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賓士近日假臺北再次籌辦「賓士安全科技體驗營」透過實車展品、Pre-Safe 模擬器、ESF 2009 研發安全車與安全輔助系統模擬器等,展現 Merceses-Benz 旗下的安全科技。 (圖為台灣賓士副總裁波利斯。)

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 Mercedes-Benz,除了在造車工藝的鑽研並於高級車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將「行車零事故」的期望作為車廠在安全科技上努力的目標。不僅投入大量資源進行主、被動安全科技的研發,並且實際運用於量產車款。更透過舉辦安全科技體驗營活動,巡迴全球各地,讓消費者實際體驗 Mercedes-Benz 旗下的安全科技。本次,臺灣賓士再次籌劃「賓士安全科技體驗營」透過實車展品、Pre-Safe 模擬器、ESF 2009 研發安全車與安全輔助系統模擬器等,讓臺灣消費者能夠近距離體驗 Mercedes-Benz 在安全科技上投注的心力。

除 Mercedes-Benz 汽車主動安全科技研發資深經理 Dr. Joerg Breuer (上) 、汽車主動安全科技暨車輛動力學與能源管理研發總監 Dr. Thomas Breitling (中) 外,臺灣賓士也邀請德國原廠講師團隊來臺,實地為參加者解說。

保護人身安全的橋頭堡──車體結構

談起安全科技,或許部分消費者談論的重點已經開始轉往諸如盲點偵測、車道偏移輔助……等等,眾多琳朗滿目的主動安全科技上,把避免事故的發生,是為安全科技研發的新重點。然而,當事故真的無可避免地發生時,如何保障駕駛與乘客的人身安全、將傷害降至最低,所倚靠的,可能並非讓人眼花撩亂的電子輔助科技,而是包覆在鈑件之下、無法直接看見的車體結構。

包覆在鈑件之下、眼睛看不見的車體結構,也是保護車內乘員人身安全重要的一環。

為了讓民眾了解 Mercedes-Benz 如何打造保障駕駛與乘客安全的車體結構,臺灣賓士將一輛半面剖開、露出車架的 E-Class 運抵國內,透過不同顏色標示出強度不一的材質,期望打造保障乘員安全的車體。除了運用高剛性的剛材打造,創造出堅固、並能在撞擊發生時將力道分散置車身各處的結構外。E-Class 也在 A 柱、B 柱與車門內側採用強度更高的鋼材 (以紫色標示) ,保障整體車室座艙的完整性。而在與安全性關聯較不強烈的部件,則是以鋁合金 (以水藍色標示) 材質打造,能夠進一步帶來車體的輕量化。

透過不同顏色區分材料剛性的強弱,紫色部分為剛性最高、最堅固的部分,藍色則是以鋁合金材質打造、與安全結構連結較不緊密的部分,橘色部分則是引擎下方的工字樑。
A 柱、B 柱、車頂與車門內部的防撞鋼樑,皆採用較為堅固的材質,在撞擊意外發生時保持車身座艙的完整。搭配車內多具安全氣囊以及安全帶等,構築堅固且安全的座艙。

臺灣賓士同時將一輛進行撞擊測試後的 E-Class 測試車運抵臺灣,展現這套車體結構在實際撞擊發生後,所提供的防護性。依據 Euro NCAP 正面撞擊測試方法,以時速 64km/h 正面撞擊佔車頭 40%面積的可潰縮障礙物,模擬車輛與對向來車正面撞擊的結果。E-Class 引擎室前端以鋁合金材質打造的潰縮區,在撞擊發生的同時吸收了撞擊力道,並透過引擎下方的工字樑與車架,將撞擊力道傳遞置車身各處。同時前輪輪圈也扮演了傳遞撞擊力道的角色,透過前輪的內縮,將力道傳送至較為堅固的主車架,以確保座艙結構的完整。搭配車內搭載的多具安全氣囊,將事故對於車內乘員的傷害降至最低。

