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則留言

爛人情歌

#142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愛吃貓的魚

#143

ALTIS用拖曳臂不稀奇叭! 連PREVIA後懸吊也是拖曳臂ㄚ😀

Jimmy Wu

#144

回應 b00449 (●┌雞┬皮┐●) 所寫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orumid=86726

我朋友上一代是改BC的,操控好很多,只是他的輪胎好像是飛達595,聽人家說那條是拿來玩甩尾的,因為很便宜😰


595噪音超大~

阿強

#145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車是用心、用眼睛、用手、用腳來開的, 不是用鍵盤、用滑鼠、用嘴巴、用想的來開的。

炳叔說得對

#146

回應 mike0102007884 (愛吃貓的魚) 所寫
ALTIS用拖曳臂不稀奇叭! 連PREVIA後懸吊也是拖曳臂ㄚ😀


拖曳臂不是比較不能承重?? 這樣以Previa的重量來說OK嗎?

不過好像開過Previa的人評價都還不錯的說.......
希望有一天可以開著Honda Legend 3.5L在山路上巴掉思域8......

大樂透

#147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你說的是汽車百科好幾年前報導過的舊新聞吧~那一期的雜誌我也有買~我看完了內容以後很不以為然
舊款ALTIS當年還沒停產的時候~國內各家汽車媒體都有做過數不清的評比與試駕
當然評比與試駕的內容免不了要測試車子的操控性~不論是繞錐或是跑山路、甚至到龍潭TIS賽車場測試也有

可是呢~國內數十家的汽車媒體在試過車後都安然無恙~只有汽車百科的試車手會把ALTIS開到打滑失控~這是為什麼?
而且汽車百科當初在報導這個內容時~只有簡單文字帶過~沒有把事故的車跟傷者拍照~只是不斷強調此車失控了

今天假設有10個人各開一台CIVIC去跑山路~其中卻有一人開到失控翻車~並不斷批評說是車子爛害他開到失控
而其他9個人卻都可以安全的跑完山路~你會相信那個唯一一個人的說法還是另外那9個人的說法?

炳叔說得對

#148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那輛altis有沒有vsc啊?? 有的話會這樣嗎? VSC應該多少可以彌補懸吊極限的不足吧??

Altis到底有沒有類似TSC的系統啊??

不過跟拖曳臂無關吧,是普通房車材質強度不足造成的吧

希望有一天可以開著Honda Legend 3.5L在山路上巴掉思域8......

炳叔說得對

#149

回應 trd1794 (大鵰) 所寫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你說的是汽車百科好幾年前報導過的舊新聞吧~那一期的雜誌我也有買~我看完了內容以後很不以為然
舊款ALTIS當年還沒停產的時候~國內各家汽車媒體都有做過數不清的評比與試駕
當然評比與試駕的內容免不了要測試車子的操控性~不論是繞錐或是跑山路、甚至到龍潭TIS賽車場測試也有

可是呢~國內數十家的汽車媒體在試過車後都安然無恙~只有汽車百科的試車手會把ALTIS開到打滑失控~這是為什麼?
而且汽車百科當初在報導這個內容時~只有簡單文字帶過~沒有把事故的車跟傷者拍照~只是不斷強調此車失控了

今天假設有10個人各開一台CIVIC去跑山路~其中卻有一人開到失控翻車~並不斷批評說是車子爛害他開到失控
而其他9個人卻都可以安全的跑完山路~你會相信那個唯一一個人的說法還是另外那9個人的說法?



也是,不能因為單一事件就說某某車怎麼樣,除非是大量的,駕駛人的操控方式也很重要

房車如果硬要用開跑車的方式開,什麼車都會受不了吧

什麼車都會失控吧,至於失控的原因很多,否則f1賽車還不是會失控撞車
希望有一天可以開著Honda Legend 3.5L在山路上巴掉思域8......

飛翔河馬

#150

回應 gtr86x (semis_g) 所寫
這台車後懸吊比較不穩

我有個突發奇想,後面用17吋的,規格就你打的那樣,前面用原廠的規格

哈哈,以上這是不負責任的建議

嗯...我看到原廠那個er30,其實還不錯啦,我之前去試開accord 2.4,發現原廠也是配這條胎

當然這種胎談不上什麼優秀的抓地力,但如果能好好發揮,也算快了

如果吼...你常常開150以上,甚至保持差不多極速那邊,就上17的吧

阿如果沒有,16吋就好啦,甚至15的也可以,反而能增加一點衝刺性

要是講究視覺性,當然是越大越好囉

我是實用派的,所以就"使用經驗"給你這樣的建議



[quote=carens5595 (爛人情歌)][quote=sayko1026 (飛翔河馬)]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感謝以上先進給予建議

會有想升級17吋的想法是因為胎面會比較寬

想說行車會穩一些,但又考慮到油耗及舒適度

才會陷入抉擇
人生不過是四億五千萬次的眨眼...

