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所謂的[轉向不足]?

林石(melee)

2008/04/24 23:18:16

發文

#460508 IP 90.1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所謂的[轉向不足]
照字面意義而言,
是車子直線向前行駛時,想要轉向右(左)前方,假如是想轉30度向前,結果因[某種問題]而只轉在30度以下,
導致車子(有點)失控,叫做[轉向不足]?

不過,之前看了一版[新輪胎是否放在前輪或者後輪]的討論時,好像不是我所理解如上述的情形,
請大大們釋疑.

24

則留言

2

ABS off(e123843357)

2008/04/24 23:25:02

發文

#460521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轉向不足說白話點就是比預期的轉向幅度還小。
不使用駕駛輔助是我的堅持。

~~~~~~~(kompressor)

2008/04/24 23:34:13

發文

#460535 IP 90.17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是速度加上慣性(推頭)使的轉向路徑有些被抵消掉;不足預期的10成!
FF跑山路速度快些過灣就會感受到!
但要注意安全;不要去逼極限!

大丈夫(kevin1693)

2008/04/24 23:46:29

發文

#460553 IP 83.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轉彎的每個點. 其實貫性都是要車體直線往前
因為轉向輪胎抓地力 > 慣性 = 轉向 ...
但是您仍可感受到慣性繼續請您往前去...側傾是結果

如果因為車速過快. 轉彎遇到路況急剎. 濕地等因素
使轉向輪胎抓地力 < 當時慣性 = 標準轉向不足. 未依照原訂路線轉彎

FF多少都有轉向不足的現象. 只是程度之分
我那文PO的經驗. 就是~ 轉向輪胎抓地力 < 當時慣性 = 標準轉向不足
所以我被慣性請向前去... 直線45度斜滑出去. 而非依照彎道路線轉彎

說明或許仍有不足. 更懂得人補充之 ... 辭不達意罷...

DB9(alfaclub)

2008/04/24 23:47:12

發文

#460555 IP 92.1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應該是指推頭吧🙂

小王(smor_wang)

2008/04/25 00:00:01

發文

#460565 IP 75.7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直線應該是指迴轉半徑

轉向不足指的就是........轉不過去😞
一般發生在FF車種上

而轉向過度.............就是轉過頭😞
一般發生在FR車種上

林石(melee)

2008/04/25 00:02:30

發文

#460567 IP 90.1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感謝大大賜教,大約可以瞭解幾分了,

轉貼桂大之大作,
桂大文中所述的轉向不足,是有〔甩尾〕失控的樣子,
〔轉向不足〕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

回應 kevin1693 (阿桂) 所寫

昨天 ... 因為輪胎定位跑掉. 後輪內緣幾乎磨平
跑去拆胎. 把後2輪內緣磨平~ 拆胎調到外緣

事情來了. 處理輪胎後的回程南下中山高.
在過湖口休息站左彎下坡處. 終於旁邊中線的國光號BUS不再並行稍微後退
有機會可以超車. 拉了Ds檔便找機會要超到中線. 只是沒想到車頭一出去. 整台車就45度偏滑失控
左彎的下坡盡頭了. 明顯地" 轉向不足 " 車一直往外側衝去.


努力地控制車身. 耳中聽到的是猛烈的剎車聲( 4輪都鎖死狀態 )
意識到自己下意識踩住煞車. 連忙放掉煞車. 努力拉正車身後
看看後視鏡 ... 已經看不到後面的車. 因為一陣白煙

奇怪的是~ 之前120~130KM超車都沒問題.此次剛開始. 由時速90KM剛加速一出去就滑???

〔便於重點閱讀,其中刪減了(kevin1693)桂大貼文中部份文字,桂大!不好意思了〕:■〔原文〕請點一下這裡■

彎刀 - 舞吉郎(jlee3)

2008/04/25 00:49:52

發文

#460602 IP 140.18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smor_wang (小王)]直線應該是指迴轉半徑

偷偷加幾個字



轉向不足指的就是........轉不過去(往前面撞過去) 😞
一般發生在FF車種上

而轉向過度.............就是轉過頭 (往要轉的方向 撞過去) 😞
一般發生在FR車種上

傳說中的武吉郎

尼斯(niniline1999)

2008/04/25 01:01:30

發文

#460605 IP 189.6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樣解釋不知是否比較好懂,十字路口,高速行駛要90度左轉,FF前驅車方向盤左右轉角度較小,引擎在前車子前面較重,因此高速90度左轉只轉到70,80度就會橫移,就是常說的[轉向不足].

fake(fake802)

2008/04/25 01:12:38

發文

