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aoBrother

2014/05/12

註冊日期

18

累計好評

1,364

發文總數

155

載罹癌母慢速駛雪隧 7分鐘收5紅單罰1.5萬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爽爽的。高速公路慢速龜車也很危險,而且很討厭。何況在雪隧,連超車都沒辦法,你龜60人家就只能跟在後面。

拿罹癌媽媽出來擋,更丟臉。體貼開65左右,跟70差多少?? 開快開慢舒適度是有差這麼多嗎,這個理由實在太千強。

===========

高市52歲陳姓女開車載母親到宜蘭散心,因母親已年近80又罹癌,陳女貼心開慢,結果行經雪山隧道時低於70速限,短短7分鐘被開了5張罰單,讓她荷包損失1萬5千元,心情「相當不美麗」,陳女認為不符比例原則,將提出申訴。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29/1250229/

有沒有Tesla其實賣很好的八卦?1-11月賣出500多輛

雖然說500多輛對toyota之類的只是個零頭...

不過看看Tesla的價格,能夠一年賣500輛,我覺得很厲害耶。和某些冷門車比起來,能見度甚至還更高😄。如果明年Luxgen真的也推出電動車,還不曉得有沒有辦法跟Tesla一樣一年賣個5-600台呢

Eclipse Cross會是最後一輛"正"三菱產品??

http://auto.ltn.com.tw/news/8993/44

美國汽車媒體《Auto Guide》報導指出,Eclipse Cross 是最後一款由三菱全部開發的新車。在與北美、加拿大原廠產品規劃師的談話時提到,三菱去年底正式納入 Renault-Nissan 聯盟後,未來新車開發將會從聯盟中的技術以及共享平台獲得直接幫助,Eclipse Cross 即成為最後一款三菱自主開發的新車。

===========

既然是最後一輛完全由三菱自主開發的新車,你居然給我這玩意兒...😂

好歹弄個EVO重現江湖之類的嘛,搞不好真的來的Eclipse Cross EVO也說不定???

RR Phantom撞公車...肉痛了

這只是單純的意外小事故,只不過肇事車輛身分不太一樣,是勞斯萊斯的Phantom啊....幾千萬的東西,就這樣碰一下可能百萬要飛走...

希望車主有保險,不然司機應該要準備跑路到東南亞躲起來了😏

交通違規罰款加重,開車人自己注意一點

http://auto.ltn.com.tw/news/9024/43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例進行增訂及修正,其中酒駕被吊銷或吊扣駕照,若仍無照駕駛,將加重罰款,最高可達 18,000 元。駕駛若未依規定打方向燈,罰款也提高到 3,600 元。

無照原本罰6000到12000,現在變成9000起跳最高18000,很值錢啊。另外一個更爽,不打方向燈的罰則提高,幹的好!!!😏幾乎每天都會碰到換車道轉彎不打方向燈的,這根本是馬路活地雷,罰重一點看會不會少點不打方向燈的人

大陸的吉利汽車買下Mercede-Benz的股權...3%

看到標題心臟應該停了一拍吧😆

「這是中國吉利汽車繼Volvo、Lotus以及Proton之後,第四個參股的汽車品牌,不過其實股份並不多僅有3~5%。據“中國環球時報”援引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的報導,吉利的投資將達近40億歐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約為47.3億美元)。其實上個月戴姆勒集團就曾經拒絕吉利汽車購買5%股份的要求,但卻對吉利汽車回覆「歡迎在公開市場買入股票」。如今確定了!雖然不到5%,但中國吉利汽車持股之後,將會是戴姆勒集團的第三大股東。」

但是話說回來吉利也是有錢,3%股權花了47億美元,台幣1000多億了。直接向戴姆勒購買不成,還真的跑去公開市場購買,一買就變成第三大股東。但應該沒辦法對Mercedes-Benz營運造成任何影響,也不會讓賓士變成中國車。

你終究要開中國車的,何不現在就開😂

http://www.carstuff.com.tw/car-news/item/24457-m-benz.html

2年一度的車展 總是能搞到有點low啊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073

臺北市汽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於2017年12月21日,舉辦「2018年世界新車大展」(俗稱臺北車展) 之展前記者會。除公布車展將多達41參展品牌車廠(包含Hardley-Davidson、Vespa二輪品牌)、超過350款新車會展出外,也宣布將於展覽期間舉辦看車展抽iPhone X、抽10萬元加油金、Facebook分享車模照抽相機、抽10萬元家電等活動。