阿強

#151

[quote=sayko1026 (飛翔河馬)]
回應 gtr86x (semis_g) 所寫
這台車後懸吊比較不穩

我有個突發奇想,後面用17吋的,規格就你打的那樣,前面用原廠的規格

哈哈,以上這是不負責任的建議

嗯...我看到原廠那個er30,其實還不錯啦,我之前去試開accord 2.4,發現原廠也是配這條胎

當然這種胎談不上什麼優秀的抓地力,但如果能好好發揮,也算快了

如果吼...你常常開150以上,甚至保持差不多極速那邊,就上17的吧

阿如果沒有,16吋就好啦,甚至15的也可以,反而能增加一點衝刺性

要是講究視覺性,當然是越大越好囉

我是實用派的,所以就"使用經驗"給你這樣的建議



[quote=carens5595 (爛人情歌)]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感謝以上先進給予建議

會有想升級17吋的想法是因為胎面會比較寬

想說行車會穩一些,但又考慮到油耗及舒適度

才會陷入抉擇


觀念錯誤,並不是鋁圈加大胎面就會寬!!

切記,先確認鋁圈J數再來選擇你的輪胎。

選胎前先選框阿!!!

否則買了胎,卻賠了框。

如果鋁圈6J,硬是要塞下215,不僅難看透頂,還會造成行車安全顧慮。

但如果7.5J換上205,有可能上不了也同樣造成危險因子存在!!

所以先去了解J數再來選輪胎,

不是一意的說要換胎就換胎,

事前必須先做好功課。

個人建議7.5J配上215或225,對ALTIS來說已經非常非常非常夠用了!!!!!

輪胎很多樣化,若非窮凶惡極,一般國產NT3000左右的胎就很夠用了,

替自己國家進一點心力支持國貨,愛用國貨。
車是用心、用眼睛、用手、用腳來開的, 不是用鍵盤、用滑鼠、用嘴巴、用想的來開的。

紅豆泥

#152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 "這種"拖曳臂

但為了您們 與大眾的福利

麻煩您們多一點抱怨 少一點讚美 好嗎?😇 做善事囉~

人要衣裝,車要改裝

#153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感謝以上先進給予建議

會有想升級17吋的想法是因為胎面會比較寬

想說行車會穩一些,但又考慮到油耗及舒適度

才會陷入抉擇

17吋若選擇輕量化框油耗並不會差別太大
但換17吋扁平比降低到45,"路感"會加強許多,尤其在台灣的拉力級路面行駛
若你有載人必須考慮是不是能忍受比較顛的路感
另外扁平比降低輪胎的搭配也很重要,若是胎壁偏軟的胎(舒適寧靜胎)
在行駛時要小心閃坑否則極易膨龜變形,間接影響到輪框也變形
最好是挑偏性能的,胎壁較硬但會降低不少舒適度而且吵

換大腳寬胎可以爭取更多抓地力是相當正面的
但你可以仔細想想你真的經常都在山道上激烈操駕,用盡抓地力過彎?
還是你屬於溫和駕駛偶爾才小胚一下的?
若答案是後者我覺得16吋選抓地力強些的就很好用(搞不好你過彎還開不到16吋205胎寬的極限)
不需要去為了換大腳而犧牲舒適

爛人情歌

#154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那奧迪R8也是不能買囉

如果買的起的話😌

爛人情歌

#155

[quote=sayko1026 (飛翔河馬)]
回應 gtr86x (semis_g) 所寫
這台車後懸吊比較不穩

我有個突發奇想,後面用17吋的,規格就你打的那樣,前面用原廠的規格

哈哈,以上這是不負責任的建議

嗯...我看到原廠那個er30,其實還不錯啦,我之前去試開accord 2.4,發現原廠也是配這條胎

當然這種胎談不上什麼優秀的抓地力,但如果能好好發揮,也算快了

如果吼...你常常開150以上,甚至保持差不多極速那邊,就上17的吧

阿如果沒有,16吋就好啦,甚至15的也可以,反而能增加一點衝刺性

要是講究視覺性,當然是越大越好囉

我是實用派的,所以就"使用經驗"給你這樣的建議



[quote=carens5595 (爛人情歌)]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感謝以上先進給予建議

會有想升級17吋的想法是因為胎面會比較寬

想說行車會穩一些,但又考慮到油耗及舒適度

才會陷入抉擇


其實油耗跟舒適度不會有多明顯的影響

除非你上18吋-225/40/18

不然其實差沒多少

安全第一

17吋鋁圈+南港AS-1 勸敗

阿強

#156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carens5595 (爛人情歌) 所寫
回應 sayko1026 (飛翔河馬) 所寫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舒適導向的國民車,最怕的就是轉彎軟腿
改裝道路版的加強懸吊有什麼不好?