#460613 IP 91.8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車子在過彎的時候,會因為側向G值而產生一種物理現象,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轉移(Weight Transfer)。
重量轉移會透過懸吊及底盤的一些特性而分配到輪胎上,輪胎則會因為胎紋的特性而作些修正,然後產生"滑移角"(slip angle)。
當後輪的滑移角大於前輪的滑移角時,我們稱為轉向過度。
當前輪的滑移角大於後輪的滑移角時,我們稱為轉向不足。

當輪胎輕微失去抓地力時,我們稱為滑移或打滑→這跟轉向不足或過度沒必要的關係。

Mr. Taurus(duelepk)

2008/04/25 01:31:19

發文

#460617 IP 188.24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騎時一般後驅車也會呈現轉向不足的狀況..除非你使用滑胎的方法🙂

WOODS(chentcj)

2008/04/25 06:04:25

發文

#460644 IP 92.1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梅子樂(lss120)

2008/04/25 08:25:45

發文

#460679 IP 91.8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一言以敝之:

'車車為隨意念轉'😀

彎刀 - 舞吉郎(jlee3)

2008/04/25 08:30:02

發文

#460686 IP 140.18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ss120 (喝飽吃一族) 所寫
一言以敝之:

'車車為隨意念轉'😀


因此只要有心 人人都能是 (車) 神😝
傳說中的武吉郎

fake(fake802)

2008/04/25 08:35:51

發文

#460690 IP 91.8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以下網頁裡最下面的說法才是定義
http://www.autozine.org/technical_school/handling/tech_handling_4.htm

他有版權宣告,所以不亂拉圖,其他的說法都只是為了便於了解的延伸解釋,真格說起來很少完全符合原始定義。

Gason(p020201159)

2008/04/25 08:46:08

發文

#460698 IP 246.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duelepk (Mr. Taurus) 所寫
騎時一般後驅車也會呈現轉向不足的狀況..除非你使用滑胎的方法🙂



😆我記得是後驅車是常會轉向過度 然後前驅車是常會轉向不足
應該是這樣吧@@

一瞬間(sagit_w)

2008/04/25 08:48:52

發文

#460700 IP 250.1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兩次.....ALTIS1.8
台9線跟阿里山上各一次經驗😰

冒泡 小 月半(andy01250125)

2008/04/25 08:53:59

發文

#460702 IP 83.7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去開T牌的車.再去開H牌的車.就有答案了
移居宜蘭.享受自然 擁有前庭後院的villa.不再是夢 同心圓不動產管理顧問公司-游主任

林石(melee)

2008/04/25 09:17:56

發文

#460711 IP 92.1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感謝諸大大的熱情,受教良多,
尤其感謝[阿桂]大,[小王]大,[ KOMPRESSOR]大.[尼斯]大,[fake]大特別詳細解說,
[woods]還費心畫了一張很能夠讓人理解的圖,感謝您.

大大的解說不一,答案都是一樣的,好厲害,我們U-Car真是臥虎藏龍.
再之感謝.

[fake]大:提供的連結,有很精闢的解說轉向重力的問題, [Steering Response ].操控的反應

semis_g(gtr86x)

2008/04/25 10:14:55

發文

#460755 IP 92.1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輪胎吃內側,幾乎快磨平

然後透過拆胎的方式,讓原本磨平的內側,變到外側去

於是乎...過彎或是變換車道的瞬間(外側吃力),輪胎受力的剛好就是原本快磨平的內側胎塊

接下來就....

不知道在下這樣的推論正不正確

C.J.(chengjil)

2008/04/25 11:33:40

發文

#460826 IP 187.1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ndy01250125 (小胖-冒泡連連) 所寫
去開T牌的車.再去開H牌的車.就有答案了


都一樣轉向不足....
熱門新聞
不同胎壓設定,對於車輛能耗與行路感表現有差異嗎?為了找到答案,先後以42與36psi不同胎壓跑高速測能耗差異!
日本Honda宣布將調漲N-Wgn、N-One、Step Wgn和ZR-V售價,與國內較有關連的在於ZR-V部分,先前商標已正式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