 

也不知道是不是主辦單位的問題,兩年一次的大車展,曾經是台灣車壇的一件大事情。參展的品牌無不卯足全力,概念車、新車紛紛出籠。現在概念車少了,新車少了,多的是賣車業務...。

印象中最近這幾年的車展,記者會重點都不在車,而是在妹妹身上😂

話說回來,我還是會不爭氣得去看....因為有很多車模,而且換到南港之後,好像多了不少值得看的東西。

apple也出汽車了??

PTT上面看來的,給大家笑一下

車主其實還挺有創意的,而且沒有違和感啊,哈哈

國軍悍馬車翻覆折損1位副連長

我一直以為悍馬車很強悍啊...

不過想想,國軍用的悍馬也夠年紀了,強度早就比不上現在的新車了

可是在營區裡面還能裝到稀巴爛,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該不會是只能應付高裝檢的豆腐拼裝車吧😖

幾乎整輛車都散掉了耶!!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2897810

現代他在抖降到60萬以下啦

有圖有真相,主要改變在拔掉4顆安全氣囊、ESP

安全等級下降,只換來便宜5萬元

雖然把價格門檻降到了60萬以內,不到60萬就能買到中型房車...

幾乎跟小車一樣價格了😂

真的有那麼多人不顧安全只要便宜就好嗎

其實U5還是挺厲害,屌打Macan...啊是福特才對

雖然很多人嫌棄,不過Luxgen U5看起來還是有打到不少人的甜蜜點上。因為銷售量來看,也許跟萬年不敗的RAV4或者CRV還是有差距,不過至少已經能夠打敗吊車尾的國產品牌福特了...

10月份銷售量
Luxgen U5 960台

Ford Focus 663
        Kuga  523
        Fiesta 194


11月份銷售量
Luxgen U5 846

Ford  Kuga 567
         Focus 488
         Fiesta 117
         Escort 195

U5已經賣贏福特所有車款了,難怪有傳聞福特可能快要撐不下去...

發展電動車,放棄燃油車,環保只是附加價值,重點還是永續能源

(有中文字幕)

發展電動車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只要是石化燃料,就會有用完的一天。溫室效應也是需要及早應對的議題,因此燃油車的消失可以預見,剩下的問題只有:什麼時候。

雖然電力目前仍然要靠"會用完"的燃料產生,可是再生能源這幾年也開始快速發展。放眼未來,再生電力似乎是短期內人類唯一有可能獲取的永續能源。

最後,電動車的能源效率遠勝燃油車,就算加上發電跟傳輸耗損,仍然贏過燃油車。

綜合上面幾點,未來移動工具電動化,再沒有什麼跨時代爆炸性外星科技出現的前提下,這已經是注定了的事情

隔熱紙很貴?因為我們都忽略的專業價值

覺得貼隔熱紙很貴嗎?前檔要個幾千塊,後檔要個幾千塊,全車貼起來便宜也要好幾張小朋友。實際上,隔熱紙的成本只佔售價兩成左右,聽到這裡有沒有覺得自己被坑了。

那是因為我們都忽略的專業價值。

1.單買隔熱紙的價格確實不貴,但你沒有辦法自己貼,你沒辦法做的事情,別人就有資格收錢。

2.貼隔熱紙你就想成是更複雜的螢幕貼模,更多角度,更多技巧,更加困難

3.一位師父不是應徵來就能夠上手,需要訓練,訓練就需要成本,成本就要花錢

4.一台車同時可能會有兩三個人同時施工,人力價值也是錢

5.別以為貼隔熱紙沒有風險,擋風玻璃也許會破,不小心刮花內裝碰壞配備...有風險存在就需要保險費用(不是指真的保險,而是隱藏成本的分攤)

現在還覺得貼隔熱紙很貴嗎?當 然一分錢一分貨,比較一下總是不會吃虧。但真的不要覺得隔熱紙有多暴利,真的那麼好賺,早就一大堆人投入了。現在馬路上最多的就不會是飲料店😆