比較不像開船一樣一直起起伏伏
轉彎穩定性大幅提升
就算不熱血,心理也妥當許多

常跑高速公路,山路,偶而小熱血的朋友們
應該可以體會加強懸吊的優點在哪(避震系統,防傾桿,輪圈,輪胎等等)

TRD買不起的話,日製KYB也可以小小增進,花的錢也不多
胎圈的話,可以買孔距相同的高1級或2級原廠落地胎圈(經濟實惠又安全),接地面積大,也可以增加穩定性

我現在煩惱到底是要選原廠配的205/55/16規格

還是升級215/45/17規格😵

有哪些先進可以給予建議呢?


這兩個尺寸的胎皮價位差沒多少

215/45/17比較安全一點(雖然舒適度跟寧靜度會稍差)

建議上215/45/17


換胎前先看看鋁圈J數(發自良心的建議)

不然這台超跑+上甜甜圈輪胎多可惜啊!!!




樓上好幾樓有一版居然說拖曳臂沒出過大事,

試車手載著記者失控撞護欄難道這件試算小??


那奧迪R8也是不能買囉

如果買的起的話😌


這我不予置評,

畢竟等級差這麼多,光車價就相差近十倍。

駕駛身分也不一樣,行駛環境更是不同,何等失控方式也天差地遠,

要如何解讀看個人,

但車子體質眾所皆知,

映像中台中市長夫人那件車禍,也是T牌車所為,

極易達到駕駛極限(原廠)這是拖曳臂不可否認的缺點,

還是,有懸吊達人可以列舉出哪些車(強調操控性)是使用拖曳臂的。

本人觀點很簡單,

拖曳臂不是一種注重操控性的系統,

若要熱血務必當心其他用路人,如此而已,

並非針對板大,而是提醒所有ALTIS車主,

在安全的前提下再行熱血,起碼自己安全別人也安全。
車是用心、用眼睛、用手、用腳來開的, 不是用鍵盤、用滑鼠、用嘴巴、用想的來開的。

炳叔說得對

#157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但車子體質眾所皆知,

映像中台中市長夫人那件車禍,也是T牌車所為,

極易達到駕駛極限(原廠)這是拖曳臂不可否認的缺點,

還是,有懸吊達人可以列舉出哪些車(強調操控性)是使用拖曳臂的。



有啊,WRC冠軍車種Peugeot 206的後懸吊就是用拖曳臂的.....

連golf r32也.......😰


印像中黛安娜王妃那件車禍,也是M牌車所為

所以不要買M牌車??

另外還想請問一下,想熱血又不會危害用路人的國產車有哪幾款啊??可以推薦一下嗎??

希望有一天可以開著Honda Legend 3.5L在山路上巴掉思域8......

星野趴趴造~神之腳

#158

回應 alantw80 (alantw80) 所寫
非獨立拖曳臂在歐洲是非常多人使用的後懸吊設定,很多人都說是因為便宜,但實際上應該是生產線好安裝,不管如何,這種設計一直被公認為是靈活前驅小車的好設定,因為滾動剛性超大,這樣講沒人聽得懂,就是在側傾時彈性係數超大的意思,這樣在過彎時後輪抓地力會降低(當然舉腳是主因),但一失控側傾減小時,又立刻恢復抓地力,是一種很靈敏又能聽話的懸吊。



不過,以上的種種優點有一個絕對性的前提,就是拖曳臂剛性要夠。剛性要夠的第一要素就是材料夠好夠厚,像VW的拖曳臂鋼材常常厚達5mm以上。另外,要達到高剛性,拖曳臂要短,所以衝程就會短,衝程短避震彈簧就要硬,不過避震器調得好的話,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舒適性。不過這一切在TOYOTA Altis上都變了樣,首先,ETA beam的鋼材厚度只有2mm,當然TOYOTA也知道這樣剛性一定不足,所以在ETA beam內部加了一根鋼樑來補強。另外,為了使用軟的避震設定,勢必要加長衝程,而加長衝程就一定要加長拖曳臂,拖曳臂長了剛性就會降低。另外非獨立拖曳臂為了避免左右拖曳臂的推擠現象發生,橫樑都盡量靠近軸心遠離輪胎,可是在Altis上,為了避開油箱,及拖曳臂太長橫向剛性不夠,所以橫樑作在軸心跟輪胎之間,結果導致ETA beam在上下運動的同時,有時還會多出左右的衍生動作。而剛性不足的懸吊就會產生不安定感,而上一段所說到的非獨拖曳臂的優點也都不會存在。


這就叫做專業~~

也很中肯~~

給好評~~

🙂

阿強

#159

回應 bluelyindas (阿東尼斯) 所寫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但車子體質眾所皆知,

映像中台中市長夫人那件車禍,也是T牌車所為,

極易達到駕駛極限(原廠)這是拖曳臂不可否認的缺點,

還是,有懸吊達人可以列舉出哪些車(強調操控性)是使用拖曳臂的。



有啊,WRC冠軍車種Peugeot 206的後懸吊就是用拖曳臂的.....

