內油價(月均價/NTD)

2000/12/1-------31.15 -------20.2
2001/12/1-------19.44-------18.2
2002/12/1-------25.65-------20.1
2003/12/1-------28.48-------20.3
2004/12/1-------41.50-------23.2
2005/12/1-------53.46-------24.6
------------------------------------------------------------------------------
2006/12/1-------61.83-------27.9
2007/11/1-------90.89-------30.7 <- 油價凍漲期
2007/12/1-------93.37-------30.7 <- 油價凍漲期
2008/6/1-------127.83-------34.6
2008/7/11------140.98-------36.1
2008/12/1-------46.52-------21.5
2009/12/1-------78.84-------31.0
2010/12/1-------85.67-------31.5
2011/8/1-------- 91.04-------32.2

* 浮動油價機制自2006年1月開始實施
* 國際油價參考北海布蘭特原油
* 油價凍漲為 2007/11月 至 2008/6月初
* 國內油價為九五無鉛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