福特野馬在中國吃癟!不但要改名還得賠錢

http://auto.ltn.com.tw/news/9181/44

...Ford Mustang 野馬跑車,是從 1964 年開始生產至今,目前最新的為第六代車型,台灣目前也有銷售。然而以野馬為名的 Ford Mustang,卻遭到四川野馬汽車公司在 2016 年初,以涉嫌商標侵權為由提出訴訟,表示 Mustang 這款跑車的中文「野馬」,與四川野馬汽車品牌名稱相同。

四川野馬汽車表示,在 1986 年時申請野馬商標,後來也申請註冊多個野馬圖形及文字商標。Ford 則是在 2006 年註冊福特野馬商標,在 2000 年時,Ford 曾主動聯繫四川野馬汽車,希望可以購買或共享中文商標,但後來未談成,最後只好對簿公堂。

中國四川野馬汽車控告福特野馬侵權勝訴。(圖片來源:擷取自四川野馬汽車)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昨天一審判決出爐,由四川野馬汽車公司勝訴,Ford 必須在判決生效 15 天內,在福特汽車官網刊登聲明,另外還得支付 100 萬元人民幣(約 460 萬元台幣)給四川野馬汽車公司作為經濟損失賠償。

--

強國,意外嗎XD

福特大概不想付太多錢,錯估了形勢,以為能告成,卻忘記那是在中國啊

看淡中小型轎車市場?Volkswagen暫無導入Jetta與Vento計畫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356

中小型房車的市場萎縮幾乎已經是既定事實了,國產除了Altis,進口除了Mazda3,其他的品牌都在苦苦掙扎。分公司資源就那麼多,還不如集中在目前最熱門的SUV跟CUV上。

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小型房車的選擇可能會變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大量休旅新車

自駕車技術排名google拉下去年王者福特

https://technews.tw/2018/01/17/arto-driving/

看到這篇報導,第一個出現在腦海的事情,是:福特居然是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排名第一名???

相關的報導或者福特自己的宣傳,對自動駕駛都沒有很深入的介紹,看到這篇文章才曉得,原來福特的自動駕駛技術還不錯?

國道時速73KM被開單!他嗆警察太無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120/1096721.htm

這則新聞我覺得很有趣,最內線是超車道,小客車得以最高速度上限行駛。所以內側車道龜車除了危險之外,也的的確確違反了交通法規。

但是在中線車道呢?只有不得低於時速60公里的規範而已吧?這個駕駛開到70幾,真的是很慢。但被開單的理由符合交通法規嗎?更神奇的地方,申訴之後回應是違規確定。這八成只是虛應故事而已,反正警察說有違規,那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我反對龜車,危險,還會造成塞車。

但在現行法規下,這樣開罰是合理的?

德統計:電動車掛牌量 中國領先各國

因為政策緣故,中國在電動車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去年第二名的美國也不過19萬輛,中國已經達到80萬輛了。今年甚至有機會上看100萬輛。報導裡面說中國去年賣出2400萬輛,雖然80萬放在2400萬裡面,占比只有3%多。不過和全球的比例比起來,也夠高了。

這個趨勢之後應該會持續加速吧?很多城市未來不是新能源車都很難拿到牌了。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801200035-1.aspx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9日專電)根據德國汽車業專家的統計,中國去年掛牌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近80萬輛,數量領先世界各國,預估今年可望超過百萬輛。

位於科隆近郊的汽車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表示,包括公車和商用車在內,中國去年共有77萬7000輛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掛牌,其中超過8成是純電動車。

排名第2的美國有19萬5000輛,光特斯拉(Tesla)就占了一半。歐洲最積極推動電動車的是挪威,去年有6萬2000輛掛牌,占總數的4成。

中國去年新車的銷售量超過2400萬輛,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全力發展電動車,掛牌數在去年成長53%。汽車管理中心的負責人布拉澤爾(Stefan Bratzel)表示,中國政府積極建立電動車的產業鏈,目的是成為全球電動車工業的領導者,並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大哥為砍百萬修車費 撂小弟砸賓利車廠

殺價不成客戶竟撂小弟到車廠撒冥紙、丟雞蛋!台北市內湖區一間賓利維修車廠驚傳有人鬧事,一群人對著車廠撒冥紙、丟雞蛋,甚至還放鞭炮,當時員工都在裡頭嚇到不敢出來,事後了解,原來帶頭的是車廠客戶,車故障維修費要220萬,但他只願意給付30萬,雙方協調不成,客戶最後竟撂人來警告,還嗆聲每天都會再來...