連golf r32也.......😰


印像中黛安娜王妃那件車禍,也是M牌車所為

所以不要買M牌車??

另外還想請問一下,想熱血又不會危害用路人的國產車有哪幾款啊??可以推薦一下嗎??



首先我必須說的是你並不是達人,

因為回答前你沒做功課,

ALTIS Z : 扭力桿式拖曳臂

GOLF R32: 扭力樑+防傾桿

P 206 : 拖曳臂+扭力桿+防傾桿

有沒有差...你說說看吧。

你拿WRC賽車跟市售車比喔...

有失客觀吧,

想熱血又不會危害用路人的國產車有哪幾款啊??

就車而言我認為30 FORTIS IO,原廠強化過,國產級距內個人蠻推崇30的誠意

就場地而言,四周無車無人,且能夠確定活動範圍不會有來車就是安全,

這時要熱血就盡情熱血吧。
車是用心、用眼睛、用手、用腳來開的, 不是用鍵盤、用滑鼠、用嘴巴、用想的來開的。

紅豆泥

#160

大家
這版
會變成給豐田情蒐用的
大家不要再丟資訊給豐田了...

吵贏沒好處
但大家的意見
之後
都會變成話術
讓業代騙人買車

最後
怎麼會有人拿r32拖曳臂跟altis比阿...
這不是拿國小畢業生 跟碩士畢業生比嗎?
請問
一樣是畢業生 內容是一樣的東西嗎? 真扯😡 不要再害人了好嗎

炳叔說得對

#161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回應 bluelyindas (阿東尼斯) 所寫
回應 popoandypopo (阿強) 所寫


但車子體質眾所皆知,

映像中台中市長夫人那件車禍,也是T牌車所為,

極易達到駕駛極限(原廠)這是拖曳臂不可否認的缺點,

還是,有懸吊達人可以列舉出哪些車(強調操控性)是使用拖曳臂的。



有啊,WRC冠軍車種Peugeot 206的後懸吊就是用拖曳臂的.....

連golf r32也.......😰


印像中黛安娜王妃那件車禍,也是M牌車所為

所以不要買M牌車??

另外還想請問一下,想熱血又不會危害用路人的國產車有哪幾款啊??可以推薦一下嗎??



首先我必須說的是你並不是達人,

因為回答前你沒做功課,

ALTIS Z : 扭力桿式拖曳臂

GOLF R32: 扭力樑+防傾桿

P 206 : 拖曳臂+扭力桿+防傾桿

有沒有差...你說說看吧。

你拿WRC賽車跟市售車比喔...

有失客觀吧,

想熱血又不會危害用路人的國產車有哪幾款啊??

就車而言我認為30 FORTIS IO,原廠強化過,國產級距內個人蠻推崇30的誠意

就場地而言,四周無車無人,且能夠確定活動範圍不會有來車就是安全,

這時要熱血就盡情熱血吧。


還不是都叫拖曳臂式......每家車廠的設計方式本來就會有不同

你自己不是這樣問的:有懸吊達人可以列舉出哪些車(強調操控性)是使用拖曳臂的

你是問跟altis一模一樣的懸吊嗎? 你是問使用拖曳臂耶.....

難道有了扭力樑就沒用拖曳臂?? 大範圍的講跟小範圍的講你都分不清楚 你自己拋的問題不要強詞奪理

反正我也不屑什麼達人不達人的......只是不屑你說拖曳臂是問題.....是要看怎麼用....用什麼材質....什麼形式

要不然歐洲鋼砲也不會用....

還有altis也可以加防傾桿,防傾桿跟懸吊形式無關OK?

WRC賽車也不可能用拖曳臂式的好不好.....一上路早就震斷了.....不用雙A臂怎麼行....wrc的懸吊豈能和市售車混為一談

我是說wrc車種又不是說wrc賽車,睜大眼睛看清楚好不好

不過lancer fortis IQ 是台操控不錯的國產車倒是沒錯.......

不過也不要太神話啦,說真的原廠車沒改過彎極限都不怎麼樣啦......

最後還有超可笑的...

扭力桿式拖曳臂跟拖曳臂+扭力桿根本是同一種東西好不好....

至於為何有些人會把它說成不同東西哩.....是因為不了解之下還網路亂湊的結果.....網路寫什麼就跟著寫什麼

看到文字不同就以為不同....











希望有一天可以開著Honda Legend 3.5L在山路上巴掉思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