一輛經過正面撞擊測試之後的 E-Class 實車也運抵國內,展示前述車體結構在進行實車撞擊之後的結果。
葉子板的形變必須控制讓其向車外擴張,避免影響到車門的開啟。氣囊則是保護車室乘員、減緩所造成的傷害。而車頭前方的結構與工字樑,則是以形變代替斷裂,在吸收撞擊力道的同時,也將力道分散至車體結構,避免傳回座艙之中。
廣  告

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主動式引擎蓋

除了透過堅固的座艙與車體結構,將自身包覆在安全的堡壘之外,Mercedes-Benz 同時表示,車不僅只會與其他車輛或是障礙物發生事故,路上的行人也可能因為事故而遭受到傷害。當不幸撞擊到路上行人時,如何避免毫無保護的行人遭受嚴重傷害,更是必須關注的焦點。在「賓士安全科技體驗營」中,Mercedes-Benz 也透過搭載主動式引擎蓋的 E-Class 說明如何保護不幸遭受車輛撞擊的行人。

E-Class 搭載的主動式引擎蓋,在感測器偵測到撞擊行人時,引擎蓋便會向上彈起 50mm,增加吸收撞擊力道的空間。若不慎彈起,車主也只需將引擎蓋打開至頂點,便能將其回復原狀。

E-Class 所搭載的主動式引擎蓋,在感測器偵測到車輛撞擊行人時,引擎蓋下搭載的電磁閥便會釋放引擎蓋基座的彈簧,讓引擎蓋向上彈起 50mm,增加吸收撞擊力道的空間,避免讓撞上引擎蓋的行人直接與堅硬的引擎與車體接觸,降低行人所受到的傷害。在受到猶如堅固堡壘般的車體保護的同時,也能對於路上的行人釋出善意。

不需置身於危險便能體驗 Pre-Safe 安全科技

除了靜態的車體展示之外,臺灣賓士也將一具 Pre-Safe 模擬器運抵臺灣,讓民眾不需要置身於危險狀態下,便能實際感受 Mercedes-Benz 旗下 Pre-Safe 安全科技所帶來的感受。外觀猶如遊樂場遊戲機的 Pre-Safe 模擬器,內部設計為前座乘客座椅,透過模擬器的前後移動,模擬車輛發生前、後撞擊意外,或是左右側邊撞擊發生時的情況。

外觀猶如遊樂場遊戲機的 Pre-Safe 模擬器,能夠模擬意外發生時,Pre-Safe 系統有無作動時的差異。

整段體驗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正面撞擊、側邊撞擊與後方追撞等三個模擬。上「車」之後,原廠講師首先以 Pre-Safe 系統關閉的情況,讓參加者感受一般未搭載 Pre-Safe 安全科技車輛在意外發生時車內成員所遭遇的狀況。接著啟動 Pre-Safe 系統,再次以相同的情況讓模擬器運轉,體驗當意外發生時 Pre-Safe 系統作動之後所帶來的不同。

台灣賓士副總裁波利斯也親身下場體驗 Pre-Safe 模擬器。

Pre-Safe 模擬器中為乘客提供的,主要在於預縮式安全帶,以及整合於電動調整座椅之中的主動式支撐功能,在車輛急速停止之前,安全帶預先緊縮,搭配椅面向上抬升,將乘客緊緊包覆在座椅之中,減少乘客在車輛急速停止時向前的動能;在側向體驗中,除椅面的抬升與安全帶預縮之外,座椅側邊腰部支撐墊也會向乘客身體方向移動,減緩乘客身體左右甩動的幅度;而追撞模擬之中,則是透過主動式頭枕,減緩頭部甩動的幅度,避免因為頭部的甩動而造成頸椎的傷害。

Mercedes-Benz 原廠講師表示,雖然 Pre-Safe 模擬器所模擬的,只是大約 10km/h 的速度。不過即便只是 10km/h 左右的速度,置身模擬器之中仍然可以明顯感受出有無 Pre-safe 系統所帶來的差異。而以 10km/h 左右的速度進行模擬,亦是期望在沒有危險、不受傷的情況之下,讓參加的民眾體驗 Pre-safe 系統所帶來的保護。