....受害的是位在台北市內湖區賓利維修車廠,帶頭鬧事的客戶說自己渦輪壞了,車廠回報整台車維修費要220萬,但對方竟只要付30萬,從11月開始不斷和車廠協調,最後甚至直接來現場警告,一群人環繞四周丟雞蛋、撒冥紙、放鞭炮,當時員工們都在裡頭上課,看到這一幕,嚇到沒人敢出來,員警到場才趕緊求救。

https://news.tvbs.com.tw/local/859502

笑死人了,修不起就不要開賓利啊。買了車壞掉要修,過保又不按照保養規定保養,然後故障在來說220萬不合理只肯給30萬。付不起錢的能算大哥嗎😆

話說回來,渦輪壞掉220萬....真的是貴到嚇死人。這還不是坊間敲竹槓,是回總代理原廠保修😱,什麼樣的渦輪需要200萬啊

為降空污 交長:擬取消高污染車輛的國道20公里免通行費優惠

為減少空污,交通部長賀陳旦今在交通部新春記者會時宣布政策,下半年將檢討優先取消一期和二期柴油車國道20公里通行費優惠,預估將有8萬輛受影響,未來更將逐步擴大至小客車,長期將研擬僅限電動小客車和油電車小客車才能享有通行費優惠,另針對高污染的機車進入密閉空間,譬如地下停車場等,也將與地方政府協調訂定停車費差別費率,高污染機車將收較高停車費,甚至特定時段禁止進入。

賀陳旦表示,為配合空污防制行動,預計下半年將優先取消一期和二期柴油車國道20公里通行費優惠,多屬為大貨車,長期將逐步擴大納入小客車檢討,將評估擴大僅限電動車小客車、油電車小客車才能享有國道通行費優惠或免費里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30/1288471/

--

汽機車的汙染是占多少比例啊...想要降低汙染,用這些有的沒的限制真的有效果。講難聽一點,貨車、大客車,成本轉嫁啊。反正一起漲運費,消費者吞不吞?最後懲罰到的是那些乖乖搭車節能減碳,還有不開車出門購物改網路購物的人。

鼓勵,永遠比禁止好。雖然墊高成本會有一定成效,但首先得要確定墊高的成本無法轉嫁才有意義。

三菱汽車皮帶內零件有瑕疵 台灣召修1萬輛

三菱汽車今日宣布全球召修64萬輛休旅車,原因是皮帶內的自動張力調整器製造上有瑕疵,造成行駛期間產生異音,嚴重時皮帶脫落將導致引擎停擺。代理生產三菱的中華汽車表示,台灣共1萬輛車受到影響,Outlander SUV有7000台、Lancer則是3000台,根據日本零件備料狀況,最晚下半年可更換。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202/1291014/

--

全球64萬輛,數量不算多,不過台灣就佔了1/64,這代表台灣Outlander跟Lancer賣的還不錯嗎😂

最近日本車的問題似乎挺不少

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歐洲狂銷10萬輛,PHEV在臺灣真的賣不動嗎?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648/Mitsubishi%20Outlander%20PHEV%E6%AD%90%E6%B4%B2%E7%8B%82%E9%8A%B710%E8%90%AC%E8%BC%9B%EF%BC%8CPHEV%E5%9C%A8%E8%87%BA%E7%81%A3%E7%9C%9F%E7%9A%84%E8%B3%A3%E4%B8%8D%E5%8B%95%E5%97%8E%EF%BC%9F

日前Mitsubishi透過官網宣布Outlander PHEV在歐洲熱銷超過10萬輛,在歐洲Mitsubishi的銷售佔比中超過1成;但另一方面,不僅是Outlander PHEV,其實大部分的PHEV(Plug-In Hybrid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臺灣的表現似乎總有點差強人意,其中的原因更是讓人好奇,究竟是產品魅力不足、訂價過高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存在?

--

這個答案應該不會太複雜,就是又貴又不方便啊...。又不像歐美很多地方都是獨棟房屋,安裝充電座很方便。在台灣光是得要有自己的車位+能牽電這個條件,就可以逼退大部分住在都市裡的人。

再加上車價也高,如果我要考慮這一類非傳統內燃機的車,普通的油電混合應該會是首選。省油、價格還好,不管停車停哪都無所謂,不用擔心不能充電。雖然說PHEV不充電也無所謂,但不充電的話我去買油電混合就好啦😆

BMW警車飆到時速223公里 看著超速保時捷揚長而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那就是現在的紅斑馬不夠用了啦。

現在的新車越做越快,早些年前能開到200多的車子,兩隻手數的完。現在能夠超過223公里的車,讓紅斑馬追不上,清單列出來洋洋灑灑一堆,不用高價跑車就能挑戰220公里了。

紅斑馬該淘汰更新了。今天只是個飆車的人,萬一車上是通緝犯、載槍毒呢?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975870

公路警察局員警凌晨三點多開BMW警車在中山高林口路段巡邏時,目睹一輛保時捷跑車高速飆車,員警開啟警示燈和警鳴器,並以指揮棒示意停車,但跑車未停,警車一度開到時速223公里,追到保時捷平行時,車主又加速,把警車甩在後面。

公路警局事後根據車號查出許姓車主,依高速行駛危險駕駛、拒絕停車受檢逃逸,開罰2萬1千元,車主不服,以警方僅憑行車紀錄器和目測就逕行開罰,打行政官司主張撤罰。

法院審理時,勘驗警車的行車紀錄器,確認警車開到時速223公里,保時捷一加速,就把警車甩開,警車根本追不上,法官以行車紀錄器也屬於科學儀器,紀錄的影像具客觀性,認定車主高速危險駕駛,判裁罰無誤。

對於汽車必要的安全配備,大家會把ACC列入其中嗎

ACC主動跟車巡航這類技術,應該是去年討論最熱的主動安全技術了。我的意思不是說ACC倒底算不算安全配備,這個大概沒什麼好質疑的空間。而是說,買車在衡量安全配備的時候,ACC會不會被列為一定要有的東西?

我自己是覺得有ACC很方便,但不見得是種必要的存在。有碰撞警示或者自動煞車也就足夠了,不是很喜歡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被電腦、被機器大幅度取代。同樣的邏輯,目前對自動駕駛也還是抱持觀望態度 (雖然說自動駕駛離我們也還遙遠的很啦,哈哈)

酒駕狂飆撞成一團廢鐵 駕駛乘客1死2傷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80214/1298413/

嘉義縣郭姓男子(30歲)昨天夜裡開車載越南籍友人杜男、阮男沿著台一線南下狂飆,行經民雄鄉寮頂村路段時追撞前方武姓女子的轎車後,失控翻覆四腳朝天在路面,造成友人阮男當場喪命,郭男、杜男受傷送醫急救,武女輕傷,郭男酒測值0.89毫克,疑又是一起酒後肇事事故。

昨天深夜10時許,警、消據報趕往台一線南下256公里處理車禍,現場1輛黑色轎車幾乎成一堆廢鐵,四腳朝天,零件散落四處,另1輛白色轎車後方被撞凹一大片,消防救護人員到場協助受困車內、已無生命跡象的男乘客脫困,郭姓駕駛及另名同車男子在變形車體旁,也先後被送醫。遭追撞的女駕駛輕傷,不願就醫。

警方調查,郭姓男子(30歲)開車載越南籍30歲的阮男、37歲的杜男,從大林鎮開車出發沿著台一線南下前往民雄鄉訪友,有目擊民眾指出,郭男車子一路狂飆猛按喇叭,行經256公里處時,追撞前方37歲武女的白色轎車後衝撞安全島翻覆。阮男送醫後不治,杜男手部骨折,郭男酒測值0.89,肝臟裂傷、四肢擦傷,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詳細肇事原調查中。(李宗祐/嘉義報導)

😖

過年前酒駕真的是有夠多的,警察們也辛苦了,這段期間得要加強臨檢力道。昨天回家居然在我家那條小馬路外面看到有臨檢酒駕,以前從來沒看過那麼偏僻的地方會放酒測。還好被撞的人沒有大礙,車內乘客就悲劇了。話說回來,敢搭酒駕駕駛的車...,也是要有點心理準備😔

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差距

https://electrek.co/2018/02/16/tesla-model-s-charged-diesel-generator/

話說在前頭,不討論真環保假環保,不討論電動車製造後續產生的汙染,也不討論兩者到底誰對空氣比較好。單純就"能源效率"這個話題來聊聊。

能看懂的朋友先看看內文跟影片,懶得看英文的朋友,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柴油發電機給電動車充電,和柴油內燃機引擎比較,前者的油耗居然還贏過後者。也就是說,柴油拿去發電給電動車跑,比直接燒柴油還要有效率。這還是用一般柴油發電機,如果是大型發電廠的發電效率,那麼差距還可以拉更大。

我猜想關鍵主要還是在電動馬達的能源效率極佳,電力可以充分轉換成動力,不像內燃機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變成熱量消耗掉。

Hyundai Nexo,屎上擁有最長里程的FCV

先別噴我打錯字,是真的內文這樣寫😂

文章內容我也有興趣,但看到這一句就忍不住笑出來了😆😆😆😆😆

"屎上擁有最長里程的FCV"

很有味道的感覺

看起來Hyundai打算要用燃料電池和其他電動車一較高下,我們正在能源革命的當頭,很讓人期待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http://www.supermoto8.com/articles/2620

 

消費者報告評選2018最佳汽車品牌:韓國Hyundai旗下高級品牌Genesis奪冠

《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是美國權威性的獨立評測雜誌,其汽車測試主管費雪(Jake Fisher)表示,Genesis奪冠反映南韓車廠這幾年來的穩定進步,先是可靠度和省油表現,現在則是性能和豪華設備方面。Genesis僅兩款車—G80和G90—接受該雜誌評比,而奧迪和寶馬分別各有八款車受評。

費雪說:「南韓車廠多年來用心檢查出廠的每一輛車,而且這些公司真的打造出很具競爭力的車。從Genesis推出豪華運動休旅車(SUV)就可以看出這家公司正在實現這一點,因為豪華汽車市場最重要的就是SUV。」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2997322#prettyPhoto

--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出來喊買榜,也有人要說第一名又賣的沒有雙B好。就是這種心態,導致我們裹足不前,沒有辦法進步。如果始終不能認清別人正在不斷提升,並且用同等規格要求國產車,台灣的汽車工業永遠難登大雅之堂。

Hyundai也好,Kia也好,還是Genesis也好,慢慢都在國際市場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了。中國汽車也在快速進步,市場變化遠超乎想像啊

借保時捷甩尾耍帥 失控撞路樹當場gg

事故原因之一:耍帥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耍帥請甩自己的車,借來的是打算去把妹嗎。現在妹妹只會笑你而已啦,另外,路樹是無辜的,記得也要賠錢喔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25/1303655/

新北市三峽區一名宋姓男子(38歲),昨日上午開著要價358萬的白色保時捷敞篷車Boxster S在街頭不斷迴轉、甩尾耍拉風,不料疑似因轉彎角度沒抓準,保時捷車輛當場失控,車子撞倒一旁人行道標誌,還一路往前衝,直到撞上路樹這才停下來;而這猛力的撞擊力道,保時捷車頭當場全毀,初步估計維修費要價至少百萬元起跳。
 
警方調查,宋男本身從事服務業,所駕駛的白色保時捷敞篷跑車也是向朋友借來的,他在馬路上繞圈圈,還以帥氣拉風的「甩尾」方式迴轉,在路口處不斷繞著安全島兜風,不料下一秒悲劇隨即發生。
 
宋男連甩了幾次尾都驚險過關,但就在他想要「再來一次」時,卻疑似因過彎角度失準,保時捷當場失控,猛力往一旁人行道直衝撞倒標誌,直到撞上路樹才終於停下,強大的撞擊力道讓保時捷車頭幾乎全毀,兩側車燈破裂、左側保險桿嚴重毀損、擋風玻璃碎裂,就連安全氣囊也當場爆開。
 
而警方目前正透過監視器畫面,了解宋男是否有任意變換車道或是蛇行情形,如果有就將對其開罰;另外撞倒路樹的部分,宋男也須賠償給區公所。(突發中心王昭濱/新北報導)

BMW違停沒人承認 輕熟女秒棄鑰匙有詭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27/1304824/

台中市警局保安大隊第一中隊警員上周二巡邏行經北區北屯路,發現一家小吃店前有輛BMW轎車在紅線違規停車,警方入內詢問車子是誰的,駕駛林姓女子(30歲)還故作鎮定繼續用餐,還趁機將轎車鑰匙丟在櫃檯旁,但警方調閱店內監視器,證實林女就是駕駛,盤查後果然在車內起獲3小包安非他命毒品。

警方表示,當時林女正在小吃店用餐,看到警員入內詢問門口BMW轎車駕駛,先是緊張地站起來又坐下,接著故作鎮定繼續用餐,但動作卻顯得手足無措,但林女卻否認是駕駛,還在和警員說話時,偷偷將BWM轎車鑰匙丟在櫃台旁。

警方在櫃檯旁發現鑰匙,調閱店內監視器畫面,證實駕駛確實是林女,令林女啞口無言,坦承該車為她所有,但仍耍賴不願開啟車門,經警方勸說,林女這才打開車門,交出藏在副駕駛座腳踏墊下方的3包安非他命毒品,共重10.5公克,訊後依毒品罪嫌將她移送法辦。(鮮明/台中報導)

--

這就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

你就乖乖的衝過去說不好意思臨時停一 下,我馬上移走,警察要嘛揮揮手算了,要嘛就是開張單給你。假裝不是自己的,反而看起來更可疑...

居然還會停等紅燈?賓士車大膽逆向 網友譙太扯

在對面逆向還會記得要等紅燈喔😂,該說他守交通規則還是不守交通規則呢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352887

神奇的駕駛技術....

犯法不可取,但這個人的駕駛技術還真的很厲害耶,不管是倒車逃逸的速度,還是倒車甩尾路邊停車,都不簡單呢😂

亂超車導致在高速公路上失控

這個車主也太倒楣了,遇到這種不長眼亂變換車道。只不過在來車逼近的時候這個車主沒有及時減速反應,不然應該可以躲過一劫...

從停車格被檢舉!他怒:是要用吊的嗎 引網友熱議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56233

新北市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貼出一張罰單照表示,「從停車格出來叫任意駛出邊線,不然把要吊車出來放好才能開嗎?」引發網友討論,直呼「太扯了吧!那我看我已經違規無數次次了!」

可見網友照片,事件發現在1月24日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一路一段上,原PO準備駛出停車格到一般車道上,卻疑似沒有打方向燈,被後方車行車紀錄器拍下檢舉。

對此許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太扯了吧!那我看我已經違規無數次了」、「這種有爭議性的違規!警方都會要求影片檔,不可能單憑一張照片開罰」、「可以申訴看看,通常這種檢舉一張照片沒辦法成立」、「會不會是因為照片上看不出來有沒有打方向燈」、「民眾檢舉就照單全收」。

 

有幾件事情值得注意

1.按照規定,從停車格出來要打方向燈,我每次都會打,沒打方向燈怨不得人

2.所以並沒有像新聞或網路那樣說的,檢舉幾乎都不會通過

3.這個應該已經是實名檢舉了

4.這個不算微罪...雖然說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小事啦

買進口車和買國產車一樣愛國

為什麼忽然講這個呢,因為看到一項資料:民國105年汽車稅收,關稅299億。

也就是買進口車的車主們,貢獻了將近300億元給國庫。有人應該會想問,只要是進口商品都要繳關稅,那麼也都能算愛國吧?基本上是這樣,但是進口汽車類貨物價值占該年全部進口總值3%,惟關稅收入則占了約27.2%。

也就是價值3%的貨物,貢獻了27%的稅收,所以買進口車的人,比買其他進口品還要愛國一些。

一年300億,不是個小數目,有這樣的保護,國產車還是節節敗退啊

出手排就買?Swift Sport第三季導入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105/Swift%20Sport%E7%AC%AC%E4%B8%89%E5%AD%A3%E7%99%BC%E8%A1%A8%E3%80%81Super%20Carry%E5%8F%8AJimny%E5%BE%8C%E7%B9%BC%E7%A2%BA%E8%AA%8D%E5%B0%8E%E5%85%A5%EF%BC%8CSuzuki%E5%85%AC%E5%B8%83%E5%B9%B4%E5%BA%A6%E6%96%B0%E8%BB%8A%E8%A8%88%E7%95%AB

就讓我們來看看,手排版本可以賣幾台?這次Suzuki很聰明,反正手排接單,湊得夠就進,湊不夠就...

不過大約80萬的價格,0-100km/h只要6.2秒,實在很厲害😍

小改款Mazda6登場,標配全速域自動跟車

小改款Mazda6包含Sedan與Wagon在內,首波皆僅導入汽油的Sky-G車型,4門版Mazda6共有Sky-G以及Sky-G旗艦進化型,售價依序為114.9萬以及123.9萬,5門車系則僅有單一的Sky-G旗艦型導入,售價為119.9萬,全車系標配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SBS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SCBS全方位都會型煞車輔助系統,以及BSM盲點偵測與LDWS車道偏移警示,預計2018年第三季開始交車。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146/1142E9%E8%90%AC%E8%B5%B7%E5%B0%8F%E6%94%B9Mazda6%E5%83%B9%E6%A0%BC%E8%AA%BF%E6%BC%B2%E3%80%81%E9%A6%96%E6%B3%A2%E5%83%85%E6%8E%A8%E6%B1%BD%E6%B2%B9%EF%BC%8CCX-5%E6%96%B0%E5%B9%B4%E5%BC%8F%E7%9B%B2%E9%BB%9E%E5%81%B5%E6%B8%AC%E6%94%B9%E5%88%97%E6%A8%99%E9%85%8D

小改馬6全部標配全速域的MRCC,最高跟車時速145km/h,在台灣來說綽綽有餘了。而且Wagon還只要119.9萬,即使動力跟Mondeo Wagon沒得比,不過競爭力應該還是把Mondeo甩開一截。

這次柴油全部都沒出現,可能要等調查結果出爐才會曉得有沒有柴油版本

阿里山公路山路限速30 民怨:龜速「帶塞」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74956

〔記者曾迺強/嘉義報導〕台18線(阿里山公路)是嘉義縣山區的觀光運輸要道,民國71年通車至今,觸口段至阿里山段約54公里的山區路段,最高速限都維持在時速30公里,沒隨路況改善而調整,用路人與當地居民迭有怨言,認為這是車流壅塞的因素之一,要求調高速限。

  • 台18線是嘉義縣山區觀光運輸要道,開通36年來,觸口段至阿里山段山路最高速限維持時速30公里,沒隨路況改善而調整。(記者曾迺強攝)

    台18線是嘉義縣山區觀光運輸要道,開通36年來,觸口段至阿里山段山路最高速限維持時速30公里,沒隨路況改善而調整。(記者曾迺強攝)

對此,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所長劉英標回應,考量路幅、坡度,以及沿線多處髮夾彎等路況,基於行車安全,暫無調整措施。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阿里山工務段長黃秋揚說,台18線中寮段(46公里)起的上坡路段,設有10處外側爬坡道,能減少其他車輛跟在龜速車後方的情況。

公路沿線的居民抱怨,今年阿里山花季3月15日登場後,每天湧入數百台賞花的大小車輛,開車上、下山若遇前方有遵循最高速限行駛的車輛,只能乖乖跟在後頭,少數駕駛人會跨越雙黃線超車,險象環生,「山路開時速30公里實在太慢」,要求分區段調整最高速限,緩解壅塞車流。

今年1月至今,警方在台18線共開出152張跨越雙黃線的罰單,警方呼籲用路人勿違規,也將不定時在易超速路段架移動式測速照相機,取締超速行為。

---

山路上為了安全,將速限降低無可厚非。可是整條路都降那麼低....最後就是塞塞塞

台灣太多路段的速限都訂的很詭異,甚至還有20公里的,騎腳踏車都比這個快了啊

Audi、BMW、Benz車主眼中的自己

臉書最近好多朋友在傳,覺得很好笑,貼上來給大家看看

Honda CR-V推出限定敞篷版本~

雖然這很明顯是愚人節消息,不過看起來還挺好看的,轉頭看看Land Rover也是有敞篷的Evoque,搞不好還真的有市場勒

車廠愚人節活動就是不一樣,特別大手筆,直接拿一台新車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